轴套零件图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2
机械零件图纸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干机械设计这一行的入门和不可缺少的资料(转载) 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的右轴肩,被选为,由此注出13、28、和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或零件的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零件图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3)1.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3)2.毛坯分析 (4)2.1毛坯的选择 (4)2.2毛坯图的设计 (4)2.2.1 确定毛坯尺寸 (4)2.2.2零件的毛坯图 (5)3.零件的工艺分析 (5)4.工艺路线的拟定 (6)5.机床和工艺设备的选择及其理由 (7)5.1机床的选择及其理由 (7)5.2.刀具的选择 (7)5.3量具的选择 (8)5.4夹具的选择 (9)6.机械加工过程 (9)7.结论 (10)附图:轴套零件图 (12)轴套毛坯图 (1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 (1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2 (15)机械加工工序卡2 (16)机械加工工序卡3 (17)机械加工工序卡4 (18)机械加工工序卡5 (19)机械加工工序卡6 (20)机械加工工序卡7 (21)机械加工工序卡8 (22)机械加工工序卡9 (23)机械加工工序卡10 (24)机械加工工序卡11 (25)机械加工工序卡12 (26)机械加工工序卡13 (27)机械加工工序卡14 (28)机械加工工序卡15 (29)参考文献 (30)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摘要:轴套零件在机械中的作用主要是导正、限位、止转及定位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通过对轴套零件图的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尺寸规格,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编写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零件在加工中必须保证重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根据现有生产设备选择合理的机械加工路线。
关键词:轴套尺寸设备精度1.零件图分析轴套一般起滑动轴承作用,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
图1轴套零件图该零件(图1)为轴套类零件。
表面由外圆柱面、轴肩退刀槽表面组成,其中2.0132±φmm ,60030.00φ+mm, 950022.0φ-mm 这三个直径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8,为了保证同轴度通常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影响,粗精加工分开,使粗加工中的变形在精加工中得到纠正,要求尺寸较高为60030.00φ+mm 、950022.0φ-mm 、2.0132±φmm ,其表面粗糙度为Ra1.6µm、Ra0.8µm 零件的左端和有端有M6螺纹孔,深8mm 。
课题类别机电类专业名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名称机械识图课题项目六任务4识读轴套零件图课时 2 教学对象21级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班一、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1.工作任务本次课程的载体,是齿轮泵中的零件——轴套,由于该零件相对简单,所以要求学生在2个课时内完成另一自制的轴套零件的测绘、能分别完成手工二维图和利用CAD二维图并能完成“正确识读轴套零件图”。
2.与其它学习任务的关系分析经过前3个任务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对轴零件的识读方法,本任务项目六任务4,是四类典型零件的轴套类零件。
有与轴零件相同的特点,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通过本任务学习来完成套类零件图的识读。
学情分析依托UMU平台数据,线上线下多元评价等方式,获取学生知识基础、行为数据等信息,对学生进行现阶段学情分析:知识与技能基础:经过《机械识图》前3个项目的学习,为学生学习本项目奠定了知识与技能基础。
具备了学习本项目的绘图基础。
但对结合测量知识的结合制图能力还有待提高。
认知与实践能力:通过前续项目和任务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查阅资料和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掌握了轴零件中常见结构形状的测绘和表达方法,为本任务测绘中相应的结构形状打下良好基础。
完成任务过程中测量、总结泵中轴套自制轴套汇报的能力仍需提升。
情感态度与学习特点:喜欢一体化的学习方式,喜欢在实践中学习,对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和企业导师制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借助微课、线上平台、计算机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识读轴套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2.理解轴套类零件上加工出圆柱孔或方形孔后其三视图的画法;2.能熟练识读轴套类零件图;3.理解轴套类零件的结构、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等特点,为识读同类零件图提供帮助。
能力目标1.能用简化画法绘制轴套上的相贯线;2.能通过测绘运用手工和CAD软件完成简单轴套零件的绘制与表达;3.能正确识读轴套类零件图;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善于归纳”的精神;教学重点1.能绘制轴套类零件上加工出圆柱孔或方形孔后其三视图;2.能正确识读轴套类零件图;教学难点理解轴套类零件上加工出圆柱孔或方形孔后的测绘与表达;二、教学策略思路创新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设计意图“知”课前翻转1.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直径变化对相贯线的影响2.相贯线的绘制3.相贯线的简化画法(用圆弧代替非圆曲线)4.识读轴套零件图1.扫一扫:扫二维码,观看有关“相贯线”微视频2.学一学:预习教材3.测一测:扫二维码完成UMU互动学习平台中“轴套零件图”测试1.上传网络微视频,教师录制视频至UMU互动学习平台生成二维码发至班级群2.平台答疑,指导学生完成课前任务1.UMU互动学习平台2.微课教学法3.微信互动交流1.翻转课堂2.自主学习法通过UMU互动学习平台和微课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场地7S规范1.整理好仪容仪表;2.准备好学习用具、书籍;3.根据“班级优化大师”的分组入座:(1)精益队(2)求精队(3)敬业队(4)乐群队(5)匠心队1.检查学生着装2.师生问好3.班优点名4.强调场地7S管理的重要性1.UMU互动学习平台2.班级优化大师软件3.希沃白板体验法1.提前适应企业7S管理模式,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2.课堂互动软件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设计意图“创”工作情境接受任务创设情境引入任务:轴套零件上主要结构表达与轴套零件图的识读1.观看视频,小组合作拆齿轮泵模型,认识套筒1.播放“齿轮泵”结构视频,让同学们结合手边的齿轮泵模型找到其中的套筒(在学生拆的过程中强调7s管理的标准中的整顿),引入今天学习载体;2、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比自制套类零件与齿轮泵中的套筒,得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典型零件尺寸标注举例根据零件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通常将零件分成四大类:轴、套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盘类零件;箱体类零件。
1.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标注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法,前面已经讨论过,以加工位置原则确定主视图的位置,轴线水平放置,用断面图来表达键槽的形状,螺纹规定画法加上螺纹的标注等。
这类零件的一般以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就是常说的高度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如图1中的φ28k7、φ34、φ35k6、φ45、φ35k6、φ34、和φ25k6等。
图1 轴类零件:径向尺寸基准以及径向尺寸的标注长度方向的基准一般选择重要的端面、接触面等,如图2所示,以右端面作为长度方向的基准,从这里标注引出32、95和400的尺寸。
图2轴类零件:长度方向尺寸基准以及长度方向尺寸的标注如图3所示为某企业零件:轴的零件图。
是一张具备完整的尺寸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及其他技术要求说明的零件图。
视图表达方式合理。
图3 轴的零件图2.盘类零件尺寸标注举例这类零件主要有手轮、带轮、端盖等。
它们主要也是在车床上进行加工的。
前面已经讨论过,主视图按加工位置原则,轴线水平放置。
盘盖类零件和轴类零件一样,以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或接触面,径向和长度方向的尺寸标注,如图4所示。
图4 盘类零件图:径向、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及其尺寸标注完整的盘类零件图,包括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尺寸公差标注、形位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以及其他技术要求说明,如图5所示。
图5 盘类零件图3.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标注这类零件结构形状复杂、常有倾斜、弯曲的结构。
常用铸造和锻压的方法制成毛坯,然后进行切削加工。
叉架类零件因为结构复杂,各加工面往往需在不同的机床上加工,所以主视图选择工作位置原则,主视图投射方向选择最能反映其形状特征的方向。
叉架类零件在标注尺寸时,常选用轴线、安装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如图6所示:拨叉零件主视图右端面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左视图中的中心线为零件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底部空心圆柱体的轴心线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 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目录1.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1.1数控车零件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1.2数控铣零件设计题目及零件图 (1)2.工艺设计 (2)2.1数控车零件工艺设计 (2)2.1.1工艺分析 (2)2.1.2工艺安排 (2)2.2数控铣零件工艺设计 (3)2.2.1工艺分析 (3)2.2.2工艺安排 (3)3.零件工艺规程 (4)4.程序设计 (4)4.1数控车零件程序设计 (4)4.1.1机床的选择 (4)4.1.2刀具的选择 (4)4.1.3数值计算 (5)4.1.4切削参数的选择 (5)4.2数控铣零件程序设计 (6)4.1.1机床的选择 (6)4.1.2刀具的选择 (6)4.1.3数值计算 (6)4.1.4切削参数的选择 (7)5.数控加工程序清单 (7)5.1数控车零件程序清单 (7)5.2数控铣零件程序清单 (17)6.数控车、铣床程序仿真结果 (16)6.1数控车床程序仿真结果 (16)6.2数控铣床程序仿真结果 (17)7.设计总结 (18)参考书及资料目录文献 (19)1.零件的分析如图1.1所示为轴套零件三维模型图,图1.2所示为轴套二维零件图(图中有不清晰之处请参加CAD图),试制定出该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编制其数控加工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仿真加工。
图1.2 零件三维图图1.1 零件二维图1.1零件的尺寸标注分析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制造、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生产中要求零件图中的尺寸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要求正确、完整和清晰外,还应考虑合理性,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便于加工、测量。
关于尺寸标注主要包括功能尺寸、非功能尺寸、公称尺寸、基本尺寸、参考尺寸、重复尺寸等等。
该零件图说标注的尺寸均完整,符合国家要求,位置准确,表达清楚。
1.2零件的几何要素分析从图1.1分析得知,该零件的结构主要由圆柱面、圆弧面、圆锥面、螺纹头、螺纹孔、槽等特征组成,这些特征在普通车床上难以完成,需要在数控车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