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浙江杭州中考试题

2018年浙江杭州中考试题

2018年浙江杭州中考试题
2018年浙江杭州中考试题

2018年中考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单质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制备KMnO4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2MnO2+O2+ 4KOH2K2MnO4+ 2H2O

②2K2MnO4+2H2O==2KMnO4+2KOH+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2MnO4中锰元素显+7价B.KMnO4属于盐类物质

C.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制法中K2MnO4是主要原料

3.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4.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

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5.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由此小金作

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 CuSO4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

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疏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二、流程题

6.某化工厂利用含有1% -2%BaCO3的废料制取BaCl2(废料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其部分流程如下:

滤渣必须经过充分洗涤,确保其中Ba2+含最达到规定标准才能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检验Ba2+的试剂可用______,洗涤滤渣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三、填空题

7.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_________。

8.碱式碳酸锌[Zn x(OH)y(CO3)z]是制备功能材料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Zn x(OH)y(CO3)z ZnO+CO2↑+H2O(x、y、z为正整数)。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______℃(选填“200”、“300”或“100”)。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2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实验过程中可根据_____现象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

四、科学探究题

9.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普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1)步骤1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____。

(3)通过对比实险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10.用“盐酸——硫化钡法”生产BaCl2会放出有毒气体H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收H2S制取Na2S进行处理。下表为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表 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______(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2S,需消耗NaOH多少吨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

1.C

【解析】A、N5-应是一种离子,不是单质,故A错误;B、1个N5-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B错误;C、1个N5-中共含有5×7=35个质子,故C正确;D、1个N5-中共含有35+1=36个电子,故D错误。

点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B

【解析】A、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K2MnO4中锰元素显+6价,故A错误;B、KMnO4属于盐类物质,故B正确;C、反应②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过程中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D、该制法中MnO2、O2、KOH是主要原料,故D错误。

点睛∶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3.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冷凝水的排出,防止试管炸裂,故A错误;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以防爆炸,故B正确;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先撤去酒精灯,再撤去通氢气的导管,以防铜重新被氧化,故C错误;D、该实验装置不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一氧化碳有毒,故D错误。

点睛∶氢气还原氧化铜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先通氢气再加热,实验完毕,先撤去酒精灯,再撤去通氢气的导管。

4.D

【解析】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故A正确;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故B正确;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正确;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呈酸性,故D错误。

点睛∶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D

【解析】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 CuSO4Cu,铜是红色,故A正确;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故B正确;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故C正确;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疏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不一定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故D 错误。

6.稀硫酸防止废弃物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检验Ba2+的试剂可用稀硫酸,Ba2+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洗涤滤渣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废弃物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钡属于重金属,有毒。

7.4Na+3CO2=2Na2CO3+C1:3

【解析】(1) 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为碳,盐是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Na+3CO2=2Na2CO3+C。(2)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催化剂CH3OH+H2O,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

8.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300一段时间,A装置中的长导管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解析】(1)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碱石灰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2)实验中加热时,碱式碳酸锌样品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300℃才能完全分解,所以要控制温度不低于300℃。(3) 实验过程中可根据一段时间,A装置中的长导管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

9.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经充满氧气;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器内的氧气体积减少)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步骤1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经充满氧气。(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器内的氧气体积减少),氧气与铁反应,容器内气压减小。(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

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

点睛∶铁生锈是金属铁与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10.盈利23.5t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知,(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

H2S+2NaOH=Na2S+2H2O

34 80 78

1t x y

= ,x=2.35t。=,y=2.29t。

每处理1t硫化氢,需消耗氢氧化钠质量是2.35t,消费2.35t×2500元/t=5875元;生成硫化钠质量是2.29t,收入2.29t×5000元/t=11450元。故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盈利的。

(2) H2S+2NaOH=Na2S+2H2O

34 80

10t x

=,x=23.5t。

点睛∶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2:字形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02:字形 2018 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2:字形 汉字错别字汉字的笔画及含义 2.(2018?张家界市中考)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弄 的一项是巾(B )坦荡如抵崭露头脚心巧讳拙忌医义愤填膺贻笑大方 心有!而不舍假山池沼妇儒皆知晴天霹雳 D. 顽皮狡黠芳草凄凄潸然泪下悄怆幽隧 2.(2018?云南省中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別字的 项是( B ) A.决窍分歧一筹莫展在劫难逃 B.奔弛取缔锋芒毕露抑扬顿挫

C.阔绰亵渎因地治宜恪尽职守 D.妥帖荆棘进退维谷浮想联篇 2. (2018?西宁市中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B ) A.自作主张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盛收 B.迥乎不同杂乱无章毛骨悚然相得益彰 C.重峦叠嶂张慌失措正襟危坐黯然失色 D.温声细语心无旁鹜引颈受戮睡 眼惺忪 2. (2018?梧州市中考)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B) A.搏学迁徙恍然大悟浑为一谈 B.亢奋睿智断章取义恪尽职守 C.诘责宽怒粗制滥造无可质疑 D.嘻闹干涩巧妙绝轮人声鼎沸 2. (2018?铜仁市中考)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 确的一项是(B) A.荟萃抉择锋芒必露急流勇退 B.羁绊祷告铤而走险语无伦次

C.谒见沉湎坚如磐石再接再励 D.伶仃痊愈自怨自艾留连忘返 2. (2018?青岛市中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画说青岛》这套书追溯了青岛的百年历史, ? ? 是“画”与“说”相德益彰的佳作。 ? ? ? ? B.邓稼先历尽心血,潜心研究,为我国核事业作 ? ? ? ? 出了杰出贡献,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 ? C?家风家规是先辈馈赠给我们的无价珍宝,蕴含 ? ? 着许多人生真缔,值得世代传承。 ? ? D.日落时分,绯红.的晚霞中渔船归航,澄澈.的海天间鸥鸟飞翔,别有一番韵味。 2. (2018?柳州市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B. 这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 我算愁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 2.(2018?临沂市中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 一项是(D)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uò)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zǎi)。 B. 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C. 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pèi)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漠不久就变成了绚.(xuàn)丽的花海。 D. 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ch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lěi)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几十载的航天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溯(sù)。B栖(qī)息。C突如其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的艺术仿佛 ....的灯光,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 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 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 ..了艺术什么?②关于世界,关于 历史,关于神秘莫测 ....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仿佛 B.扑朔迷离 C.赋予 D.神秘莫测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 B (2). A 【解析】试题分析:(1)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能用来形容灯光。可改为“光怪陆离”。 (2)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去掉其一即可。其它三项无误。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u ò)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z ǎi )。 B.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 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水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 ǎn )额移至城楼上。 C .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 (p èi )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漠不久就变成了绚.(xu àn )丽的花海。 D .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ch 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l ěi )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几十载的航天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当今的艺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 的灯光,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今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 ②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 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仿佛 B .扑朔迷离 C .赋予 D .神秘莫测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 .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群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父亲。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钩楼》)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制裁“中兴”通信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 (选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5)不管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 效------------

2018年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

2018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 - 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不是单质。每个N原1. C 解析:N 5 - 中含有35个质子,其得到一个电子,含有36个电子有7个质子,故N 5 子。 2. B 解析:K MnO4(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化合价是+6价,它在该反应中是中间产 2 物,真正的原料是MnO2、O2和KOH 3.A解析:大麻属于毒品 4. B 解析:蛋白酶只能分解蛋白质,不能分解油污。 5. A 解析:人一秒约走两步,两步路程约为1.2米

6 B 解析: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克隆是无性生殖。 7 C 解析:抗体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完成,疫苗属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8 D 解析:洋葱表皮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显微镜看到的是平面图像。 9 D 解析:月球表面无大气层、水和空气,更没有生命体。 10 B 解析:试管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反应后需要继续通入氢气,防止C 再次被氧化。 U

11. C 解析:人具有惯性。 12. A 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沿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 13. B 解析:A选项中只有溶解度变大,而浓度不变。CD选项中溶解度不变。 14. C 解析:AB段受到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10N .BC段与AB段摩擦力大小相同。

15. B 解析:球在空中飞行时,脱离手后,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且到达最到点时,那一瞬间向上的速度为零,但在水平方向上依然有向右的速度,故受到重力和水平向左的空气阻力。 16. D 解析:S燃烧生成SO 2,SO 2 与水反应生成H 2 SO3,H2SO3有酸性。 16.D解析:向上跳,速度变小,动能减小。每跳一次做的功 W0=Gh=500Nx0.06m=30J P=W/t=100W0/t=100X30J/60s=50W 18.C 解析:柱体可按照P=ρgh,计算压强。当P A=P B,但h AρB 19.D 20.C 解析:C不属于测量

2018年浙江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浙江杭州中考数学 试题卷 答案见后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 A .3 B .-3 C . 13 D .13- 2.数据1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1.8 B .61.810? C .51810? D .61810?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B 2=± C 2= D 2=± 4.测试五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 A .方差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5.若线段AM ,AN 分别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线和中线,则( ) A .AM AN > B .AM AN ≥ C .AM AN < D .AM AN ≤ 6.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规定:每答对一道题得5+分,每答错一道题得2-分,不答的题得0分.已知圆圆这次竞赛得了60分.设圆圆答对了x 道题,答错了y 道题,则( ) A .20x y -= B .20x y += C .5260x y -= D .5260x y += 7.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是3,个位数字是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6)朝上一面的数字.任意抛掷这枚骰子一次,得到的两位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等于( ) A .16 B .13 C .12 D .23 8.如图,已知点P 是矩形ABCD 内一点(不含边界),设1PAD θ∠=,2PBA θ∠=,3PCB θ∠=,4PDC θ∠=.若80APB ∠=,50CPD ∠=,则( )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有答案)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有答案) 〔09杭州〕5.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能够直截了当用口语交谈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答案:B 〔09济宁〕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那个探究目的的是 答案:B 答案:D 〔09江苏〕8.如下图,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 多次被弹开.那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缘故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刻 答案:B 〔09山东平原县〕如下图,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 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那个现象讲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09福州市〕1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杰出绝伦,缶声是由于缶 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答案:振动 空气 电磁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看纸屑跳动的情形 图2

〔09烟台〕.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成效比空气好.(只讲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也可) 〔09江西〕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专门多有味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答案:振动空气 〔09四川自贡〕.两人相距较远讲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形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能够听到相互的讲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咨询题。 答案: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缺失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的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 〔09烟台〕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辨论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要紧是依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09成都〕.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讲:〝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定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答案:C 〔09湖南娄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定来的熟人是谁,要紧是依据讲话人的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 答案:D 〔09河南〕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操纵琴弦长度,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音调空气 〔09广州〕3.以下操纵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答案:B 〔09山东潍坊〕.近年来,为了操纵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都市采取了城区

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A. 3 B. -3 C. D. 2.数据18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1.86 B. 1.8×106 C. 18×105 D. 18×106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4.测试五位学生“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A. 方差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5.若线段AM,AN分别是△ABC边上的高线和中线,则() A. B. C. D. 6.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规定:每答对一题得+5分,每答错一题得-2分,不答的题得0分。已知圆圆这次竞赛得了60分,设圆圆答对了道题,答错了道题,则() A. B. C. D. 7.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是3,个位数字是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分别有数字1—6)朝上一面的数字。任意抛掷这枚骰子一次,得到的两位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等于() A. B. C. D. 8.如图,已知点P矩形ABCD内一点(不含边界),设,, ,,若,,则() A. B.

C. D. 9.四位同学在研究函数(b,c是常数)时,甲发现当时,函数有最小值;乙发现是方程的一个根;丙发现函数的最小值为3;丁发现当时,.已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发现的结论是错误的,则该同学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如图,在△ABC中,点D在AB边上,DE∥BC,与边AC交于点E,连结BE,记△ADE,△BCE的面积分别为S1,S2,()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二、填空题 11.计算:a-3a=________。 12.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交于A,B,若∠1=45°,则∠2=________。 13.因式分解:________ 14.如图,AB是⊙的直径,点C是半径OA的中点,过点C作DE⊥AB,交O于点D,E 两点,过点D作直径DF,连结AF,则∠DEA=________。 15.某日上午,甲、乙两车先后从A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甲车8点出发,如图是其行驶路程s(千米)随行驶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乙车9点出发,若要在10点至11点之间(含10点和11点)追上甲车,则乙车的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的范围是________。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 填在题后括号内. 1.(2018浙江杭州,1,3分) |-3|=( ) A.3 B.-3 C. 13 D. 1 3 - 【答案】D 【解析】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3|=3,故选择D 【知识点】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2.(2018浙江杭州,2,3分)数据1 8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6 1.8 B. 6 1.810? C. 5 1.810? D. 6 1810? 【答案】B 【解析】把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 a ?的形式时,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故选择B 【知识点】科学计数法 3.(2018浙江杭州,3,3分)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2± C. D. 2± 【答案】A 0a =≥,∴B 、D ,∴C 也错 【知识点】根式的性质 4.(2018浙江杭州,4,3分) 测试五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的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 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计算结果不受影响到的是( ) A. 方差 B. 标准差 C.中位数 D. 平均数 【答案】C 【解析】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与各个数据大小都有关系,而中位数只受数据排列顺序的影响,最大的更大不影响大小处中间数的位置 【知识点】数据分析 5.(2018浙江杭州,5,3分) 若线段AM ,AN 分别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线和中线,则( ) A. AM AN > B. AM AN ≥ C. AM AN < D. AM AN ≤ 【答案】D 【解析】AM 和AN 可以看成是直线为一定点到直线上两定点的距离,由垂线段最短,则AM AN <,再考虑特殊情况,当AB=AC 的时候AM=AN

2020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声现象

2020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声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四川省成都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B.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故A正确;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小一些,故C错误;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2020·山东省济宁市)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 生原因的是()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②符合题意;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里面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故③不符合题意;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全集(共21套)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实数与代数式(解答题21题) 解答题 1.计算:. 【答案】原式=1-2+2=0 2. (1)计算: (2)化简:. 【答案】(1)解:原式=1+2× -(2- )-4=1+ -2+ -4 = (2)解:原式= = = 3. (1)计算: (2)化简: 【答案】(1)=4- +1=5- (2)=m2+4m+4+8-4=m2+12 4. (1). (2)化简. 【答案】(1)原式 (2)解:原式

5. (1)计算: (2)解分式方程: 【答案】(1)原式= ×3 - × +2- + , = - +2- + , =2.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得: x-1+2(x-2)=-3, 去括号得:x-1+2x-4=-3, 移项得:x+2x=-3+1+4, 合并同类项得:3x=2, 系数化为1得:x= . 检验:将x= 代入最简公分母不为0,故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 . 6. (1)计算:2(-1)+|-3|-(-1)0; (2)化简并求值,其中a=1,b=2。 【答案】(1)原式=4 -2+3-1=4 (2)原式= =a-b 当a=1,b=2时,原式=1-2=-1 7. (1)计算: (2)解方程:x2-2x-1=0 【答案】(1)解:原式= - -1+3=2 (2)解:∵a=1,b=-2,c=-1 ∴?=b2-4ac=4+4=8,

∴x= x= ∴x1= ,x2= 8.计算:+-4sin45°+. 【答案】原式= 9.计算: 【答案】原式=2-3+8-1=6 10.计算: 【答案】解:原式= = 11.计算:. 【答案】解:原式=4+1-6=-1 12.计算或化简. (1); (2). 【答案】(1)解:()-1+| ?2|+tan60° =2+(2- )+ =2+2- + =4 (2)解:(2x+3)2-(2x+3)(2x-3) =(2x)2+12x+9-[(2x2)-9] =(2x)2+12x+9-(2x)2+9 =12x+18 13.计算: 【答案】解: =1+2+

备战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综合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详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C。 2.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B.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本实验可以研究“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D.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音叉振动幅度越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越大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这是“转换法”,故AD 正确,B 错误; 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 正确。 故B 符合题意为答案。 3.己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 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 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 2>v 1)( ) A .钢轨的长为 12 21 v v t v v - B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121 v t v v - C .钢轨的长为 21 v v t - D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 【答案】AB 【解析】 【详解】 AC .设钢轨的长度为L ,由s v t = 知道,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 11L t v = ,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是: 22 L t v = , 时间间隔是: 1212 = t t t L L v v --=, 故解得钢管的长度是: 12 21 v v L t v v = -, 故A 正确,C 错误; BD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是: 12 2121 2221v v t v v v v L t v v v t --===,

2018年杭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和答案

2018 杭州中考英语试题卷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 30 分)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0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did the woman come? A. By air B. By train. C. By car 2. Where does the man 1ive? A. In a town. B. In a city. C. In a vi11age 3. Who can play the violin? A. George. B, Helen. C. Alice. 4.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woman's schoo1? A. 330. B. 350. C. 370.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The bike is new. B. The bike is expensive . C. The bike is heavy.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听下面3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題,从题中所给的 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所每段对话或独自前,你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 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ouring a schoo1. B. Visiting a museum. 1. Having a picnic 7. Which sign is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8.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Mom and son.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Waitress and customer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三个小题 9. What is the woman? A. A restaurant owner B. An interviewer C. A cafe waitress 10. When do people in.New York usua11y go to restaurants? A. Between 5 and6 p.m. B. Between 7 and8 30 p.m. C. Between 8 and9 p.m. 11. Which restaurants are getting popular with people in London? A. Indian restaurants. B. South American restaurants C. Italian restaurants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2至第15四个小题.

全国各地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实数与代数式选择填空题(word版含答案)

实数与代数式(选择+填空28题) 一、选择题 1. (2018山东潍坊)( ) A. B. C. D. 【答案】B 2.(2018四川内江)已知:,则的值是() A. B. C. 3 D. -3 【答案】C 3.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结果为的是() A. B. C. D. 【答案】C 4.下列无理数中,与最接近的是() A. B. C. D.

【答案】C 5.四个数0,1,,中,无理数的是() A. B.1 C. D.0 【答案】A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7.估计的值在() A. 5和6之间 B. 6和7之间 C. 7和8之间 D. 8和9之间 【答案】D 8.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下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式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此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

根据“杨辉三角”请计算的展开式中从左起第四项的系数为() A. 84 B. 56 C. 35 D. 28 【答案】B 9.如果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2.3]=2,那么函数y=x﹣[x]的图象为() A. B. C. D. 【答案】A 10.某班要在一面墙上同时展示数张形状、大小均相同的矩形绘画作品,将这些作品排成一个矩形(作品不完全重合),现需要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落都钉上图钉,如果作品有角落相邻,那么相邻的角落共享一枚图钉(例如,用9枚图钉将4张作品钉在墙上,如图),若有34枚图钉可供选用,则最多可以展示绘画作

品( ) A. 16张 B. 18张 C. 20张 D. 21张 【答案】D 11.把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4个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6个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8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⑦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2 B. 14 C. 16 D. 18 【答案】C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第2次移动到……,第n 次移动到,则△的面积是() A.504 B. C. D.

(完整版)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uò)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zǎi)。 B.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C.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pèi)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漠不久就变成了绚.(xuàn)丽的花海。 D.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ch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lěi)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几十载的航天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当今的艺术仿佛 ....的灯光,3D电影..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 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技术到底赋予 ....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了艺术什么?②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 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仿佛B.扑朔迷离C.赋予D.神秘莫测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综合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同学们开始答卷是因为听到的铃声,在这里铃声就是一种信息,同学们接收到了这种信息,故本题中主要是说明铃声能传递信息,故应选D.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声、鸟声”靠音调区分 B.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音C.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 D.诗句“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笛声”是靠笛子传播进入人耳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区分声源,故诗句中“蝉声、鸟声”靠音色区分,故A错误; B.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故B 错误; C.声音由振动产生,诗句中“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诗句中“笛声”是靠空气传播进入人耳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3.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音调太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 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超声波,发声体的振

2018年全国各省中考真题文学常识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全国中考真题文学常识试题汇编及答案 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共11页,有答案;为便于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的试题使用,对题号进行了重新编写,试题的内容未作改动。 1.(2018年中考·北京密云县卷)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背影》----现代----朱自清 B.《饮酒》----东晋----陶渊明 C.《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D.《变色龙》----法国----契诃夫 2.(2018年中考·北京卷)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题。(共4分)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这封信的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纪①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②》。(2分) 3.(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义称为“诗三百”。 B.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C.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4.(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5.(2018年中考·广西柳州卷)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 A.在《格列佛游记》描述的小人国里,如果重要职位出缺,候补人员就会通过绳上跳舞比 赛来决定谁接任这个官职。 B.《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 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宋江的足智多谋。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印第安人乔最后死在山洞里。汤姆和哈克挖出海盗埋在山洞 的金银并分了那一大箱金子,汤姆和哈克都成了富人。 D.“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她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 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一生恪守的人生原则。 6.(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数学试卷 第1页(共4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4页)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 学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 A .3 B .3- C .1 3 D .3 1- 2.数据1 8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68.1 B .6108.1? C .51018? D .61018?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 B 2=± C .242= D .242±= 4.测试五位学生“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 A .方差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5.若线段AM ,AN 分别是ABC △边上的高线和中线,则( ) A .>AM AN B .AN AM ≥ C .AD A B ,则1232>S S B .若2>AD AB ,则1232 D .若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