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79.95 KB
- 文档页数:5
第1课 地球的宇宙位置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常见天体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掌握八大行星的位置和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3,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理解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知识点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1、概念: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2、常见天体类型和特征:(1)星云:有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二)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划分(1)可观测宇宙:银河系与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统称。
(2)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3)太阳系(4)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微点拨】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人们已经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太阳系1、构成: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3、太阳系中已知8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最新总结(精选篇)随着高中地理学习的深入,同学们需要对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一份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最新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1. 天体的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2. 天体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季节变化等。
3.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银河系位于宇宙。
4. 宇宙探索: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如“东方红一号”、“嫦娥五号”等。
二、第二章地球的物理环境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
2. 地球内部圈层: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3. 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了解各圈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地球外部圈层的相互作用:了解水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
三、第三章地球的外部动力1. 地球外部动力的来源:太阳辐射、地球内部热能。
2. 地球外部动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 地貌的形成:了解地貌的形成过程,如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
4. 地震、火山:了解地震、火山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危害。
四、第四章地球的环境问题1. 全球气候变化: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水资源问题:了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
3. 土地资源问题:了解土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4. 环境污染问题: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五、第五章人类与地理环境1. 人类的生产活动:了解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服务业生产的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人类的居住环境:了解城市、乡村的居住环境特点及规划。
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是太阳系行星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3.太阳辐射是地球光和热的主要源泉,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4.太阳活动释放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给人类活动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5.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
6.地球的演化历史可分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新生代是人类诞生的时代。
7.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上地幔的上部存在软流层。
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
8.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天文仪器、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宇宙、太阳、地球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宇宙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天文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天文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清单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基本天体(3)请把常见天体及其特点连起来[易误辨析]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知识清单二 行星地球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颗行星⎩⎪⎨⎪⎧类地行星:①水星、②金星、③地球、④火星巨行星:⑤木星、⑥土星远日行星:⑦天王、⑧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普通性: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公转方式来看,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具有层次性: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宇宙>总星系。
宇宙还有未知的,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认识的)二、地球是太阳系统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成员主要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在土星和木星之间。
【普通性】:主要是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在运动特征上:运动平面具有共面性,均在同一轨道面上(黄道平面);运动方向具有同向性,均为自西向东;运动轨道具有近圆性。
在结构特征上,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均不是最特殊的。
【特殊性】:地球存在生命。
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内部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表面均温为15℃),同时为液态水存在提供了条件;②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外围存在适于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③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使地球内部水汽不断向外散发,为地表液态水提供水源。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内部的氢氦核聚变产生的热量会源源不断的地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给地球。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太阳能。
(重点)掌握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因素:(常与等值线分布的联系)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1.影响因素:①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辐射越强②昼长:白昼时间越长,日照时数越长,辐射越强③地势:地势越高,空气稀薄,透明度越高,日照越强,辐射越强④天气: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小,辐射强2.空间分布:①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a.空间分布纬度差异: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地区差异: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b.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姓名:班级:组别:组号:
【复习目标】
1、识记天体系统及层次。
2、识记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
3、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复习过程】
1、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①“天文单位”,即1个日地平均距离,约 km。
②“光年”,即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1光年约等于94 618亿km。
注意: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2、天体是宇宙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
常见
的、、、、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
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天上点点繁星是_____.
3、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天体之间相互和相互,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月球
地球
(其他行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可见宇宙)河外星系
4、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和轨道之间。
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是:,
地内行星__
以地球轨道为界可分为地外行星
行星如
以结构特征可分为行星如
行星如
◆对应练习一:“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与。
2.A、B、C、D中,和地球相邻的是与。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的特
点,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同时给地球上生命的存在
提供了一个的宇宙环境。
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外部条件:①_____________,②
内部条件:①适中(1.5亿千米)_____适中,形成适宜的
②适中,形成适宜的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天体的正确定义是()A宇宙间日月星辰的总称B肉眼所见到的所有星体
C天球上的所有星体D宇宙间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2.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正确叙述是()A水星距日最近,质量最小B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最长的
C土星体积最大 D天王星距日最远3.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A牛郎星B太阳 C月球D水星
4.关于地月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月系与太阳系是同等级别的天体系统②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体③地球上有生命,是因为有卫星的环绕,有一个稳定的环境④地月系是最基础的天体系统之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我国古代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中涉及的天体分别属于()
A恒星、卫星B星云、行星C恒星、行星D星云、卫星
6.有关哈雷彗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②彗星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③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④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与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目前,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8.2018年10月24日中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五千年的探月之梦。
在“嫦娥探月工程”中,专家重点研究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地月系
9、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运动着的天体因______和______而形成天体系
统。
⑵指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天体或天体系统的名
称:
A、__ __
B、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
A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它和E天体的平均距离约为__ _千米。
(3)用箭头画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4)由于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__________且公转轨道几乎在____________,它们________ 、 _________使地球处于一种
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是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
地球与太阳的_____________;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是
形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内部条件之一。
(5)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且直线相连。
地球磁场① a. 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② b. 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地球与太阳的距离③ c. 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④ d. 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