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工业和农业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34
2021年第2期现代面粉工业Modern Flour Milling Industry原料及添加剂俄罗斯小麦品质指标综述齐泽心(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武汉430070)摘要:对俄罗斯小麦的种植及基本生长情况、质量与品质指标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与中国小麦国家标准限值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俄罗斯小麦具有质优、价廉、量足等优势,生产的面粉蛋白质含量高,面筋的弹性和延展性都比较好,且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非常低,适宜、、面、面等面制品。
关键词:俄罗斯;小麦;品质?中图分类号:TS2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280(2021)02-0031-04因国内优质小麦的品质不能完全满足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适当进口一些小麦作为补充。
据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1—7月,中国进口小麦累计达428万t,同比增长116.3%。
目前中国粮食进口来源国主要有加拿大、美国、法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作不加国家食安全的,、哈萨克坦乌克兰等国家的小麦岀口量逐渐增加,为要的小麦国岀口国叫小麦有质优、、足等优,目前业的,占中国进口不。
业有公利优,进口优质小麦,在口加工,岀的、麦,作的食口,能足部的需求。
目前,公了一的品牌。
1俄罗斯小麦的种植与生长情况1.1俄罗斯土地资源丰富,小麦种植面积大大的小麦国,前因国家工业,业的发不足,粮食有足。
在逐业,以能的位。
耕地面积大,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因不过追求小麦的,品质也 保证。
独特的种植优使小麦种植业有很大发展前景。
2020年,小麦种植积增长4.7%,作物种植总积7962.97万公顷的36.9%。
种植面积的逐扩大使得俄罗斯成为全球粮食市场要的小麦国。
1.2俄罗斯土壤肥沃,小麦生长环境好拥有积大的黑土带,这种土壤以黑钙土、灰森林土栗钙土为主,含较多腐殖质,土壤的养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特别适作物的长。
中西伯利亚区广阔的黑土,是少有的黑土平原之一。
2012.5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的三大趋势张新颖1李淑霞2,3内容提要:中国与俄罗斯在农业领域的互动既能获得短期的反危机效应,又能提升两国农业在更广阔的全球经济空间中长期的竞争能力。
中俄两国食品贸易特别是有机食品贸易、水产业和林业领域的合作、农业领域的相互投资,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贸易与投资发展的趋势。
中俄农业合作要求两国共同构建一个动态而稳定的农业合作框架。
在该框架下,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优化两国农业产业结构为基础,促使生产、贸易、投资结构由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向以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型,实现食品、生态、经济等多层目标的兼容;同时,要完善对投资、合作项目实施的监管、金融等相关制度的激励与约束。
关键词:农业合作中国俄罗斯一、引言与文献综述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两国的农业合作既可以实现减少贫困、促进粮食安全的千年发展目标,也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增加个人和国家的收入,提高整个国家或全球的福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的重要性还远非如此。
如何共享农业生产要素在全球和区域流动中的整合效应,捕捉贸易自由化中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两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中俄农业合作既是中俄两国之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也是农业资源在全球重新配置的一部分,因此,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是对世界农业合作发展趋势的反映。
根据经合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OECD-FAO,2010)的预测,发展中国家居民日益富裕并分享着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导致其消费和饮食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消费的食物也将从传统的粮食和谷物向经过初加工和深加工的食品转型。
Almaty(2010)认为,独联体国家在农业领域的相互投资,可以促进其农业技术转让、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农业生产发展。
国际农业合作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
Aksoy and Beghin(2005)考察了许多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Grote et al.(2001)评估了植物油、粮食、肉鸡等产品的环境标准对这些产品贸易收益的影响,其结论是:实施环境标准将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贸易收益分配的不公平,并且往往会削弱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国家的竞争优势。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研究综述摘要:学界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研究经久不衰,在20世纪60—90年代这方面的进展尤大。
史学家围绕下述问题:改革的前提条件、改革的实施、改革的影响等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
(一)国外研究现状1.俄苏学者研究现状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农民改革,即废除农奴制度改革,是19世纪中期俄罗斯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国外学者尤以俄苏学者对本选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最丰硕。
俄苏学者围绕1861年改革的前提条件、改革的实施、改革的影响等做了大量研究。
改革的前提条件。
札依翁契可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谈及,封建农奴制度危机是迫使统治阶级进行改革的原因。
利特瓦克在《俄罗斯1861年的变革:为什么未实现改革非此即彼的抉择》一书中指出,把克里米亚战争看作是仅次于经济危机居于第二位引起改革的因素。
涅奇金娜院士持革命形势说。
她主编的《1859-1861年俄罗斯革命形势》(1960年出版并多次再版)中,夸大农民运动对1861年改革的影响,将其视为决定因素。
扎哈洛娃更强调在克里米亚战争对改革的作用。
改革的实施。
札依翁契可夫斯基的《1861年改革的实施》研究农民解放的条件,他研究改革的实施主要运用7244份法定文书和3655份赎买证书,按作者有点夸大的统计数字占欧俄法定文书总量的9-10%。
1972年出版的利特瓦克《1861-1895年的俄罗斯黑土农村》一书专门研究改革实施,其成果根据黑土中心6省1.8万份法定文书和1.8万份赎买文书。
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
苏联史学家对1861年农业改革评价普遍不高。
德鲁日宁在1978年出版的《大转折时期的俄罗斯农村(1861-1880年)》一书中,他强调改革的积极意义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加速发展,但反对把革命理想化。
改革废除了地主农民的人身奴隶地位,但改革形成农村的经济和法律地位使农民遭受到新的贫困和苦难,正是改革这些消极面是改革后农民未中止斗争的根源;1861年是1905年改革的起因,同样,1905年的农业革命产生1917年革命的胜利。
【学术述评】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综述王志远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休克疗法”的经济转型,农业改革是整个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农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性质。
但是农村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后俄罗斯农业并没有出现快速地增长,反而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这种状况一直到1999年才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开始出现增长局面。
为此,关注俄罗斯农业发展的学者对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俄罗斯农村土地私有化改革战略、俄罗斯农村土地私有化改革的历程、农村土地私有化所产生的效应、农村土地私有化改革失败的原因、普京上任后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问题。
一、关于俄罗斯农村土地私有化改革战略乔木森、陈晓旭(2000)介绍了俄罗斯学界关于土地所有制问题的讨论。
有的俄罗斯学者认为不应把土地私有制同土地国有制对立起来,两种所有制形式可以共存;有的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土地私有制不利于农业发展,应当恢复国有制。
①阿巴尔金(2001)认为,在俄罗斯建立土地生产关系的最佳方案是维持农村土地的国有制,其中居民副业经济、果园、菜园可以实行土地私有制。
通过推广土地长期租赁的方式,使农村劳动者得到土地的使用权,而不应当通过私有化的方式给农村居民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应当着重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而不是土地所有权市场。
②李新(2007)认为,在俄罗斯历史上村社制度长期存在,并以此确立了集体主义和平均主义的观念。
这种村社制度对俄罗斯社会意识、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时期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使村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即使20世纪90年代的土地私有化改革也没能改变这一农村组织形式,大多数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继续保持集体经营。
③田春生(2007)认为,俄罗斯正式制度的移植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两种制度没有实现重叠,俄罗斯农村长期以村社制度为基础,在经济上农村土地共有、集体劳动,在政治上实行村社民主。
23综述SUMMARY金砖国家橡胶工业发展现状—俄罗斯作者 裴雨飞俄罗斯经济从2002年开始缓慢发展,2017年得以复苏,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58万亿美元,增速为1.4%。
俄罗斯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较为发达,但民用工业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化工品及橡胶制品。
1. 汽车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汽车工业进入了“冬天”,直到2010年触底反弹,但发展缓慢,产销量均出现了下降。
2013年,俄罗斯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8.3万辆和299.8万辆,达到近5年的最高值。
随后汽车工业发展逐渐趋缓,直到2017年开始逐渐复苏,产销量增幅明显。
其中,产量同比(下同)增长19%至155.1万辆,在全球排名第15位;销量增长12.9%达171.9万辆。
俄罗斯人均拥有汽车1.5辆,其余需求依靠进口。
在政府强有力支撑下,消费者对汽车需求表1 2013~2017年俄罗斯汽车产量 万辆类别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乘用车191.9168.3121.6112.4134.8商用车26.420.416.217.920.3合计218.3188.7137.8130.3155.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4综述SUMMARY表2 2013~2017年俄罗斯汽车销量 万辆20132014201520162017乘用车258.4231.6148.2130.8146.5轻型商用车19.317.511.911.813.1卡车10.98.8 5.1 5.38.0公共汽车 5.5 4.4 3.7 4.4 4.3合计294.1262.3168.9152.3171.9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有所增长。
受俄罗斯宏观经济增长影响,货物运输量增加,2017年卡车销量跳跃式增长50.9%达8万辆,公共汽车销售4.3万辆,同比持平。
2017年俄罗斯前五大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制造商占据市场份额高达60%,包括LADA (21%)、起亚(12%)、现代(11%)、雷诺(9%)、丰田(6%)。
俄罗斯丁腈橡胶工业发展现况及展望许波;杨宏【摘要】随着我国与俄罗斯在丁腈橡胶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俄罗斯丁腈橡胶工业发展状况受到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
本文综述了俄罗斯丁腈橡胶生产的总体状况、几大生产企业及其技术特点、产品牌号,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Withthe deepening of our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in the field of nitrile rubber industry, more and more domestic scholars and specialists pay much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ussian nitrile rubber. The overall condition of production about Russian nitrile rubber industry, maj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their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their product brand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re also introduced.【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4页(P51-53,56)【关键词】丁腈橡胶;俄罗斯;生产企业;技术特点;产品牌号【作者】许波;杨宏【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 10261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 113001; 俄罗斯莫斯科莱蒙诺索夫精细化工大学,莫斯科 1195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33丁腈橡胶(NBR)是目前世界用量最大的特种橡胶,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单体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合成。
俄罗斯知识点总结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以下是对俄罗斯的一些知识点的综述:1.地理位置:俄罗斯位于亚洲和欧洲之间,横跨了两个大洲,足迹覆盖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该国边境线长达58,385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2.人口与民族: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第九多的国家,大约有约1.4亿人口。
该国有着多元的民族组成,主要民族有俄罗斯人、鞑靼人、乌克兰人、车臣人和塞尔维亚人等。
3.历史:俄罗斯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
最早的俄罗斯国家是基辅罗斯,随后形成了莫斯科罗斯和之后的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经历了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等伟大的君主统治时期,并在18世纪和19世纪成为欧洲的大国。
4.文化:俄罗斯文化深受其多元的民族组成的影响。
俄罗斯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众多的杰出作家和作品,如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果戈理等。
俄罗斯音乐也具有世界影响力,如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等。
此外,俄罗斯芭蕾舞和马戏团也享誉世界。
5.政治: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现任总统是弗拉基米尔·普京,他已连任多个任期。
俄罗斯的政治体系是多党制,主要政党有统一俄罗斯党、共产党和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等。
6.经济: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该国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能源出口,但也有着工业、军火和农业等多个部门的发展。
然而,俄罗斯在经济上面临一些挑战,如高度依赖能源行业、存在贫富差距和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等问题。
7.教育:俄罗斯拥有一流的教育体系,其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俄罗斯最古老和最杰出的大学之一、许多国际学生选择去俄罗斯留学,尤其是学习科学、工程和艺术等领域。
8.宗教:俄罗斯是一个多元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东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佛教等。
东正教是俄罗斯的主要宗教,占总人口的大多数,与其它宗教共存和谐。
西欧西欧(红色部分)西欧位于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习惯上,本区又可以分为北欧、西欧、南欧三部分。
本区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带。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通常也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叫西欧。
综述欧洲西部地区。
地理上的欧洲西部是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
从行政区域上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德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
面积93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1.41亿多(1958)。
地形以平原为主,次为高原;山地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英国西北和法国东南。
有世界最繁忙的海运通道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以及莱茵河、塞纳河、卢瓦尔河、泰晤士河等河流。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内,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均匀。
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发达的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
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钾盐等矿产。
重要海港有伦敦、利物浦(英),马赛(法),布鲁塞尔(比),鹿特丹、阿姆斯特丹(荷)等。
有伦敦、巴黎、鹿特丹、安特卫普、布鲁塞尔、马赛等著名城市。
除摩纳哥外,其余6国都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
广义的西欧指欧洲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位于欧洲西部、中部和北部。
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人口5亿多(1988)。
欧洲最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其主干向东伸展为喀尔巴阡山脉,向东南延伸为狭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向南延伸为亚平宁山脉,向西南延伸为比利牛斯山脉。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中部主要分布平原。
南部和冰岛多火山地震。
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夏干冬湿气候,其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湿润气候。
有煤、铁、石油等矿藏。
大多数国家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和交通运输均十分发达,形成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