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厂家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和家兔麻醉效果的比较

不同厂家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和家兔麻醉效果的比较

不同厂家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和家兔麻醉效果的比较
不同厂家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和家兔麻醉效果的比较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132015200300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0.1ml (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3)腹腔注射0.01-0.02ml/g(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 1.26ml,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屮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屮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 (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 % 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 1 %?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 也可用0. 25 %-0. 5 %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 1. 乙醯乙瞇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但由于乙瞇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屮要注意。但总起来说乙醛麻醉的优点 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岀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 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 lmg)。盐酸吗啡可降低屮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醯用量及避免乙醸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阿托品可对抗乙醸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醯,以维持麻醉状态。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屮, 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在继续给药过程屮,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 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 无多大影响。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腹腔注射80-100mg/kg体重,静脉注射70-120mg/kg体重(一般每公斤体重给70-80mg即可麻醉,但有的动物要100-120mg才能麻醉,具体用量可根据各个动物的敏感性而定)。兔腹腔注射150-200mg/kg体重。 3. 戊巴比妥钠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的有效时间可延续3-5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使 用要求。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药品价格也很便宜。用时配成1-3% 生理盐水溶液,必要时可加温溶解,配好的药液在常温下放置1~2月不失药效。静脉或腹腔注 射后很快就进入麻醉期,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猫、兔静脉注射30-35mg/kg体重,腹腔注射 40 ^45mg/kg 体重。 4. 硫喷妥钠为黄色粉末,有硫臭,易吸水。其水溶液不稳定,故必须现用现配,常用浓度为 5%o此药作静脉注射时,由于药液迅速进入脑组织,故诱导快,动物很快被麻醉。但苏醒也很快, 一次给药的麻醉时效仅维持半至一小时。在时间较长的实验过程中,可重复注射,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 (3)腹腔注射(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家兔基础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总结

家兔基础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总结

基本技能操作经验总结 (一)家兔的给药、基本手术及相关仪器的初步使用 1.家兔的捉拿 【实验方法】先轻轻打开笼门,勿使其受惊,随后手伸入笼内,从头前阻拦其跑动,一只手迅速抓住兔的颈背部的皮毛,慢慢提起家兔,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托住臀部,尽量使兔处在舒适、放松的状态。 【注意事项】避免抓住耳朵提拿家兔,这样不但会损伤家兔的耳朵,而且易引起家兔的紧张并激起挣扎和反抗。抓取动物时手法不当,动作过激导致家兔惊吓,产生强烈挣扎而长时间处于激动状态,大脑皮层细胞兴奋阈值增加,肾上腺素的释放,大脑中枢电位频率增高,大脑皮层运动区过度兴奋,导致麻醉效果不佳。 2.家兔的称重与放置 【实验方法】兔笼放置在电子秤上,去皮。将兔子脖子卡住兔笼头端的凹槽,盖上兔笼盖,使兔子呈趴伏状,记录数据。压住兔笼盖和后座,将兔笼转移到操作台准备实验。 【注意事项】兔笼重量提前去皮;尽量避免头尾不对应;时刻注意压住兔笼盖,避免转移途中兔子挣脱。 3.耳缘静脉麻醉 【实验方法】穿刺前准备工作:穿刺前应拔除待穿刺血管部位的兔毛,轻柔或以手指轻弹待穿刺的血管使其充血扩张,或用酒精

棉球涂擦待穿刺的血管使血管扩张。 穿刺手法: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的近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头皮针尽量从静脉的远端刺入。若回抽注射器有暗红色血液流出或注射时若无阻力、无隆起现象,说明针头在血管内。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针头,放开食指和中指,将药液缓慢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 注:本实验所用麻醉药——乌拉坦用药剂量为1000 mg/Kg。【注意事项】1. 进针部位宜选择在耳缘静脉远心端的血管段,若穿刺失败,可向近心端前移一段再进行穿刺; 2.可利用酒精棉球擦拭使耳缘静脉血管扩张,便于操作; 3. 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大概每分钟推送5ml ),同时观察家兔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在注射麻醉药物时,可先用麻醉药物总量的三分之二,密切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已达到预计麻醉效果剩余药液可暂不注射,以避免麻醉过深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动物死亡; 4.实验动物的固定 【实验方法】将动物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伸直,口腔与气管成一直线,保持气管畅通。用粗麻绳打类蝴蝶结固定家兔四肢,用棉麻线套住家兔上切牙固定在兔台头端,使家兔四肢和头部伸展并固定。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 (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 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腹腔注射80~100mg/kg体重,静脉注射70~120mg/kg体重( 一般每公斤体重给70~80mg即可麻醉,但有的动物要100~120mg 才能麻醉,具体用量可根据各个动物的敏感性而定)。兔腹腔注射150~200mg/kg体重。 3. 戊巴比妥钠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的有效时间可延续3-5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使用要求。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药品价格也很便宜。用时配成1~3%生理盐水溶液,必要时可加温溶解,配好的药液在常温下放臵1~2月不失药效。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很快就进入麻醉期,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猫、兔静脉注射30~35mg/kg体重,腹腔注射40~45mg/kg体重。 4. 硫喷妥钠为黄色粉末,有硫臭,易吸水。其水溶液不稳定,故必须现用现配,常用浓度为1~5%。此药作静脉注射时,由于药液迅速进入脑组织,故诱导快,动物很快被麻醉。但苏醒也很快,一次给药的麻醉时效仅维持半至一小时。在时间较长的实验过程中,可重复注射,以维持一定的

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心得[参考内容]

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心得 本人所做的模型需要使用水合氯醛麻醉,所使用的是医院里配制的用于儿科灌肠的10%水合氯醛。在先前的实验中,剂量为0.3mL/100g(这个剂量来自于师姐使用的经验),麻醉完全清醒时间约4h(当初没有记录开始清醒的时间) 现在由于实验方案有所改动,希望麻醉的时间尽量缩短(1~1.5h),而麻醉深度保持不变,这样在侧脑室注射操作后,大鼠能够尽快的恢复清醒状态,便于后续的实验操作。因此,对水合氯醛麻醉的剂量与药效进行了摸索,我把它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动物:雄性SD大鼠4只,平均体重356g(这里就不算标准差了),水合氯醛浓度分为4%、7%、10%三个水平。 结果:如下表格所示: 水合氯醛浓度 4% 7% 7% 10% 10% 水合氯醛剂量 0.5mL/100g 0.3mL/100g 0.2mL/100g 0.2 mL/100g 0.3 mL/100g 诱导时间约7min 约4min 约7min 约4min 约4min 麻醉深度浅麻醉水平中度麻醉浅麻醉深度麻醉深度麻醉 麻醉开始清醒时间约90min 约100min 未观察约68min 114min 结论: 1、麻醉的诱导,似乎从4%到(7%、10%),随着浓度的增加,麻醉诱导的时间缩短。但在7%及10%这两个浓度,麻醉时间基本一致。 2、麻醉时间的长度与水合氯醛的总剂量可能成正相关。 3、麻醉的深度跟与水合氯醛的浓度可能成正相关 在之前甲醛《做动物实验前必须给予阿托品吗?》的这篇中,有战友提出“把水合氯醛配成4%的,而不是10%的,这样就拉开了麻醉剂量和致死剂量之间的差距,可安全了”,

我的经验是这样: (1)确实,4%的水合氯醛在实验中比较安全,我们一般用于追加麻醉的时候,4%水合氯醛每次1mL,追加一到两次,安全度颇高。 (2)而水合氯醛的致死剂量,我不是很了解,希望知道的战友能够告知一声。对于10%的水合氯醛,我们用到0.3mL/100g也很安全,应该距离致死剂量还有一段距离,麻醉深度与维持时间也很确切。 (3)据我认识的一位在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解剖学的教授介绍,英国人喜欢用7%的水合氯醛0.5mL/100g,我看过他的博士论文也是用的是这个剂量。 由于样本量太小以及存在动物本身的个体差异,以上结果与结论科学性以及说服力有很大的欠缺。但是,当成实验的心得体会交流,应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欢迎大家分享关于水合氯醛使用的心得。 我们用5%的0.7ml/100g,感觉还不错。大概在腹腔注射5min之后就进入麻醉状态,麻醉状态可以维持3h左右。 lixiang0526站友所用的方法,使用5%的浓度的话,按照我用4%和7%的经验,麻醉时间是可以维持,但是,恐怕麻醉深度不够。 楼主的剂量偏小,一般水合氯醛的剂量是300~350mg/kg,楼主仅200mg/kg左右,最低140mg/kg。能否达到麻醉效果?值得考虑,当然水合氯醛的质量也有关系,楼主用的水合氯醛的质量、纯度可能很好;也可能是i.v,效果当然好。我们用5%,0.7ml;或3%,1~1.2ml/100g,效果很好,个人推荐3%,1ml/100g,浓度低,相对安全一些。 关于水合氯醛的浓度,3%,4%,5%,7%, 10%都有人用,如果总剂量相同的话,麻醉维持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差别就在于麻醉的深度的诱导和维持,我这两天做了3只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后侧脑室注射,用的是腹腔注射的方法,并非i.v,使用10%,0.3ml/100g (这个剂量应该跟cma1954站友用的3% ,1ml/100g的总剂量相当)才可以保持麻醉的深度,侧脑室注射才可以顺利完成,但在切开皮肤的时候还是有明显的反应,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现象,真的是总剂量不够?不见得,因为跟cma1954站友推荐的“3%,

大鼠的麻醉

大鼠的麻醉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大鼠的麻醉 点击次数:3690?发表于:2008-06-2522:38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来源:

可以作一个小金鱼缸(四方形)算出体积,钻个眼用橡皮塞塞住,老鼠装进去封住缸口,从橡皮塞插上注射器给液态吸入麻醉药(如1ml异氟烷可挥发成196ml的气体),算出需要的浓度就会算出需要的液态麻醉药量,一般一个MAC就够了,老鼠的异氟烷MAC大约是2%。 3、SD大鼠经口气管插管 腹腔麻醉,四肢仰面固定,上下切牙用丝线系住作牵引,操作者头戴额镜(五官科检查耳朵用的),对面放置好光源(一个射灯),牵出舌头和下切牙丝线一起由左手捏住,上切牙丝线由助手提着或用止血钳夹住用自己的前胸固定,拉动丝线使头部上提和口充分张开,右手持18G 或16G套管针(戴芯但不超过管口),看到声门(鱼口状)既可插管。 二、异氟醚大鼠麻醉 安全且具有麻醉科特色。 我们是用异氟醚(应该是国产的吧)麻醉的,用那种市面上常见的可以提的比较大的带盖塑料水杯自制一个封闭的小麻醉空间,水杯是那种直桶透明,盖子类似特百惠按盖,上有一个约2cm饮水孔的那种,用一个合适的注射器前端堵住饮水孔。使用时打开盖子,将杯子对着大鼠,大鼠顺势会自己进去,然后竖起杯子盖上盖,连抓大鼠都省了,超级安全!然后接麻醉机(临床淘汰的机型,不过作试验足够了),注意要事先准备好连接管道(临床上各种管子都是可以互相接口的),打开挥发

家兔基础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总结

家兔基础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总结 (一)家兔的给药、基本手术及相关仪器的初步使用 1、家兔的捉拿 【实验方法】 先轻轻打开笼门,勿使其受惊,随后手伸入笼内,从头前阻拦其跑动,一只手迅速抓住兔的颈背部的皮毛,慢慢提起家兔,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托住臀部,尽量使兔处在舒适、放松的状态。 【注意事项】 避免抓住耳朵提拿家兔,这样不但会损伤家兔的耳朵,而且易引起家兔的紧张并激起挣扎和反抗。抓取动物时手法不当,动作过激导致家兔惊吓,产生强烈挣扎而长时间处于激动状态,大脑皮层细胞兴奋阈值增加,肾上腺素的释放,大脑中枢电位频率增高,大脑皮层运动区过度兴奋,导致麻醉效果不佳。 2、家兔的称重与放置 【实验方法】 兔笼放置在电子秤上,去皮。将兔子脖子卡住兔笼头端的凹槽,盖上兔笼盖,使兔子呈趴伏状,记录数据。压住兔笼盖和后座,将兔笼转移到操作台准备实验。 【注意事项】

兔笼重量提前去皮;尽量避免头尾不对应;时刻注意压住兔笼盖,避免转移途中兔子挣脱。 3、耳缘静脉麻醉 【实验方法】 穿刺前准备工作: 穿刺前应拔除待穿刺血管部位的兔毛,轻柔或以手指轻弹待穿刺的血管使其充血扩张,或用酒精棉球涂擦待穿刺的血管使血管扩张。穿刺手法: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的近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头皮针尽量从静脉的远端刺入。若回抽注射器有暗红色血液流出或注射时若无阻力、无隆起现象,说明针头在血管内。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针头,放开食指和中指,将药液缓慢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l 注:本实验所用麻醉药乌拉坦用药剂量为1000 mg/Kg。 【注意事项】 1、进针部位宜选择在耳缘静脉远心端的血管段,若穿刺失败,可向近心端前移一段再进行穿刺; 2、可利用酒精棉球擦拭使耳缘静脉血管扩张,便于操作; 3、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大概每分钟推送5ml ),同时观察家兔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在注射麻醉药物时,可先用麻醉药物总量的三分之二,密切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已达

实验动物麻醉

实验动物麻醉 所有可能引起实验动物疼痛或不适的实验方案都必须使用合适的麻醉剂、止痛剂和镇静剂。如麻醉剂、止痛剂或镇静剂可能影响实验数据,该实验方案可不使用麻醉剂、止痛剂或镇静剂,但必须在实验方案中予以详细说明,并在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关实验。 包括动物品系、使用途径、体重、性别、动物健康状况、温度、其它同时使用的药物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麻醉剂、止痛剂或镇静剂的使用剂量和有效时间。因此,在使用麻醉剂时必须时刻监测实验动物的麻醉深度,以防止过度麻醉导致动物死亡或麻醉不足无法缓解动物的疼痛。足底反射、角膜反射、肌肉紧张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是检测动物麻醉深度的有用指标,在条件许可时,推荐测量动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作为检测动物麻醉深度更为精确的指标。 使用麻醉剂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可靠性,根据不同的动物选择合适的方法。1.麻醉剂的用量,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一般说,衰弱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在使用麻醉剂过程中,特别是使用巴比妥类药物时,一般应首先使用较小剂量,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并逐步提高剂量。 2.动物在麻醉期体温容易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相比清醒的动物,麻醉后的动物反应相对迟钝。因此,推荐使用循环水浴保温垫,不推荐使用照明灯、电加热器等不易控制温度的设备,以免灼伤实验动物。 3.静脉注射麻醉剂发挥作用速度快,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免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实验操作涉及腹腔注射时,不应使用腹腔注射麻醉剂。 4.气温较低时,麻醉剂在注射前应加热至动物体温水平。 5.注射麻醉剂前12小时实验动物应禁食,以防止食物回流。注射前3小时应限制饮水。 6.如需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术后感染,手术前1小时应肌肉注射抗生素,并于手术过程中静脉注射抗生素。 7.手术过程中如实验动物大量失血,应补充大约3倍失血体积的0.9%生理盐水。 肌肉舒张剂 肌肉舒张剂必须与全身麻醉同时使用。如需使用肌肉舒张剂,必须在实验动物研究方案中予以详细说明,并得到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止痛剂 不同动物疼痛持续时间不同,因此应密切观察实验动物的行为等指标。对创口较大的手术,至少在术后48小时内应给予实验动物适当的止痛剂,对较小的手术,至少在术后24小时内应给予实验动物适当的止痛剂。如24小时或48小时后实验动物表现出明显的疼痛,应持续给药,并应与兽医讨论实验动物是否存在其它的健康问题。通常同时给予两种以上不同的止痛剂有更好的效果,如鸦片类止痛剂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共同使用。在手术前提前使用止痛剂也有助于帮助实验动物减轻疼痛感,并可减小麻醉剂和止痛剂的使用剂量。

麻醉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

麻醉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观察麻醉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影响。 【实验原理】 在生理情况下,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血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此反射既可在血压升高时降压,又可在血压降低时升压,反射的传入神经为主动脉神经与窦神经。家兔的主动脉神经为独立的一条神经,也称减压神经,易于分离和观察其作用。在人、犬等动物,主动脉神经与迷走神经混为一条,不能分离。 本实验应用液压传递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即由动脉插管、测压管道及压力换能器相互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压传递系统。将动脉套管插入动脉内,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密闭的液压传递系统传递压力,通过压力换能器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动脉血压变化曲线。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刺激器,动脉插管,压力换能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25%氨基甲酸乙酯,普鲁卡因,1000U/ml的肝素。 【实验步骤】 1.手术 (1)家兔称重后,氨基甲酸乙酯按1ml/kg体重的剂量于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注意麻醉剂不能过量,注射速度不宜过快。 (2)动物仰卧固定缚于手术台上,固定四肢,前肢交叉固定,用棉绳钩住兔门齿,将绳拉紧并缚于兔台铁柱上。 (3)暴露颈部气管、颈总动脉和减压神经。用玻璃分针仔细分离右侧减压神经,穿细线。分离两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 (4)给动物静脉注射肝素,剂量为1000U/kg体重。等1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步骤,以使肝素在体内血液中混合均匀。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知识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 (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 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 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 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1~2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并施行必要的人工呼吸。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使用剂量及方法:大鼠腹腔注射40-50mg/kg体重。 3. 戊巴比妥钠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的有效时间可延续2-4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使用要求。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药品价格也很便宜。用时配成1~3%生理盐水溶液,必要时可加温溶解,配好的药液在常温下放置1~2月不失药效。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很快就进入麻醉期,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猫、兔静脉注射30~35mg/kg体重,腹腔注射40~45mg/kg体重,大鼠腹腔注射40-50mg/kg体重。但动物个体间差异颇大。用于兔、鼠死亡率较高;用于大等较大动物,亦需要辅助呼吸和其他复苏措施,且完全苏醒需要6~8小时。镇痛效果差,恢复时间长,尤其是为延长麻醉额外加量后更易发生。近来使用日趋减少。

家兔基础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总结

家兔基础实验操作及注 意事项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基本技能操作经验总结(一)家兔的给药、基本手术及相关仪器的初步使用 1.家兔的捉拿 【实验方法】先轻轻打开笼门,勿使其受惊,随后手伸入笼内,从头前阻拦其跑动,一只手迅速抓住兔的颈背部的皮毛,慢慢提起家兔,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托住臀部,尽量使兔处在舒适、放松的状态。 【注意事项】避免抓住耳朵提拿家兔,这样不但会损伤家兔的耳朵,而且易引起家兔的紧张并激起挣扎和反抗。抓取动物时手法不当,动作过激导致家兔惊吓,产生强烈挣扎而长时间处于激动状态,大脑皮层细胞兴奋阈值增加,肾上腺素的释放,大脑中枢电位频率增高,大脑皮层运动区过度兴奋,导致麻醉效果不佳。 2.家兔的称重与放置 【实验方法】兔笼放置在电子秤上,去皮。将兔子脖子卡住兔笼头端的凹槽,盖上兔笼盖,使兔子呈趴伏状,记录数据。压住兔笼盖和后座,将兔笼转移到操作台准备实验。 【注意事项】兔笼重量提前去皮;尽量避免头尾不对应;时刻注意压住兔笼盖,避免转移途中兔子挣脱。 3.耳缘静脉麻醉

【实验方法】穿刺前准备工作:穿刺前应拔除待穿刺血管部位的兔毛,轻柔或以手指轻弹待穿刺的血管使其充血扩张,或用酒精棉球涂擦待穿刺的血管使血管扩张。 穿刺手法: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的近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头皮针尽量从静脉的远端刺入。若回抽注射器有暗红色血液流出或注射时若无阻力、无隆起现象,说明针头在血管内。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针头,放开食指和中指,将药液缓慢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 注:本实验所用麻醉药——乌拉坦用药剂量为1000 mg/Kg。 【注意事项】1. 进针部位宜选择在耳缘静脉远心端的血管段,若穿刺失败,可向近心端前移一段再进行穿刺; 2.可利用酒精棉球擦拭使耳缘静脉血管扩张,便于操作; 3. 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大概每分钟推送5ml ),同时观察家兔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在注射麻醉药物时,可先用麻醉药物总量的三分之二,密切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已达到预计麻醉效果剩余药液可暂不注射,以避免麻醉过深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动物死亡; 4.实验动物的固定 【实验方法】将动物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伸直,口腔与气管成一直线,保持气管畅通。用粗麻绳打类蝴蝶结固定家兔四肢,用棉麻线套住家兔上切牙固定在兔台头端,使家兔四肢和头部伸展并固定。

家兔基本实验操作综合练习教学的体会

在实际操作课上,尽管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也暴露出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存在不足。(1)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学生学习一项实验操作在不同的实验中进行。由于部分实验操作复杂、精细,难度大;往往是教师花很多时间讲解某一项实验操作,尽管有实验视频进行循环播放,可以增加学生们对机能学实验特点的感性认识,但结果不如人意,成功率较低,实验动物浪费大。(2)学生毕竟是初学者,在短短的学时内难以熟练掌握,往往因学生实验操作方法不当,实验技术不熟练而导致家兔死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对后续的实验产生阴影,或者由于极度依赖教师帮助,直到实验结束都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3)3~4名学生在1只家兔身上完成1个实验项目,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十分有限。(4)实验教师流动性大,每位实验教师对实验技术操作的理解和习惯不同,使得实验技术难以规范统,造成学生不知如何正确掌握实验操作。为解决这些难题,保证机能学实验项目的成功率,提升机能实验教学的水平,笔者科室在2010级临床医学、麻醉、法医、影像等专业增开了家兔基本实验操作综合练习,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精心组织 1.1时间安排上在熟悉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和完成经典实验之后,进行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之前进行。 1.2内容安排上 1.2.1集体预实验由于是初次尝试,缺乏实践经验,实验教师通过集体预实验和讨论,明确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统一教学内容,规范实验操作,强调各种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对出现的问题做出估计和解决办法,对时间的把控做到心中有数。 1.2.2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让学生学习哺乳类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各项实验打好坚实的操作基础。 1.2.3基本要求学生在4学时的时间内,学会家兔的麻醉、固定;学习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分离血管与神经、膀胱插管和输尿管插管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1.2.4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容包括:家兔的麻醉、固定、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分离血管与神经、膀胱插管和输尿管插管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难点包括:麻醉速度的掌控和麻醉效果的判断;各种插管的操作方法。 1.2.5实验内容主要有:(1)家兔的捉拿、称重、麻醉和固定;(2)家兔的气管插管、分离血管与神经、动脉插管、膀胱插管和输尿管插管等实验操作练习。 2优点 2.1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强调在实验中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保留经典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而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几乎全部以哺乳动物为实验对象,这无疑对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兔基础实验操作综合练习是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基础,是开设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的前提条件,并且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1]。 2.2节约实验成本家兔基本实验操作综合练习只需要用1只家兔就能将其捉拿、称重、麻醉与固定等方法掌握,同时学习家兔的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分离血管与神经、膀胱插管、输尿管插管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因而明显减少了因学生实验操作方法不当,实验技术不熟练而导致家兔死亡,大大节约了实验成本[2]。2.3增加动手机会家兔基本实验操作综合练习是“一兔多用”,即1只家兔,多项操作。对于每1位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体验,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实验操作步骤的印象,而且规范了实验操作方法,便于学生熟练掌握机能学实验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有利于医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4提高实验效率通过家兔实验操作综合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分离血管与神经等基本操作方法,在以后开设家兔实验中,教师可以减少讲解实验操作的时间,再通过实验视频进行循环播放,增加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使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实验项目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从而显著提高实验效率,极大地提升了机能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5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由于实验后期进行实验操作考核,促进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实验课中变“被动”为“主动”,出现了学生在实验中,争做手术者的情况,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3局限 3.1实验操作项目过多,时间太紧安排该实验的学时为4学时,这对于刚刚接触家兔的学生来说,在4学时内完成多项实验操作,时间太紧。而整个机能学实验的学时是一定的,如果家兔实验操作综合练习学时安排过多,就会影响到其他实验项目的开展。 3.2实验操作项目与理论知识联系不大该实验主要是强调学生练习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与机能学(即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各个系统的理论知识联系不大。因此,实验内容显得比较单调,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特别的高,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愿自己解决,较为依赖老师。 家兔基本实验操作综合练习教学的体会 刘爱东,王箐,田琳,任伟(遵义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03) 【提要】实验教学是医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掌握和深入融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校自1999年组建了机能学实验室,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更新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构建了由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相互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自已的特色与模式。 【关键词】家兔;基本实验;操作;综合练习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7-1091-02中图法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

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时剂量与浓度选择

结果和讨论 1.两种灭菌饲料的营养成分 从表1可见,与对照组饲料相比,高热组粗蛋白损失11. 88%(P<0.05),而辐照组无显著差异。从表2可见,辐照组饲料维生素含量轻度下降,或无变化;高热组饲料维生素A、E、B1、B2、B6与对照组比,减少明显,其中维生素B1、B6损失达25%以上。 2.生长发育 饲喂辐照组饲料的小鼠体重增加明显高于高热组,特别是4、5、6周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表3),这可能与60Co C射线辐照后饲料营养成分特别是粗蛋白、维生素损失较少有关。 3.繁殖状况 如表4所示,饲喂辐照组饲料的小鼠其离乳数与高热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窝产仔数、初生窝重、离乳窝重明显高于高热组饲料(P<0.05)。如果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足,动物可能出现负氮平衡。加上维生素摄入不足,从而影响胚胎发育。 由此可见,饲喂辐照饲料,小鼠不仅体重增长快,而且窝产仔数、初生窝重、离乳窝重均高于饲喂高压灭菌饲料,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四旺,施新猷,娄清林,等.实验动物饲料60Co C 射线辐照后营养成分分析.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88,8(3):147149 2 张周,张素胤,杨秋龙,等.60Co C射线辐照消毒大鼠与小鼠饲料的效果.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5,15 (4):201205 (收稿日期:19970515)  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时剂量与浓度选择 朱森树 宋淑君 (解放军第251医院动物中心,张家口075000) 戊巴比妥钠为白色粉末,其水溶液不稳定,易析出结晶。它是一种镇静和抗癫痫药,用于动物实验麻醉与诱导麻醉的时间已较长。用于鼠类实验时,在使用剂量、浓度上各家做法不一。 我院动物中心曾配合烧伤医治研究中心、神经脊髓损伤治疗中心、骨科等科室,应用大鼠作动物实验。近几年以1%戊巴比妥钠液40mg/kg剂量,用于实验大鼠达2000多只,均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应用经验总结如下: 1.应用领域 (1)用于烧伤实验:用W istar大鼠,体重200~300g,术前禁食12h,以1%戊巴比妥钠40mg/kg剂量作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分别施以各种化学烧伤,共用大鼠2063只。 (2)用于神经外科实验:用W istar大鼠,体重190~320g。术前禁食,以1%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头部实验区脱毛。在急性脑损伤的微血管和超微结构实验研究及其药物治疗实验中共用大鼠350只。 (3)用于骨科实验:用SD和W istar大鼠,体重250~350g。实验前禁食,以1%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将实验部位、鼠尾、四肢脱毛,做显微外科实验,用大鼠350只。 2.应用经验 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行大鼠动物实验是安全可靠的,且易控制。作者曾将2%~3%、0.5%浓度,以30mg/kg的剂量作效果比较试验,发现浓度较高,注射时稍有不慎易造成死亡。以3%戊巴比妥钠和30mg/kg的剂量麻醉,对体重250g的大鼠只能注射0. 25ml,剂量不易控制。若以0.5%戊巴比妥钠30mg/kg 的剂量注入,则需要注射1.25ml,剂量仍偏低,不能达到持续麻醉的效果,对实验时间较长的实验还需追加注射,妨碍实验,且可能造成麻醉药蓄积中毒。 我院在1993~1997年间,用大鼠作动物试验,用大鼠量达2700余只。实验前均禁食12h,均用1%戊巴比妥钠液以40mg/kg剂量作腹腔注射,麻醉成功率在96. 3%以上。作者认为,这一剂量和浓度是适用的。 (收稿日期:19960921) — 35 —

戊巴比妥钠和异氟烷对大鼠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戊巴比妥钠和异氟烷对大鼠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麻醉前处死动物可能会干扰应激研究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和异氟烷吸入不影响大脑mRNA水平 腹腔注射造成额外的应激和干扰血浆皮质酮 异氟烷吸入在应激反应伦理上最理想 研究背景:麻醉后处死动物在应激方面的研究是普遍的,但是麻醉对结果的影响研究不足。我们的目的是探究不同麻醉剂的影响,如在大鼠急性应激反应时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或吸入异氟烷。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电击(FS)和非应激对照组,进一步设定处死程序:直接斩首,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或吸入异氟烷后斩首。再设定一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断头处死。测定血浆皮质酮(CORT),睾酮和雌二醇,下丘脑应激相关分子表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与额叶相关分子表达的NMDA受体NR2B亚单位,GABAA受体和神经元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结果:直接斩首组和异氟烷电击(FS)显著增加血浆皮质酮(CORT),而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注射后,这种应激反应未出现。非应激对照组动物,无论是注射生理盐水还是戊巴比妥钠都引起的血浆皮质酮(CORT)显著增加。各组间性激素水平和大脑中的相关分子mRNA的表达差异显著。 结论:混合注射麻醉导致动物应激反应,妨碍了血浆皮质酮(CORT)水平,但影响血浆性激素水平和大脑mRNA的表达。异氟烷吸入应激反应影响较少,而且从实验动物伦理的角度来看,也是最理想的。 1.简介 应激反应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因学的关系[ 1 ]促进了动物模型应激反应的研究。压力调节系统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动已在不同的应激活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活性研究是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驱动的物质主要来自下丘脑室旁核(PVN)的下丘脑。HPA轴的最终目标的压力荷尔蒙激素,这主要是在大鼠皮质酮(CORT)。我们和其他组发现性激素如睾酮(T)、雌二醇(E2)和神经肽,如精氨酸加压素(A VP)和催产素(OXT),在压力反应[ 2 ]起重要调节作用。 处死动物的方式来研究可能的混淆作用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相关的生物学研究处死动物一般有两种方法:直接断头或给药后麻醉断头。断头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额外的压力,这也取决于研究者的经验,会影响研究结果[ 3 ]。无意识的麻醉药似乎减少了额外的压力[ 4 ]。然而,一些药物,如苯巴比妥,也会引起额外的应激反应,表现为增加血浆CORT水平[5,6]。此外,麻醉剂影响兴奋性受体抑制大脑的活动,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2B亚单位与神经元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nachr),通过抑制受体刺激如GABAA 受体(GABAAR)[ 7 ]。到目前为止是否经常使用麻醉剂如腹腔注射(ip)戊巴比妥钠或异氟烷吸入可能影响大鼠脑mRNA表达与在急性应激反应有关的分子,也不清楚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如何引起动物的附加应激。 因此我们分析了经验丰富的研究员用不同方式处死动物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和吸入异氟烷后电击(FS)和不刺激对照组比较,比较内容包括血浆CORT,T和E2水平,下丘脑CRH mRNA水平, A VP和OXT,与额叶NMDA-NR2B、GABAAR、mRNA和nnAChR的表达水平。 2.实验方法 2.1伦理陈述 所有动物使用和实验均按照实验动物的使用和保护指南(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USA),经中国国家委员会浙江分会批准。尽最大努力来减少动物的痛苦,并尽可能少用动物(更多细节见补充材料1)。2.2电击大鼠 雄性SD大鼠(体重300-330g),饲养在25-27℃房间,12h明暗交替,自由摄食饮水。给予一周时间适应环境。拟定0.5mA电刺激5s,然后间隔25min。动物居住条件和卫生细节连同FS协议见辅助材料1.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1)对照或2)FS通过直接断头处死大鼠(分别为黄连解毒汤,FSD);3)控制或4)腹腔注射3.5%戊巴比妥钠(3ml/kg)5分钟后FS大鼠断头处死(分别为和FSP);5)对照或6)4%异氟醚在吸氧后1–2分钟FS大鼠断头处死(综合技术研究所或FSI组);7)额外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