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装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
- 格式:docx
- 大小:15.30 KB
- 文档页数:2
欧美服装发展史女性裙装的变迁不仅仅体现了经济的起落,亦能折射出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依附男权社会中男性的审美要求到追求自己的个性独立,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女性身体的解放。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文化中,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已经深入人心,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男女社会关系中,女性的地位变化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时代的开放,女性解放运动推动了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当今男女地位已经基本一致,女性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也改变了女性服装的设计原则,女性主义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影响愈加明显。
一、1837-1901 维多利亚时期的裙装英国王室的存在,已经从政治层面的关注点逐渐变为平民津津乐道的题材,王室的穿着一直都是时尚的风向标,但是阶层感的破除,男女地位的抗衡,和时尚的重新定义,王室的穿着可以欣赏和模仿,但是早已不是必须参照的标杆。
而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王室的着装却对整个时代的穿衣风格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尤其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蓬蓬裙和束身衣成为必备标志。
主要元素: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羊腿袖风格特点:精致庄重,婉约优雅女性文化:时刻保持挺拔的身躯和优雅的姿态以体现自爱这样的裙装对女性的腰身和胸部要求极高,为了展现出丰满的胸部以及纤细的腰部曲线,女性都不得不穿上现在看来有些“非人道”的束身衣,挤压胸部提高其位置,拉紧腰部,收拢背部,展现出挺拔轻巧的身姿,为了使纱裙蓬起的程度更大,还需要在里面套上巨大的钢丝裙撑,让女性在一颦一笑中都有沙沙作响的裙摆声衬托出婀娜多姿。
但这绝对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摧残和伤害,还记得小说《飘》中,郝思嘉为了能够在舞会上夺得众人瞩目,好几天不进主食,穿束身衣的时候让女仆拼命拉紧腰部束带,恨不得上脚蹬了,都已经快窒息得昏倒。
二、20世纪初期的霍布裙(Hobble Skirt)那时很多女性已经参与到工业革命中,工作上的需求让一部分心志解放的女性摒弃了那些带有蕾丝、丝带等繁琐配饰的礼服,改穿朴实的麻布套装。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文明时期。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和发展阶段:
1. 原始时期(公元前100,000年-公元前5000年):人类最早
开始使用动物皮毛和植物材料制作简单的衣物,以保护身体免受环境的影响。
2. 古代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476年):随着农业革命的
到来,人类开始种植棉花、麻和丝绸,并发展出纺织技术。
此时的服装开始出现不同的样式和装饰,反映了不同文化和社会地位。
3. 中世纪(公元476年-15世纪):在欧洲,羊毛成为主要的
纺织原料,制作精细的织物,如绣花和法国的刺绣。
这个时期出现了封建制度,服装成为反映社会等级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4.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随着欧洲经济的繁荣和
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时装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精致。
丝绸、绣花和装饰成为流行的元素。
5.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19世纪):发明了纺纱机和织布机,大规模生产的出现使衣物的生产变得更加快速和高效。
此时期出现了衣物制造工厂和流水线生产。
6. 现代时期(20世纪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服装行业变得愈加复杂和多样化。
大规模生产和快速时尚
的兴起,迅速推动了服装行业的发展。
此外,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在服装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品牌开始关注减少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
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改变了服装行业的销售渠道和消费习惯。
整体而言,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
1.在拜占庭时期的服装中,罗鲁姆和帕留姆这些带有鲜明的战服时尚的衣饰,充分体现了那个时期男子的英武之气。
2.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除了男子穿裤子外,男女同形,几乎没有性差。
品种有:内衣(鲜兹)、外衣(布里奥)、斗篷(曼特)。
3.20世纪纪50年代时,裙撑再度流行。
这一时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裙撑采用的发条(或者填钢丝也行)原料。
4.纵观巴洛克时期的男装,主要有两个最为明显的特点,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尽追求华丽,二是男装女性化5.波尔波阿莱本世纪第一位被称为“革命家”的设计大师。
不随波逐流抓住新的时代潮流确立自己的风格。
1、古罗马的男子服装主要为( C )。
A.阿比B.鸠斯特科尔C. 托加D.斗篷2、在古罗马,只有帝王才有权穿用这种(C)的宽松长袍。
A.红色B.黄色C. 紫色D.绿色3、文艺复兴时期贵族男鞋名称为( B)。
A.平底靴B.乔品C.桑达尔D.波兰那4、17世纪巴洛克男裤看上去像长短不一的褶裙,短的到膝盖以上,长的到小腿肚,上面布满( A)装饰。
A.缎带B.纽扣C.蝴蝶结D.刺马针5、因杰出的艺术成就,在1977、1979和1982年三次获得时装界金顶针奖的设计大师是:(A )A.皮尔.卡丹B.纪梵希C.瓦伦蒂诺.加拉班尼D.乔治阿玛尼三、名词解释:1、拉夫领答:①拉夫领是独立于衣服之外的一种褶饰花边的领饰,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
②拉夫呈车轮状,又厚又硬,脖子围上后头无法自由活动,人们强制性表现出高傲、尊大、不可一世的姿态。
后来下颌处空出一个三角形的拉夫。
2、庞塔龙庞塔龙长裤,原是17世纪意大利喜剧演员在舞台上穿的一种不扎裤脚的细筒裤,又叫“桑?克尤罗特”是对贵族穿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的革命来穿用。
红、白、蓝三色条纹毛织物象征革命。
与庞塔龙组合穿的有双排扣背心和红色无檐帽。
3、、新艺术运动答:①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和内容很广泛的“装饰艺术”运动。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牛仔裤发展简史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第一条拉链诞生直到20世纪20年代,李维斯品牌()的工装裤还是西部工人的主要工装。
众所周知,1893年怀特肯·贾布森 (Whitconlb.jobsorl) 最早发明了拉链。
1913 年又由他的一个雇员进行了改进。
拉链的运用不仅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也带来了全新的观感。
世界上第一条拉链牛仔裤于1926年由公司推出.同时设计出舒适的 U 形裤胯 (SaddleComfort) 。
传统工装中的新面孔以“合身裁剪” (Tailored Sizes) 作为自己的宣传口号。
自1889 年 H.D.Lee 公司创立开始, Lee 一直致力成为美国建设者的代言人。
1924 年,Lee 决定告别工作服。
把视线投向牛仔裤这块宝地,提出了“建设美国的牛仔裤”的宣传口号,迅速拓宽了公司的业务,使得该品牌的牛仔裤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此之前,Lee几乎全部生产工农业劳动者的服装,尤其是铁路工人的服装。
20世纪30年代首次度过密西西比河。
20 世纪 30 年代的牛仔裤全都扮演着工作服的角色。
仍以实用设计为主,开始出现了一些便服的倾向。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个时期。
是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
美国西部牧场主人为了弥补经济萧条所带来的损失.纷纷将牧场改成度假旅馆。
以供东部的有钱人休闲度假。
东部人也认为去西部度假比去欧洲度假更加实惠,他们不仅为中西部的旖旎风光所陶醉,同时也迷上了西部传奇中英雄牛仔的故事。
美国好莱坞的男影星们在表现美国西部牧人牛仔生活的影片中,穿起牛仔裤装,不仅营造出朴素、粗犷的生活情调。
还促成了牛仔裤的浪漫形象。
在美国影坛有“牛仔之王”称号的罗伊·罗杰斯。
更是将美国西部牛仔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喜欢上牛仔们穿的英姿飒爽又弥漫着乡土气息的牛仔裤,并且亲身体验到了牛仔装的功能性。
于是,上世纪 30 年代中期,中西部的农业地带几乎人人穿着的牛仔裤第一次被带到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繁华都市,牛仔裤开始步人流行服装的行列。
西方服装史上最经典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服装不再像战前“男军装,女工装”的单一装扮。
在社会变化和一批设计师的努力下,创造了50年代西方高级时装的辉煌,成为永远的经典,载入了时装的史册,也使高级时装业的发展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峰。
1950年代的盆领、大翻领使颈部和肩部的线条显得柔和。
取代过往的荷叶边装饰,新的“彼得潘式”领口采用针织与皮草的层叠使用。
旧式百褶半裙、大幅的裙摆被改良成无褶A字裙,长度也相应缩短,使穿着者活动更加自如。
细腰带是值得投资的单品,用来提示腰部线条。
关键词:经典优雅划时代
1.新风貌 New Look
1947年2月17日,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巴黎推出以“花冠”命名的系列时装,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几乎世界所有的媒体都以其为头版头条。
有人甚至惊呼:是Dior的“New Look”真正的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们遭受战争重创的心灵重归美好与宁静。
袖子长度通常到小臂中央,即所谓3/4袖,里面衬以长手套。
圆润平滑的自然肩线,用乳罩整理的高挺的丰胸,连接着束细的纤腰,用裙撑撑起来的宽摆大长裙,长过小腿肚子,离地20CM,搭配细跟高跟鞋,整个外形十分优雅,女性味十足。
“新风貌”具有19世纪上层妇女的那种高贵、典雅的服装风格,但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设计手法,重新演绎,表现出的女性化与战争时期的男性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2.鸡尾酒装
鸡尾酒装是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1948年推出的新样式,其设计的要点是前胸开领比较低,吊带在肩膀靠近手臂的位置,胸部和肩膀较为暴露。
领口成V形或心形,裙身则有A字裙或直身式。
裙长至小腿,比正式的晚礼服稍短,非常适合在时间较早的社交活动中穿着,是介于休闲和正式晚礼服之间的一种服装。
由于服装比较紧凑、随意,使着装者显得年轻,故受到各阶层不同年龄女性的欢迎。
3.香奈儿回归
就在欧洲一片“迪奥先生彻底击败的香奈儿夫人”的惊呼声中,流亡瑞士的可可·香奈儿奶奶宣布重返巴黎时尚界,时值1953年,以小黑裙,羊毛套装和5号香水闻名的香奶奶已经70岁,并且15年没有在工作了。
香奈儿回归后的第一次发布会可谓惨败,只有美国报业给予了些许积极报道。
当时她设计的是这种露背长裙,被法国媒体嘲讽“老祖母的衣服”。
1957年,对于香奈儿是划时代的一年。
宽身开襟短夹克点缀黄铜纽扣或口袋,袖子翻起露出衬衣袖口。
花呢,锦缎,层层叠叠的珍珠项链,惜布如金的冷淡优雅风为74岁的香奈儿迎来巨大的胜利。
与迪奥的华丽拗造型相对应,香奈儿坚持宽松合身,一分不多。
她的四只口袋滚边套装为格里斯·凯莉,杰奎琳,罗密·施奈德等名人喜爱。
同年,大魔法师迪奥先生去世,Yves Saint Laurent出任迪奥第二人设计师。
这一时期的香奈儿树立了其几大标志:利落中性的军服式样,毛皮和绣花装点的斯拉夫风,英国乡村格子呢,黑色连衣裙以及菱形格。
4.结语
20世纪50年代的共性可以用制式,套装,消费主义来形容。
走出战争的阴霾,女性回归家庭,家电的普及使主妇从锁务中解脱出来。
百货公司出售成衣大约$6-10美金一件,是中产阶级家庭可以负担的价钱。
从定制到购买成衣使得服装价格变得亲民,而成衣公司纷纷模仿高级时装缝制出的平价服饰更是令时尚在民间快速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