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路易斯康生平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5
建筑师背景路易斯•康:是20世纪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他的观念改变了美国建筑的方向。
康从早年的作品犹太教堂起,就显现出对”砖”的独特偏爱。
他对建筑环境和场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一座建筑在它存在于纸面上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表达着自身的愿望”。
康的作品的形式感非常强烈,他认为组成远古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
在他的作品中,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基本几何形的运用。
路易斯•康,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35年在费城开设设计事务所,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7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独特的约束性。
其著作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
建筑概况萨尔克研究所是由乔纳斯•萨尔克(Jonas Salk)博士——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发明人——出资建立的一所旨在研究基本生命原理的机构。
在这里,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可以相互合作,在更广泛的领域协同探索人类发展中的医学问题。
1960年,萨尔克邀请当时已经颇为知名的路易斯•康来主持设计,工程至1965年完成,最终成为路易斯•康的代表作品之一。
研究所坐落于加州西海岸的拉•霍亚(La Jolla,California),静静的俯瞰着太平洋。
设计最初包括三个部分:实验室、社区中心、宿舍区(图3),可以容纳57名教学人员及850名科研工作者从事研究,但最终只有实验室部分建成。
康的设计由两座对称的实验楼组成,每栋建筑6层,包括3层实验室和每层实验室上方的设备层。
中央是被称为第五立面的研究所庭院,一座大理石的广场,中央一条水道穿过,充满了仪式的纪念性。
这书是通过空间构成的方法来读康形成自己设计体系的过程.建筑师无非都在好奇三件事情:新空间,新结构体系和新材料.而书中16章都在阐述康设计发展的两条线:1 空间上:与同样空间是古典构成的密斯相比,康打破古典空间的中心整体性,寻找另种空间单元的组合方式,达到另种统一。
2 结构上:从框架体系,康逐渐发展成结构自身的排列序列,结构和空间单元的整和.同时作者也强调了,除了空间构成的特质,康对光线和空间体量(墙,柱,顶棚)结合的敏感运用,是形成他重量感的面域和优美静谧空间的另一元素.以上只是我读这书大概的总结,我的状态是不是特别迷恋某个建筑师.但是作者第9章(P84)的总结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结合翻译,说下我的模糊的理解:多米尼加平面图20世纪80到90年代,诞生了许多类似多米尼加修道院这样的构成(我理解的是平面构成).这样完全打散”解构”的空间构成不可能脱离广义的构成.但这样的结果不外乎就是随机的”构成”,或者说是设计的重点变成寻找不同空间单体之间特殊的关系. 康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尝试过那种不规则的重组来建立构成.这种设计方法在20世纪空间构成历史上占据了应有位置,但当空间构成完全达到”解构”.是否依赖空间构成和空间创造力来探索设计快到极限了呢?(翻译用的是”解构”,我很怀疑这个词,也不知道原口秀昭说的”解构”是否指的是日本那些抽象的空间原型) (收起)现代建筑空间的演变是从墙的空间到水平板式空间的演变。
有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墙在结构中起了越来越弱小的作用,也有在过去人们生活的社会没有现在的健全,所以人类心理上需要足够厚实的小空间来获得安全感呢?而现在人们的社会太拥挤而需要一种通透感呢大体上来说,建筑师既不是文学家,也不是思想家,更不是宗教家,建筑本来是单纯、朴素、简单、日常化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
通过建筑师的努力,使它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建筑简单,建筑理论当然也必须单纯、朴素而容易理解,就不应该过于深奥。
解读路易斯康从1907年开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每年都会颁发一次纪念金牌,用以表彰为世界建筑艺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建筑师个人。
曾经获得过此奖的有:托马斯"杰弗逊、弗兰克"赖特、路易斯"沙里文、贝聿铭、西萨"佩里,还有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勒"柯布西耶、理查德"福勒等等,以及里卡多"莱格瑞塔。
由于这些大师为世界建筑历史留下了光辉的杰作,因此每个金质奖章获得者的名字被郑重地镌刻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建筑师协会总部大厅的大理石墙面上。
路易斯"康在1971年获得了此项殊荣,有评论认为,路易斯"康应当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建筑诗哲”。
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生于1901年。
1905年,康的一家由波罗的海里加湾的爱沙尼亚的萨拉岛移民到美国。
路易斯"康早年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20世纪的20至30年代在费城执业。
自1947年到1957年的十年间,路易斯"康担任过耶鲁大学教授,还曾是哈佛设计学院的一员。
在现代设计领域内最具声望的哈佛设计学院里还有过其他很是著名的设计师,如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等。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从M"格雷夫斯、P"埃森曼、C"摩尔到C"詹克斯等人基本上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们都喜欢理论思索与写作。
除了要阐述自己的作品和思考,他们也十分喜欢解读他人,其中的C"詹克斯就是这样从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作品解析入手的,受到不少思想启迪的詹克斯,在其《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中讨论了不少现代建筑名师的各类型建筑设计,其中对于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的解析与探讨就费了不少笔墨。
解读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1901年2月20日-1974年3月14日),是爱沙尼亚裔犹太人,美国建筑师。
他出生于爱沙尼亚的Saaremaa岛。
1901年,举家移民美国,并在费城长大,1914年5月15日成为美国公民。
在宾夕法尼亚州几家公司工作后,他于1935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从1947年到1957年,在继续私人业务的同时,他在耶鲁大学担任设计评论和建筑学教授。
从1957年直到去世,他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教授。
路易斯·康身材瘦小,然而他对现代建筑的实践却是非凡的。
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建筑并以艺术家的手来草绘他们。
其设计风格深受古代遗迹影响,倾向于宏伟庞大。
对于路易斯康来说,建筑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有生命力的偶像。
路易斯·康的创作精神来源于一些古典主义作品的影响。
希腊,罗马,歌特,文艺复兴建筑都影响了路易斯·康。
对于康来说,这些建筑站在那里如同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永恒的奇迹。
就这一点来说,另一个人——勒,柯布西耶也对他有着重要的影响。
柯布的作品深刻的影响着路易斯康。
然而,对于柯布的作品,路易斯·康认为这些作品属于柯布本人,因此他从不会照搬这些作品。
柯布西耶的作品激发了路易斯·康心中对于建筑的情感,而在柯布西耶之前的年老的建筑师却没有。
那些年老的建筑师走着一个平常的道路,没有人真正的切入到问题的核心。
柯布西耶的与众不同的观点和作品为其所接受。
然而,柯布西耶后来的那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建筑”却并不是完全为路易斯·康所赞赏的。
路易斯·康在柯布其后探寻着自己的道路。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超越了现代主义的不朽杰作。
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当路易斯·康做特伦顿公共浴室时,他发现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一些特定的空间是很不重要的,而另一些空间才是做正在做的事情的真正理由和目的。
路易斯康生平简介Louis I. Kahn's Biography synopsis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uis I. Kahn's life was firmly rooted in Philadelphia, just as his enduring legacy as a teacher and practitioner has continued to affect the architectural community in the region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当老师和实习者在这个区域继续影响建筑社区入21世纪,其中一位20世纪的第二个一半的最显要的国际建筑师,路易斯·康的生活于费城坚定地根源,正他忍受的遗产。
一个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建筑师,路易斯·康的生活是扎根在费城,就像他永久遗产作为一个教师和医生继续影响建筑社会在该地区为21世纪。
Kahn was born in Estonia, the son of Bertha Mendelsohn and Leopold Kahn, and emigrated with his family to Philadelphia in 1906. Like a number of his contemporaries, Kahn first studied architecture at Central High School, where he was a classmate of Norman N. Rice, and went on to the architecture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Kahn earned a B. Arch. in 1924, winning a bronze medal in the Arthur Spayd Brooke Memorial Prize his senior year, with Paul P. Cret as his studio critic. While still a student, Kahn was employed in offices in the city as a draftsman during the summer, including Hoffman-Henon Co., for whom he worked in 1921, and Hewitt & Ash, where he was employed the following year.康出生在爱沙尼亚,康是Bertha Mendelsohn和Leopold Kahn的儿子,并在1906年与他的家庭移居到费城。
在当时那个年代,康在中央高中第一次学习了建筑学,他是Norman N. Rice的同学,并且继续建筑学节目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Kahn赢得了B.曲拱。
在1924年,获得在亚瑟Spayd Brooke纪念奖的一枚铜牌他的高年级,与保罗P. Cret作为他的演播室评论家。
当仍然学生,Kahn在办公室被雇用了在城市作为制图员在夏天期间,包括Hoffman-Henon Co.时,他在1921年工作和Hewitt &灰,他被雇用来年。
卡恩出生在努,爱沙尼亚的儿子,Bertha Mendelsohn和利奥波德卡恩和移民与家人在1906费城。
像他的一些同时代,卡恩在第一次研究建筑中央高中,在他的同学(Norman大米,和他的建筑计划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卡恩获得了B.门。
在1924,赢得铜牌spayd在阿瑟·布鲁克纪念奖其高级年,与保罗.P. 克雷,他的画室评论家。
仍然是一个学生,卡恩是受雇在办事处在城市的起草人在夏季,包括霍夫曼-埃农公司,而他在1921,和休伊特After graduation, Kahn entered the office of City Architect John Molitor as a senior draftsman (among these was also Rice) working on the design of the 1926 Sesquicentennial buildings. Kahn later recalled his position in Molitor's office as chief designer, but this position was in fact held by W. J. Sutphen. Kahn left Molitor's office not long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exposition buildings, joining the practice of theater designer William H. Lee in 1927. In 1928, Kahn left for Europe to see the architecture he had studied from afar and to hone his skills as a renderer. He traveled through northern Europe and Italy, visiting Norman Rice in Paris but did not express particular interest at the time in the work of Rice's employer Le Corbusier.在毕业以后,Kahn进入了城市建筑师约翰Molitor办公室作为(在这些之中也是米)研究1926年Sesquicentennial大厦的设计的一位资深制图员。
Kahn后召回了他的位置在Molitor的办公室作为主设计师,但是这职务实际上由W.J. Sutphen担任。
Kahn辞去了Molitor的职位在博览会大厦的完成之后,在1927年加入剧院设计师威廉H.李实践。
在1928年,Kahn 离开为了欧洲能看他从在远处学习了和磨刀他的技能作为renderer的建筑学。
他游遍北欧和意大利,参观诺曼底米在巴黎,但是当时没有表达特别的好处在米的雇主Le Corbusier工作。
毕业后,卡恩进入办事处的城市建筑师约翰·莫利托作为一个高级起草人(其中还米)的设计工作的建筑物1926 150。
卡恩后说他的立场,莫利托的办事处总设计师,但这一立场是由W.J.萨特芬。
卡恩离开莫利托的办公室后不久完成博览会建筑物,加入这一做法的战区设计师威廉·李1927。
在1928,卡恩前往欧洲的建筑他研究过远和锻炼他的技能是一个输出程序”。
他走遍欧洲北部和意大利,访问诺曼·赖斯在巴黎表示,但并不特别感兴趣的时间在工作的赖斯的雇主le Corbnsier。
Kahn returned to Philadelphia in 1929. His widow Esther, née Israeli, later recalled that he had made plans before his departure to establish a partnership with another architect who died before Kahn's return to the city. She remembered this architect to be Sydney C. Jelinek, another Central High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William H. Lee office alumnus, who did not die, however, until 1979. For whatever reason, Kahn did not establish a partnership upon his return, and instead found work in Cret's office as a designer, participating in the 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 project, among others. Seemingly gainfully employed, Kahn married in 1930. Cret was unable to continue to keep Kahn in his office, but helped him to find a position as a designer with Zantzinger, Borie & Medary at the end of that year. He remained in that office until early 1932, participating in the U. S. Department of Justice Building project in Washington, D.C.在1929年Kahn回到了费城。
他的寡妇埃丝特,née以色列人,以后召回他做计划,在他的离开建立一次合作以死,在Kahn的回归到城市之前的另一位建筑师之前。
她记住这位建筑师是悉尼C. Jelinek,另一所中央高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威廉H.李办公室校友,没有死,然而,直到1979年。
无论什么原因,Kahn没有建立一次合作在他的回归和发现了工作在Cret的办公室作为设计师,参加Folger莎士比亚图书馆项目,除了别的以外。
表面上报酬好使用,Kahn在1930年结婚了。
Cret无法继续在他的办公室保留Kahn,但是帮助他发现一个位置作为有Zantzinger的一位设计师,Borie & Medary在那年的结尾。
他在直到早期1932年的那个办公室保持,参加美国司法部建筑项目华盛顿特区,卡恩返回费城1929。
他的遗孀埃斯特,以色列nã©e,后说,他计划在出发前,建立伙伴关系,另一个建筑师前死卡恩回归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