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材料的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
- 格式:ppt
- 大小:549.00 KB
- 文档页数:39
7.4 热电、压电和铁电材料根据固体材料对外电场作用的响应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是导电材料,即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它们是以传导方式传递外界电场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是电子传导、空穴传导和离子传导)。
另一类固体材料则是以感应方式来传递外界电场的作用和影响,这类材料叫做介电材料或电介质材料。
电介质材料置于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就会出现电极化,原来不带电的电介质,其内部和表面将受感应而产生一定的电荷。
电极化可以用极化强度P 表示(单位体积内感应的偶极矩),这种电极化可以分为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和取向极化。
有一类电介质即使无外电场的作用其内部也会出现极化,这种极化称为自发极化,它可用矢量来描述。
由于这种自发极化的出现,在晶体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方向,具有这种特殊结构的电介质,每个晶胞中原子的构型使正负电荷重心沿这个特殊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电偶极矩,使整个晶体在该方向上呈现了极性,一端为正,一端为负,这个特殊方向称为特殊极性方向,在晶体学中通常称为极轴。
而具有特殊极性方向的电介质称为极性电介质。
晶体的许多性质,诸如介电、压电、热电和铁电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电致伸缩性质、非线性光学性质、电光性质、声光性质、光折变性质等,都是与其电极化性质相关的。
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引起电介质产生电极化的现象,称为晶体的介电性。
7.4.1热电材料1. 热电效应(1) 塞贝克(Seebeck)效应当两种不同金属接触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接触电位差。
如果两种不同金属形成一个回路时,两个接头的温度不同,则由于该两接头的接触电位不同,电路中会存在一个电动势,因而有电流通过。
电流与热流之间有交互作用存在,其温度梯度不但可以产生热流,还可以产生电流,这是一种热电效应,称为塞贝克效应,其所形成的电动势,称为塞贝克电动势。
塞贝克电动势的大小既与材料有关,也是温度差的函数。
在温度差∆T较小时,塞贝克电动势E AB与温度差呈线性关系,即E AB=S AB∆T,式中S AB为材料A和B的相对塞贝克系数。
铁电材料的应用及其性质铁电材料是一种拥有电极化性能的材料,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极化效应,其具有许多重要的物理特性和应用价值。
铁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容器、传感器、压电材料、振动器、光伏器件、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铁电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一、铁电材料的性质1.电极化性能:铁电材料表现出极化现象,它们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在晶体中产生电偶极矩,同时使晶体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
铁电材料的电极化是由于离子偏移所导致的,离子的偏移可导致电流产生。
经过组合后,可以得到电信号的输出。
2.压电性能:铁电材料具有压电性能,亦即当外力作用于铁电材料时,晶体结构会产生变化,而反过来当外加电场作用于铁电晶体时,也能感受到压力的变化。
其作用的原理是,当材料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内部离子的晶格结构也会产生变形,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压电传感器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实现高精度测量。
3.热释电性能:一些铁电材料还表现出热释电性能。
当这类材料被局部加热时,就会产生电荷,从而产生电信号。
这种特性可用于温度变化传感器,甚至是毒气检测器中。
4.非线性光学性能:铁电材料在非线性光学方面有很出色的表现,可以利用其将光束加工成符号、滤色器和测量仪器的功能。
二、铁电材料的应用1.电容器:由于铁电材料的电极化和解极化响应速度快,它们可用于电容器中,主要用于储存电料以及印刷电路板制作等领域。
2.传感器:由于铁电材料的压电特性,它们可以被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液体容器液位感应器、汽车摩擦感应器等等。
3.振动器:由于铁电材料的压电特性和极化性能,它们可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振动器,如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4.光伏器件:铁电材料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铁电效应能够使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且在成本上也具有一定优势。
5.非易失性存储器:铁电材料的极化状态可以长时间维持,因此它们可以被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这种材料可以将电信号转化成二进制代码,从而实现信息存储和检索。
注:粗体为重点或要求掌握的内容,斜体为拓展延伸内容,其余为基本内容。
一、磁学性能1、材料磁性的本源是由材料内部电子循轨和自旋运动产生的。
任一封闭电流都具有磁矩。
2、材料磁性分类——抗磁性物质:使磁场减弱的物质;顺磁性物质:使磁场略有增强的物质;铁磁性物质:使磁场强烈增加的物质。
材料被磁化后,磁化矢量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称为抗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磁化矢量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同的称为顺磁性。
材料的抗磁性来源于电子循轨运动时受外加磁场作用所产生的抗磁矩。
材料的顺磁性主要来源于原子(离子)的固有磁矩。
铁磁性来源于原子未被抵消的自旋磁矩和自发磁化。
3、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特点:抗磁与顺磁性材料的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均呈直线关系,磁化率常数很小,但磁化方向相反,而且当初去外磁场之后,仍恢复到未磁化前的状态,及存在磁化可逆性。
铁磁性不存在直线关系,也不是可逆的,去处外磁场,不恢复未磁化前的状态。
4、原子内层电子交互作用其积分常数A>0,使彼此的自旋磁矩同向排列形成自发磁化;铁、钴、镍因其交换积分常数A具有较大的正值,有较强的自发磁化倾向;还有一些稀土元素虽然也具有自发磁化倾向,但其A值很小,相邻原子间的自旋磁矩同向排列作用很弱,原子振动极易破坏这种同向排列,即它们的居里点很低,所以在常温下为顺磁性。
5、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1)磁化曲线:第一部分,在微弱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和磁化强度M均随外磁场强度H的增大缓慢增大。
磁化是可逆的。
第二部分:随外磁场强度H继续增大,磁感应强度B和磁化强度M急剧增高,磁导率μ增长非常快,并且出现极大值。
磁化是不可逆的。
第三部分:随外磁场强度H进一步增大,B和M增大的趋势逐渐变缓,磁化进行得越来越困难。
磁导率减小,并趋向稳定。
当磁场强度达到Hs时,磁化强度便达到饱和值,即外磁场强度再继续增大时,磁化强度不再变大。
而此时磁感应强度(B=M+H)仍随外磁场强度而增大。
磁化强度的饱和值称为饱和磁化强度,M S;与其对应的磁感应强度称为饱和磁感应强度,B S。
材料的铁电性能综述摘要:回顾了铁电现象的发现及发展,简述了铁电性的机理,描述了铁电材料应用现状与前景,并介绍了几类前景很好的铁电材料。
指出目前对于铁电性的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铁电性,电畴,铁电薄膜,存储器前言:铁电材料,是指具有铁电效应的一类材料,它是热释电材料的一个分支。
铁电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已成为凝聚态物理、固体电子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铁电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
在一些电介质晶体中,晶胞的结构使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而出现电偶极矩,产生不等于零的电极化强度,使晶体具有自发极化,晶体的这种性质叫铁电性(ferroelectricity)。
铁电性:铁电性是某些绝缘体材料中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发极化可以被反转的特性。
多数材料的极化是与外加电场线性成正比的,非线性效应是不显著的。
这种极化叫做电介质极化。
有些称作顺电体的材料,线性的极化效应更加显著。
于是与极化曲线斜率相对应的介电常数是以一个外加电场的函数。
除了非线性效应以外,铁电材料中还存在自发极化。
这种材料称作焦电材料。
铁电材料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自发极化可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被反转,产生一个电滞归线。
一般来说,材料的铁电性只存在于某一相变温度以下,称为居里温度。
在这个温度以上,材料变为顺电体。
铁磁体中的原子有固定的磁偶极矩,这些磁矩自发排列起来。
自发排列的原因是固体中电子的量子力学效应。
铁磁体的居里温度指向顺磁体转变的温度,同理对铁电体,指材料不再是铁电体的温度。
对于一块未极化铁电晶体,电畴随机排列,净极化强度为零。
当外加一个电场时,电畴同时向电场方向转动,当电场足够强时,全部电畴沿电场方向排列一致,这时晶体变成一个大电畴,处于极化饱和状态。
当扭转电场时,极化反转但不回零,晶体获得一个剩余极化强度PR,当电场被扭转到矫顽场Ec时,剩余极化强度被去除。
铁电相是一个相当严格的状态,大多数材料都是顺电状态,顺电相指即使没有固有电偶极子,电场也可诱发极化。
7.4 热电、压电和铁电材料根据固体材料对外电场作用的响应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是导电材料,即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它们是以传导方式传递外界电场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是电子传导、空穴传导和离子传导)。
另一类固体材料则是以感应方式来传递外界电场的作用和影响,这类材料叫做介电材料或电介质材料。
电介质材料置于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就会出现电极化,原来不带电的电介质,其内部和表面将受感应而产生一定的电荷。
电极化可以用极化强度P 表示(单位体积内感应的偶极矩),这种电极化可以分为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和取向极化。
有一类电介质即使无外电场的作用其内部也会出现极化,这种极化称为自发极化,它可用矢量来描述。
由于这种自发极化的出现,在晶体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方向,具有这种特殊结构的电介质,每个晶胞中原子的构型使正负电荷重心沿这个特殊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电偶极矩,使整个晶体在该方向上呈现了极性,一端为正,一端为负,这个特殊方向称为特殊极性方向,在晶体学中通常称为极轴。
而具有特殊极性方向的电介质称为极性电介质。
晶体的许多性质,诸如介电、压电、热电和铁电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电致伸缩性质、非线性光学性质、电光性质、声光性质、光折变性质等,都是与其电极化性质相关的。
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引起电介质产生电极化的现象,称为晶体的介电性。
7.4.1热电材料1. 热电效应(1) 塞贝克(Seebeck)效应当两种不同金属接触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接触电位差。
如果两种不同金属形成一个回路时,两个接头的温度不同,则由于该两接头的接触电位不同,电路中会存在一个电动势,因而有电流通过。
电流与热流之间有交互作用存在,其温度梯度不但可以产生热流,还可以产生电流,这是一种热电效应,称为塞贝克效应,其所形成的电动势,称为塞贝克电动势。
塞贝克电动势的大小既与材料有关,也是温度差的函数。
在温度差∆T较小时,塞贝克电动势E AB与温度差呈线性关系,即E AB=S AB∆T,式中S AB为材料A和B的相对塞贝克系数。
压电介电铁电关系压电、介电和铁电是固体材料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们都与电场和晶格结构有关。
本文将分别介绍压电、介电和铁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压电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现象,即在晶体的两个相对表面产生正负电荷的分布。
这种现象可归因于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位移,从而改变了电荷分布。
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硅酸锂等。
压电效应可用于制造压电传感器、压电陶瓷和压电驱动器等。
例如,压电传感器可以将压力或力转化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压力测量和控制领域。
此外,压电材料还可用于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探测器等设备中。
二、介电介电是指非导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的极化现象。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电材料中的正负电荷会分离并沿电场方向重新排列,产生极化现象。
常见的介电材料有氧化铝、二氧化硅等。
介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电容性能,可用于制造电容器、绝缘材料和介电体等。
例如,电容器中的介电层可作为电容储存电荷,起到分隔正负电荷的作用。
此外,介电材料还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电力系统和通信设备等领域。
三、铁电铁电是一种特殊的介电材料,具有自发极化现象。
与普通介电材料不同,铁电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除了会发生极化现象外,还存在两种不同的极化状态,即正向极化和反向极化。
常见的铁电材料有氧化锆钛、钛酸锶等。
铁电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能和非线性光学性能,可用于制造铁电存储器、铁电电容器和铁电传感器等。
铁电存储器具有高密度、快速读写和非易失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存储领域。
此外,铁电材料还可用于制造超声波发生器、声光调制器等设备。
压电、介电和铁电是固体材料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们在电场和晶格结构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压电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电荷分离现象,介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极化现象,而铁电材料则具有自发极化现象并存在两种不同的极化状态。
这三种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开发新型材料和优化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