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肝癌MRI及DSA的影像对比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56 MB
- 文档页数:34
MR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临床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陆荣成;徐忆宁;陆伟杰;夏国杰【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年(卷),期】2024(29)3【摘要】目的探究MR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TACE 术后患者资料,术后患者均行DSA、CT、MRI检查。
结果 82例患者共105个病灶,其中DSA检出复发及残留(阳性)病灶58个,阴性47个,CT检查检出阳性病灶43个,阴性62个,MRI检查发现阳性病灶60个,阴性45个;以DSA结果为诊断标准,MRI在残余或复发病灶检查中的准确率(90.48%)及灵敏度(93.10%)均高于CT 检查(68.57%、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特异性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398)。
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MR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诊断中的效能,尤其是在灵敏度和准确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在术后早期阶段进行发现和诊断。
【总页数】4页(P578-581)【作者】陆荣成;徐忆宁;陆伟杰;夏国杰【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湖州市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CT、MRI评估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活性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 CT MRI评估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活性的临床价值比较3.MRI与CT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应用价值对比4.MRI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及TACE 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5.常规螺旋CT、DSCT及MR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人体腹腔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制造胆汁、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等。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肝脏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损伤,甚至发生病变。
小鼠作为人类疾病的常见模型动物之一,对于肝脏病变也有较多的研究。
其中,影像学研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小鼠肝脏病变的病理特征、病理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
应用MRI技术研究小鼠肝脏病变在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中,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的影像,可以观察小鼠肝脏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小鼠肝脏病变的特征。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应用MRI技术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中的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变,可以通过MRI技术观察到肝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同时,MRI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小鼠肝脏病变的代谢变化,如肝脏脂肪积累等。
应用CT技术研究小鼠肝脏病变除了MRI技术外,CT(计算机断层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研究手段。
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快速的影像,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的形态、结构和代谢变化等。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应用CT技术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的肿瘤、肝动脉瘤等病变。
同时,CT还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内的脂肪积累状况,这一点与MRI技术类似。
应用超声技术研究小鼠肝脏病变除了MRI和CT技术外,超声技术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影像学研究手段,可以提供实时、非侵入性的影像,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的外形、血管供应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应用超声技术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的肝脏纤维化、肝功能不全、肿瘤等病变。
同时,超声还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内的血流情况,从而帮助人们了解小鼠肝脏的血供情况。
总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可以应用MRI、CT、超声等多种技术手段,从不同方面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特征和代谢变化等方面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鼠肝脏病变的发展规律,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肝癌核磁共振报告引言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模式,可以提供肝脏的详细结构和功能信息。
本报告旨在描述肝癌的MRI特征,通过观察和分析肝脏病变来辅助诊断和治疗。
方法进行肝癌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使用专用的身体线圈放置在腹部区域。
常用的MRI序列包括T1加权、T2加权、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增强成像等。
结果肿块表现肝癌在MR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中等信号的肿块。
T1加权图像上,肝癌常呈低信号;而在T2加权图像上,肝癌常呈高信号。
这是由于肿瘤细胞的细胞内有丰富的脂质,导致T1信号降低。
另外,由于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坏死,T2信号相对增高。
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评估肿瘤组织弥散性的成像模式。
在DWI图像上,肝癌区域呈现高信号,这主要是因为肝癌细胞的增殖导致水分子的受限扩散。
动态增强成像动态增强成像是通过连续拍摄多个序列,观察肝脏血流的变化。
动态增强成像可以提供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范围。
在肝癌的动态增强成像中,通常可以观察到肿瘤早期强化,之后出现排除强化的特征。
华氏曲线华氏曲线是动态增强成像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enhancement pattern of liver tumors. 华氏曲线分析通过计算肝脏区域的信号强度与时间的变化,提供了关于肝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在肝癌的华氏曲线上,通常显示出快速的强化和排除强化的特征。
诊断根据MRI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得出肝癌的初步诊断。
讨论肝癌的MRI特征是基于肿瘤细胞的不同组织学特点和水分子的扩散性质。
通过使用不同的MRI序列和成像模式,可以提供详细的肝脏解剖和功能信息,有助于与其他肝脏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MRI的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特点,使其成为肝癌诊断和随访的重要工具。
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摘要】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小肝癌(SHCC)的影像学诊断为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定性以及靶向定位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肝癌的病理分型,主要阐述了近年来小肝癌影像学诊断的技术发展,主要包括超声、超声造影、CT、MRI、DSA以及核素显像检测技术。
【关键词】小肝癌影像学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75-02肝癌可分为原发性与转移性,均为肝脏恶性肿瘤,临床中称为肝癌多指原发性肝癌。
据统计,全球每年近六十万的新增肝癌患者,我国肝癌病例约占全球肝癌病例的57%。
其中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具有临床症状不明显,肿瘤小,患者体征少等特点,被视为肝癌早期或亚临床肝癌。
近年来研究表明,及时诊断小肝癌,对提高临床疗效和延长生存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SHCC病理分型小肝癌的发病较为复杂,常见的病理变化包括脂肪变性和凝固性坏死,此外还常伴有透明细胞形成,纤维化与液化坏死等。
WHO将肝癌病理分型分为4种类型[1],根据临床多见顺序分别为实体型肝癌,梁索型肝癌,假腺管型肝癌和纤维硬化型肝癌。
我国对小肝癌的判定标准为单个癌结节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3cm,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最大直径之和≤3cm。
而目前影像学能够对直径<1cm微小肝癌做出影像学诊断。
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总结出几个特征:分化程度与癌灶直径相关;其生长具有膨胀性、浸润性;极少存在卫星结节(3%[2]);约35%层存在血管内癌栓;癌周多伴有硬化或肝炎组织背影。
肝癌早期的及时确诊与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对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于提高疗效。
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能明显提高5年生产率[3],大大降低复发率。
2 SHCC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2.1 SHCC诊断现状分析多数小肝癌在早期肝脏损害程度很轻微,病理基础也是肝脏疾病,其临床诊断主要是超声检测与血清AFP的检测,易发生漏诊。
小肝癌名词解释影像学1. 引言小肝癌是指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其直径小于3cm。
由于小肝癌的体积相对较小,且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被早期发现。
影像学在小肝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肝癌名词解释影像学进行详细介绍。
2. 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MRI和PET-CT。
2.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通过声波的反射来生成图像。
在小肝癌的检查中,超声能够显示肝脏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进行肝脏的血流动力学评估,以判断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
2.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重建技术来生成体层图像。
在小肝癌的检查中,CT扫描能够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进行增强扫描,以提高肿瘤的显示效果。
2.3 MRIMRI是一种利用磁共振原理生成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小肝癌的检查中,MRI能够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与CT扫描相比,MRI在显示软组织结构方面具有更好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2.4 PET-CTPET-CT是一种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小肝癌的检查中,PET-CT能够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分布情况,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此外,PET-CT还可以进行全身骨扫描,以评估肿瘤的转移情况。
3. 影像学表现小肝癌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估。
3.1 超声检查表现在超声检查中,小肝癌通常呈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的结节病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肿瘤内部常可见到均质的强回声或弱回声区域,与肝脏正常组织的回声相比更强或更弱。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如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
MRI与DSA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比较黄军祯;王大健;罗耀昌;黄德佳【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肝癌(SHCC)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与DSA影像表现及检出率,探讨两者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7例SHCC的MRI及DSA影像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67例均行MRI及DSA检查,两种检查的时间间隔为2~10d.结果:67例SHCC共86个病灶,其中富血供型病灶65个,乏血供型病灶21个,27个病灶有包膜.MRI共检出SHCC病灶76个,其中富血供型58个,乏血供型18个;DSA共检出SHCC病灶73个,其中富血供型65个,乏血供型8个;MRI+ DSA共检出SHCC病灶84个.对于富血供型SHCC病灶,DSA的检出率(100%)优于MRI(89.23%);而对于乏血供型SHCC病灶,MRI的检出率(85.71%)优于DSA(38.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SHCC总病灶数的检出率,MRI(88.37%)与DSA(84.8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MRI+ DSA、DSA与MRI+-DSA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DSA的检出率(97.67%)优于单一MRI或DSA检查.结论:MRI与DSA对SHCC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两者各有优缺点,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SHCC的检出率,DSA还可指导进行后续的介入治疗,对于小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5(030)001【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小肝癌;肝肿瘤【作者】黄军祯;王大健;罗耀昌;黄德佳【作者单位】530023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530023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530023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R445.2肝细胞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则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杀手[1]。
浙江临床医学2021年1月第23卷第1期• 53••诊治分析•CT^MRI挪癌介人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平估价值比较陈高宏【摘要】目的比较C T、M R I影像技术对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至2019年经病理活检确诊肝癌患者40例,均实施介入综合治疗术,在术后3周行C T、M R I及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C T与M R I评估肝癌介入术后肿瘤活性的评估价值。
结果同DSA金标准比较,M R I对术后肿瘤活性灶检出符合率高于CT (P<0.05) ; M RI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CT (1^0.05),C T与M R I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0.05)。
结论对肝癌行介入综合治疗术的患者,采取M R丨对术后肿瘤活性评估的 价值显著高于C T,且诊断效能高,但为了提高诊断效果可考虑将二者相结合以提升诊断效能。
【关键词】CT M R I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术后肿瘤活性【A 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CT and MRI imaging techniques for postoperative tumor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going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biopsy from 2018 to 2019 were selected. Intervention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in all the patients. C T, MRI and DSA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3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DSA gold standar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MRI in detecting postoperative tumor activ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T ( P<0.05 ) . MRI diagnosis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were higher than CT (P<0.05 ) ,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 T and M RI in specificity ( P>0.05 )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going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evaluation of postoperative tumor activity is significandy higher than that of C T, a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is high. Howev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be considered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K ey w o rd s 】CT MRI Liver cancer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Postoperative tumor activity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治疗方法中,介人综 合术广泛用于临床,对提升肝癌存活率提供重要帮助[1-3]。
文章编号:WHR201912056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对比分析郑亚利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吉林桦甸 132400【摘 要】目的:对比在诊断肝癌中肝脏MRI技术和肝脏增强CT技术的准确率。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病理诊断为肝癌的患者共计43例,分别对其给予肝脏增强CT技术和肝脏MRI技术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后的准确率。
结果:肝脏MRI检查技术诊断肝癌疾病的准确率为88.37%、增强CT技术准确率为69.77%,肝脏MRI检查技术诊断肝癌疾病的准确率高于增强CT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结论:在诊断肝癌中,相较于肝脏增强CT技术,肝脏MRI技术的准确率更高。
【关键词】肝癌;肝脏MRI技术;肝脏增强CT技术犆狅犿狆犪狉犪狋犻狏犲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狋犺犲犪犮犮狌狉犪犮狔狅犳犾犻狏犲狉犲狀犺犪狀犮犲犱犆犜犪狀犱犾犻狏犲狉犕犚犐犻狀狋犺犲犱犻犪犵狀狅狊犻狊狅犳犾犻狏犲狉犮犪狀犮犲狉ZhengYaliPeople'sHospitalofHuadianCity,JilinProvince,Huadian,Jilin132400[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accuracyofliverMRIandenhancedCTinthediagnosisoflivercancer.Methods:Atotalof43patientswithlivercancerpathologicallydiagnosedinourhospitalfromDecember2018toAugust2019wereselected,andtheliverenhancedCTtechnologyandliverMRItechnologywererespectivelyappliedfordiagnosis.Theaccuracyratesofthetwodiagnosticmethodswerecompared.Results:TheaccuracyrateofliverMRIexaminationtechnologyindiagnosinglivercancerdiseaseswas88.37%,andthatofenhancedCTwas69.77%.TheaccuracyrateofMRIexaminationtechnologywashigherthanthatofenhancedCTtechnology(犘<0.05).Conclusion:Inthediagnosisoflivercancer,theaccuracyofliverMRItechnologyishigherthanthatofliverenhancedCTtechnology.[Keywords]Livercancer;LiverMRItechnology;LiverenhancedCTtechnology 肝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因慢性丙肝、肝硬化、慢性乙肝等病症诱发,可分为转移性和原发性两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