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器官的形态和显微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8.57 MB
- 文档页数:62
药用植物学(含中药拉丁语)教学大纲前言药用植物学是应用植物学知识、方法来研讨和运用药用植物的一门迷信,是中药、中药资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中药的基源研讨、质量评价、临床成效及开发研讨亲密相关。
因此本学科在中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药、中药资源专业先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基本内容分为植物器官的形状与显微结构、药用植物的分类两局部。
经过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要求先生掌握药用植物各器官的形状特征和显微结构特征;准确地观察、描画药用植物,比拟熟练地运用科、属检索表;掌握植物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被子植物中18~24个科及重点属的特征;识别常用的药用植物。
同时适当引见国际外药用植物研讨的新效果和新停顿,为学习有关专业课、承袭和开展我国中药学事业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128学时,其中实际课为72学时〔含药用拉丁语16学时〕,实验课为56学时,8.0学分,分上、下两学期完成。
上篇内容在第一学期完成,计80学时,实际48学时〔含药用拉丁语16学时〕、实验32学时。
下篇内容在第二学期完成,计48学时,实际24学时、实验24学时。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停止教学。
在第二学期有早春实习和野外实习两周,在实习中增强先生的采、认、制造标本的才干。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植物器官形状和显微结构绪论【目的要求】明白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内容】1、药用植物学的概念、研讨内容及义务。
2、药用植物学的开展简史和开展趋向。
3、药用植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目的要求】1、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熟习细胞的生理功用。
3、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
【教学内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用。
2、植物细胞的分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目的要求】1、掌握维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分泌组织的形状特征。
植物器官的显微结构第三章植物的器官(根茎叶显微结构)一、名词解释1.根被:单子叶植物表皮分-裂形成多列细胞,其细胞壁木栓化,成为一种无生命的死组织,起保护作用,这种组织称为根被。
2.内皮层:为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无细胞间隙。
3.维管射线:形成层细胞活动时,在一定部位也分生一些薄壁细胞,这些薄壁细胞沿径向延长,呈辐射状排列,贯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称次生射线,位于木质部的称木射线,位于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两者合称维管射线。
4.异常构造:在根的正常次生构造形成后,由于三生分生组织的活动,产生一些额外的维管束和附加维管柱、木间木栓等而形成的构造。
5.落皮层:老周皮内方的组织被新周皮隔离后逐渐枯死,这些周皮以及被它隔离的颓废组织的综合体常易剥落,称落皮层。
6.颓废组织:初生韧皮部被推向外侧,遭受挤压破裂成为没有形状的组织。
7.心材:在木材横切面上的中心部分颜色较深,质地较硬,常积累一些代谢产物,称为心材。
8.年轮:双子叶植物木质茎中,一年中早材和晚材是逐渐转变的,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当年的秋材与第二年的春材界限明显,形成一同心环层。
9.两面叶:叶片的上、下表皮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下方,而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的叶。
10.等面叶:叶片的上下两面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无明显的区别,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气孔和栅栏组织的叶。
11.维管束鞘:包围在维管束外围的一层或多层薄壁或厚壁组织细胞。
12.栅栏组织:上表皮以内,由一或数列呈长圆柱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长轴与上表皮垂直,呈栅栏状,胲叶绿体多,叶上表面颜色深。
二、简答题1.简述并绘简图表示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横切面)(注上名称)。
(1)表皮位于最外层,单层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间隙,外壁突出形成根毛(吸收表皮)。
根被:有的表皮常分-裂成多层细胞,细胞壁木质化或木栓化,起保护作用。
(2)皮层表皮内方,占根较大部分。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构成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分辩的结构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分辨出的结构细胞的大小由细胞的直径来衡量。
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原生质体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结构:核膜,核仁,核质细胞质真核细胞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由水,无机盐,有机物质组成)特点:可以进行环流运动,可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气体交换,细胞生长和创伤的恢复细胞器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显微结构质体1.白色体以它为中心形成淀粉粒包括合成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脂肪的造油体和合成贮藏蛋白质的造蛋白体2.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素a,b,叶黄素,胡萝卜素3.有色体积累脂类和淀粉,是含有类胡萝卜素而呈红—黄色的质体,使花、果实呈黄、橙红色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能量转化的中心内质网光面内质网膜上没有核糖体颗粒粗面内内质网膜上有核糖体,功能是合成并运输蛋白质核糖体除在内质网内的,还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参与植物细胞中多糖的合成与分泌溶酶体功能:正常消化、自体吞噬、自溶作用液泡原生质体生命活动的产物,包括液泡膜和细胞液功能调节细胞水势和膨压、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与移动、参与多种新陈代谢过程、隔离有害物质,避免细胞受害、防御作用后含物淀粉、蛋白质(以胡粉粒存在)、脂类(以小油滴形态存在于种子果实中)、晶体(常沉积在液泡内)细胞壁细胞壁的功能:1.保护原生质体2.决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参与植物组织的吸收,蒸腾,运输和分泌等活动细胞壁的分层1.胞间层又称中胶层,由相邻的两个细胞向外分泌的果胶物质构成2.初生壁在细胞壁生长过程中,原生质体产生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附加在细胞间层上,初生壁较薄,有弹性,可随细胞的生长而扩大3.次生壁植物体内的部分细胞在停止生长以后,细胞壁继续增厚,这是由于原生质体继续产生纤维素,添加在初生壁的内侧,添加的部分叫次生壁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矿质化(Ca2+,Si4+)、植物组织组织:形态、结构、功能和来源相同的细胞群分生组织特点:形小、核大、质浓、壁薄、排列紧密、液泡小或不明显分类:按植物体的位置分类:1. 顶端分生组织位置:根尖、茎尖功能:使根茎伸长生长2. 侧生分生组织位置:根、茎内侧的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功能:使根茎曾粗生长3.居间分生组织位置:穿插于已分化的成熟组织之间,典型的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许多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叶中功能:借助于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拔节和抽穗,使茎急剧长高茎秆倒伏后,能逐渐恢复向上生长按来源的性质分类: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特点:排列紧密,有大液泡,不含叶绿体,有些植物的表皮还形成蜡被、表皮毛等薄壁组织又叫基本组织,按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吸收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等机械组织支持巩固植物的作用特点:使细胞壁增厚类型:厚角组织细胞壁角隅部分加厚,活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厚壁组织细胞壁全面加厚,有细胞腔,死细胞,分为石细胞和纤维细胞(形态不同)输导组织1.木质部:主要由管胞和导管组成,运输水分和矿物营养2.韧皮部:主要由筛管和伴胞组成,运输有机物质分泌组织类型:外部的分泌结构,有盐腺、腺毛、蜜腺、排水器内部的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组织系统类型:皮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基本组织系统维管束:在高等植物体内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的类型:1.有限维管束,有些植物的形成层在分化时,全部分化为木质部和韧皮部无形成层(大部分单子叶植物)2.无限维管束,多数存在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的维管束中,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根根的形态和结构器官:在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特定的生理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
植物显微技术的概念和特点植物显微技术是指利用显微镜等器材对植物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的一种技术。
通过显微观察,可以对植物器官的结构、细胞的组织结构、细胞器的形态及功能进行详细的鉴定和描述,从而为植物分类、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方法。
下面将从植物显微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念:植物显微技术是从植物组织的整体结构、细胞结构、组织的微细结构、细胞生理功能等层面上来研究植物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主要基于显微镜等观察仪器,通过放大、聚焦和对光的调节等操作,让人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肉眼无法捉摸的微小细节,进而对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二、特点:1. 高精度观察:植物显微技术能够使观察者以高倍放大的方式观察到植物组织的微小结构,如细胞、细胞器、细胞壁、细胞核等,从而使观察者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观察结果。
2. 无损观察:植物显微技术对植物样品的破坏性较小,不会对植物组织结构造成明显的影响。
观察者可以按照需要对样品进行长时间观察,使得实验得以持续进行。
3. 增加分辨率:显微镜等观察设备能够通过调节焦距和对光的调节,使得植物样品的细节清晰可见,提高分辨率。
观察者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图像,准确地观察和记录植物细胞的特征。
4. 结合染色技术:植物显微技术通常和染色技术相结合。
染色能够使细胞和细胞器的形态更加清晰,并帮助观察者更容易地区分不同细胞类型和结构的特征。
5. 多维观察:植物显微技术不仅可以观察植物的整体结构,还可以观察植物的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壁合成和形态变化、细胞器运动等多个维度。
观察者可以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不同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和分析,探索植物的生命特性和生长规律。
6. 科研和教学应用广泛:植物显微技术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显微观察,将抽象难懂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图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
植物六大器官形态结构特点植物是生物界中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它们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和功能,下面将对这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详细解释。
1. 根:根是植物的地下器官,主要用于固定植物体、吸取水分和养分。
根的主要形态特点是具有分枝和毛状结构。
分枝的根可以增加根系的表面积,增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毛状结构则是根的表面覆盖着许多微小的细胞突起,增加了根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吸收物质的能力。
2. 茎:茎是植物的地上器官,主要用于支撑和连接植物的其他部分。
茎的主要形态特点是具有分枝和节间的结构。
分枝的茎可以增加茎的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节间则是茎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距离,不同植物的茎的节间长度各异,这也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3. 叶:叶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主要用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主要形态特点是扁平且薄,具有叶柄和叶片。
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可以使叶片更好地接收阳光。
叶片的形态多样,有圆形、长圆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这些形状的差异与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有关。
4. 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主要用于进行有性繁殖。
花的主要形态特点是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萼是位于花的外部,由一层绿色的小叶状结构组成,保护花的内部器官。
花瓣是位于花的内部,一般为鲜艳的颜色,具有吸引花粉传播者的作用。
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产生花粉。
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产生卵子。
5. 果实:果实是植物的成熟子房,主要用于保护和传播种子。
果实的主要形态特点是多样的,有坚果、蒴果、荚果、浆果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果实形态结构不同,但都具有保护种子的功能。
6. 种子: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单位,主要用于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种子的主要形态特点是由种皮、胚乳和胚芽组成。
种皮是种子的外壳,保护胚乳和胚芽。
胚乳是种子内的储存组织,富含养分,为胚芽的生长提供能量。
《药用植物学》讲义生物信息学院刘毅绪论首先提问:为何要学《药用植物学》?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利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
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中药与草药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使用的药物,多在中医古籍有载,药房有售。
草药:民间使用,药房多不备。
两者可互相转化:①中药长期不用即成草药,如《神农本草经》中的茵芋、营实、杜若、云实、飞廉、石龙芮、马先蒿、积雪草、女菀、爵床、羊蹄、泽漆、乌韭、荩草、鹿藿、陆英等。
②常用的草药渐被中医采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变为中药,如垂盆草、田基黄、百蕊草、白毛夏枯草,徐长卿,一见喜,肿节风等。
●民间药、天然药民间散在,零星应用,无理论指导的药物称民间药。
天然药包罗一切民间药、中药、草药,来自自然界,非人为加工品。
一、为什么要学《药用植物学》?1、设问①当别人拿来一味中药,请你辨别真伪和质量好坏时,怎么办?如一位同学准确地说出了省立医院中药房的“白花蛇舌草”是伪品,其依据是该批药材无托叶,子房上位,花序为聚伞花序,其它如人参、天麻、西洋参、大黄……越是名贵的药物,越是多伪品。
大别山区曾误把玄参科山萝花当成半枝莲(唇形科)收购,损失很大,此类例子很多。
②当发生中毒事故时,是何原因?如五加皮有2种。
南五加皮为传统所用的细柱五加,是五加科植物,无毒,而另一种北五加皮是萝藦科杠柳根皮,则有毒。
又如细辛属有多种植物,在皖东曾多年来误将金粟兰科有毒植物丝穗金粟兰误作“马细辛”收购并应用,极易产生中毒事故。
旋覆花原有一个品种,植物为狭叶旋覆花,与旋覆花同科同属,但用后可能产生呕吐现象。
③当民间发现一种单验方,治疗疾病效果很佳,如何去发掘?重庆乃至全国这类例子特别多,如断血流,百蕊草,白毛夏枯草,江南牡丹草,安徽贝母等安徽民间药物的发掘。
④当某种中药资源缺乏,或某病人处方中某味中药无法配齐,如何办?如中国的胡黄连原靠进口,后在西藏发现了资源西藏胡黄连,与进口者功效相似。
植物器官的显微结构第一、二章植物的细胞、组织一、名词解释1.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有密切关系。
质体可分为含色素和不含色素两种类型,含色素的有叶绿体、有色体两种,不含色素的有白色体。
2.后含物:一般是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废弃物质,以成形或不成形的形式分布在细胞质或液泡内。
3.纹孔:指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呈凹陷孔状的结构。
纹孔处只有胞间层和初生壁,没有次生壁,因此为较薄的区域。
4.气孔(器)及气孔轴式:(1)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两个保卫细胞凹入的一面是相对的,中间的孔隙为气孔,气孔连同周围的两个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
(2)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称为气孔轴式,分为不定式、不等式、环式、直轴式、平轴式等多种。
5.皮孔:茎枝表面色浅直横或点状的突出物,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散的通道。
6.木质化:细胞壁在附加生长时增加较多的木质素而变的坚硬牢固,增加了支持力。
7.次生分生组织:由已经分化成熟的薄壁组织经过生理上和结构上的变化,重新恢复分生机能而形成的分生组织,包括木栓形成层和形成层。
8.晶鞘纤维:一束纤维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9.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种不同组织构成,属于次生保护组织。
10.腺鳞:一种无柄或短柄的腺毛,其头部常由6到8个细胞组成,略呈扁球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称为腺鳞。
11.伴胞:是位于筛管分子旁边的一个近等长,两端尖,直径较小的薄壁细胞,和筛管相伴存在,称为伴胞。
12.辐射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交互间隔排列,呈辐射状并排成一圈,存在于被子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
二、简答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等4部分组成。
(1)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胞最外一层比较坚硬的部分,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