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总人口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3
南通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南通市面积8544平方千米,人口774万人(2004年)。
崇川区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
邮政编码226001。
港闸区面积134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
邮政编码226001。
海门市面积1148平方千米,人口102万人。
邮政编码226100。
市人民政府驻海门镇。
启东市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113万人。
邮政编码226200。
市人民政府驻汇龙镇。
通州市面积1343平方千米,人口127万人。
邮政编码226300。
市人民政府驻金沙镇。
如皋市面积1531平方千米,人口143万人。
邮政编码226500。
市人民政府驻如城镇。
如东县面积1872平方千米,人口108万人。
邮政编码226400。
县人民政府驻掘港镇。
海安县面积1110平方千米,人口96万人。
邮政编码226600。
县人民政府驻海安镇。
其中:崇川区观音山镇面积31.17平方千米,人口55110人。
狼山镇面积19.42平方千米,人口30492人。
新开镇面积14.53平方千米,人口28841人。
竹行镇面积31.98平方千米,人口33583人。
小海镇面积27.04平方千米,人口35898人。
2,港闸区秦灶镇面积19.63平方千米,人口32122人。
闸东乡面积14.89平方千米,人口19069人。
闸西乡面积23.99平方千米,人口28060人。
陈桥乡面积29.09平方千米,人口27851人。
幸福乡面积20.48平方千米,人口23469人。
3,海门市海门镇面积61.00平方千米,人口147784人。
三星镇面积30.69平方千米,人口35459人。
天补镇面积31.73平方千米,人口29101人。
三和镇面积36.38平方千米,人口35663人。
德胜镇面积54.62平方千米,人口47744人。
三厂镇面积63.29平方千米,人口82964人。
常乐镇面积60.01平方千米,人口51430人。
麒麟镇面积38.09平方千米,人口31509人。
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5月9日下午,云南省统计局人口普查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据发布数据显示,我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人口总量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3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3.43%。
我省十年里增加308.7万人人口压力较大但逐进良性循环发展据统计,我省全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的4287.9万人相比,十年间我省共增加了308.7万人,增幅为7.2%;平均每年增加30.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
数据表明,我省人口自然增长幅度降低。
我省人口增长变化过程从人口高增长增长逐步得到控制有计划稳步增长开始步入人口低增长,逐步进入人口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日常人口统计数据看,我省出生人口数量在减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十年比第五次武安国人口普查前十年少生了160万人左右。
但与全国人口增长率5.84%和年平均增长0.57%相比,云南省总人口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压力较大。
彝族为我省人口第一大少数民族我省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在本次全省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3.37%;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我省总人口的66.63%。
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为我省人口第一大少数民族。
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人口数分别以163.0万、156.1万、122.2万、121.5万位居第二至五位。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省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18.4万人,增长了8.37%;汉族人口增加了242.3万人,增长8.59%。
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幅度略低于汉族人口增长,主要是受人口迁移流动等原因的影响:流入我省人口中汉族人口比重较大,而我省流出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偏多。
男性人口数略高于女性人口数在全省普查时机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人口为22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8.11%。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现状及趋势。
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核心指标从总人口数量,从业人员数量,耕地总面积,粮食总产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目录第一节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现状 (1)第二节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同全省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一、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占全省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从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同全省从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指标分析 (11)一、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11)二、全省耕地总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耕地总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耕地总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同全省耕地总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15)一、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15)三、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15)四、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同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表 (1)表2: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数量同全省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占全省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从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同全省从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如东县大豫镇从业人员数量同全省从业人员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耕地总面积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11)表21: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耕地总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耕地总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如东县大豫镇耕地总面积同全省耕地总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如东县大豫镇粮食总产量同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现状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如东县大豫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如东县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是南通市北三县之一。
地处东经:120°42′ —121°22′,北纬:32°12′ —32°36′,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南通市通州区为邻。
如东县总面积18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余平方公里。
2008年底,总人口105.67万人。
[1]车牌号码:苏F-J、K、L县境陆地西起袁庄镇李庄村西端,东止如东盐场东堤,长达68公里;南起掘港镇朱家园村南河界,北止栟茶新垦区,宽达46公里。
如东外海沙脊间的深槽可通海船,其最深处位于西太阳沙外侧烂沙洋,水深16-25米,为优良深水港资源,在建15-20万吨级深水港:洋口港。
沿革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历史上开始设立如皋县,它曾包括今天的如东县及海安县的部分地区(古代的如东地域原属泰州如皋县东乡)。
据现存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载:东晋义熙七年,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临江、蒲涛五县。
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
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公元605年改为江都郡)。
唐朝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泰州。
北宋初,如皋县隶属于淮南东路泰州军。
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
明代,如皋属于扬州府泰州。
到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
如东古为海洋,唐代时逐渐成为陆地,唐将薛仁贵在此驻兵,是马塘镇得名的由来。
北宋始设栟茶、丰利二镇,范仲淹所修“范公堤”贯穿全境,至明代逐渐繁荣,掘港有“十里小扬州”之称,佛教兴盛,庙宇众多,至满清始废。
1940年冬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挺进通(南通)、如(如皋)、海(海门)、启(启东),同时将原如皋县分设如西县和如皋县(如皋东乡)。
1941年起,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
1945年秋,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皋县易名如东县,隶属南通市管辖。
南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南通市统计局2011年5月9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728283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4] 2589631户,家庭户人口为684972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7人减少0.2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43066人,占47.28%;女性人口为3839769人,占52.7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1.71下降为89.67。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74003人,占10.63%;15-64岁人口为5306345人,占72.8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02487人,占16.5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6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07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58309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8364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3003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2600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667人上升为7666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644人上升为148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4694人上升为3885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876人下降为30565人。
-江苏省南通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日期:2南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南通市统计局2011年5月9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728283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4] 2589631户,家庭户人口为684972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7人减少0.2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43066人,占47.28%;女性人口为3839769人,占52.7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1.71下降为89.67。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74003人,占10.63%;15-64岁人口为5306345人,占72.8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02487人,占16.5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6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07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58309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8364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3003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2600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百强县——如东县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南与通州区为邻,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西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市毗连,东面和北面濒临黄海,陆域面积197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58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02.59千米,约占全省的1/9。
如东县境内陆势平坦,从西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高程为4.0-5.0米,东南部高程在3.2米左右。
如东陆地地貌是典型的滨海平原,分属三角洲平原区、海积平原区和古河汊区三种类型。
沿海地区建国后经过二十多次围垦,形成大片陆地。
如东是全国最大的文蛤和条斑紫菜生产和出口基地。
近海内有各种浅水贝类50余种,常见鱼类有100种以上,虾蟹类出名的有红虾、白虾、对虾、金钩虾以及梭子蟹、大青蟹等。
被誉为“软黄金”的鳗鱼苗以及以海产为原料深加工的紫菜、烤鳗、虾米、文蛤干(粉)、“醉八鲜”等更是风靡海内外。
如东县下辖14个镇栟茶镇、洋口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掘港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双甸镇、新店镇、河口镇、袁庄镇,另设有6个功能区如东县经济开发区、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如东东安科技园区、如东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区、南通外向型农业开发区,如东县人民政府驻城中街道富春江中路1号。
如东县常住人口97.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7.55万人,增长1.4%,城镇化率58.81%,比上年提高0.92%。
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6.43‰,人口死亡率9.42‰,人口自然增长率-3.00‰。
年末户籍人口102.08万人,比上年减少7107人,其中,男性50.14万人,女性51.95万人。
[3] 其中,60岁及以上34.84万人,占比34.13%。
如东县有37个少数民族,人口4591人。
未识别民族穿青人14人,亻革家人1人。
侗族1835人,苗族1465人,土家族220人,壮族177人,布依族128人,彝族96人,满族95人,瑶族84人,水族84人,白族78人,蒙古族49人,朝鲜族42人,傈僳族22人,黎族23人,傣族20人,藏族17人,回族64人,畲族19人,仡佬族10人,景颇族9人,哈尼族6人,仫佬族6人,羌族6人,毛南族3人,佤族3人,维吾尔族3人,达斡尔族1人,鄂伦春族2人,拉祜族2人,普米族2人,俄罗斯族1人,哈萨克族1人,京族1人,纳西族1人,土族1人。
中国人口百万县名录中国人口百万县名录(按人口多少排序)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56个,人口过百万的县,有233个。
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中(不含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山西、内蒙古、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6个省区没有人口过百万的县,而天津、河北、黑龙江、海南、陕西、甘肃等6个省市只有1个人口过百万的县。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人口分布,尤以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为集中居住区域,且人口密度较大。
华北除了北京作为首都,有大量人口聚集以外,其余分布都算合理。
1.上海市浦东新区 272万2.广东省普宁县 226万3.安徽省临泉县 217万4.北京市海淀区 216万5.北京市朝阳区 186万6.安徽市宿州市埇桥区 184万7.广西自治区桂平市 182万8.安徽省霍邱县 180万9.江苏省沐阳县 179万10.广东省陆丰市 173万11.重庆市万州区 173万12.江苏省邳州市 172万13.河南省邓州市 171万14.河南省固始县 170万15.广西自治区博白县 170万16.安徽省太和县 169万17.广东省高州市 169万18.安徽省颍上县 167万19.山东省滕州市 167万20.湖北省天门市 166万21.安徽省阜南县 164万22.广东省廉江市 164万2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 163万24.广东省雷州市 163万25.重庆市开县 162万26.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160万27.四川省安岳县 160万28.广东省化州市 158万29.四川省仁寿县 158万30.安徽省利辛县 157万31.江苏省兴化市 156万32.江西省鄱阳县 156万33.河南省太康县 155万34.山东省曹县 154万35.重庆市合川区 154万36.河南省淮阳县 153万37.湖北省监利县 153万38.湖北省仙桃市 152万39.河南省郸城县 152万40.福建省南安市 150万41.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150万42.广西自治区灵山县 150万43.安徽省涡阳县 149万44.河南省永城市 149万45.重庆市江津区 149万46.河南省上蔡县 148万47.四川省三台县 148万48.四川省渠县 147万49.四川省简阳市 146万50.云南省宣威市 146万51.云南省镇雄县 146万52.四川省中江县 143万53.安徽省无为县 142万54.贵州省毕节市 142万55.广西自治区平南县 142万56.江苏省如皋市 141万57.安徽省萧县 141万58.广东省电白县 141万59.河南省滑县 139万60.湖南省浏阳市 139万61.山东省平度市 138万62.山东省新泰市 138万63.河南省唐河县 137万64.湖南省新化县 137万65.广东省信宜市 137万66.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137万67.安徽省寿县 136万68.江西省丰城市 136万69.湖南省宁乡县 136万70.四川省达县 135万71.安徽省怀远县 134万72.河南省沈丘县 134万73.重庆市云阳县 134万74.北京市西城区 133万75.江苏省睢宁县 133万76.湖南省耒阳市 133万77.广西自治区北流市 133万78.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132万79.贵州省威宁县 132万80.安徽省蒙城县 131万81.河南省项城县 131万82.广东省惠来县 131万83.四川省资中县 131万84.吉林省榆树市 130万85.河南省鹿邑县 130万86.四川省南部县 130万87.四川省宣汉县 129万88.浙江省苍南县 128万89.广东省五华县 128万90.广东省揭东县 127万91.河南省禹州市 126万92.湖南省邵东县 126万9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126万94.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 126万95.福建省福清市 125万96.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124万97.河南省商水县 124万98.浙江省乐清市 122万99.山东省苍山县 122万100.广东省潮安县 122万101.河北省定州市 121万102.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121万103.安徽省灵璧县 121万104.山东省单县 121万105.湖南省衡阳县 121万106.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121万107.江苏省江阴市 120万108.江苏省沛县 120万109.江苏省泰兴市 120万110.河南省虞城县 120万111.四川省岳池县 120万112.浙江省瑞安市 119万113.山东省郓城县 119万114.贵州省遵义县 119万115.浙江省温岭市 118万116.河南省夏邑县 118万117.湖北省麻城市 118万118.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118万119.广东省罗定市 118万120.广西自治区横县 118万121.贵州省盘县 118万122.安徽省庐江县 117万12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117万124.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117万125.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116万126.江苏省滨海县 116万127.河南省杞县 116万128.河南上濮阳县 116万129.湖南省隆回县 116万130.辽宁省海城市 115万131.江苏省丰县 115万132.浙江省临海市 115万133.山东省邹城市 115万134.湖南省涟源市 115万135.广东省兴宁县 115万136.重庆市涪陵区 115万137.江苏省东台市 114万138.江苏省东海县 113万139.山东省即墨市 113万140.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113万141.江苏省启东市 112万142.山东省莒县 112万143.山东省沂水县 112万144.湖北省枣阳市 112万145.湖北省汉川市 112万146.江苏省赣榆县 111万147.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111万148.广东省阳春市 111万149.四川省仪陇县 111万150.四川省大竹县 111万151.天津市滨海新区 110万152.吉林省农安县 110万153.广东省英德市 110万154.重庆市永川区 110万155.吉林省公主岭市 109万156.上海市杨浦区 109万157.江苏省涟水县 109万158.江苏省阜宁县 109万159.安徽省肥东县 109万160.安徽省濉溪县 109万161.湖南省衡南县 109万162.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 109万163.河南省新蔡县 108万164.福建省安溪县 108万165.河南省方城县 108万166.广东省吴川市 108万167.四川省富顺县 108万168.四川省泸县 108万169.江苏省宜兴市 107万170.江苏省常熟市 107万171.浙江省诸暨市 107万172.福建省仙游县 107万173.山东省诸城市 107万174.广西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 107万175.福建省晋江市 106万176.河南省息县 106万177.湖南省平江县 106万178.重庆市奉节县 106万179.北京市丰台区 105万180.江苏省如东县 105万181.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105万182.湖北省钟祥市 105万183.湖北省公安县 105万184.湖南省醴陵市 105万185.广西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 105万186.海南省儋州市 105万187.贵州省大方县 105万188.贵州省织金县 105万189.辽宁省昌图县 104万190.浙江省慈溪市 104万191.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 104万192.河南省汝州市 104万193.河南省林州市 104万194.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104万195.湖北省浠水县 104万196.湖南省祁阳县 104万197.广东省遂溪县 104万198.四川省平昌县 104万199.辽宁省瓦房店市 103万200.山东省寿光市 103万201.河南省镇平县 103万202.广西自治区宾阳县 103万203.四川省射洪县 103万204.四川省邻水县 103万205.江苏省新沂市 102万206.江苏省灌云县 102万207.湖北省潜江市 102万208.广东省怀集县 102万209.四川省宜宾县 102万21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102万2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101万212.江苏省泗洪县 101万213.山东省章丘市 101万214.山东省郯城县 101万216.湖北省阳新县 101万217.湖南省祁东县 101万218.湖南省安化县 101万219.广东省饶平县 101万220.江苏省海门市 100万221.江苏省泗阳县 100万222.安徽省舒城县 100万223.江西省于都县 100万224.山东省平邑县 100万226.河南省柘城县 100万227.湖北省黄梅县 100万228.湖南省邵阳县 100万229.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100万230.广西自治区合浦县 100万231.广西自治区陆川县 100万232.重庆市忠县 100万23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 100万。
三明12个区县最新人口排名:尤溪县36万最多,明溪县10万最少展开全文三明是福建省的地级市,辖区总面积22965平方千米,共管辖2个区和9个县,并代管1个县级市。
那么,三明12个区县的人口分别是多少呢?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第一是尤溪县。
2020年,尤溪县的常住人口为36.3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44,户籍人口45.21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32位,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第二是永安市。
2020年,永安市的常住人口为35.8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46,户籍人口32.95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53位,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
第三是大田县。
2020年,大田县的常住人口为32.2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51,户籍人口41.61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40位,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第四是宁化县。
2020年,宁化县的常住人口为28.8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54,户籍人口37.52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45位,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第五是沙县。
2020年,沙县的常住人口为23.4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63,户籍人口27.12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59位,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第六是三元区。
2020年,三元区市的常住人口为20.6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68,户籍人口13.52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82位,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
第七是梅列区。
2020年,梅列区的常住人口为18.9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71,户籍人口15.33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80位,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
第八是将乐县。
2020年,将乐县的常住人口为15.4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75,户籍人口18.68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72位,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第九是清流县。
2020年,清流县的常住人口为13.6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名第78,户籍人口15.46万人,在福建省各区县中排在第79位,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江苏省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报告导读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出生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真实状况,趋势、规律,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第一节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现状 (1)第二节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1)一、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14 第五节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5)一、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5)三、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占全省出生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15)四、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省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省出生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同全省出生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9)一、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9)二、全省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9)三、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占全省死亡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19)四、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0)五、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0)六、全省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1)七、全省死亡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1)八、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同全省死亡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指标分析 (23)一、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现状统计 (23)二、全省人口密度现状统计分析 (23)三、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占全省人口密度比重统计分析 (23)四、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2017-2019)统计分析 (24)五、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2018-2019)变动分析 (24)六、全省人口密度(2017-2019)统计分析 (25)七、全省人口密度(2018-2019)变动分析 (25)八、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同全省人口密度(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26)图表目录表1: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现状统计表..1 表2: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南通如东县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户籍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南通如东县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占全省出生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省出生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同全省出生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南通如东县出生人口数量同全省出生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占全省死亡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20)表38: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21)表40:全省死亡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南通如东县死亡人口数量同全省死亡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省人口密度现状统计表 (23)表44: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占全省人口密度比重统计表 (23)表45: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2017-2019)统计表 (24)表46: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省人口密度(2017-2019)统计表 (25)表48:全省人口密度(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南通如东县人口密度同全省人口密度(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第一节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现状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南通如东县户籍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密度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浙江省89个县级行政单位人口排名,快来看你家乡排在第几名今天数据君来盘点一下浙江省的人口数据,首先告诉朋友们的是,这是一分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我们所说的人口指的是户籍人口,并不是常住人口。
(在年鉴中并没有写这是户籍人口,但在另外一栏分年龄段的人口数据中有明确写着是户籍人口,而分年龄段的人口数据加起来刚好就是这个数据的人口总量,所以可以肯定以下就是户籍人口数据)从浙江全省县级行政区的数据来看,全省有9个地方人口超过百万,分别是苍南县、乐清市、萧山区、瑞安市、温岭市、临海市、诸暨市、慈溪市和余杭区。
从这9个超百万人口的大县级行政区来看,温州在前四席中就占了3个,剩下的是杭州2个,台州2个,宁波和绍兴各1个。
而从前10名来看,又多了一个温州市的永嘉县。
从前十的数据看,头尾两个是县,其余的都是区,特别是人口第一的苍南竟然还是一个县,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可能感觉温州一带的民营经济虽然很出名,经济那么好,这么一个大县还没有改市或区,有点说不过去。
基本朋友们没有注意到的是,温州商人虽然在中国来说足够出名,但是因为其人口众多,在经济数据上却是一直拉浙江省后腿的,前段时间数据君在整理浙江省人均GDP时,就发现排名全省倒数第一的就是温州。
再看前三十名的数据,前30名中,温州占了6个,还是排在第1名;绍兴和宁波各5个,排在第2名;杭州和金华各4个,排第3;嘉兴和台州各2个,排第4;湖州2个排在最后。
当然,在前30中,还有不少地区没有上榜,比如衢州、丽水、舟山地区。
按照老规矩,30名以后数据君只上文字不上图片了:31 江山市 61652632 黄岩区 61340233 永康市 61003434 天台县 60196535 江干区 56288036 青田县 55884837 象山县 55045138 椒江区 54277139 临安区 53515440 仙居县 51497441 建德市 51083342 南湖区 50878443 平湖市 49629044 南浔区 48997045 奉化区 48307146 缙云县 46891747 安吉县 46854848 淳安县 46076949 路桥区 45806450 瓯海区 44673151 三门县 44660452 德清县 44139453 柯城区 43724254 新昌县 43585755 玉环市 43386356 桐庐县 41488357 北仑区 41416958 衢江区 41276459 莲都区 40986760 文成县 40601861 龙游县 40500262 下城区 40317063 浦江县 40068764 秀洲区 39585565 定海区 39404066 嘉善县 39305567 海盐县 38180568 泰顺县 37242269 拱墅区 36160970 开化县 36155771 常山县 34499372 武义县 34420973 龙湾区 33522974 金东区 33321775 上城区 32043176 普陀区 31927577 龙泉市 29086478 江北区 25143079 镇海区 24959480 滨江区 24280381 松阳县 24135682 遂昌县 23181983 磐安县 21311084 庆元县 20548085 岱山县 18193086 景宁县 17154587 洞头区 15439188 云和县 11402589 嵊泗县 76246嵊泗县是浙江全省唯一一个户籍人口不足十万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