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服装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17.66 MB
- 文档页数:31
学习20世纪男装发展史的重要性:近百年来,欧美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全球,服装文化也是其中之一,这种影响是颠覆性的。
改变了大部分国家的着装风貌。
中国自推翻清政府之后,国人的男女着装就基本以欧美服装风格为基础。
时装界的潮流总是呈现一派“风水轮流转”的趋势,不论老辈新秀总游走于复古与未来间,试图以新的语汇重新解读时装风格。
所谓的风格其实是经过无数人追捧拥戴,经过雕琢提炼,形成一个年代的缩影,最终载入史册,成为历史上璀璨的宝石。
所以要从事男装设计,研究男装风格,必须先了解男装的发展历史。
–1900—1919–王孙落事业成关键风格:1.1、长至臀部的西装搭配修长的裤子,衬衫的衣领变小。
2.2、燕尾服简化,男士无尾礼服在美国纽约诞生。
3、军用服装和色彩开始流行,如海军蓝、海军绿、陆军卡其色。
1.4、风雨外套从英国传至美国。
1920-1929 身体需要浪漫空间(小资情调当道)关键风格:1.1、长至臀部的西装搭配修长的裤子,衬衫的衣领变小。
2.2、燕尾服简化,男士无尾礼服在美国纽约诞生。
•1930-1939 好莱坞成衣架(时尚形象是完美成熟的银幕偶像)关键风格:1.1、英式立裁西装被认可,特点为腰部合身、宽肩、大翻领。
营造收腰贴身、背挺肩拔的成熟形象。
2.2、水手领和一字领的T恤被当作外衣穿着。
3.3、狩猎夹克流行。
•1940-1949 不从军也要穿军服关键风格:1.1、宽肩收腰的日常西装依然盛行。
2.2、军服风格大行其道,如防水风衣、皮革飞行夹克、斜纹棉布裤、羊毛衫及T恤流行,成为大众休闲服装。
•1950-1959 新纨绔子弟(50-60年代婴儿潮)关键风格:1、商务西装的主要廓形为自然肩形的西装和常春藤样式。
2、蓝色牛仔、黑色皮夹克成为叛逆符号。
(这两种服装由于詹姆斯·迪恩在电影《无因的反抗》和马龙·白兰度《码头风云》中穿着而风靡一时)•1960-1969 解放男性形象嬉皮时代关键风格:1.1、前期流行优雅的肯尼迪风格,当时西装明显的特点为修身廓形、两粒扣、窄驳头、强调腿部的男子瘦型裤大受欢迎。
20世纪女装的历史服装的款式和流行服装时尚是不断在变化,时尚界不断跑道创新和夜飞潮流淹没。
时尚在西方世界,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经历了持续动荡和重大变化。
从1900年到2007年,流行时尚,包括加强后方忙碌,短挡板礼服,宽腿喇叭裤,和故意扯下牛仔裤等时尚。
这些和其他主要的流行趋势构成了二十世纪女性服装的迷人的历史。
Haute Couture的时代:1900至1920年妇女在20世纪初的时尚强调的成熟,全想通身体的轮廓。
低萧条和弯曲的臀部被标榜时代的着装风格(Pendergast 2004年)。
在第一个十年的最初几年,裙子长,往往包含小火车,类似通常在今天的婚纱。
然而,十年接近尾声,裙子渐渐短,开始显露踝关节的诱人的一瞥。
礼服的整体轮廓也略有变化,朝着一个更窄,直线移动。
20世纪初,也标志着在巴黎高级女装运动开花。
巴黎设计师为西方世界的其余部分的时尚基调,其设计高度后寻求上层阶级的妇女。
相当频繁,赌马担任一个重要的新时装亮相,作为著名的设计师模型穿着他们的最新创作(Pendergast 2004年)参加这些赛事。
从1910年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尚继续朝着更薄,更窄的轮廓,强调平面萧条和苗条的臀部(Pendergast 2004年)。
忙碌和火车,从礼服,裙子的长度揭示皮肤诱人的新领域,发挥时装设计师。
然而,随着战争于1914年开始,注意力和材料得出远离时尚的设计,并没有显著的时尚发展再次发生,直到和平在1918年年底宣布。
现代时代:1920-1940在20世纪20年代,服装的款式正式进入现代时装设计的时代。
在这十年中,妇女开始摆脱束缚衣服首次公开拥抱更舒适的风格,如裤子和短裙。
尽管流行时尚保持相对保守的到1925年之前,短裙,低腰围,和插板时代的革命风格特点的十年后半期(1992号馆)。
服装适合紧贴在身上,以强调青春优雅。
下摆被削减到膝盖,腰围几乎完全消失。
无钢圈Cloche帽子也成为一个关键的流行服装项目,在此期间(Pendergast 2004年)。
19~20世纪欧洲女子服饰风格演变简述1870-1890年期间合体连衣裙的普林塞斯(princessdress),突出特点是臀部突起,这种与上世纪出现过的臀垫巴斯尔相似,都认为是巴斯尔的复活,所以把这一时期称为巴斯尔时期。
此时与突出臀部相呼应的是要求女子挺胸收腹,为达到这种前挺后翘的外形特征,紧身胸衣仍是不可少的重要服装。
极端的这种追求外形特征就把女性身体侧面轮廓改变成具有S 型特点的柔美曲线1890-20世纪初这一时期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思潮即新艺术运动。
其特点就是否定传统的造型样式,采用流畅的曲线造型突出线性装饰风格。
服装受新艺术运动影响能体现曲线美的女装最受欣赏。
女子上身用紧身胸衣把胸部托起,腰部勒细,背部沿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扩,划出优美的曲线。
连衣裙的袖子为羊腿袖,称作gigotsleeve。
20世纪初第一阶段:一次世界大战1900-1907服装仍然流行上世纪末S型样式,服装的造型基本相同,紧凑的上身、宽大的裙子、高耸的衣领,强调胸部、臀部突出,小腹平直,夸张的帽子上有复杂而庞大的鸵鸟毛或鹦鹉毛装饰。
整个设计的核心内涵,就在于紧贴身体,把女性的身体都束缚成为一个标准的式样。
如:紧身胸衣————这个在西方女装舞台上雄霸了300多年的塑身衣具,为塑造女性理想形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以前无疑是这个时期不可缺少的一种时尚。
第二阶段:1907-1914(传统型到现代型女装)把妇女从紧身胸衣中解放出这阶段女装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流行了数十年的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线条趋于直线,在年轻女性与中老年妇女穿着行为的激烈较量中,女装从丰胸、束腰、翘臀的传统形态向平胸、松腰、束臀的现代形态转变。
1907年特别强调s型曲线的服装之风逐渐趋缓,女装长度向下延伸,腰围放大,臀围收缩。
1908年女装继续向放松腰身的直线形转化,裙子也开始离开地面,露出鞋面。
1909年以后紧裹臀部和腿部的蹒跚裙出现,迅速成为流行时尚。
二十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中国20世纪的服装变迁是一个充满变革和传承的历史过程,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20世纪服装变迁的主要特点和阶段:1. 早期(1900年代初-1940年代):-早期20世纪,中国的服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男性穿着长袍、马褂,女性穿着旗袍等传统服饰。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一些西式服饰逐渐进入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城市中流行。
2. 战争年代(1930年代-1940年代):-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由于动荡战乱,人们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实用性,服装设计简约,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
3.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代):-195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提倡“四清”运动,服装风格简朴,注重实用,强调劳动和平等。
-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服装,如中山装,成为标志性的政治服饰。
4. 文革时期(1960年代后半-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服装风格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普遍实行“三支两军”服饰标准,即军装和革命性军事制服,强调平等。
5. 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经济改革时期,服装开始多样化。
-西式服饰大规模流行,同时也有一些混搭的穿着风格,人们开始注重个性和时尚。
6. 90年代至今:- 19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国际时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大,各种时尚潮流涌现。
-21世纪初至今,中国的服装市场迅速发展,国内设计师崛起,中国时装周成为国际时尚界的重要一员。
7. 传统与现代融合:-当代中国服装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特点,设计师们通过吸纳传统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时尚。
总体而言,中国20世纪的服装变迁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的演变过程。
社会变革、文化影响以及经济发展都对服装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西方服装史上最经典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服装不再像战前“男军装,女工装”的单一装扮。
在社会变化和一批设计师的努力下,创造了50年代西方高级时装的辉煌,成为永远的经典,载入了时装的史册,也使高级时装业的发展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峰。
1950年代的盆领、大翻领使颈部和肩部的线条显得柔和。
取代过往的荷叶边装饰,新的“彼得潘式”领口采用针织与皮草的层叠使用。
旧式百褶半裙、大幅的裙摆被改良成无褶A字裙,长度也相应缩短,使穿着者活动更加自如。
细腰带是值得投资的单品,用来提示腰部线条。
关键词:经典优雅划时代1.新风貌 New Look1947年2月17日,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巴黎推出以“花冠”命名的系列时装,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几乎世界所有的媒体都以其为头版头条。
有人甚至惊呼:是Dior的“New Look”真正的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们遭受战争重创的心灵重归美好与宁静。
袖子长度通常到小臂中央,即所谓3/4袖,里面衬以长手套。
圆润平滑的自然肩线,用乳罩整理的高挺的丰胸,连接着束细的纤腰,用裙撑撑起来的宽摆大长裙,长过小腿肚子,离地20CM,搭配细跟高跟鞋,整个外形十分优雅,女性味十足。
“新风貌”具有19世纪上层妇女的那种高贵、典雅的服装风格,但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设计手法,重新演绎,表现出的女性化与战争时期的男性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2.鸡尾酒装鸡尾酒装是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1948年推出的新样式,其设计的要点是前胸开领比较低,吊带在肩膀靠近手臂的位置,胸部和肩膀较为暴露。
领口成V形或心形,裙身则有A字裙或直身式。
裙长至小腿,比正式的晚礼服稍短,非常适合在时间较早的社交活动中穿着,是介于休闲和正式晚礼服之间的一种服装。
由于服装比较紧凑、随意,使着装者显得年轻,故受到各阶层不同年龄女性的欢迎。
3.香奈儿回归就在欧洲一片“迪奥先生彻底击败的香奈儿夫人”的惊呼声中,流亡瑞士的可可·香奈儿奶奶宣布重返巴黎时尚界,时值1953年,以小黑裙,羊毛套装和5号香水闻名的香奶奶已经70岁,并且15年没有在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