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家兔的捉拿麻醉气管插管经典.ppt
- 格式:ppt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10
家兔气管插管实验报告家兔气管插管实验报告引言:家兔是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生理结构与人类相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究家兔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及其对家兔生理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健康成年雄性家兔、气管插管器、麻醉药物、生理盐水、监测仪器等。
2. 实验方法:a. 家兔准备:在实验前,将家兔进行禁食,以确保肠胃为空,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
b. 麻醉:使用合适剂量的麻醉药物对家兔进行全身麻醉,使其处于无痛觉状态。
c. 气管插管:在麻醉状态下,将家兔固定在手术台上,用消毒液清洁颈部皮肤,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随后,将气管插管器插入家兔口腔,通过喉咙插入气管,确保插管的深度适当。
d. 监测:插管完成后,连接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家兔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e. 实验结束:实验完成后,将插管取出,给予家兔恢复麻醉,并进行观察和护理。
实验结果与讨论:1. 气管插管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将气管插管器插入家兔气管,插管的深度适中,不影响家兔的正常呼吸。
2. 生理指标监测:实验过程中,对家兔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在插管后,家兔的呼吸频率略有增加,心率和血压变化不明显。
这可能是由于插管刺激了家兔的呼吸反射,导致呼吸频率的增加。
3. 家兔恢复与护理:实验结束后,及时将插管取出,给予家兔恢复麻醉。
同时,观察家兔的行为和食欲,确保其恢复正常。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完成了家兔气管插管操作,并对其生理指标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家兔的呼吸频率在插管后会略有增加,但心率和血压变化不明显。
在实际临床操作中,需要注意插管的深度和插管后的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实验意义:家兔气管插管实验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探究家兔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和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可以为医生提供实际操作中的指导,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其生理结构与人类相似,研究结果对于人类医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兔的固定方法之阿布丰王创作背位固定用棉绳拉住兔的上门牙齿固定于手术台柱上.也可用兔头架,先将兔颈嵌入半圆形铁圈,再将兔嘴套入可调节铁环内.拧紧固定螺丝,再将长柄固定于手术台的定柱上(四)经常使用手术的基本把持1.备皮(1)剪毛法:经常使用于急性实验.用一般弯剪刀贴皮肤依次将手术范围内的皮毛剪去.勿用手提起毛剪之,以免剪破皮肤.(2)拔毛法:适用于年夜、小白鼠和家兔耳缘静脉,以及后肢皮下静脉的注射、取血等.(3)剃毛法:用于年夜植物的慢性实验,用电剃刀顺着毛方向剃毛.(4)脱毛法:用于无菌手术野备皮.小植物脱毛,脱毛剂配方:硫化钠8g,淀粉7g,糖4g,甘油5g,硼酸1g,水75g,调成糊状.用法:先将手术野的毛剪短,后用棉球涂一薄层脱毛剂,2~3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擦干,涂一薄层油脂.鼠类亦可不用剪毛,直接涂脱毛剂.狗等年夜植物脱毛,配方:硫化碱10g,生石灰15g,加水至100ml拌匀.用法:术者戴耐酸手套,用纱布涂之,使狗毛浸透,等2~3分钟后洗净擦干,涂一薄层油脂.注意切不成在脱毛前用水弄湿脱毛部位,以免脱毛剂渗入毛根造成炎症.2.消毒经常使用于慢性实验,一般用3%碘酊和75%乙醇惯例法消毒.(五)经常使用植物的给药方法及采血方法1.经常使用植物的给药方法(1)淋巴囊内注射法经常使用于蟾蜍.注入药物易于吸收.方法为左手取植物,右手持注射器以150角斜挑刺入尾骨两侧皮下淋巴囊,缓慢推入,量宜小于0.5ml,因植物皮薄,弹性差,拔针后应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2)皮下注射法经常使用于鼠类、兔、猫、狗等.鼠类注射法为左手提起其头部皮肤,右手握注射器,以约15º角刺入皮下,缓缓注入药液,拔针后轻压针孔.小白鼠注入量应小于0.4ml药液.年夜白鼠、豚鼠要用年夜号针头.鼠类亦可从背部皮下注射,但需两个人合作完成.兔、狗、猫常在背部或年夜腿内侧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进行皮下注射,禽类常选翼下注射.(3)肌肉注射法鼠类常选后肢外侧肌肉.兔、猫、狗多选臀部肌肉,鸟类选胸肌和腓肠肌.方法为左手固定植物,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肌肉,缓慢注射,注射完毕用手轻轻推拿注射部位,以利药物吸收.(4)腹腔注射法除蛙类外,几乎所有植物都可使用此法给药.(5)静脉注射法1)鼠类:常选用尾静脉.先将鼠固定于特制的鼠筒内或颠倒的玻璃罩下,使鼠尾外露,用75%乙醇擦之使血管扩张.左手拉住尾端,右手持注射器(4~4.5号针头),以约15º角刺入扩张最明显的血管内,轻推药液,阻力不年夜,血管变色,说明已注入静脉内,如果阻力年夜,局部变白,应重新刺入注射部位先从远端开始,以便失败后逐步上移注射部位.2)狗:常选用前肢内侧的皮下头静脉和后肢外侧的小隐静脉.剪毛消毒,在血管近心端先扎一条绷带,使血管充盈,左手握肢体,拇指向远端轻轻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向心性刺入皮下,沿血管外平行走约0.5cm后,再刺入血管,有回血后即标明进入血管,放松近心端绷带,缓慢注入药液.3)兔:常选用耳缘静脉.先拔毛,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耳缘静脉近心端,使血管充盈;拇指和无名指固定耳朵,并与食、中指绷紧注射部位,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刺入静0.5~1cm,左手固定针头,右手缓慢注射.如阻力年夜或局部肿胀苍白,说明针头在血管外,应重新注射.应从血管远心端开始,以便逐次向近心端重复注射. 2.经常使用的采血方法(1)剪尾采血经常使用于小白鼠和年夜白鼠.小量采血时用本法.固定植物并露出鼠尾,将尾部浸于45º的温水中数分钟(也可用二甲苯棉球擦拭或用灯光照射片刻),使尾部血管扩张,擦干后,用手术剪剪去尾尖0.3~0.6c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吸管吸取.(2)耳缘静脉取血经常使用于家兔.将家兔放在固定箱内,拔毛或用二甲苯棉球擦拭耳廓,使耳部血管扩张,用粗针头刺破耳缘静脉,或用刀片在血管上切口(方向可与血管平行或垂直).血液自然流出.采血完毕,用干棉球压迫止血.(3)心脏取血常需两人合作.一人将植物背位固定,一人持配7号针头的10ml注射器,于胸壁心跳最明显处,将针头刺入心脏,直至取够血量,迅速拔出针头.实验 ABO血型的鉴定实验目的1.学会ABO血型的鉴定方法2.掌握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实验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来进行的.红细胞概况存在的特异性抗原决定了血型,而血清中存在着与红细胞自己相对应的抗体,如 A 型血的人其红细胞膜概况存在A 抗原,而血清中则存在B抗体,因此不会发生血液凝集现象.血型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因此血型的鉴定在鉴定血源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同种抗原和抗体同时存在,就会发生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使血细胞凝集,进而呈现溶血反应,危机生命.因此,在临床上,输血前必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输血平安.应用标准血清鉴定未知者的血型.实验对象:人实验器材及药品:ABO标准血清、玻璃片、采血针、75%酒精等.实验方法:1.将抗A与抗B标准血清各一滴滴于玻璃片两侧,分别标明“抗A”与“抗B”字样.2.用75%酒精消毒左手无名指端,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平玻璃片两对角分别取血分别放置“抗A”与“抗B”侧血清中并混合均匀.3.室温静止5~10分钟后观察结构.实验结果实验讨论与分析八、注意事项:抗A与抗B血清绝对不能混合;务必分辨清楚是否有凝集现象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目的和原理通过测定分歧条件下的血液凝固时间,了解血液凝固的一些影响因素.血液凝固是一种发生在血浆中有许多因子介入的复杂的生物化学连锁反应过程.其最终结果是血浆中的纤维卵白原酿成纤维卵白,即血浆由流体状态酿成胶冻状态.根据激发凝血反应的原因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途径的分歧,可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是指介入凝血过程的全部因子存在于血浆中,而外源性凝血系统是指在组织因子的介入下的血凝过程,凝血时间较前者短.本实验采纳颈动脉放血取血,血液几乎未与组织因子接触,其发生的凝血过程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由血浆中凝血因子启动的内源性凝血.肺组织浸液含有丰富的组织因子,在血液中加入肺组织浸液时,可以观察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血液凝固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凝血因子可直接介入血凝过程外,还受温度、接触面光滑度等得影响.器材与药品兔手术台,哺乳植物手术器械1套,动脉夹,动脉插管,20毫升注射器,试管8支,50毫升小烧杯2个,滴管,竹签1支,冰块,棉花.石蜡油,肝素,草酸钾,生理盐水,0.025mol/L CaCL2,20%氨基甲酸乙酯,肺组织浸液.实验对象家兔步伐与方法1.麻醉和固定:用20%氨基甲酸乙酯按每公斤体重1克耳缘静脉麻醉,待植物麻醉后,仰卧固定在兔台上.2.手术:减去颈前部兔毛,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出一侧颈总动脉,头端用线结扎阻断血流,近心端勇动脉夹夹闭动脉,在结扎线下方剪一斜行切口,向心方向拔出动脉插管,予以结扎固定,准备取血之用.3.观察纤维卵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取动脉血10毫升分别注入两小烧杯内,一杯放置,另一杯用竹签或小试管刷不竭搅拌,2-3分钟后,用谁洗净竹签上的血,观察有无纤维蛋鹤发生,经过这样处置的血液是否再会发生凝固?4.将8支试管按下表准备好后,每管加入血液2毫升,即刻开始计时.每个15秒,将试管倾斜一次,观察血液是否凝固,至血液成为凝胶状,试管倒立时血液不流出为止.记下所经历的全程时间,即为凝血时间(见下表)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观察以及理化因素对血凝的影响实验仪器试管编号实验条件凝血时间10毫升试管,每管加血2毫升1 对比管2 粗拙面放棉花少许3 石蜡油润滑内概况4 温度至于370C水浴槽中5 至于成有碎冰块的烧杯中6 加肝素8U(加血后摇匀)7加1%草酸钾2毫升(加血后摇匀)8 肺组织浸液1毫升(加血后摇匀)比力2管和3管,4管和5管,1管和8管得凝血时间,分析发生差另外原因.如果加入肝素及草酸钾管不呈现血凝,两管各加0.025mol/L CaCL2溶液2~3滴,观察血液是否发生凝固?本实验注意事项1.记录凝血时间应力求准确.2.判断凝血的标准要力求一致.一般以倾斜试管达450时,试管内血液不见流动为准.3.合理分工,比较试验的采血时间要紧接着进行.4.每支试管口径年夜小及采血量要相对一致,不成相差太年夜.附:肺组织浸液制备取新鲜兔肺,剪成小块,洗净血液,磨成糊状.加入3-~4倍量的生理盐水,摇匀,放冰箱中过夜,过滤后即可获得肺组织浸液.保管冰箱备用.。
兔的固定方法背位固定用棉绳拉住兔的上门牙齿固定于手术台柱上。
也可用兔头架,先将兔颈嵌入半圆形铁圈,再将兔嘴套入可调节铁环内。
拧紧固定螺丝,再将长柄固定于手术台的定柱上(四)常用手术的基本操作1.备皮(1)剪毛法:常用于急性实验。
用一般弯剪刀贴皮肤依次将手术范围内的皮毛剪去。
勿用手提起毛剪之,以免剪破皮肤。
(2)拔毛法:适用于大、小白鼠和家兔耳缘静脉,以及后肢皮下静脉的注射、取血等。
(3)剃毛法:用于大动物的慢性实验,用电剃刀顺着毛方向剃毛。
(4)脱毛法:用于无菌手术野备皮。
小动物脱毛,脱毛剂配方:硫化钠8g,淀粉7g,糖4g,甘油5g,硼酸1g,水75g,调成糊状。
用法:先将手术野的毛剪短,后用棉球涂一薄层脱毛剂,2~3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擦干,涂一薄层油脂。
鼠类亦可不用剪毛,直接涂脱毛剂。
狗等大动物脱毛,配方:硫化碱10g,生石灰15g,加水至100ml 拌匀。
用法:术者戴耐酸手套,用纱布涂之,使狗毛浸透,等2~3分钟后洗净擦干,涂一薄层油脂。
注意切不可在脱毛前用水弄湿脱毛部位,以免脱毛剂渗入毛根造成炎症。
2.消毒常用于慢性实验,一般用3%碘酊和75%乙醇常规法消毒。
(五)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及采血方法1.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1)淋巴囊内注射法常用于蟾蜍。
注入药物易于吸收。
方法为左手取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以150角斜挑刺入尾骨两侧皮下淋巴囊,缓慢推入,量宜小于0.5ml,因动物皮薄,弹性差,拔针后应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2)皮下注射法常用于鼠类、兔、猫、狗等。
鼠类注射法为左手提起其头部皮肤,右手握注射器,以约15º角刺入皮下,缓缓注入药液,拔针后轻压针孔。
小白鼠注入量应小于0.4ml药液。
大白鼠、豚鼠要用大号针头。
鼠类亦可从背部皮下注射,但需两个人合作完成。
兔、狗、猫常在背部或大腿内侧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进行皮下注射,禽类常选翼下注射。
(3)肌肉注射法鼠类常选后肢外侧肌肉。
兔、猫、狗多选臀部肌肉,鸟类选胸肌和腓肠肌。
机能实验之家兔手术操作(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机能实验之家兔手术操作1.皮肤切开:动物麻醉固定后,在切口沿线的中点两侧,分别用血管钳向两侧夹起皮肤,用手术剪在两血管钳之间的皮肤上剪一小口,将剪刀伸进切口,贴紧并挑起皮肤撑开剪刀以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然后小心剪开皮肤。
分离下面的组织避免使用剪刀,以免发生出血,尽可能作钝性分离。
2.家兔颈部手术:颈部手术主要包括气管插管、颈动脉插管、颈外静脉插管和分离颈部神经等。
(1)气管插管:先用水湿润局部毛发,再用粗剪刀剪去颈部手术部位兔毛,在麻*醉情况下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5-7cm,分离皮下组织,于正中线分开肌肉,暴露气管,分离出气管,剔尽周围组织,于气管下穿线备用,在甲状软骨下约l cm处剪一倒“T”型切口,插入气管插管,并用线扎紧,再将余线绕气管插管的分又处再行结扎,以防滑脱。
(2)颈动脉插管:将上述切口边缘的皮肤及其下方的肌肉组织向外侧拉开,即可见在气管两侧纵行的左、右颈总动脉鞘,在鞘内,颈总动脉与颈静脉、颈迷走神经、降压神经伴行在一起。
可先将颈总动脉鞘分离出来,再从鞘内分离出颈总动脉,剔尽周围结缔组织,游离出长3~4cm的颈总动脉,尽可能向远心端游离,在动脉下穿2根线,用其中一根结扎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其近心端,结扎处与动豚夹夹闭间的颈总动脉长度约需3cm。
用眼科镊柄垫在颈总动脉下方,用眼科剪在远心端结扎线的近心侧处的动脉壁上作一斜切口,切口约为管径的一半,然后将准备好的充满肝素溶液的动脉导管(事先在距导管口上方处裹贴一白胶布)由切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内。
用已穿好的线扎紧插入导管的血管,并将剩余线平行于导管拉直,与远心端结扎线打一死结,以拉住导管防止其滑脱。
使动脉插管与动脉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将动脉导管作适当固定。
(3)颈外静脉插管:颈部皮肤切开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颈部左侧缘皮肤切口,其余三指从皮肤外向上顶起外翻,可清晰的看见位于颈部皮下,胸骨乳突肌外缘的颈外静脉。
家兔气管插管实验报告家兔气管插管实验报告引言: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在临床实践中,家兔常被用作实验动物,因其结构与人类相似,且易于管理。
本实验旨在探究家兔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和效果,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家兔、气管插管器、氧气供应装置、麻醉药物、消毒液等。
2. 方法:a. 准备工作:将实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
b. 家兔麻醉:采用适量的麻醉药物对家兔进行麻醉,确保其处于无痛状态。
c. 插管操作:将家兔固定在手术台上,使用消毒液清洗家兔口腔和喉部区域。
然后,将气管插管器插入家兔口腔,经过喉部,直至气管。
确认插管位置后,连接氧气供应装置,确保气道通畅。
d. 监测与记录:实时监测家兔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将气管插管器插入家兔的气管,并确保了气道通畅。
通过实时监测,我们发现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在插管后有所变化,这可能是由于插管过程中的刺激所致。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家兔的血氧饱和度在插管后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插管引起的气道阻塞或通气不足所致。
针对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1. 气管插管对家兔的生理指标有一定影响。
插管过程中的刺激可能导致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而气道阻塞或通气不足可能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
2.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谨慎操作,以减少插管过程中对患者的刺激和不良影响。
3. 在插管后,应及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气道通畅和患者的安全。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实验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数量较小、实验环境与临床环境的差异等。
为了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向:1. 增加样本数量,扩大实验规模,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2. 在实验过程中,模拟更接近临床环境的操作条件,以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