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24 火烧云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3
24《火烧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火烧云》这篇文章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本课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
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奇特美丽。
启发我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喂、盈”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2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7个词语。
(2)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4)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5)随班就读学生,做好教学衔接。
三、重点难点(1)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
(2)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理解题目1. 引语:夕阳西下、明月高悬,大自然有多少奇丽的景象,吸引着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去描绘、去赞美。
近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瑰丽的景象。
孩子们,你们见过火烧云吗?知道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吗?(出示课件2 )2.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
(出示课件3—7)3.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学习课文《火烧云》,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 8)4. 理解题目。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5.了解作者。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作家萧红。
(出示课件9)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出示课件10)1.自读课文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4。
火烧云[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多音字“模”和关于颜色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教学重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出示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谈话:民间有一句谚语“早烧阴,晚烧晴”.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火烧云》,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景观。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标注自然段序号。
2.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
(指名领读,学生齐读注意“盈”“彤"“跪”“檀”的读音;“模”在这里读mú,还有一个读音mó)3.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呢?用“___"画出描写顺序的词语。
(上来了、变化、下去了)2。
读读第1—2自然段,思考:什么是火烧云?你从文中哪句话知道的呢?(1)课件出示: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课件播放相应图片,思考:能将“烧"换成“红”吗?为什么呢?(“烧”是一个动词,不仅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还给人一种动态的变化之美。
)(3)你能读出看到这种奇异的动态美景时那种惊讶和喜欢的情感吗?3。
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夏天的傍晚、晚饭过后)4.课件出示:晚饭过后,火烧云……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5.大家都变了,这样的变化,大家喜欢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笑盈盈)6。
你能读出快乐的语气吗?(指名读第1自然段)7。
火烧云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1。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生自主识字.2。
章节测试题1.【答题】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A.排比B.拟人C.比喻【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解答】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2.【答题】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字能换成“染”字吗?()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A.可以的。
“染”字更能体现出火烧云的艺术感。
B.可以的。
“烧”字换成“染”整体句意不变。
C.不可以的。
一个“烧”字更能形象地写出火烧云的特点,以“天空着火”形容火烧云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赏析。
【解答】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因此,做此类试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解答。
此题目中“烧”字更能形象地写出火烧云的特点,所以比“染”字更恰当。
3.【答题】《火烧云》以哪个字统领了全篇?()A.烧B.火C.美D.变【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赏析能力。
【解答】做此类题目,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做题。
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选D。
4.【答题】根据课文《火烧云》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火烧云》讲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4 火烧云必背知识点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4课 《火烧云》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火烧云的课文。
以下是该课文的必背知识点:一、课文概述标题:《火烧云》作者: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主要内容: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展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二、生字与组词必(必须、必要、务必、必定)胡(胡须、胡子、胡来、胡言乱语)灿(灿烂、金灿灿、灿然、灿若云霞)骑(骑马、骑车、骑兵、骑着)秒(分秒、秒针、每秒、争分夺秒)凶(凶手、凶猛、凶狠、凶恶)猛(勇猛、猛烈、猛虎、猛兽)庙(庙宇、寺庙、宗庙、太庙)威(威风、威严、威名、威望)武(武装、武术、英武、武器)镇(镇定、镇静、乡镇、坐镇)盈(笑盈盈、丰盈、盈利)彤(红彤彤、彤云、彤管)揉(揉眼、揉搓、揉面)三、多音字模:mú(模样)、mó(模型)转:zhuǎn(转眼)、zhuàn(转动)四、近义词与反义词1.近义词:凶猛——凶狠威武——威风镇静——镇定笑盈盈——笑眯眯恍恍惚惚——迷迷糊糊2.反义词:模糊——清晰凶猛——温驯威武——软弱五、重要词语解释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霞,因颜色红得像火一样而得名。
霞光:阳光穿透云层射出的彩色光芒。
恍恍惚惚:形容神态不清,精神不集中,课文中用来形容看火烧云时因形状多变而看不真切的感受。
六、课文结构与内容课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 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第1-2自然段):描述了火烧云出现的时间和最初的景象,以及地上的人和物在霞光映照下的颜色变化。
2. 火烧云的变化(第3-6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颜色变化多端,如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等;形状则像马、狗、狮子等动物,且变化极快,转瞬即逝。
3. 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第7自然段):描述了火烧云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七、修辞手法与写作特色比喻:如“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将火烧云比作火,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鲜艳无比、光亮耀眼的特点。
类文阅读-24火烧云朝霞与日出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
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
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
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
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
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1.用“”画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2.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
A.先出现朝霞,红日才慢慢升起B.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3.短文中第自然段是写朝霞的,第自然段是写日出的。
我更喜欢第自然段,因为。
4.短文的题目可以用“日出”来替换吗?()A.可以,因为短文描写的对象就是日出前后的景色。
B.不可以,因为从短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
短文中朝霞和日出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都很重要。
1.画出: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2.A3.一、二三例: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4.B夏天的云云,是变幻莫测的。
夏天的云,最为迷人。
你瞧!早晨,①碧蓝的天上衬着几朵雪白的云朵,好像是一只只活泼的小山羊。
几只小鸟从它们的身上掠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跟它们打招呼,交朋友。
黄昏到了,云儿们都变身成了火烧云,这次不仅仅只有一种颜色,有黄、红、紫……各种颜色。
啊!那边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杀一只小白兔,那只小白兔忽然转了个弯,就不见了,那只狮子也不知去哪儿了。
哇!那边的云变成了紫红色!那条长长的云仿佛一根仙女的紫丝带,我真想用一架高级摄像机给它拍下来。
24.《火烧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孩子们都看到过火烧云,却并未仔细的观察,研究过火烧云。
心中有对火烧云的好奇,却还未曾有作者那么深的感受。
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想像丰富,所以,在这课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练一练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掌握:“读→思→比→练→读”的学习方法。
通过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比,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通过练,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也使感情进一步升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重点)3.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难点)教学课时:两课时《火烧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重点)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准备:火烧云PPT,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必胡灿骑秒凶猛庙威武镇二、情境导入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
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画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什么是火烧云?2.霞光给地面事物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