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我是安全小卫士》之三经典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1
活动主题《我是安全小卫士》教案设计活动意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学生要注意校园安全,遵守秩序,珍爱生命。
活动准备1.确定主持人,选定剧情扮演者并进行排练。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安全方面的资料.3.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我是安全小卫士”七个美术字。
活动过程一、安全小贴士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收集和整理的有关安全方面的资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独特的感受。
教室的墙报可开辟“安全知识知多少”的专栏进行征答。
二、问题大观园发动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引导:饮食安全方面:1.路边的小吃摊上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该不该吃呢?2.明明学着电视上一些做法,把花生米抛向空中,然后用嘴巴去接,这种做法潇洒吗?3.小刚感冒了,他便拿起爸爸吃过的那种感冒药吃了,这样合适吗?交通安全方面:1.放假了,小刚在乘公共汽车时拼命往上挤,生怕没有好位置坐,这样对吗,为什么?2.乘车时,小红一边看书一边吃着冰棍,这样做有什么害处?3.看到妈妈在马路对面来接自己,露露连忙跑了过去,这种做法对吗?校园安全方面:如果你看到有同学在楼梯上跳格子、上下楼梯时搂肩搭背、在操场上互相追逐打闹、等情况如何劝他们。
三、安全小博士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说一说,这些行为有哪些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安全警句朗读:(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四、活动总结:同学们,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也很成功,从同学们积极投入的表现中,老师们足以看出大家对安全问题非常重视。
大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安全小卫士》一、课程背景幼儿园的小班和中班孩子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安全知识,而大班是幼儿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教学的要求变得更高,不仅要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他们健康的成长和正确的态度,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是安全小卫士》是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特意设计的安全教育课程,旨在让孩子在游戏和趣味中掌握更多实用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1.知道身体的合理保护方法,掌握在空气中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用手肘弯曲遮住鼻口的方法;2.掌握如何识别垃圾桶中属于垃圾和可再利用物品的方法;3.知道火源的危害性,学会正确地逃生与求救;4.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的方法,巩固和实践学到的安全知识;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的主题:安全和健康。
问孩子们,他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吗?然后,教师就与孩子们进行轻松有趣的歌舞活动,比如《快乐的小跳蚤》之类的歌曲,既让孩子们专注,又可以轻松开展情感、体育、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2. 新内容的学习(30分钟)接下来,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三个内容:2.1 打喷嚏或咳嗽时的正确方法教师向孩子们展示真人演示视频,告诉孩子们在打喷嚏和咳嗽时如何用手肘弯曲遮住鼻口,以避免细菌的传播。
并通过幼儿启发式方法,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要用手肘遮住鼻口,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这个方法的好处。
2.2 如何识别垃圾桶中的垃圾教师取出几个桶,每个桶里装有不同的物品,让孩子们分辨哪些应该放在垃圾桶里哪些不应该;然后又让孩子们分辨出垃圾桶中可回收利用的物品,课后让家长们提示孩子们回家做好垃圾分类。
2.3 火源的危害性和逃生求救的方法通过安排一小场景模拟火灾,教师向孩子们讲解火的危险性,并展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然后与孩子们一起进行逃生演练,并告诉孩子们应该在这些地方待在室内,出口应该如何打开,如何紧急情况下求救等。
3. 活动(15分钟)为了巩固孩子们所学的安全知识,教师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游戏。
2024年《我是安全小卫士》标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我是安全小卫士》教材第三章“生活中安全常识”,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家庭用电安全、解防火防灾知识、掌握急救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家庭用电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使学生掌握防火防灾基本方法,提高自保能力。
3. 教会学生基本急救技巧,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用电安全细节掌握,急救技巧实际操作。
2. 教学重点:防火防灾方法掌握,安全意识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模拟电器、灭火器、急救道具。
2. 学具:笔记本、笔、安全常识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庭用电安全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安全问题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利用PPT讲解家庭用电安全、防火防灾知识和急救技巧,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例题,详细讲解家庭用电安全注意事项、防火防灾方法以及急救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生活中遇到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安全防护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用电安全注意事项案例分析2. 防火防灾知识常见火灾原因灭火方法3. 急救技巧常见急救情况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用电安全:列举出自己家中存在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防火防灾:设计一份家庭防火计划,包括火灾逃生路线、灭火器使用方法等。
急救技巧:学习并掌握一种急救技巧,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2. 答案:家庭用电安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防火防灾:合理设计家庭防火计划,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应对。
急救技巧:正确掌握所选急救技巧操作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安全意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安全小卫士》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在危险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图片、安全标志、故事课件等。
2. 环境布置:设置一个模拟家庭环境,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内的安全故事,引发幼儿对安全的关注。
2. 讲解:向幼儿介绍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在家中如何避免意外伤害、火灾时的逃生方法等。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家庭环境体验,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4. 总结: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总结。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警察局等安全机构,让幼儿了解更多安全知识。
3.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讲解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安全知识。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设置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技能。
3. 采用问答法: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检验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内容:1. 家庭安全:教育幼儿在家中如何避免意外伤害,如不玩火、不触电、不爬高、不误食药品等。
2. 交通安全:教育幼儿在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
3. 火灾逃生:教育幼儿火灾发生时如何报警、如何逃生、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家长访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安全知识的情况。
3.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九、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懂得保护自己。
大班主题活动《我是安全小卫士》之三经典教案案例二:活动名称:创编歌曲《危险的东西不要动》设计意图:在《我找到的危险》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许多危险,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同孩子一起生成了这样一节教学活动。
让孩子通过歌曲创编的形式加深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
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
如:打火机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34|5—|5432|1—||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_@我是分割线@_@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我是安全小卫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特别是独自在家、外出游玩时的安全防护,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独自在家和外出时的基本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成为安全小卫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重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安全知识卡片、情景剧道具。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安全小卫士勋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PPT,展示幼儿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引导幼儿关注并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独自在家、外出游玩时的安全常识,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模拟遇到陌生人、火灾等紧急情况,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安全小常识,并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
5. 制作安全小卫士勋章(10分钟)每个幼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安全小卫士勋章,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独自在家安全常识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触摸电源插座不爬窗户、阳台2. 外出游玩安全常识遵守交通规则不离开大人视线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3. 遇到紧急情况应对方法保持冷静拨打求助电话(如110、119、120)寻找熟悉的人求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安全小卫士请幼儿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关于安全主题的画,并写一段话描述画中的安全场景。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小朋友在马路上过马路,他拉着妈妈的手,看着红绿灯。
因为他知道,遵守交通规则,不离开大人视线,才是安全小卫士。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画面清晰,描述准确。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我是安全小卫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安全标志、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学习火灾、地震逃生方法以及简单的急救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理解常见的安全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2. 学习并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了解火灾、地震逃生的基本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火灾、地震逃生的方法以及简单的急救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安全标志,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安全标志卡片、PPT、视频、急救模拟道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看到的安全问题。
2. 讲解安全标志(5分钟)分组让幼儿观看安全标志卡片,教师讲解每个标志的含义,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
3. 日常生活安全防护(5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等。
4. 火灾、地震逃生方法(5分钟)播放火灾、地震逃生视频,引导幼儿学习逃生方法,并进行模拟演练。
5. 简单急救知识(5分钟)教师演示急救方法,如止血、包扎、人工呼吸等,让幼儿观察并学习。
6.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安全标志:图文并茂展示各种安全标志。
2. 安全防护措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要点。
3. 火灾、地震逃生方法:简要描述逃生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安全小卫士(1)画一画你认识的安全标志。
(2)写一写你学到的安全防护措施。
2. 答案:(1)安全标志:见附件(可附上安全标志图片)(2)安全防护措施: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不靠近电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大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安全小卫士》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保持安全并防止意外发生;2.学习紧急情况下正确的自救方式和呼救方式;3.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4.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教学方法1.游戏启蒙法:通过小游戏的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角色扮演法: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安全意识的重要性;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呈现法:通过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呈现,让孩子们对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步骤一:游戏启蒙1.给孩子们印发小卫士证书,在证书背面写上孩子们的名字;2.给孩子们介绍游戏规则,将孩子们分成两组,每组3-4人;3.将一张大纸贴在墙上,上面画上房子、小树林、马路、公园等地方;4.请一名教师担任“小偷”,隐藏在画中,鼓励孩子们寻找“小偷”。
步骤二:角色扮演1.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比如民警、消防员、医生等;2.讲解每种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相应的安全知识;3.各小组分别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
步骤三:小组合作1.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3-4人;2.给每个小组一个“安全任务”,比如如何逃生、如何呼救等;3.让小组成员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并在班级中向其他组汇报。
步骤四:呈现法1.利用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安全知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2.让孩子们完成安全小测验,以检测孩子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3.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督促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教学反思1.游戏启蒙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游戏规则要简单明了,不能过于复杂;2.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每种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但需要注意的是,角色的安排要合理,不能给孩子们造成心理压力;3.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需要注意的是,任务要具体明确,不能过于晦涩难懂;4.呈现法可以更好地呈现安全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呈现方式要具有针对性,不能过于泛泛而谈。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安全小卫士》 (3)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安全小卫士》 (3)精选4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并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危险。
2. 能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
3. 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安全知识讲解:火灾、跨马路、交通工具上的安全、玩耍时的安全等。
2. 自救技能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急救方法等。
3. 安全练习:模拟火灾逃生、过马路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用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安全知识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危险进行简单明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3. 自救技能教授:针对不同的安全问题,教授学生相应的自救技能,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急救方法等。
4. 安全练习:利用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练习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
例如,让学生模拟火灾逃生、过马路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有所提高。
他们能够识别出常见的安全隐患并了解如何进行自救。
同时,通过安全练习,他们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对于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遇到危险,需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其次,在安全练习环节,由于教室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真实的模拟情境。
因此,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情景演练,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培养。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安全小卫士》 (3)精选4篇(二)教案概要:主题:小手洗干净年龄:小班幼儿(3-4岁)时间:30分钟目标:1. 通过本课教学,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2. 培养幼儿对个人卫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理能力。
教学准备:1. 相关图片或卡片:展示洗手的过程和步骤。
2. 水和肥皂:用于实际演示洗手的步骤。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安全小卫士优秀13篇大班安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水灾发生时自救方法,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2、有环保意识,乐意为周围的绿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2、难点:掌握自救的方法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水灾的危害)活动过程:1、以谈话导入主题(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们这儿连续几天都下雨,感觉会是怎样呢?有哪些不方便呢?""如果大雨连续不停的下,将会发生什么?"(幼儿交流)(2)看图片,了解水灾的危害性"连续下大雨发生了什么事情?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教师和幼儿共同边看图片边交流)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1)"看到这样的灾情你是怎样想的?"(2)"洪水来了我们可以怎样逃生自救?"发求救信号、抱住树木、爬上屋顶)3、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1)"现在为什么每年有特大洪水?"(2)"减少灾害天气有什么办法?"(3)(教师告诉幼儿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与减少水灾之间的关系)活动反思:洪水对于我们这个地方来说是很少见的,人们对水灾逃生的。
意识很浅,更别说逃生知识了那就是知之甚少。
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很好。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课件的充分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巧妙引导,幼儿的思维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三是幼儿通过对课件的仔细观察,对洪水灾害现象和如何进行自救表达的比较完整准确。
通过各种有效教学手段的利用,从班级整体看,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高,学生普遍对怎样进行洪水灾害自救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安全小卫士》篇二1、在活动中让幼儿认识火警,易燃物品等标记。
最新幼儿园活动设计精品资料
最新幼儿园活动设计精品资料 1 案例二:活动名称:创编歌曲《危险的东西不要动》设计意图: 在《我找到的危险》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许多危险,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同孩子一起生成了这样一节教学活动。
让孩子通过歌曲创编的形式加深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
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
如:打火机(图片)X 、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 34 | 5 —| 54 32 |1 —|| 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
”(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
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 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大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歌曲创编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这个现象,让我感受到了欣慰,这个欣慰在于幼儿这短短三个星期的安全教育没有徒劳,孩子在活动中逐渐的在成熟和成长。
此类活动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如大带小活动,幼儿的宣传安全小卫士活动,相信这样更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