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案例分析之韦尔奇_让通用电气在变革中成长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7
案例3:通用电气80年代当韦尔奇1981年上任时,通用电气是一个规模庞大、多样化的制造业公司。
说起来有些让人威以置信,它的产品从灯泡到飞机发动机、机车、合成树脂,应有尽有。
这种产品多元化模式是过去10年很多制造商都采用的增长战略。
制造商们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并希望在多种产品和行业上分散风险.纷纷走上收购赚并之路。
当这些制造商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大部分来自它们所销售的产品时,这种增长战略是有竞义的。
如果你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销售系统、使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你就能创造价值。
如果想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加产品销售量就是了。
很多公司到此就为止了,但韦尔奇的通用电气不是这样。
韦尔奇认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途径不仅仅在于增加产品销量,更在于增加单位销售产品的利润。
而在当时,增加单位销售产品利润的最好途径,就是成为市场份额的领先者。
在七八十年代,市场份额领先者享有更多的利润,其原因在于,它们拥有更大的经济规模、更丰富的制造经验和大批量的购买能力。
再有,市场份额领先者可以成为本行业的标准,因而可以将产品价将定得高一些,卖给那些不愿承组风险的客户。
在1981年的时候,拥有市场份额就拥有了利润。
韦尔奇当时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市场份额领先来获取利润。
于是,韦尔奇对通用电气70年代多元化的产品设计进行了更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思想:不是第一,就是第二(Be No.1 or No.2),否则就退出(Get Out)。
这种思想以最清晰和最直接的方式表明,通用电气今后将只投资于能够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产品和业务。
通用电气的精明做法是,将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业务出售给急于买进且有能力经营的企业,用这笔钱壮大其他业务,或者上更好的项目。
通用电气的信条是:或者改进,或者退出。
改革就从现在开始做起。
尽管韦尔奇看到这种思想能够成为一个有力的利润增长引擎,但他知道,在业务种类繁多的通用电气,要想达到全公司上下一致,必将遇到极大挑战。
这就要有一个极为简单可行的口号,这个口号要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和贯彻。
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思想及变革管理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是现代管理学领域的传奇人物,他的管理思想对于企业管理和变革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思想和变革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GE(通用电气)公司的管理实践中。
他的核心信念是要使企业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和增长能力,必须实行"简单、敏捷、透明"的管理方式。
他提出了三个关键要素:领导力、人员选拔和绩效管理。
首先,杰克·韦尔奇非常强调领导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具备坚强意志、清晰目标和积极影响力的人。
他实施了以人为本的领导理念,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鼓励员工发挥潜力和创造力。
他还鼓励员工积极争取个人发展机会,并提倡诚实和透明的沟通方式。
其次,杰克·韦尔奇强调人员选拔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员选拔原则,认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他实施了一项被称为"排行榜管理"的制度,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来评估和奖励,同时对不达标的员工进行淘汰。
这种制度激励了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最后,杰克·韦尔奇注重绩效管理。
他提出了"6-Sigma"(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方法,力求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他还提出了"Boundaryless(无边界)"的组织结构理念,鼓励员工们打破各种束缚和沟通障碍,实现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
这种组织结构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协作和创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除了以上几个关键要素,杰克·韦尔奇还有许多其他的管理思想,如创新和变革管理。
他鼓励员工们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出了"灰度制度"的概念,鼓励员工放开手脚去尝试新项目和新方法。
组织行为学小组讨论案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成功战略一. 案例背景介绍: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严重衰退,企业举步维艰,惟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一枝独秀,销售收入和税后净利连年增长。
通用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使这家公司的市值从1981年他接任时的120亿美元,已经暴涨到今天的2800亿美元。
20年间,通用电气成了全世界的头号企业,韦尔奇从经营理念到领导方式、到企业的组织文化、到经营战略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变革。
一). 组织战略GE公司在韦尔奇接手的时候,被称为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它庞大、结构严整、等级森严、层次繁多、官僚主义严重、反应迟钝,韦尔奇明确提出要以经营子公司的方式来经营通用电气。
它的事业部制是全世界企业所效仿的企业组织结构典范,但韦尔奇却拿事业部制开刀,要做大型的,高难的外科手术。
因此韦尔奇对GE的组织做了一系列非常深刻的变革,主要有四个方面:1.精简机构、减少层次在组织结构上,推行扁平化的改革GE公司原来的组织结构是高耸的,管理层次非常多,韦尔奇大刀阔斧地削减错综重叠的机构和成员。
从1981年至今,砍掉350多个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解雇了一大批中高层管理者,职工裁减为27万。
同时大力压缩管理层次,强制性要求全公司任何地方从一线职工到他本人不得超过5层,采取较宽的管理幅度,迫使每级管理人员向下级授权更多,让下级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沟通能更快的传递到公司的决策层。
2.“群策群力”改进工作(基层组织变革)“群策群力”是一种发动全体职工动脑筋、想办法、提建议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活动。
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目的是运用全体员工的智慧改进GE工作,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让职工广泛参与管理,感受运用权利的滋味,大大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
“群策群力”讨论会已成为通用公司的日常性的活动,参与人从职工扩大到了顾客、用户、供应商。
3.寻求最佳作业在全世界范围学习和引进最优秀的设计、制造、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来提高通用公司的工作效率。
杰克·韦尔奇的创新变革领导力[5篇]第一篇:杰克·韦尔奇的创新变革领导力1878年托马斯·爱迪生建立了通用电气公司(GE),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通用电气已经从早期专注于电力的生产、传输、使用发展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多元化产业公司。
公司的核心业务从最开始的能源生产、家用设备、照明,到后来涉足于更多领域,如飞机引擎、医疗系统和金融服务。
在2012年福克斯排行榜上,通用电气公司排名第三位。
在20世纪风云突变的最后20年间,许多大公司在严峻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他们的总裁也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变换,可通用电气公司却连续多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美最受推崇公司”评选中名列榜首。
获得这样的成就应该归属于时任CEO——杰克·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1935年11月19日生于马萨诸塞州萨兰姆市,1957年获得马萨诸塞州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1960年加入通用电气塑胶事业部。
1971年底,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
1979年8月成为通用公司副董事长。
1981年4 月,年仅45岁的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当时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在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CEO的头一年,该公司收入大约为268亿美元,而2000年则将近1300亿美元;当年,韦尔奇接管通用电气时,公司市值大约为140亿美元,而今天市值已高达4900亿美元,通用电气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
韦尔奇在其担任CEO长达2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年均总股东回报超过23%的记录。
他的过人之处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大家誉为“世界第一CEO”。
杰克·韦尔奇的成功要来源于他的创新变革领导能力。
变革型领导“变革型领导”是由美国政治社会学家伯恩斯在其经典著作《Leadership》中提出的。
他将领导描述为能够激发追随者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领导者和追随者目标的个体,进而将变革型领导定义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
“行动学习”案例:通用电气公司的变革加速计划………………………………………………………………………………………………………………一个最有效的行动学习项目是通用电气公司在公司教育和培训中心克罗顿维尔(Crotonville)进行的“变革加速过程”(Change Acceleration Process,简称CAP)。
当1981年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成为公司CEO以后,所有这一切都改变了。
韦尔奇不仅为公司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愿景,也把组织学习看成是实现这种变革的主要杠杆之一。
他深信,通用电气公司由于长期养成的坏习惯,而变得迟缓、笨重和令人生厌。
这些坏习惯包括“狭隘的本位主义,为小团体利益斤斤计较,按照功能条块分割,最重要的是顽劣的官僚主义作风,只关注自己和本位的工作”。
经理人员和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团队协作几乎不存在,缺乏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韦尔奇因此赋予了克罗顿维尔一条新使命:促进人们之间的对话,慢慢地灌输公司价值观,激发公司文化变革。
正如公司负责领导能力发展的副总裁、克罗顿维尔现任主管斯蒂芬·科尔(Steve Kerr)所说,学习被重新定义为“在行为方面的变化。
如果人们的行为方式没有改变,我们就认为自己不称职,是在浪费股东的钱财。
因此,很自然地,我们要把学习和行动联系起来”。
之所以提出CAP项目,是因为韦尔奇认识到,未来是不确定的,而变化是永恒的。
虽然人们不可能正确预见即将发生的事件,却有可能更有效地管理变化过程。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概念、工具和技术,用来促进迅速的调整和适应。
用科尔的话来说就是“一套通用的处理机制。
”韦尔奇将任务分配给了四个著名的顾问,要求他们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最新的模型。
大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变化的七步法模型,并从1992年正式开始推行。
为了保证能够被大家接受,韦尔奇亲自为参加初期培训的人员买单;作为交换,他要求通用电气公司所有高级经理人员,包括每个公司的总裁、行政长官和高级主管,90天内必须参加为期7天的培训。
案例分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成功经营之道90年代初,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美、英、法、德。
日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
无数企业举步维艰,破产倒闭者比比皆是,甚至一些超级大公司也在劫难逃,出现巨额亏损。
如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王安电脑、施乐公司、三角洲航空公司等等,连人们一向看好的IBM公司也在1992年度亏损68亿美元,股价爆跌,其董事长不得不引咎辞职。
在这艰难的年代,美国通用电气一枝独秀,销售收入和税后利润连年增长:年份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销售收入 $446亿 $491亿 $526亿 $546亿 $571亿税后净利 34亿 39亿 43亿 44亿 47亿该公司规模之大,匹敌者寥寥。
根据《商业周刊》公布的数据,通用电气在1992年全球大企业排名表中居第六位,其销售额在全国居第五位,而税后净利在全美国居第三位,全公司有13个事业部,产品多种多样,从照亮千家万户的普通电灯泡到原子能发电站,从地面的机车到大空中的卫星,从飞机发动机到家用电器。
它经营的信用卡达六千多万张,它拥有的商用飞机比美国航空公司还多。
美国人购买的食品,36%储藏在该公司生产的冰箱里;晚饭后,每五人中就有一个收看属于通用电气的全国广播公司(NBC)的电视节目。
通用电气的成功,在很大程度归功于公司总裁韦尔奇独到的经营战略。
韦尔奇是80年代初就任公司总裁的,他一上台就以其强硬的作风令世人瞩目。
在极短时间里,他使这个历史悠久但老态龙钟、日渐衰落的企业面目一新,爆发出强大的活力。
在12年里,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两倍半,税后净利翻了三番。
为此,《金融世界》将韦尔奇称为1992年度的“最佳总裁”。
1993年四月至五月,笔者有幸随国家经贸委组织的“中国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考察团”赴美对通用电气作了较全面的了解。
该公司产品、技术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韦尔奇的经营战略。
他的经营战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致力于改革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的组织战略;一是力求在全球性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市场战略。
GE变革20年:杰克·韦尔奇的领导艺术在1999年3月通用电气(GE)的年度大会上,杰克·韦尔奇满脸荣光。
因为今年公司的总收入首次超过了1000亿美元,营业利润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16.7%,而且每股收益超过了1997年的记录,增长了14%。
作为对通用电气过去20年来突出的业绩表现以及成功变革的肯定,美国《财富》杂志在对美国公司主管的第二次评选中,授予通用电气“最受赞赏的公司”;《金融时报》授予通用电气“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的荣誉。
尽管通用电气年度大会上的气氛非常热烈高涨,但是有些股东仍在为2000年底韦尔奇打算卸任而担心。
如今的通用电气已远不同于1981年韦尔奇接手时的通用。
大多数人的疑问在于是否有人能够让韦尔奇时代快速的变革和业绩增长持续下去。
这将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通用电气的遗产1878年,托马斯·爱迪生创办了通用电气。
经过一百年的发展,通用电气已经从早期专注于电力的生产、传输、使用发展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多元化产业公司。
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能源生产、家用设备、照明,到了1978年,公司涉足于更多领域,如飞机引擎、医疗系统和内燃机车。
通用电气一直被视作美国管理实践方面的领导者,而且通用电气一直在不断变革。
20世纪30年代,通用电气是那个时代高度集中、严密控制的公司形式的模范。
到了50年代,通用电气赋予了部门经理更多责任,引领了分权化的趋势。
然而,随之而来的60年代的“无利润增长”使得公司加强了对公司员工的管理以及发展了复杂的战略计划系统。
通用电气又一次发现自己站在了管理实践的前沿。
1973年韦尔奇的前任——瑞吉·琼斯成为通用电气的CEO,他接手的是一个刚完成重大组织变革的公司。
公司在原有的10个集团、46个分支和190个部门之上增设了43个以管理过程为中心的战略事业部。
琼斯把战略计划提升到了艺术层次,于是通用电气再一次成为楷模,其他公司纷纷效仿以战略事业单位为基础的结构以及复杂的计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