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介绍资料《美丽的小兴安岭》
- 格式:docx
- 大小:23.46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原文】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教案】教学要求: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初步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
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以及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候,首先要翻开课文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思路会更加清晰。
这篇课文有比较多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字词的分析,以及字词在文中的作用。
1、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有什么好处?3、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能不能把“飞舞”换成“飘落”?4、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能不能把“刮”换成“吹”?知识点01我会写脑nǎo(脑袋、电脑、呆头呆脑)袋dài(脑袋、袋子、口袋)严yán(严格、严厉、严严实实)实shí(虚实、实实在在、实力)挡dǎng(挡住、挡路、不可阻挡)视shì(视线、电视、视而不见)线xiàn(视线、线条、一线生机)坛tán(花坛、天坛、酒坛)显xiǎn(显得、明显、大显神通)材cái(药材、器材、大材小用)软ruǎn(又松又软、柔软、软和)刮guā(刮过、刮风、刮目相看)库kù(宝库、库存、四库全书)02我会认兴xīng(兴旺、小兴安岭、兴师问罪)侧cè(侧着、侧身、侧面)欣xīn(欣赏、欣喜、欣欣向荣)浸jìn(浸渍、沉浸、浸透)乳rǔ(乳汁、乳白色、乳臭未干)剑jiàn(利剑、长剑、刻舟求剑)梢shāo(树梢、末梢、喜上眉梢)舍shè(宿舍、房舍、旅舍)膝xī(膝盖、膝下、护膝)临lín(临时、来临、临危不惧)03多音字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04近义词融化一一消融欣赏一一观赏苍翠一一青翠名贵一一珍贵诱人一一迷人05反义词融化一一冻结名贵一一低廉巨大一一微小06理解词语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部编版语⽂三年级上册教师⽤书20美丽的⼩兴安岭20美丽的⼩兴安岭教材解析本⽂是⼀篇优美的写景⽂章,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兴安岭⼀年四季美丽的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好河⼭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课⽂共有6个⾃然段,结构清晰。
第⼀⾃然段概括叙述⼩兴安树多的特点。
第⼆⾄五⾃然段具体写了⼩兴安岭美丽的四季:春天⾥嫩绿的叶⼦、融化的积雪、淙淙的⼩溪、可爱的⼩⿅,都富有⽣机;夏天⾥葱葱茏茏的树⽊、乳⽩⾊的浓雾、蓝蓝的天空、各⾊的野花,⾊彩斑斓;秋天⾥有飞舞的落叶、⼭葡萄、榛⼦等,⼀派丰收的景象;冬天⾥有张望的松⿏、躲藏的紫貂和⿊熊,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第六⾃然段,⽤“美丽的⼤花园”和“巨⼤的宝库”对全⽂做了总结,再次点明⼩兴安岭景美物丰的特点。
其中,第⼆⾄五⾃然段都以描写树⽊开头,照应了第⼀⾃然段中的“绿⾊的海洋”。
课⽂⽤词准确⽣动,富有美感。
⽐如,“抽出”⼀词将春天枝条快速⽣长的样⼦描绘得形象直观。
“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和”封”,表现了夏天树⽊枝叶遮天蔽⽇、⼜密⼜厚的景象,写出了勃勃⽣机;“浸”写出了被浓雾笼罩的整⽚森林宛如仙境⼀般的美;“献”体现了⼩兴安岭物产的丰富,尽显“巨⼤的宝库”价值所在。
⽂中的语句表达富有变化,充满情趣。
⽐如,“侧着脑袋欣赏⾃⼰映在⽔⾥的影⼦”,把⼩⿅的机灵可爱写得特别形象;夏天强烈的阳光“像利剑⼀样”,更是⽣动;松⿏“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短短的⽂字就把松⿏期盼春天的可爱形象勾勒出来了,为冬天的⼩兴安岭平添了⼏分⽣⽓。
课⽂配有两幅插图,⼀幅夏⽇林海照⽚,⼀幅冬天森林照⽚。
插图与课⽂情境融合,有助于学⽣图⽂对照理解课⽂内容,感受⼩兴安岭之美。
教学⽬标1.认识“侧、欣”等11个⽣字,读准多⾳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红松”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能读好⽂中的长句⼦,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美丽的小兴安岭》丰富物产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猴头猴头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一向被认为是"山珍"。
猴头鲜品含有18种氨基酸,是名贵的保健食品,有治疗消化道溃疡和防癌症等效果。
猴头主要生长在柞树上。
鲜时呈白色,自然干燥后常变成黄色到褐色。
如人工洪制得当,仍能保持较鲜艳的白色。
猴头除基部的柄菇外,都密布有肉质针形刺,猴头常着生蒙柞树的活立木及朽树上,形状很象"猴子"头形,故而得名。
生在活立木多出现于伤口处,一般生在树干的上部位,至少离地面2~3米,并常在树干的两侧成树出现。
在自然条件下能采到猴头的季节为5~11月。
猴头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强光不利于子实体形成。
猴头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不仅是上等的佳肴和保健食品,也是防癌和抗癌药物的原料。
食用方法:干品用水浸泡复原后洗净可用,多与肉炒、炖蒸食之,如鲜品猴头炖鸡其味更佳。
都柿又名笃斯。
生产在大、小大兴安岭的森林与山谷之间平坦的湿润地带,与其它野生植物成片混生,7月末8月初成熟,采集期一个月左右。
都柿果含有大量维生素B.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发酵后自生乙醇量较高。
都柿汁是独具特色的饮料,都柿酒的品位更是自成高格,都柿水果糖尤受孩子们的喜爱。
都柿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利尿解毒之功效。
成药可用于治疗肾结石、淋毒性尿道炎、膀胱炎、肠炎、痢疾等病症。
红松:红松是东北的珍贵树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是小兴安岭南坡最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
红松以其优良材质和多种用途而著称于世。
红松树高可达30-40米,材质松软,易于加工,不易开裂,是建筑的优良用材。
树士富含松脂,种子含油率达70%以上。
栎树:常绿乔木,树皮深灰褐色,呈条状开裂。
小枝暗红褐色,幼时被锈色绒毛,后渐无毛,具显著白色皮孔。
叶互生,革质,菱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而凹隐,基部楔形,全缘,下面银灰绿色,侧脉约10对。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荑状,常单生叶腋或簇生于我叶短枝上,长8-14厘米;雄花多数,呈小球状簇生于序轴各节上,雄蕊6,与花被裂片对生;雌花序穗状,直立,单生于顶端小枝的叶腋;雌花具短柄,1-3朵聚生于穗轴各节上,花被片6,微小,被柔毛,具退化雄蕊,子房3室,具明显3翅,花柱3,反曲。
【导语】《美丽的⼩兴安岭》是⼀篇优美的写景⽂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兴安岭⼀年四季的美丽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好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课⽂原⽂ 我国东北的⼩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桦、栎树……⼏百⾥连成⼀⽚,就像绿⾊的海洋。
春天,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汇成⼩溪,淙淙地流着。
溪⾥涨满了春⽔。
⼩⿅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喝⽔,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的影⼦。
夏天,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的浓雾⾥。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样的⾦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花坛。
秋天,⽩桦和栎树的叶⼦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们献出了酸甜可⼝的⼭葡萄,⼜⾹⼜脆的榛⼦,鲜嫩的蘑菇和⽊⽿,还有⼈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松⼜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熊不得不躲进各⾃的洞⾥。
紫貂捕到⼀只野兔当美餐,⿊熊只好⽤⾆头舔着⾃⼰⼜肥⼜厚的脚掌。
松⿏靠秋天收藏在树洞⾥的松⼦过⽇⼦,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兴安岭⼀年四季景⾊诱⼈,是⼀座美丽的⼤花园,也是⼀座巨⼤的宝库。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词的准确、⽣动。
2.初步认识⼩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热爱⼤⾃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兴安岭⼀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本结构课文围绕“美丽”展开,先总述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然后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和物产,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每个季节的描写都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概括写出这个季节的特点,再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语言特点用词准确、生动。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抽出”“封得严严实实”“飞舞”等,形象地描绘出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思想内涵通过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的描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整体设计思路以“美”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小兴安岭的美景,感受其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同时,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融、汇”等11个生字,会写“脑、袋”等13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按季节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等方式,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一)山脉刚硬高大,森林深沉浩瀚。
站在小兴安岭的东北角上,望向森林辽阔无垠的绿色海洋,你会感到:这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二)北祁连山和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的两大山脉。
南方的祁连山,因地势低平,所以山势渐次升降,云雾缭绕,风景优美。
而小兴安岭则呈东西走向,矗立于东北平原上,山峰蔚为壮观,贯穿东北三省。
每逢初春,这里的山岭在雪的映衬下,宛如被披上了一件皑皑白雪的大衣,极具神韵。
生字词兴安岭、壮观、映衬、神韵、东北课文背景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片美丽的景象。
通过本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山山水水也是美丽的,国家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东北这片土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读准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让学生了解中国东北小兴安岭的位置、特点、风景等。
3.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美景,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1.课本及课文录音。
2.包括小兴安岭在内的照片或图片。
3.课堂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或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篇课文的大意。
(2)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对课文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学习重点(1)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2)掌握小兴安岭的位置、特点、文化、风景等方面的信息。
课文学习(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同时板书生字词,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生字词的含义。
(2)逐段讲解和翻译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篇课文的主题和意境。
练习环节(1)让学生课堂上完成课本上小练习的内容,包括汉字书写、课文的背诵、课文的填空和删减。
(2)运用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风景照片或图片,同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描述这些风景的美丽。
总结环节(1)通过对小兴安岭风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美景,增强爱国情感。
(2)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小兴安岭的印象。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
(三)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部分生字词,讲解字义和用法。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五)课文背诵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
2.教师抽查,纠正发音和背诵错误。
(六)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小兴安岭为什么美丽?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2.学生分享对小兴安岭的感受。
3.教师布置作业: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背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美丽的小兴安岭》2.小兴安岭图片3.生字词卡片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第【1】篇〗图片说课稿《美丽的小兴安岭》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7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丽的小兴安岭》,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的内容,本单元一共四篇课文,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本文主要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出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之前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初步阅读文章的能力。
但由于方法和技巧不够熟练,对文章语言的分析力和感受力仍有欠缺,因此需要教师创设好情境,用直观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将从以下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概括文中四季美景,学习作者刻画景物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感染熏陶,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情: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归纳作者写景抒情的手法,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
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本课的主题适宜创设情境,以此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实际,体会情感。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创设情境法,自主朗读法,合作讨论法等。
目的是搭建起文本与学生对话的平台,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知、感悟。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在这一环节,我会提问学生曾经去哪里旅游过?预设学生会说曾去过张家界和桂林,从而引出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每逢假期,你们都去哪儿旅游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湖南张家界,那里芳草鲜美,奇美无比;旅游胜地——桂林,那里的山千姿百态,漓江的水明洁如镜,让人见识了什么叫“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美丽的小兴安岭》介绍资料
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雄居“金鸡之冠,天鹅之首”。
她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被誉为“金鸡冠上的绿宝石”。
小兴安岭是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
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
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
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针叶树种以红松、沙松为主,落叶阔叶树种有白桦、水曲柳、色木等。
植物种类超千种。
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
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春涌兴安,沁人心脾的兴安岭杜鹃缀满群山;夏日林莽飘香,浓绿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胜地;秋日层林尽染,山果飘香,红、白、黄、褐、绿相间的“五花山”尽收眼底;冬到兴安最富诗意,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是冰雪旅游的最佳场地。
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野鸡、榛鸡、天鹅、雪兔、原麝等各种珍禽异兽400 余种,是四季狩猎的天然猎场。
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尔古纳20多条大小河流,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冷水鱼类,是垂钓的好场所。
自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聚而成的黑龙江源头开始,两岸青松翠柏,激流险滩,风光秀丽,奇险无比。
沿途能参观中俄雅克之战古战场遗址——古城岛,还可领略对岸俄罗斯的异国风情。
在闻名遐迩的中国“北极村”,游人可在“神洲北极”石碑下徜徉留影,领略夏至前后“北极村”的“白夜”景观。
还可在我国这个唯一能欣赏北极光的地方,一睹那光耀天地、奇异瑰丽的自然景色。
位于兴安岭最高峰的寒温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中自然保护区,山峦竞秀,古木参天,沟深谷幽,神秘莫测,其中珍禽在天,奇兽在山,锦鳞在渊呈现着大森林的原始风韵。
“林海之都”加格达奇以西45公里的“嘎仙洞”不仅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而且是拓拔鲜卑祖最初居住的石室旧墟,洞内石壁上清晰可辩当年北魏皇帝拓拔焘勒石祭祖的碑文。
从这里南迁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人,为民族大融合与祖国统一作出了不朽的业绩。
嘎仙洞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致和深壑莫测的人文历史吸引着海内外游人来此探古访幽。
能骑善射的鄂伦春族是鲜卑人没有南迁的一支,他们的民族歌舞、民俗风情国内外闻名。
在嗄仙洞下,在篝
火旁,游人可以和鄂伦春人跳民族舞吃手把肉,住一宿“撮罗子”,尽情领略鄂伦春族纯朴厚重的风情。
小兴安岭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极光、冰雪、森林、大界河的自然景观,便利的交通,畅达的通讯以及齐全的接待设施,热情地欢迎中外宾朋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