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片技术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参数输出电压:是指把光伏电池置于100mW/c㎡的光源照射下,且光伏电池输出两端开路时所测得的输出电压值。
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入射光辐照度的对数成正比,与环境温度成反比。
与电池面积的大小无关。
短路电流:是指将光伏电池在标准光源的照射下,在输出短路时流过光伏电池两端的电流。
测量短路电流的一般方法是,用内阻小于1欧的电流表接到光伏电池的两端进行测量。
最大输出功率(Pm):最大输出工作电压(Vpm)×最大输出工作电流(Ipm)。
开路电压(V oc):正负极间为开路状态时的电压。
短路电流(Isc):正负极间为短路状态时流过的电流。
最大输出工作电压(Vpm):输出功率最大时的工作电压。
最大输出工作电流(Ipm):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流。
伏安特性曲线: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把接收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其输出电流I——电压V的特性曲线。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要判别一个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好坏,最重要的就是转换效率(h),转换效率的计算公式:其中Pin为太阳能光入射功率,Pm为最大输出功率,Im 与Vm 分别为在最大输出功率时的电流与电压。
光伏效应:是指物体吸收光能后,其内部能传导电流的载流子分布状态和浓度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出电流和电动势的效应。
光伏电池:是指在阳光下的光电转换的半导体PN结器件。
光伏电池就是利用半导体光伏效应制成,它是一种能将太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转换器件。
光伏电池是利用光激发少数载流子通过P-N结而发电的,在产生电能的过程中,既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也没有机械磨耗;在使用过程中,无噪音,无气味,对环境无污染。
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在光照下的光伏电池所产生的最大输出电功率与入射到该电池受光几何面积上全部光辐射功率的百分比。
光伏电池对光波中的短波的吸收系数较大,对长波的吸收系数则较小,也就是说太阳光不可能全部转换成电能。
光伏电池是光电转换器件,能够通过光伏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大约在0.2~1.25μm 之间。
太阳能电池参数1. 什么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也称为光伏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利用光生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灯具等领域。
2. 太阳能电池的参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对于评估其性能和适用范围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太阳能电池参数:2.1. 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简称Voc)开路电压是太阳能电池在无负载情况下产生的最大电压。
当太阳能电池不连接任何负载时,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达到最大值。
开路电压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结构。
2.2. 短路电流(Short Circuit Current,简称Isc)短路电流是太阳能电池在短路条件下产生的最大电流。
当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直接连接在一起形成短路时,电流达到最大值。
短路电流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结构。
2.3. 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简称MPP)最大功率点是太阳能电池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最大功率。
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是在太阳能辐射强度和温度等因素确定的特定工作点。
在最大功率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最大。
2.4. 填充因子(Fill Factor,简称FF)填充因子是太阳能电池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之间的比值。
填充因子是评估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描述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和效率。
2.5. 效率(Efficiency)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取决于其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等因素。
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3. 太阳能电池参数的测量方法太阳能电池参数的测量通常需要使用太阳能模拟器和电源测量仪等设备。
以下是常见的太阳能电池参数测量方法:3.1. 开路电压测量开路电压可以通过将太阳能电池断开负载并测量其输出电压来测量。
在室温下,将太阳能电池暴露在标准太阳光照下,使用电压测量仪测量其输出电压即可得到开路电压。
光伏g12电池片参数光伏g12电池片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片,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光伏电池。
它的参数包括填充因子、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等。
填充因子是一个衡量光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是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与理论最大功率之比。
填充因子越高,说明光伏电池的电流和电压的损失越小,性能越好。
通常情况下,光伏g12电池片的填充因子在0.7到0.8之间。
开路电压是光伏电池在未连接负载时的输出电压,也是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电压。
光伏g12电池片的开路电压通常在0.5到0.6伏特之间。
短路电流是光伏电池在短路状态下的输出电流,也是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
光伏g12电池片的短路电流通常在5到6安培之间。
转换效率是衡量光伏电池转换太阳能光到电能的能力的指标,它是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与输入太阳光功率之比。
转换效率越高,说明光伏电池转换太阳能光到电能的能力越强。
光伏g12电池片的转换效率通常在15%到18%之间。
除了以上主要参数外,光伏g12电池片还有其他一些参数和特点。
例如,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能,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同时,它还具有较高的温度系数,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相对较高的输出功率。
光伏g12电池片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家庭光伏发电系统、商业和工业光伏电站、户外太阳能灯具等。
它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备受用户的喜爱。
总之,光伏g12电池片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片,其填充因子、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等参数是衡量光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
它具有一系列优点,应用广泛,在太阳能发电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光伏g12电池片的性能将会进一步提高,为人们提供更多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
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峰值电流、峰值电压、峰值功率、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等。
①短路电流(isc):当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短路、使u=0时,此时的电流就是电池片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短路电流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②开路电压(uoc):当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不接负载、使i=0时,此时太阳能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就是开路电压,开路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单片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不随电池片面积的增减而变化,一般为0.5~0.7v。
③峰值电流(im):峰值电流也叫最大工作电流或最佳工作电流。
峰值电流是指太阳能电池片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流,峰值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④峰值电压(um):峰值电压也叫最大工作电压或最佳工作电压。
峰值电压是指太阳能电池片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压,峰值电压的单位是v。
峰值电压不随电池片面积的增减而变化,一般为0.45~0.5v,典型值为0.48v。
⑤峰值功率(pm):峰值功率也叫最大输出功率或最佳输出功率。
峰值功率是指太阳能电池片正常工作或测试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峰值电流与峰值电压的乘积:pm===im×um。
峰值功率的单位是w(瓦)。
太阳能电池的峰值功率取决于太阳辐照度、太阳光谱分布和电池片的工作温度,因此太阳能电池的测量要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测量标准为欧洲委员会的101号标准,其条件是:辐照度lkw/㎡、光谱aml.5、测试温度25℃。
⑥填充因子(ff):填充因子也叫曲线因子,是指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ff=pm/(isc×uoc)。
填充因子是评价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值越高,表明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越趋于矩形,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
串、并联电阻对填充因子有较大影响,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越小,并联电阻越大,填充因子的系数越大。
填充因子的系数一般在0.5~0.8之间,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详解光伏组件各项参数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参数直接影响着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性能。
光伏组件的参数涉及到光伏电池的材料、工艺、电气特性等多方面,下面我将从电池类型、电池材料、标称功率、转换效率、光电流特性、温度特性、绝缘强度等方面详细解析光伏组件的各项参数。
一、电池类型常见的光伏组件主要有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三种类型。
多晶硅电池是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产品,它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
单晶硅电池因为其晶格结构比多晶硅电池更加有序,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但成本较高。
薄膜电池由于材料较薄,可以灵活制作成各种形状,因此在一些特殊场合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购买光伏组件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
二、电池材料光伏电池的材料主要包括硅、硒铟、锗、镓等。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伏组件都是硅基的,尤其是多晶硅和单晶硅组件。
硅基光伏组件具有稳定性好、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
而薄膜电池则使用硒铟、镓等材料,具有发展潜力较大。
在选择光伏组件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考虑电池材料。
三、标称功率标称功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组件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
在市场上,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通常在100W~400W之间。
标称功率越高,代表着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越强。
在选择光伏组件时,要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和安装空间来确定合适的标称功率。
四、转换效率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组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常见的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在15%~22%左右。
转换效率越高,代表着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转换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光伏系统的总体发电效率。
五、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是光伏组件的电气特性参数,分别表示在无负载情况下的输出电压和在无载荷情况下的输出电流。
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是决定光伏组件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们直接影响着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
一般来说,开路电压越高,短路电流越大,代表着光伏组件在相同光照条件下能够输出更多的电能。
580w光伏板参数1.引言1.1 概述概述光伏板,也称为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光伏板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应用。
在光伏板的发展过程中,580w光伏板参数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是因为光伏板的功率参数和电压参数直接影响到其发电效率和实际运行效果。
通过对580w光伏板参数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光伏板的发电功率和效能,从而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本文将重点探讨580w光伏板参数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首先,将介绍光伏板的功率参数,包括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和输出功率等。
其次,将详细论述光伏板的电压参数,如开路电压、最大功率点电压和工作电压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伏板的发电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其后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文章的后续部分将进一步探讨光伏板参数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光伏板参数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并优化光伏板的设计和制造,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发电潜力。
展望光伏板参数的未来发展,则可以预测光伏板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更高效、更可靠的光伏板参数衡量指标,为太阳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对580w光伏板参数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光伏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清洁能源的普及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在本文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和分析光伏板参数的具体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多有关光伏板的实用知识和技术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框架,使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为读者介绍本文的主题以及背景信息。
在引言中,我们将对光伏板的参数进行初步引述,并介绍光伏板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地位。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一些关键问题,如光伏板的功率参数和电压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光伏电池片的瓦数计算主要涉及到几个关键参数:电池片的峰值功率(Pm)、电池片面积(A)、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Pin)和转换效率(η)。
首先,转换效率可以通过公式η= Pm / A × Pin 来计算,其中Pin一般取值为1KW/㎡或者100mW/cm²。
然后,每一片电池片的瓦数可以通过公式“理论瓦数= 1000 * 电池片面积* 电池片效率”来进行估算。
例如,如果你的太阳能电池片尺寸为0.125米*0.125米,效率是17%-17.2%,那么每一片的理论瓦数就在2.64w-2.68w之间。
此外,实际运用中还会考虑到温度、电流等因素。
以及,电池板的功率还分为STC参数和NOCT参数,我们通常说的光伏组件的铭牌功率均为STC参数,这个参数一般是在一个标准光强1000W/m²,25℃左右实验室测得。
最后,每日发电量的计算公式是:平均日照时间×太阳能电池板瓦数×75%。
例如,假设你住在一个平均日照时间约为5小时的地方,电池板的额定功率为200瓦,那么你每日大约可以发电250瓦时。
光伏电池片技术参数1.材料选择:目前常见的光伏电池片材料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等。
其中,单晶硅和多晶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伏电池片材料,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和较好的稳定性。
非晶硅电池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可制备性,但其转化效率相对较低。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虽然具有较低的转化效率,但其低成本和轻便性使其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结构设计:光伏电池片的结构主要包括P型硅层、N型硅层、P-N结、透明导电层和背接触层等。
其中,P-N结是光伏电池片的关键结构,通过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运动实现光能转化为电能。
透明导电层主要用于收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生电荷,而背接触层则用于收集电荷并传输电流。
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能带对齐、电荷传输等因素,以提高光伏电池片的性能。
3.转化效率:光伏电池片的转化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实际上也是评价一个光伏电池片好坏的关键因素。
转化效率越高,代表一个光伏电池片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越高。
目前,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较高,可以达到20%以上。
而非晶硅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新型光伏电池片的转化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在10%左右。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虽然较低,但其制备过程简单且成本较低。
4.耐久性:光伏电池片的耐久性主要包括光照衰减、温度对性能的影响、氧化腐蚀等方面。
光照衰减是指光伏电池片受到光照后输出功率逐渐衰减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材料的的缺陷导致电荷重新组合。
温度对性能的影响是由于热扰动会影响到光伏电池片的能带结构,从而降低转化效率。
氧化腐蚀是指光伏电池片在湿润或腐蚀性环境下发生的腐蚀现象,会降低光伏电池片的输出功率。
5.尺寸和形状:光伏电池片的尺寸和形状会影响到光伏组件的总发电量和装配效率。
一般来说,光伏电池片的尺寸越大,即面积越大,能够接收到的光能量就越多。
此外,光伏电池片的形状也需要考虑到装配的便利性,通常会选择方形或长方形。
650w光伏组件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650W光伏组件是一种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板,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是发电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650W 光伏组件的参数及其特点。
一、650W光伏组件参数1. 最大功率:650W2. 开路电压:49.5V3. 工作电压:40.6V4. 短路电流:12.96A5. 工作电流:11.17A6. 尺寸:2000*1000mm7. 质量:约20kg8. 背板厚度:约35mm9. 辐射强度:1000W/m²10. 温度系数:-0.37%/℃1. 高效率:650W光伏组件采用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能量,提高发电效率。
2. 高稳定性:650W光伏组件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工艺制造,具有较强的抗风压、抗冰雹和抗腐蚀能力,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的气候环境,保持长期稳定的发电性能。
3. 环保节能:650W光伏组件是一种清洁能源产品,通过光伏发电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有利于节能减排。
4. 易安装:650W光伏组件采用标准化设计,安装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 长寿命:650W光伏组件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工艺制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稳定地运行25年以上,有效降低用户的维护成本。
650W光伏组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如家庭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商业建筑光伏发电系统、工业园区光伏发电系统、农业光伏发电系统等。
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清洁的电能,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650W光伏组件具有高效率、高稳定性、环保节能、易安装和长寿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是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本文介绍的650W光伏组件参数及特点能够对广大用户了解和选购光伏组件提供帮助。
光伏发电技术参数(NB32044版-2022)本文档旨在提供光伏发电技术参数(NB32044版-2022)的详细信息。
以下是该技术参数的主要内容:1. 光伏电池参数- 标称峰值功率(Pmax):根据光伏电池的设计和制造,其标称峰值功率表示单位面积上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开路电压(Voc):在光伏电池未连接负载时,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
单位为伏特(V)。
- 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在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
单位为伏特(V)。
- 短路电流(Isc):在光伏电池短路状态下,电流通过电池的最大值。
单位为安培(A)。
- 最大功率点电流(Impp):在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流通过电池的值。
单位为安培(A)。
2. 光伏组件参数- 组件类型:光伏组件的具体类型和规格。
- 标称峰值功率(Pmax):光伏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开路电压(Voc):光伏组件未连接负载时的电压。
单位为伏特(V)。
- 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光伏组件输出功率最大时的电压。
单位为伏特(V)。
- 短路电流(Isc):光伏组件短路状态下的最大电流。
单位为安培(A)。
- 最大功率点电流(Impp):光伏组件输出功率最大时的电流。
单位为安培(A)。
- 光伏组件效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以百分比表示。
3. 光伏发电系统参数- 额定直流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在额定条件下的直流输出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额定交流功率:光伏发电系统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的额定输出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最大直流电压: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的最大工作电压。
单位为伏特(V)。
- 最大直流电流: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的最大工作电流。
单位为安培(A)。
- 输出电压范围:光伏发电系统交流侧的输出电压范围。
单位为伏特(V)。
- 输出频率范围:光伏发电系统交流侧的输出频率范围。
太阳能电池板全参数实用标准文案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组参数最大标称功率Wp max (W)。
峰值电压Vmp(V):峰值电压是在强光时的最高电压峰值电流Imp(A)开路电压Voc(V):开路电压是电池板空载电压工作电压:是电池板带上负荷时测得的电压短路电流Isc(A)尺寸Size(mm)重量Weight(KGS)峰值电压最高、开路电压次之、工作电压最低)直流接线盒:采用密封防水、高可靠性多功能ABS塑料接线盒,耐老化防水防潮性能好;连接端采用易操作的专用公母插头,使用安全、方便、可靠。
工作温度:-40℃~+90℃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衰减小于20%。
问题集锦:1、什么是太阳能电池?答:太阳能电池是基于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
现在商品化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还有碲华镉电池、铜铟硒电池、纳米氧化钛敏化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太阳能电池等。
晶体硅(单晶、多晶)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原料,一般要求纯度至少是99.%,也就是一千万个硅原子中最多允许2个杂质原子存在。
硅材料是用二氧化硅(SiO2,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沙子)作为原料,将其熔化并除去杂质就可制取粗级硅。
从二氧化硅到太阳能电池片,涉及多个生产工艺和过程,一般大致分为:二氧化硅—>冶金级硅—>高纯三氯氢硅—>高纯度多晶硅—>单晶硅棒或多晶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片。
2、什么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是使用单晶硅来制造,与其他种类的太阳能电池片相比,单晶硅电池片的转换效力最高。
在初期,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占领绝大部份市场份额,在1998年后才退居多晶硅之后,市场份额占据第二。
由于近几年多晶硅原料紧缺,在2004年之后,单晶硅的市场份额又略有上升,现在市面上看到的电池有单晶硅居多。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硅结晶体十分圆满,其光学、电性能及力学性能都十分的均匀一致,电池的颜色多为玄色或深色,特别适合切割成小片制作成小型的消费产物。
光伏电池片技术参数
1.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电池片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光电转换效率越高,电池片所能产生的电能就越多。
传统的硅晶体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一般在15%到20%之间,而一些新型的高效光伏电池片如多接触太阳能电池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0%以上。
2.开路电压:开路电压是指在光照条件下电池片两端的电压,即不接负载时的电压。
开路电压越高,表示电池片的输出电压越大。
3.短路电流:短路电流是指在光照条件下电池片两端的电流,即短路时的电流。
短路电流越大,表示电池片的输出电流越大。
4.填充因子:填充因子是指在光照条件下的实际输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比值,也可以理解为电池片的利用率。
填充因子越高,电池片的利用率越高。
5.最大功率点:最大功率点是光伏电池片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的电压和电流组合。
在最大功率点工作可以使电池片输出最大的电能。
除了上述的重要技术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参数也对光伏电池片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例如光谱响应、温度系数等。
光谱响应是指光伏电池片在不同波长的光照下的转换效率变化情况。
不同类型的电池片对不同波长的光照响应不同,光谱响应可以影响电池片的发电效果。
温度系数是指光伏电池片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
温度系数的大小影响着电池片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的发电性能。
总体而言,光伏电池片的技术参数直接影响着光电转换效率和发电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光伏电池片不断涌现,光电转换效率也在不
断提高,使得太阳能发电成为一种更为可行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光伏电池片性能参数最全介绍
电池片技术发展迅速,层出不穷。
电池片按硅片种类可分为单晶电池片和多晶电池片,单晶根据衬底掺杂元素不同分为P型电池和N型电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
这种太阳能电池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地面应用的太阳能电池等采用太阳能级的单晶硅棒,材料性能指标有所放宽。
有的也可使用半导体器件加工的头尾料和废次单晶硅材料,经过复拉制成太阳能电池专用的单晶硅棒。
现对电池片的性能指标简述如下:
1、电池片的性能指标要求:
3、TC200循环测试
电池片所做组件必须符合TC200循环测试,且新的供应商或电池片发生任何变更之后所做组件必须通过此项测试。
4、电池片图形要求
4.1 背电极图形:
A.直通式接受
B. 156.75电池片:分段式接受范围(接受三段式或四段式设计)三段式的每段电极长度>20mm,四段式每段电极>15mm,电极分段为四段以上的不接受。
C. 125电池片:分段式接受三段式,每段电极长度>11.5mm,电极分段为三段以上的不接受。
D. 分段与直通背电极的印刷必须为实心,不接受镂空的栅线设计。
原因1:电池片背电极大于4段的焊接时对作业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2:背电极镂空的设计对组件的可靠性有一定的隐患
纵观未来光伏市场发展,随着高效电池片技术的逐步成熟、成本的逐步下降,产品市场需求将继续扩大,市场占比也将逐步提升。
500w光伏组件参数
500W光伏组件参数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500W光伏组件成为了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500W光伏组件的参数,包括其尺寸、重量、电池片类型、转换效率以及适用环境等方面。
一、尺寸和重量
500W光伏组件的尺寸通常为约2000mm×1000mm×40mm,重量约为25kg。
这样的尺寸和重量使得500W光伏组件在安装和搬运过程中更加便捷。
二、电池片类型
500W光伏组件通常采用高效率的单晶硅或多晶硅电池片。
这些电池片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优异的耐久性,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提供稳定的发电性能。
三、转换效率
500W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是衡量其发电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500W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可达到18%至20%左右。
高转换效率意味着更高的能量产出,可以更好地满足电力需求。
四、适用环境
500W光伏组件适用于各种户外环境,包括屋顶、地面和太阳能农
业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能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五、其他参数
除了上述参数外,500W光伏组件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特性。
例如,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输出,以及较低的温度系数。
这些特性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00W光伏组件是一种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太阳能产品。
它们的尺寸适中,重量轻便,适用于各种户外环境。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500W光伏组件在太阳能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清洁能源的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pscad光伏电池参数光伏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随着清洁能源的日益重要,光伏电池在能源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设计和模拟光伏电池系统时,确定光伏电池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1. 光伏电池的类型光伏电池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镓硒(CIGS)和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每种类型的光伏电池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性能,因此在模拟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准确确定使用的光伏电池类型。
2. 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Voc)开路电压是指在没有电流通过光伏电池时,电池两端的电压。
在确定光伏电池参数时,需要准确测量和记录开路电压。
Voc的值对光伏电池的发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Isc)短路电流是指在光伏电池两端短路时通过电池的电流。
与Voc一样,Isc的值也对光伏电池的发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准确测量和记录Isc 的数值对于光伏电池参数的确定至关重要。
4. 最大功率点(MPP)最大功率点是指光伏电池工作时能够输出最大功率的电压和电流组合。
通过确定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可以优化光伏系统的发电能力。
在确定光伏电池参数时,需要准确测量最大功率点的电压和电流,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5. 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光伏电池的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是衡量其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
充电效率指的是光伏电池从光照中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而放电效率指的是光伏电池在供电负载下输出电能的能力。
准确确定光伏电池的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是优化系统性能的关键步骤。
6. 温度特性光伏电池的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在确定光伏电池参数时,需要考虑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一般来说,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输出电流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了解并准确估计光伏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能够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光伏系统。
总结:确定光伏电池参数是设计和模拟光伏系统的关键步骤。
光伏电池的类型、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点、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以及温度特性等都是确定光伏电池参数的重要方面。
太阳能光伏组件典型技术参数
型号。
一般由生产厂家自行制定。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为10%、11%、12%、13%、14%、15%、16%等。
尺寸结构。
光伏组件大小与结构各有不同。
使用黏合胶体类型:标称胶体类型。
电气参数。
光伏组件电气参数有标称输出功率、峰值电压、峰值电流、短路电流、开路电压、系统电压。
串联电阻r s和并联电阻r sh
温度范围:标称温度使用范围。
功率误差范围(±%):标称级别。
承受冰雹能力:标称级别。
接线盒。
接线盒的参数有电气参数、防护等级、连接线长度等参数。
典型产品技术参数。
20W(M-多晶硅)参数表
组件系列20W(M-多晶硅)
规格4W 5W 10W 20W
开路电压(
OC
V/V)21.3 21.3 21.3 21.3
短路电流(
OC
I/A)0.26 0.31 0.65 1.3
最大功率电压(
mp
V/V)17.2 17.2 17.2 17.2
最大功率电流(
mp
I/A)0.24 0.30 0.59 1.17
峰值功率(
P
P/W) 4 5 10 20 填充因子(FF)>72%
实际光转换效率(η)11% 12.8% 14% 14.3% 外形尺寸(mm)336×156×26 536×246×26 615×280×26
安装孔尺寸(mm)208×
112
208×112 330×202 379×232
安装孔径(mm)Φ6 Φ6 Φ6 Φ6
重量(kg)0.5 1.6 2.23
除以上参数外,常用的参数还有细胞类型、细胞数目、电池工作温度范围、通过认证、质量等级标准等参数。
常见的组件系列还有50W(M-多晶硅/S-单晶硅)、80W(M-多晶硅/S-单晶硅)、120W(M-多晶硅/S-单晶硅)、160W(M-多晶硅/S-单晶硅)、140W(M-多晶硅/S-单晶硅)、150W(M-多晶硅/S-单晶硅)等系列。
组件参数的测试环境和条件如下表所示:
标准测试条件:AM1.5,辐照度1000W/㎡,环境温度25℃电池温度25℃边框接地电阻≤10Ω
绝缘测试电压3000V 迎风压强2400
P
a
即以上组件参数均要在此条件下测试所得。
质量等级标准
根据国内电子行业标准SJ/T9550.30-1993规定,结合GB 6495、GB 6497、GB/T14007、SJ/T9550.30-1993中的相关规定,地面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质量等级标准如下:
优等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详细规范规定,美观、无缺陷;AM1.5转换效率不低于9.0%。
一等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详细规范规定;AM1.5转换效率不低于8.0%。
合格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现行标准。
伏电池、组件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换算方法
PV001光伏网资讯频道2010-04-13 14:49:48阅读:939我要投稿手机看新闻
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的转换效率是由其输出功率和面积大小决定的。
同输出功率的,面积越大,转换效率越低;同样面积的,输出功率越高,转换效率越高。
这三者之间满足简单的换算关系。
现介绍如下:
提供两种换算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方法如下:
1、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带负载测得的电压*电流)/当时测量的条件下的辐照强度值。
(非晶一般为6%,单晶一般为14%,多晶一般为13%)
2、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输出功率/(组件长*宽*1000)
以下以南京中电电气生产的四种电池片为例,说明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和其输出功率的关系:
太阳能电池片功率计算
产品类型转化效率(%) 功率(W)
单晶125*125 15 2.22855
单晶156*156 15 3.58425
多晶125*125 15 2.34375
多晶156*156 15 3.6504
注:1)测试条件符合AM1.5太阳光谱的辐照强度1000W/m2,电池温度25℃,测试方法符合IEC904-1,容许效率偏差±5%
电池片转换效率=输出功率/(组件长*宽*1000)
=2.22855W/( 0.125X0,125X1000)=14.2%约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