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新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71 MB
- 文档页数:27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描绘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一、字词部分1、生字(1)会认“融、侧、欣、浸、乳、梢、舍、显、材、膝、临”等生字。
(2)会写“脑、袋、严、实、挡、视、线、坛、显、材、软、刮、库”等生字。
2、词语(1)需要理解的词语:抽出、嫩绿、融化、淙淙、葱葱茏茏、严严实实、酸甜可口、名贵、飞舞等。
(2)积累四字词语: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密密层层、各种各样等。
二、句子理解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一词用得十分恰当,它形象地写出了枝条快速而有力地生长的样子,比“长出”更富有动感和生命力。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字形象地表现出森林被浓雾笼罩的程度之深,仿佛整个森林都浸泡在浓雾之中,让人感受到雾气的浓密。
3、“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飞舞”一词赋予了落叶动态的美感,让我们仿佛看到落叶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样子,生动地展现了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三、段落结构1、总分总结构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述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然后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介绍了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和物产;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季节描写顺序每个季节的描写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比如春天,先写树木,再写小鹿;夏天,先写树木,再写浓雾、阳光、野花;秋天,先写树木,再写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等物产;冬天,先写雪花,再写树木,最后写动物。
四、写作手法1、比喻和拟人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这里把小鹿当作人来写,写出了小鹿的可爱和悠闲。
2、排比“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如“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位于中国东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山系,南北长约1220公里,是其东侧的松辽平原与西侧高大的蒙古高原的分界。
大兴安岭南起于热河高地(承德平原),北迄黑龙江。
山脉也是其东侧的辽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与其西北侧的黑龙江源头诸水及支流的分水岭,山脉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应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
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相对。
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
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得耳布尔、莫尔道嘎等十四个林业局。
大兴安岭平均海拔1,200~1,300米(3,950~4,250呎),最高峰达2,035米(6,673呎)。
山脉北段较宽,达306公里,南段仅宽97公里。
形成于侏罗纪造山运动时期,沿东侧的走向断层掀升翘起,成为掀斜断块,造成东西两坡的斜度不对称。
东坡较陡,西坡则向蒙古高原和缓倾斜,海拔790~1,000米(2,600~3,300呎)。
大兴安岭大部为火成岩,地形平滑,山顶浑圆,山坡较平缓。
小兴安岭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北部的一条山脉,西北至东南走向,经过黑河、孙吴、伊春等县市。
山脉长约400公里,山地低矮,多以丘陵为主,一般海拔600-1000米左右,最高峰平顶山海拔1429米。
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约占3 7%、丘陵约占53%、浅丘台地约占10%,海拔600米—800米。
山势和缓,北低南高,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但较短。
林业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林区之一,另外还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小兴安岭,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千米。
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
小兴安岭山脉山文方向近似西北,山势低缓,海拔600~1,000公尺。
分水岭两侧不对称,西南坡缓长,东北坡陡短。
东南段主要出露花岗岩和变质岩,为长期隆起剥蚀区。
西北段广泛分布第三纪陆相沉积。
第三纪时大兴安岭与长白山已隆升,但小兴安岭西北段尚与松辽平原、俄罗斯境内的结雅(Zeya)河低地联成一片。
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才沿东北向、西北向的断裂抬升为高地,与小兴安岭东南部连接成为西北向的山地,并把松辽平原与结雅河低地隔开。
与此同时沿断裂有玄武岩喷发,小兴安岭东北侧的逊河流域保存有大片玄武岩台地,山地东南侧德都附近有五大连池火山群,直到1719、1921年还有火山喷发。
林区森林茂密,树种较多。
有林地面积280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72.6%,活立木总蓄积2.4亿立方米。
森林类型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
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杨、椴、桦、榆等,藤条灌木遍布整个施业区。
1998年木材生产总量为214.5万立方米,同时,每年还有100多万立方米的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可为木材综合利用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
人们一边伐一边栽,保持了生态平衡。
小兴安岭栖息着东北虎、马鹿、驼鹿、黑熊、野猪、猞猁、野兔、松鼠、黄鼬等兽类50余种,鸟类有榛鸡、雷鸟、中华秋沙鸭、金雕、啄木鸟、猫头鹰、杜鹃等220多种。
《美丽的小兴安岭》综合资料一、教材简说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漂亮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
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漂亮景色作为描述重点。
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
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漂亮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感受小兴安岭漂亮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看和表达的方法。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看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嫩绿、汇成、观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
又松又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漂亮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看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1.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教师可预备祖国地图,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图或课件。
2.本课生字较多,字形比较复杂,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涨”是翘舌音,“葱”是平舌音,“融”“涨”“葱”“挡”是后鼻音,“浸”“剑”“舔”是前鼻音,要注意读准。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地理位置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横跨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总面积约为5.3万平方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0′-127°30′,北纬45°30′-48°30′,地势西高东低,呈南北走向。
二、风景特色小兴安岭地处黑龙江中部,地形复杂多样,山峦起伏,峡谷纵横。
山地森林茂密,裙山峻岭,壮美绵延,风景优美,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著名风景区之一。
不仅有峡谷幽深,还有瀑布清奇,山色宜人。
岭上生态环境良好,各种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小兴安岭素有“绿色长城”之称,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岭上有众多大小河流流经,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库。
三、旅游资源小兴安岭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山中有奇石怪木,溪水潺潺,云雾缭绕,是徒步旅行的绝佳去处。
冬季的小兴安岭则成为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滑雪场景区是游客们的最佳选择。
小兴安岭还以其独特的草原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夏日的小兴安岭是草原的季节,广袤的草原上牛羊成裙,绿草如茵,天高云淡,空气清新。
四、历史文化小兴安岭地域辽阔,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小兴安岭周围地区相继发现了众多史前文化遗址,如舒兰遗址、双城堡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小兴安岭地区的史前文化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实物资料。
五、小兴安岭的开发利用小兴安岭虽然风景秀丽,但开发利用相对较少,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但是,小兴安岭风景区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避暑度假胜地。
六、小结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景特色,使得它成为了一处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相信随着小兴安岭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走向山脉之一。
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北部。
属低山丘陵,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
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
红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幼树树皮灰褐色,近平滑,大树树皮灰褐色或灰色,纵裂成不规则的长方鳞状块片,裂片脱落后露出红褐色的内皮;树干上部常分叉,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一年生枝密被黄褐色或红褐色柔毛;冬芽淡红褐色,矩圆状卵圆形,先端尖,微被树脂,芽白桦: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
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呈白色,光滑像纸一样,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树皮还可提桦油。
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栎树:为落叶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
高达25米。
树皮暗灰褐色,略平滑,有些弯曲、顺风向有些倾斜,比较粗糙,小枝褐色,无毛。
一般树干较为发黑。
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
叶片在秋季落叶前会发红褐色,从远处看十分美观。
紫貂:又叫黑貂、赤貂、青门貂等,体形很像黄鼠狼,但较大,体长在40厘米左右,体重约650克。
它的四肢短健,后肢比前肢稍长,前后肢均具五趾,还具有肉垫,弯曲的利爪有半伸缩性,非常适于爬树。
紫貂的身躯细长、苗条,脸和鼻部较尖,吻端圆钝,鼻唇部中央有明显的纵沟,还有20余根颇具弹性的发达触须。
眼睛大而有神,耳壳大且直立,略呈三角形,尾巴粗大而尾毛蓬松,约占体长的30-40%。
黑熊:体长150~170厘米,体重150千克左右。
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
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厚实,前后足具5趾,爪尖锐不能伸缩。
身体粗壮。
栖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动,善爬树,游泳;能直立行走。
视觉差,嗅觉、听觉灵敏;食性较杂,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有时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
美丽的小兴安岭范文1:美丽的小兴安岭美丽的小兴安岭范文1: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和枫树等,几百平方米连成一片,就像一个绿色的世界。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身喝水;有的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河里涨满春水,一根根原木顺水飘流,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地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瓦蓝瓦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浮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升起来了,千万缕金光像流星一样,照射在草地上的野花上。
那儿的野花五颜六色,有红的,有白的,有紫的,有黄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你们说,小兴安岭漂亮吗?美丽的小兴安岭范文2:美丽的小兴安岭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但是我最喜欢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
那里的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山上的积雪融化了,汇成了小溪。
小溪边的桃树上开满了一树桃花,小鹿在溪边散步,她们有的在开心地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那里的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整个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了树梢,照射在人们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有黄的、白的、红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那里的秋天,落叶有的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香甜可口的果实。
有苹果、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那里的冬天,满地都是白雪,真像白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是不是非常美丽啊?你想不想去呢?想去的话就赶紧去吧!美丽的小兴安岭范文3:美丽的小兴安岭随着四季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四季。
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吐出点点嫩芽,树叶在风中频频点头,好象在说欢迎来到小兴安岭,我们是树叶宝宝,河上的冰融化了,发出叮咚的声音,那应该是春天美妙的歌声吧。
知识创造未来美丽的小兴安岭小兴安岭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区域,包括吉林省、黑龙江省两个省份,是中国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之一。
小兴安岭山脉是中国东北山脉区较为突出的一座山脉,也是世界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东北绿宝石”,这里拥有着壮观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然风光小兴安岭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而出名。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为全国最高。
小兴安岭区域内高山峡谷、冰川湖泊、瀑布河流等自然景观形态各异,景色优美迷人。
此外,这里还有众多珍稀的动植物,如东北虎、羚羊、马鹿等野生动物,以及红松、云杉、樟子松等珍贵树种。
自然风光的美丽与丰富,使得小兴安岭成为了一个自然生态旅游胜地。
文化底蕴小兴安岭不仅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以满族文化和鄂温克族文化最为突出。
满族文化源远流长,其具有浓郁的东北性格和传统风格,反映着东北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传承。
而鄂温克族文化则是小兴安岭的“瑰宝”,其不仅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而且体现了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特点。
生态保护为了更好的保护小兴安岭这一天然生态系统,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们联合起来,加强了对小兴安岭的保护力度。
这里出现了一批批先进的经验和现代化的生态保护手段,如森林生态旅游、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等,以及多种多样的环保措施。
中国政府为了更好的保护小兴安岭,还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如加强集中供热、整顿工业企业等,都是为了保护小兴安岭的美丽生态。
综上所述,小兴安岭是一个自然、人文和历史相互融合的地方。
它以其宏伟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对于爱好自然、崇尚山水之美的游客来说,小兴安岭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1 / 1。
小兴安岭简介
小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
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
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北部。
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
山脉西北接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张广才岭北端,黑龙江与松花江的分水岭。
南北长约450公里(一说500公里),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77725平方公里。
小兴安岭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
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
小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重点用材林基地。
林区面积120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00多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约4.5亿立方米,红松蓄积量4300多万立方米,占全国红松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红松故乡”之美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小兴安岭进行了全面开发,先后建立了24个林业局,并在小兴安岭腹地建立了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林业城市-伊春市。
在五营一带建立了以保护红松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丰林自然保护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
区内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比较著名的有山脉东部的鹤岗煤田。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资料
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山脉之一,位于东北地区,横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个省区。
以下是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
1. 地理位置: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临日本海,西临松花江平原,南界长白山,北接松嫩平原。
2. 山脉特征: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山脉,全长约1000多公里,宽度约100-200公里。
山脉南北走向,主峰高达2001米。
3. 地质特征:小兴安岭地处于两个板块之间,是典型的造山带。
山脉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等构成,地势陡峭,山峰起伏。
4. 气候特征:小兴安岭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年降水量较多,气候湿润。
5. 生态环境:小兴安岭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
山区生态系统完整,有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如东北虎、穿山甲等。
6. 经济发展:小兴安岭地区资源丰富,主要有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森林资源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木材、林产品等是主要出口商品。
7. 旅游资源:小兴安岭地区风景秀丽,拥有许多自然风光和旅游景点,如松花江、松嫩平原、松花湖等。
这里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
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小兴安岭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旅游胜地。
新奇的地貌景观——阿斯哈图石林您一定到过云南、桂林,看过“路南石林”和“元谋土林”。
今天您来到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大山上,请您一定要仔细看一看在海拔1600~1900米的花岗岩上的“阿斯哈图石林”(阿斯哈图汉译为险峻的岩石)。
虽然都叫“石林”,可形成的原因却不同。
云南的石林是石灰岩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水流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而大兴安岭最高峰附近的北大山一带发育的石林,主要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融化时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冲蚀作用下产生的,所以叫“冰川石林”。
石林通体为坚硬的花岗岩石,这是世界所罕见的。
由于近水平裂隙特别发育,在石林侧面有保存较多的冰水冲刷形成的悬沟槽,远看恰似千层饼。
石林顶部有冰臼分布,这是花岗岩地貌的新类型,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发现。
石林发育类型很多,形状千姿百态,观瞻石林,有的像“石柱”、“石丛”、“石笋”,有的好似“石塔”、“石墙”,还有的像“秀女望月”、“比萨斜塔”。
大兴安岭地区的冰斗、冰川u型谷、冰石河、角峰等冰川遗迹足以证明,这里第四纪冰川以来发生过冰川运动。
1999年9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韩同林及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的郝志,2000年,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陈安泽等,都曾先后来此地考察,认定石林是冰川运动的产物,但是冰川遗迹这么丰富,保存这么完好,是专家们始料不及的。
同时他们还在山下一农民家中发现披毛犀头部化石,中国地质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钱方教授称披毛犀和猛犸象是标准的冰川期动物。
黄岗梁的“石林”不但是国内外所罕见,还对研究古地质和古地貌的变迁有着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目前,黄岗地质公园正在筹建中。
伫立北大山上,举目远望,山间那茂密的原始白桦林枝繁叶茂,草地上杂花片片,蝶舞蜂飞。
朦胧中,山北远处那平坦开阔的草原仿佛在大海中浮动。
就在您被大自然的神韵所陶醉的时候,一阵轻风掠过,一片薄云随风飘来,缠缠绕绕,柔柔雨丝婆娑掩面,犹如置身仙境,此时您只想说一句话:真是美极了,妙极了!沿曲曲弯弯的山路下山,您会看到一派田园景色,片片麦田金黄黄的,这黄色的成熟与山那边草原绿色的生机为您勾勒了一幅大自然奇妙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