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压氧舱20120427
- 格式:ppt
- 大小:9.09 MB
- 文档页数:122
2023年高压氧舱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高压氧舱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高压氧舱的工作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高压氧舱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作安全和操作规范。
第四条高压氧舱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第五条高压氧舱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或不适宜参与工作的疾病。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高压氧舱操作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准确、安全地操作高压氧舱设备;确保氧气供应充足,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监控高压氧舱内部气体浓度和压力等参数。
第七条高压氧舱维护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和维护高压氧舱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修理和更换设备故障部件,确保高压氧舱的安全和稳定。
第八条高压氧舱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和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培训和考核;负责高压氧舱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九条高压氧舱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进行工作,在工作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检查设备、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等。
第十条高压氧舱应根据需要和工作计划进行预热,保证舱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第十一条高压氧舱操作人员应根据工作计划准备好所需的操作程序和设备设置。
第十二条高压氧舱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高压氧舱操作人员应不定期检查并记录高压氧舱内部的气体浓度和压力等参数,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十四条高压氧舱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高压氧舱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第十五条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例会,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六条高压氧舱内严禁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舱内。
第十七条高压氧舱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第十八条高压氧舱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气体管道和阀门,确保气体供应的安全。
高压氧舱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规范高压氧舱的工作规程,保证高压氧舱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章工作职责1. 高压氧舱管理人员负责对高压氧舱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2. 医疗人员负责对使用高压氧舱的患者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护,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3. 运行人员负责高压氧舱的操作和维护,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三章工作流程1. 患者评估(1)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其适宜使用高压氧舱;(2)评估结果需记录在病历中,并进行签字确认。
2. 设备准备(1)运行人员负责检查高压氧舱的设备状况,确保正常运行;(2)设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3. 操作步骤(1)运行人员先将高压氧舱调至适宜的氧气浓度和气压;(2)患者在进入高压氧舱之前,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纯棉服装、防滑鞋等;(3)患者进入高压氧舱后,运行人员负责关闭舱门,并根据医疗人员的要求进行相关操作;(4)操作过程中,患者需配合医疗人员的指引进行呼吸调节等。
4. 监测和记录(1)医疗人员负责监测患者在高压氧舱中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2)记录患者在高压氧舱中的气压、时间等相关数据;(3)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记录。
5. 完工和清理(1)操作结束后,运行人员负责打开高压氧舱舱门,待气压恢复正常后,患者方可离开;(2)运行人员负责对高压氧舱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的安全。
第四章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高压氧舱的患者必须经过医疗评估,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宜使用高压氧舱;2. 患者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纯棉服装、防滑鞋等,防止静电引起的意外事故;3. 高压氧舱运行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以免引起火灾;4. 定期检查高压氧舱设备,确保其运行正常并及时进行维护;5. 在高压氧舱运行期间,严禁随意开启舱门,以防气压突然改变而引起意外伤害;6. 高压氧舱使用过程中,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7.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高压氧舱工作原理
高压氧舱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压氧气体环境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纯净的氧气注入密闭的舱内,然后通过控制压力和流量来维持一定的高压氧气体环境。
高压氧舱内的氧气浓度通常为100%或接近100%,可以提供更高的氧气输送效率和
更多的氧气供应量,以满足人体需要。
高压氧舱的工作原理基于氧气对人体的作用,氧气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血氧含量的提高,有助于治疗多种疾病。
高压氧舱可以提供更高的氧气浓度和更高的气压,使得氧气可以更快速地被输送到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中,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在高压氧舱内,人们可以呼吸到更高浓度的氧气,同时也可以承受更高的气压。
高压氧舱内的气压通常可以达到2-3倍于常压,这种高压氧气体环境可以促进氧气的溶解度,使得更多的氧气可以被输送到人体的血液中,从而提高血氧含量。
此外,高压氧舱还可以产生一定的压力差,促进人体的淋巴循环和毛细血管的扩张,有助于治疗多种疾病。
总的来说,高压氧舱的工作原理是提供高压氧气体环境,使得人体可以呼吸到更高浓度的氧气并承受更高的气压,从而促进氧气的输送和吸收,增强治疗效果。
高压氧舱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一章总则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氧舱)是医疗机构设置、临床治疗缺氧性疾病的医疗设备。
合理使用、规范操作氧舱不仅能够确保临床疗效,而且可以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为此,制定氧舱质控总则如下:一、使用氧舱的单位必须是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不得以氧舱对外开展医疗业务。
二、氧舱的从业人员必须到卫生部指定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三、氧舱购置、制造、安装、使用必须按照《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经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
四、氧舱应使用医用氧或液态氧。
五、应掌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六、氧舱配备适当、相对固定的专职工作人员(医师、护士、技师)。
第二章氧舱操作常规一、开舱前准备(一)氧舱设备应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1、贮气罐压缩空气卫生学要求及贮气量应符合GB12130规定,贮气罐内气体必须冷却,压缩机出口气温小于37℃,压缩空气气源压力不低于0.5MPa(表压,下同)。
2 、氧气气源有保障,面罩吸氧时,供氧压力应保持在0.4MPa-0.6Mpa范围内,氧气卫生学要求符合GB12130规定。
3 、操纵台上各加减压和供排氧阀门已关闭,氧舱压力表、氧气表回位应在零。
4、测氧仪应处于可靠的使用状态,声、光报警装置良好,氧探头在使用期内。
5、照明(包括应急照明)、空调、电视监视、对讲系统、报警系统、负压吸引装置、吸排氧装置连接完好。
6、递物筒处于关闭状态,过渡舱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7、消防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二)入舱前宣教1、向病人告知高压氧治疗目的、注意事项、熟悉吸氧面罩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
2、病员首诊发“病人进舱须知卡”(附三)或“病员须知制度”上墙。
(三)病人入舱前准备1、病人必须经高压氧专科医师会诊确定指征后方可安排进舱治疗。
2、病人进舱前,医师应详细了解病史、明确诊断,进行生命体征及专科检查及必要处置,并记录门诊或住院病志。
3、对于确诊为急性坏疽、芽孢杆菌感染等传染病者应单独开舱。
高压氧舱的安全维护及故障维修刘磊;刘少波【摘要】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意义重大,本文就其安全维护和故障维修进行阐述和总结.【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2(027)001【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高压氧舱;维护;医疗设备维修【作者】刘磊;刘少波【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设备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设备科,安徽蚌埠23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89医用高压氧舱是高压氧治疗的关键设备,利用设备所形成的高压氧,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可以涉及到临床的各个科室,即凡是与缺氧有关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的疾病均可用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舱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人压力容器,其使用安全与否事关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就从安全维护方面总结经验,并分析故障的维修。
1.1 高压氧舱结构高压氧舱由以下结构组成:氧舱壳体、供排氧系统、加减压系统、空调系统、通讯与照明系统、监控系统、消防与安全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1]。
供排氧系统是为患者提供治疗用氧的部分,是氧舱的核心。
加减压系统保证了舱内能够得到经过分离、贮存、过滤后符合生理卫生要求的合格的压缩空气。
空调系统对舱内的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清洁度进行控制和调节。
消防和安全系统是预防和减少氧舱事故的关键所在。
氧舱的壳体为钢制载人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为0.3MPa,最高工作压力为0.2MPa。
其由两个舱室组成,分为过渡舱和治疗舱,密封门为内开式高强度薄壳门,压力越高舱门密封越严密。
供排氧管路、吸排氧装置、空调送风口、对讲及音响喇叭、消声器、急救供氧及负压吸引装置等均置于舱内。
1.2 高压氧舱工作原理O2气源经过减压器减压后送至控制台,控制台上布置有显示氧源和供氧压力的压力表,控制台上设有向舱内供氧的截止阀,氧气流量计可以准确地观察到舱内患者的吸氧情况。
当舱内患者开始吸氧时,三通阀的排氧单向阀关闭,供氧调节膜片下降,压迫调节器进氧阀杆偏移中心,O2迅速进入到呼吸波纹管中;当患者呼气时,调节器膜片上升,调节器进氧阀门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关闭进氧阀,同时三通阀排氧单向阀打开,使呼出的废氧排至排氧管路,排出舱外。
医用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2010-04-27 14:49:13 来源:中国洁净室信息网作者: 【大中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医用氧舱临床使用的安全,特制定《医用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
第二条《技术要求》适用于最高工作压力不大于0.3MPa,加压介质为空气或氧气的医用氧舱。
第三条《技术要求》是在用医用氧舱(以下简称在用氧舱)安全运行的最基本要求,在用氧舱的修理、改造、检验必须执行《技术要求》的规定。
第二章舱体及舱内设施第四条在用氧舱的人均舱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舱体内径≤2000mm的在用氧舱,人均舱容≥1.5m3;舱体内径≤2800mm的在用氧舱,人均舱容≥2.0m3;舱体内径>2800mm的在用氧舱,人均舱容≥2.5m3。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拆除部分吸氧面罩和座位,减少进舱治疗人员。
第五条在用氧舱采用外开式开门结构时,应设有安全联锁装置,其锁定压力不大于0.02MPa,复位压力不大于0.01MPa。
第六条凡对舱体结构进行改造的氧舱,改造后应按GB12130-95《医用高压氧舱》规定对开孔处的角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并对舱体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重点检查焊缝质量和密封面的密封情况。
第七条在用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材料应符合GB7134《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棒材和管材》规定的一级品要求,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予以更换:1.发现有机玻璃存有老化银纹;2.有机玻璃使用时间满10年;3.加压次数大于5000次。
第八条在用氧舱的内部装饰材料(包括表面装饰板、地板、座椅、床及柜具等)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第九条多人在用氧舱的加压介质必须采用空气,舱内氧浓度不应超过25%,氧舱控制台上应配置监测舱内氧浓度的测氧仪。
测氧仪应准确、可靠,选用的量程应为100%,误差不大于1%,当舱内氧浓度超限(超过25%)时,测氧仪应能自动声光报警。
测氧仪的取样口应位于氧舱舱内中下部,并伸出装饰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