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6.64 KB
- 文档页数:2
自体颅骨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者:刘军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分析自体颅骨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并探究其防治方法。
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5月行自体颅骨修补术的患者23例作为A组,其余2011年6月-2014年4月的27例病患作为B组,在自体颅骨的保存和手术细节上进行了改善,在复检过程中检查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和切口感染情况,并检测是否有出现头皮下积液、术后疼痛、术后癫痫和骨吸收等并发症。
结果:自体颅骨修补术术后出现骨吸收的频率相对其他病症的频率要高,出现术后癫痫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相对比于A组,B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病人数都较少,发病频率都较低。
结论:自体颅骨修补术相对于采用其他材料的植入有更多的优势,但颅骨的保存和手术的专业技术仍需进一步改善以减少病患产生并发症。
【关键词】自体颅骨修补术;并发症;防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交通工具如轿车的使用越来越多,车祸所致重型颅脑外伤数量逐年上升[1],去骨瓣减压手术也因此增加,实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
颅骨修补术是针对脑外伤及开颅手术等导致颅骨缺损从而对脑颅进行修补的一种常见的脑外科手术。
常用的修补材料有自体颅骨骨瓣、改良保存自体颅骨骨瓣、高分子聚合材料、钛金属板[2]等,颅骨修补手术虽然较为简单,但术后却容易产生并发症,就自体颅骨修补术而言,由于自体颅骨的保存不当和手术中细节处理不妥等因素容易产生切口感染、头皮下积液、术后疼痛、术后癫痫和骨吸收等并发症,给病患带来很大的痛苦且增大其经济花费,因此对行颅骨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有极大的意义,本文就在我院行自体颅骨修补术的50例病患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1.1 基本资料2009年6月-2014年4月来我院行颅骨修补术的病患共145例,其中自体颅骨修补术的病患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在25-56岁之间。
其中,由于脑外伤去骨瓣减压者30例,因切除肿瘤术中或术后行去骨瓣减压的病患12例,因大脑中动脉梗塞行去骨瓣减压的8例。
钛网颅骨成形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目的:探讨钛网颅骨成形术后发生并发症原因以及应对方案。
方法:纳选对象为2011年2月到2023年7月在院行钛网颅骨成形术的7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原因,并予以针对性处理。
结果:70例患者中,术后共计有12例发生并发症,皮下积液、钛网外露、切口感染以及钛网松动各4例、4例、3例及1例,经及时处理后患者均痊愈且顺利出院。
结论:在开展颅内成形术时,需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材料,术前完善相应准备工作,术中规范操作方法,以无菌原则开展操作,观察患者变化,及时发现及处理问题,以此来降低及避免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钛网颅骨成形;并发症;应对策略目前,临床在缓解患者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将去骨板减压术作为有效干预方法,但术后遗留下的颅骨缺损等情况,易导致颅骨受损、美观度下降等问题出现,甚至还会对患者的脑功能造成影响[1]。
颅骨成形术是以促进颅骨完整性与生理密闭性恢复为治疗目的,可维持颅内压处于稳定状态,避免脑组织再次受损,同时还能恢复至原有外观,对患者症状起到理想缓解作用。
钛网作为常应用成形材料,但术后患者易出现钛网外露等并发症,一旦未及时予以干预,易影响到成形术效果[2]。
此试验是为分析导致颅骨成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确保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纳入者为在医院接受钛网颅骨成形术治疗的患者,70例为总纳入数量,年龄最低/最高18岁和65岁,均龄值在41.58±5.72岁;性别男/女40例和30例;成形术时间最长/最短3个月和7年,均值3.14±0.78年。
1.2方法经全麻处理后选择原切口作为入路方式,借助电刀对帽状腱膜下层于颞肌下层实施分离处理,将皮肌瓣翻起仔细进行剥离,避免将硬脑膜切开而导致脑脊液漏或者损伤到皮层血管;对于硬脑膜受损者,需予以缝合及修补处理;对于出血者需予以止血处理;将缺损区域骨缘暴露出来,约为5mm,在骨窗上贴上完成塑形的钛网,最大程度上达至解剖复位后,借助钛钉对缺损骨窗边缘进行固定,数量在10枚至12枚,待头皮贴服以及愈合效果良好后,在皮瓣下置管,进行2d至3d的负压吸引;术后1d至3d时复查头颅CT。
一、手术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颅脑手术已成为治疗颅脑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开颅手术往往会导致颅骨缺损,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恢复颅骨完整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颅骨修补手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补颅骨手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手术适应症1. 颅脑外伤导致的颅骨缺损;2. 颅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行开颅手术后遗留的颅骨缺损;3. 先天性颅骨缺损;4. 颅骨感染、颅骨畸形等疾病。
三、手术方法1. 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在术后2-3个月左右进行颅骨修补手术,以利于患者恢复。
2. 手术材料:目前临床应用的颅骨修补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a. 自体颅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排异反应、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手术创伤较大,且可供移植的颅骨有限;b. 人工材料:包括钛网、聚醚醚酮骨板、PEEK材料等,具有易于塑形、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但存在一定的排异反应和感染风险。
3. 手术步骤:a. 切口:根据颅骨缺损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b. 骨窗制备:清除颅骨缺损处的坏死组织,扩大骨窗;c. 材料选择与塑形:根据患者情况和颅骨缺损形状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塑形;d. 修补:将塑形后的材料放置于颅骨缺损处,固定;e. 闭合切口:逐层缝合皮肤,放置引流管。
四、手术效果1. 术后患者颅骨完整性得到恢复,外观美观;2. 减少了颅骨缺损导致的脑组织局部血流动力学和脑脊液循环障碍;3.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手术风险与并发症1. 手术风险:术中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2. 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头痛、感染、排异反应等。
六、总结颅骨修补手术是治疗颅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恢复颅骨完整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
然而,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手术风险,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同时,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伤害,其后果可能包括颅内感染。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和干预对策十分重要。
本文将围绕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
1. 术中因素:手术中的污染程度、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是术中影响感染的重要因素。
2. 术后因素:术后的伤口护理、患者的体质状况、免疫功能状态等也会直接影响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3. 医院环境:医院环境的卫生状况、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以及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是影响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4. 个体因素:患者自身的情况,如既往有无手术史、有无合并症、疾病的种类等都可能对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二、干预对策探讨1. 术前准备:术前加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和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医院。
2. 术中细节: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手术区域和手术器械的无菌操作,术中严格控制术中感染的发生。
3. 术后护理:加强伤口的术后护理,避免伤口的二次感染,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4.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
6. 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颅脑外伤后感染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的防范和处理感染。
三、结语对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和控制。
通过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细致管理和护理,以及医院环境的严格管理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提高对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做出积极的贡献。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r 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450- 01在神经外科,某些脑肿瘤术后、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形成的患者,常需行去骨瓣减压术,造成患者颅骨缺损,这不仅影响美观和安全,甚至引起颅骨缺损综合症[1]、脑萎缩、外伤性癫痫等多种不良后果。
因此需延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此手术简单但处理不当并发症较多。
本文总结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选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1300余例其中有发生各种并发症7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5例,男60例,女15例;年龄15~68岁,平均32.5岁。
颅骨缺损部位: 额颞部54例, 顶部15例,枕部6例。
缺损面积3cm×3cm~20cm×11cm,平均7cm×7cm。
修补手术距受伤时间3个月~10年,除1例10年另1例5年外,其余均在伤后3~6个月内进行修补。
1.2 材料选择修补材料中,国产二维钛网56例, 进口三维钛网19例。
钛网、钛钉术前均行高温、高压灭菌,在行颅骨修补术时,须在无菌操作下取出,双氧水、庆大盐水依次洗净后回植。
1.3 手术方法术前0.5~2小时常规应用抗生素。
根据术前拍颅骨正位和侧位等比例的x光片,以及颅骨ct三维重建片,了解颅骨缺损的部位和范围,仔细观察颅骨缺损区域与健侧标志性结构的差异,确认手术过程中钛网塑形时需补充的颅骨标志性结构。
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沿原手术切口人路,硬脑膜外分离皮瓣,止血,充分暴露骨缘,根据双侧颅骨对称性原理以及颅骨表面解剖结构生长特点,利用我科自制的塑形钛网工具,通过对健侧颅骨空间位置的确定,可以找到患侧对塑形有决定意义的一点两线[2](额结节、颞线、额顶线),根据一点两线修剪并塑形钛网片,使现场制作的钛网修复体能够比较精确吻合破损部位,然后术者可以把钛网修复体放到颅骨缺损处,由中心处轻轻向下按压,若钛网边缘超过骨缘0.5cm左右,钛网边缘与颅骨附着紧密,无边缘翘起,塑形满意,以8一12枚钛钉固定,双氧水、庆大盐水依次洗净,彻底止血后,钛网外放置负压吸管一根,以可吸收线缝合帽状腱膜,全层缝合头皮。
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7T15:35:56.4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4期作者:胡华李勤[导读] 颅骨修补术可恢复颅骨结构的完整性及外观的美容,消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及负担,还可改善脑组织血液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桂林 541002)【摘要】目的:分析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颅骨缺损修补根术患者231例,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29例和合无并发症组20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31例颅骨修补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发生率为12.6%。
两组在年龄、颅骨缺损面积及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术时间间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年龄较大、大面积颅骨缺损、较长的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术手术时间间隔是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并发症;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62-01 颅骨修补术可恢复颅骨结构的完整性及外观的美容,消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及负担,还可改善脑组织血液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颅骨修补术后可发生术后感染、皮下积液,继发性癫痫、自发性脑出血等并发症,不但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加重患者原有的神经功能障碍[1]。
本文回顾性分析231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231例,其中男164例,女67例,年龄9~74岁,平均45.2±10.7岁,去骨瓣减压术后至颅骨修补术时间为平均5.1±4.3月。
去骨瓣减压原因:脑外伤188例,脑血管病27例,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10例,脑肿瘤6例。
合并疾病:高血压47例,糖尿病1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门诊及电话随访6月~10年。
回顾性分析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31例颅骨修补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发生率为12.6%。
其中术后头皮感染或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13例,继发性癫痫8例,继发性脑积水5例,其他3例。
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合无并发症组,两组在年龄、颅骨缺损面积及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术时间间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例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
据文献报道[2],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15~36.5%之间。
本文231例颅骨修补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发生率为12.6%,略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本文所选并发症范围局限、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未来我院就诊而未能纳入统计、相关手术方法的改进等因素有关。
通过比较有并发症组和合无并发症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主要有:(1)年龄: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有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无并发症组患者。
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年龄较大患者合并高血庄、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合并症的几率大,机体代偿能力和对全麻手术耐受程度差,局部血供相对较差,术后切口愈合较慢[3]。
(2)颅骨缺损面积:有并发症组患者颅骨缺损面积大于无并发症组。
考虑其原因可能与颅骨缺损面积较大患者手术切口范围大,术中头皮游离面积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导致局部血供较差,潜在感染可能性高有关[4]。
且颅骨缺损面积较大患者,其脑组织受损可能亦较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3)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术时间间隔:颅骨修补手术时机选择在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选的231例颅骨修补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发生率为12.6%。
其中术后头皮感染或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13例,继发性癫痫8例,继发性脑积水5例,其他3例。
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合无并发症组,两组在年龄、颅骨缺损面积及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术时间间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文中有并发症组患者行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术时间间隔大于无并发症组患者,可能是由于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术时间间隔越长患者,其病情越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参考文献】
[1]袁波,谭占国,黄俊红,等.颅骨修补术后继发性癫痫的原因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6):263-264.
[2]Schuss P,Vatter H,Oszvald A,et al.Bone flap resorption: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ong-termcomplication following cranioplasty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J].Journal of neurotrauma,2013,30(2):91-95.
[3]彭远强,温宝泉,曾胜田,等.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0-41.
[4]周平,邓燕,王辉,等.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43(3):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