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1.57 KB
- 文档页数:2
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分析及并发症处理【摘要】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探讨分析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各种方法及效果,对于不同大小、形态的息肉,采用单一和联合的内镜治疗。
并对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并发症进行分析。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并发症。
结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突向肠腔内的一种局限性隆起的赘生物。
凡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
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
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多出现在中年以后,大约有25-80%的发生率。
由于无明显临床特征,结肠息肉常被忽视或误诊,随着病情发展,后期常伴有腹胀、腹泻、便血、黏液血便等,若无及时就诊后期极易导致结肠癌的发生,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以是数个、数十个或更多发生,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通常无特殊不适症状,在体检行肠镜筛查时被发现。
在内镜下山田将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将其分为四型:Ⅰ型(广基扁平型息肉):呈丘状,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Ⅱ型(半球形息肉):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Ⅲ型(亚蒂型息肉):有亚蒂,隆起的起势部略小,形成亚蒂;Ⅳ型(带蒂型息肉):有蒂,隆起的起势部有明显的蒂部[2]。
根据息肉的形态,采取如下治疗方式,1、冷切除术2、APC术3、高频电圈套切除 4、粘膜切除术冷切除术(Cold polypectomy):不用高频电切除的息肉切除法,可以分为以下2种切除法。
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使用圈套器cold polypectomy,Cold forceps polypectomy(CFP):使用活检钳cold polypectomy。
- 144 -44(16):2508-2510.[7] BENNETT I C,SABOO A. The evolving role of vacuum assisted biopsy of the breast: a progression from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J]. World J Surg,2019,43(4):1054-1061.[8] MILLARD P S,GOLDSTUCK N. Minimally invasive,sutureless, adolescent male circumcision with topical anesthetic: a field trial of Unicirc, a single-use surgical instrument[J]. Transl Androl Urol,2020,9(2):516-522.[9] TEEN M S,OH S M,FLATOW G,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circumcision: a case series[J/OL]. A A Pract,2021,15(10):e01527.https:///34606484/.[10] CECCARELLI G,CASCIOLA L,BATTISTINI I,et al. Nonpalpable lesions of the breast: the Mammotome-biopsy in th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J]. G Chir,2005,26(5):187-193.[11]刘蜀,邹佳黎,周富林,等.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附1 267例报告[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8):1121-1125.[12]王恩礼,钟春嫦,罗建国,等.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703-704.[13]陈鹃,陈雄,梁小妍. Foley 导尿管在宫腔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679-688.[14]文强.气囊导尿管在耳鼻喉科的应用体会[J].云南医药,2010,31(4):488-489.[15] LU H,ZHENG C,LIANG B,et al. Analysis of long-termeffect of ureteral balloon dilatation combined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ainage tube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J]. BMC Urol,2022,22(1):1-10.(收稿日期:2023-05-24) (本文编辑:马娇)①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 龙岩 364000通信作者:张攸龄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马晓芬① 张攸龄①【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患者应用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作用目的:对结肠息肉患者行内镜治疗时落实临床护理路径方案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方法:于2015年1-12月因结肠息肉进入笔者所在医院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中,以随机法抽选32例病例进行研究,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其进行干预,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信息及满意度,同时对比其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状况。
结果:内镜治疗中落实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从(80.75±2.00)分升至(97.06±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时间为(6.75±1.15)d,满意度为96.88%(31/32)。
结论:结肠息肉患者接受内镜方案治疗时,通过配合落实临床护理路径方案,除了能提升其疾病知识掌握度以外,还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住院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可推广应用。
标签:结肠息肉;满意度;内镜治疗;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临床上新型的护理方案之一,临床护理路径强调以患者作为服务对象,并将时间作为护理工作中的横轴,以各种具体的护理手段作为纵轴,通过制定专业护理计划表,于表内明确规定各时间段的工作内容,以提升护理工作有序性、严谨性及计划性[1]。
对于结肠息肉患者,当其接受内镜治疗时,通过施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可使救治工作更具安全性。
为评定该护理措施应用效果及价值,此次重点对32例于2015年1月-12月因结肠息肉进入笔者所在医院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并施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期待能提升护理工作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5年1-12月因结肠息肉进入笔者所在医院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中,以随机法抽选32例进行研究,男20例,女12例;年龄42~64岁,平均(51.1±3.30)岁。
疾病类型:升结肠息肉患者2例(6.25%),直肠息肉患者15例(46.88%),横结肠息肉患者3例(9.38%),乙状结肠患者6例(18.75%),横结肠患者6例(18.75%);单个息肉患者12例(37.50%),是多发性息肉患者20例(62.50%)。
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临床分析(附16例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逐渐上升,2007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开展了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摘除结肠息肉近458例,术后发生出血16例,本文对16例术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法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47~74岁,平均53岁,其中腹泻腹痛 8例,便血或脓血便 3例,腹部不适3例,便秘2例。
单发4例,多发12例。
无蒂息肉2例,有蒂息肉14例。
镜下息肉直径约0.5-2.5cm。
术前口服阿司匹林1例,伴肠道感染1例,伴高血压2例,伴糖尿病3例。
1.2治疗方法治疗前行血、尿、便常规、传染病筛查、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对于便秘患者,提前三日口服通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高血压患者,术前服药控制血压。
治疗前日晚进流质饮食,按常规肠镜术前准备(蓖麻油清洁肠道,禁用甘露醇),所有病例在息肉处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非恶性肿瘤后,使用设备为OLYMPUS PCF-0260AZI结肠镜,SONY LMD-210C内镜显示系统,OLYMPUS PSD-20高频电灼器,圈套器,息肉回收器。
常规进镜至远端息肉部位,多发性息肉分次由高位到低位切除,扁平无蒂息肉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每点注射0.5~1ml,致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小于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钳取。
电凝指数30~40范围,套扎处冒白烟或粘膜变白为准、反复凝切并逐渐收紧套圈,将息肉割断;息肉断离后,复查残基发白,观察10min无活动出血退镜。
切下的息肉全部收回,并送病理检查。
2结果本组16例结肠息肉,病理检查提示,炎性息肉1例,腺瘤性息肉14例,增生性息肉1例。
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后出血中,术后24小时内出血5例,术后3-10天内出血10例,术后20天出血1例。
伴休克3例,伴腹痛10例,其中术后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2例,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例(术前已停用阿司匹林1周),术前肠道感染1例(控制肠道感染正常)。
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和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00例患者、375枚息肉进行镜下治疗的疗效。
结果:氩离子凝固术和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率100%。
术中出血15例,无穿孔病例出现。
切除的息肉局部癌变2例,1例追加外科手术。
结论: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以作为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分析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被公认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早期发现并切除息肉能预防及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具有快捷、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的优点,是目前最佳手段[1]。
高频电凝切除术和氩离子凝固术(apc)是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两种常用方法。
为探讨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我科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8月~2013年1月对100例患者、375枚息肉进行镜下切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男52例,女48例,年龄36~82岁,平均51.6岁,单发38例,多发62例。
本组检出息肉375枚,其中直径小于等于0.5cm的息肉215枚,0.6~1.0cm132枚,1.1~2.0cm24枚,>2.0cm4枚。
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病理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平滑肌瘤、错构瘤、血管瘤、肉芽肿;②结肠息肉直径<30mm;③无严重高血压和心脏病;④无心脏起搏器;⑤无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按內镜治疗常规准备。
依据息肉直径大小选择切除方法,氩离子凝固术:设定高频电发生器功率25~40 w。
送肠镜至息肉部位,充分换气,然后经内镜钳道插入氩离子凝固导管至病灶上方0.3~0.5 cm处,凝固治疗每次1~3 s,凝固次数视息肉情况而定,扁平、广基息肉直接凝固至病灶表面泛白、泛黄甚至出现黝黑样变为止。
其余采用混合波电凝器套扎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