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
- 格式:pdf
- 大小:258.21 KB
- 文档页数:10
第八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一、基本概念1、韧性破坏;脆性破坏;脆化温度2、强迫高弹形变;冷流;细颈3、银纹;屈服;银纹屈服;剪切屈服4、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硬度5、应变诱发塑料─橡胶转变6、应变软化现象;应变变硬化现象7、银纹;裂缝;应力集中二、选择题1、下列高聚物中,拉伸强度最高的是( )A,低密度聚乙烯B,聚苯醚C,聚甲醛2、非晶态聚合物作为塑料使用的最佳温度区间为( )A,Tb---Tg B,Tg---Tf C,Tg以下3、甲乙两种聚合物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 其力学性能类型和聚合物实例分别为( )A,甲聚合物:硬而强,硬聚氯乙稀;乙聚合物:软而韧,聚异戊二稀B,甲聚合物:硬而脆,聚甲基丙稀酸甲酯;乙聚合物:软而弱,聚丁二稀C,甲聚合物:硬而强,固化酚醛树酯;乙聚合物:软而韧 ,聚合物凝胶D,甲聚合物:硬而脆,硬聚氯乙稀;乙聚合物:软而弱,聚酰胺4、韧性聚合物单轴拉伸至屈服点时,可看到剪切带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拉伸方向平行B、有明显的双折射现象C、分子链高度取向D、每个剪切带又由若干个细小的不规则微纤构成5、拉伸实验中,应力-应变曲线初始部分的斜率和曲线下的面积分别反映材料的()。
A、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B、杨氏模量、断裂能C、屈服强度、屈服应力D、冲击强度、冲击能6、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拉伸试验中,温度升高则()。
A、σB升高、εB降低,B、σB降低、εB升高,C、σB升高、εB升高,D、σB降低、εB降低,7、聚苯乙烯在张应力作用下,可产生大量银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银纹是高度取向的高分子微纤构成。
B、银纹处密度为0,与本体密度不同。
C、银纹具有应力发白现象。
D、银纹具有强度,与裂纹不同。
8、杨氏模量、冲击强度、应变、切变速率的量纲分别是()。
A、N/m2, J/m2, 无量纲, S-1,B、N, J/m, 无量纲, 无量纲C、N/m2, J, 无量纲, 无量纲D、N/m2, J, m, S-19、可较好解释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增韧原因的为()。
第八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本章学习目的:1、熟悉聚合物应力-应变曲线、从该曲线所能获得的重要信息,以及各种因素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2、熟悉屈服现象和机理,银纹、剪切带的概念,了解屈服判据。
3、熟悉聚合物的强度、韧性和疲劳等概念。
4、掌握聚合物强度的影响因素、增强方法和增强机理。
5、掌握聚合物韧性的影响因素、增韧方法和增韧机理。
了解断裂理论。
8.1 聚合物的塑性和屈服8.1.1 聚合物的应力-应变行为应力-应变试验是使用最广泛、非常重要而又实用的力学实验。
应力-应变试验在拉力F的作用下,试样沿纵轴方向以均匀的速率被拉伸,直到试样断裂为止(见图8-1)。
图8-1 拉伸应力-应变试验试验时, 测量加于试样上的载荷和相应标线间长度的改变(Δl=l-l0)。
若试样的初始截面积为A0,标距的原长为l0,则应力σ=F/A0,应变ε=Δl/l0。
从实验测得的应力、应变数据可绘制出应力-应变曲线,见图8-2。
图8-2 典型非晶态聚合物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反映的材料的力学性质:力 学 参 量 力 学 性 质弹性 刚性屈服点 弹性(强弱、硬软和脆韧)断裂伸长 延性屈服应力 (或断裂强度、抗拉强度) 强度应力应变曲线下部的面积(断裂能) 韧性弹性线下部的面积 回弹性“软”和“硬”用于区分模量的低或高。
“弱”和“强”是指强度的大小。
“脆”是指无屈服现象且断裂伸长很小。
“韧”是指用一定的负荷就可克服链段运动或分子位移所需的能量,使运动发生,且形变大,材料就韧。
此时断裂伸长、断裂应力和断裂功都较高。
8.1.1.1 非晶态聚合物应力-应变曲线中:A 点:弹性极限点,A 点时对应的模量—拉伸模量E ;Y 点:屈服点,Y 点时对应的应力—屈服应力(屈服强度)σy ;Y 点时对应的应变—屈服应变(屈服伸长率)εy ,B 点:断裂点,B 点对应的应力—断裂应力(断裂强度)σB —抗拉强度,B 点对应的应变—断裂伸长率εB 。
第8章聚合物的力学性质8.1力学性质的基本物理量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材料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就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变(strain)。
此时材料内部发生相对位移,产生了附加的内力抵抗外力,在达到平衡时,附加内力和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定义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为应力(stress)。
有三种基本的受力-变形方式(图9-1):1、简单拉伸(stretch or tensile)张应力,张应变杨氏模量,拉伸柔量2、简单剪切(shear)切应力,切应变(当足够小时)切变模量,切变柔量3、静压力围压力,压缩应变:本体模量,本体柔量(压缩率)有四个材料常数最重要,它们是E,G,B和。
是泊松比,定义为在拉伸试验中,材料横向单位宽度的减小与纵向单位长度的增加的比值,即没有体积变化时,=0.5(例如橡胶),大多数材料体积膨胀,<0.5。
四个材料常数已知两个就可以从下式计算另外两个。
显然E>G,也就是说拉伸比剪切困难。
三大高分子材料在模量上有很大差别,橡胶的模量较低,纤维的模量较高,塑料居中。
工程上表征材料力学性能的物理量主要有:1、抗张强度(kg/cm2)2、抗冲强度(或冲击强度) (kg.cm/cm2)试验方法有两类:简支梁式(Charpy)——试样两端支承,摆锤冲击试样的中部。
悬臂梁式(Izod)——试样一端固定,摆锤冲击自由端。
Charpy试样又分两类:带缺口和不带缺口。
根据材料的室温冲击强度,可将高聚物分为脆性、缺口脆性和韧性三类。
3、硬度(以布氏硬度为例) (kg/mm2)以上各式中:P为负荷;、b、d分别为试样的长、宽、厚;W为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功;D为钢球的直径;h为压痕深度。
8.2应力-应变曲线1、非晶态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以一定速率单轴拉伸非晶态聚合物,其典型曲线如图8-2所示。
整个曲线可分成五个阶段:图8-2非晶态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①弹性形变区,从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出杨氏模量,从分子机理来看,这一阶段的普弹性是由于高分子的键长、键角和小的运动单元的变化引起的。
第八章 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1.概念①.强度:在较大外力的持续作用或强大外力的短期作用下,材料将发生大形变直至宏观破坏或断裂,对这种破坏或断裂的抵抗能力称为强度。
②.脆性断裂:与材料的弹性响应相联系,在断裂前试样断裂均匀,断裂时,裂纹迅速垂直于应力方向,断裂面不显出明显的推迟形变,σ-ε曲线是线性的,ε<5%,断裂能小,由张应力引起的-是键长变化的结果。
③.韧性断裂:屈服点以后的断裂,产生大形变,断面显示外延形变(缩颈的结果),σ-ε曲线是非线性的,ε>5%,由剪切应力引起的-链段运动的结果。
* 材料断裂的方式与其形变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脆性断裂是缺陷快速扩展的结果,而韧性断裂是屈服后的断裂。
高分子材料的屈服实际上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塑料形变。
2.图—应力-应变曲线图非结晶聚合物形变经历了普弹形变、应变软化(屈服)、塑性形变(强迫高弹形变)、应变硬化四个阶段材料在屈服点之前发生的断裂称为脆性断裂;在屈服点后发生的断裂称为韧性断裂A.从曲线上可得评价聚合物性能的力学参数:Y :屈服点 σy :屈服强度 εy :屈服伸长率 B ::断裂点 σb :断裂强度 ε: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σi ( σy ,σb ) 杨氏模量 断裂能:OYB 面积B.从分子运动解释非结晶聚合物应力-应变曲线I: 普弹形变小尺寸运动单元的运动引起键长键角变化。
形变小可回复 A YB A σY σB σ应变软化塑性形变N DII :强迫高弹形变在大外力作用下冻结的链段沿外力方向取向III :粘流形变在分子链伸展后继续拉伸整链取向排列,使材料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形变不可回复C.强迫高弹形变的定义处于玻璃态的非晶聚合物在拉伸过程中屈服点后产生的较大应变,移去外力后形变不能回复。
若将试样温度升到其Tg 附近,该形变则可完全回复,因此它在本质上仍属高弹形变,并非粘流形变,是由高分子的链段运动所引起的。
这种形变称为强迫高弹形变D.晶态聚合物在单向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OA-普弹形变YN-屈服,缩颈(应变变大,应力下降)ND -强迫高弹形变DB-细颈化试样重新被均匀拉伸, 应变随应力增加-应变硬化3.图:----温度的影响非晶聚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σ-ε曲线如图8:T <T b ,硬玻璃态,脆性断裂--1T b<T <T g ,软玻璃态,韧性断裂--2、3T g<T <T f ,高弹态--4T >T f ,粘流态--5分析:曲线1:在玻璃态(T 《T b ):直线关系,形变小,高模量,原因是由侧基等运动单元引起键长键角的变化引起。
第一章 高分子链的结构一、 概念构型 构象 均方末端距 链段 全同立构 无规立构二、选择答案1、高分子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中,( )首先把“高分子”这个概念引进科学领域。
A 、H. Staudinger,B 、K.Ziegler, G .Natta,C 、P. J. Flory,D 、H. Shirakawa2、下列聚合物中,( )是聚异戊二烯(PI)。
A 、 CCH 2n CH CH 23B 、O C NH O C NH C 6H 4C 6H 4n C 、 CH Cl CH 2n D 、OC CH 2CH 2O O n O C3、链段是高分子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下列有关链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高分子链段可以自由旋转无规取向,是高分子链中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单位。
B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高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
C 、在θ条件时,高分子“链段”间的相互作用等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D 、聚合物熔体的流动不是高分子链之间的简单滑移,而是链段依次跃迁的结果。
4、下列四种聚合物中,不存在旋光异构和几何异构的为( )。
A 、聚丙烯,B 、聚异丁烯,C 、聚丁二烯,D 、聚苯乙烯5、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 、工程塑料ABS 树脂大多数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组成的三元接枝共聚物。
B 、ABS 树脂中丁二烯组分耐化学腐蚀,可提高制品拉伸强度和硬度。
C 、ABS 树脂中苯乙烯组分呈橡胶弹性,可改善冲击强度。
D 、ABS 树脂中丙烯腈组分利于高温流动性,便于加工。
6、下列四种聚合物中,链柔顺性最好的是( )。
A 、聚氯乙烯,B 、聚氯丁二烯,C 、顺式聚丁二烯,D 、反式聚丁二烯7、在下列四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其分子链构象为H 31螺旋构象为( )。
A 、聚乙烯,B 、聚丙烯,C 、聚甲醛,D 、聚四氟乙烯8、在热塑性弹性体SBS 的相态结构中,其相分离结构为( B )。
A 、 PS -连续相,PB -分散相; B 、PB -连续相,PS -分散相;B 、 P S 和PB 均为连续相; D 、PS 和PB 均为分散相9、自由基聚合制得的聚丙烯酸为( )聚合物。
一、概念与名词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高聚物的结构指组成高分子的不同尺度的结构单元在空间相对排列,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链结构表明一个高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的几何排列情况。
聚集态结构指高分子整体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近程结构指单个大分子内一个或几个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
远程结构指单个高分子的大小和在空间所存在的各种形状称为远程结构化学结构除非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新的化学键才能改变的分子结构为化学结构。
物理结构而一个分子或其基团对另一个分子的相互作用构型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和排列叫做构型,这种化学结构不经过键的破坏或生成是不能改变的。
旋光异构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中键接方式,即全同、间同、无规立构,此即为旋光异构。
全同立构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异构体是相同的,此即为全同立构。
间同立构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两种异构体是交替出现的,此即为间同立构。
无规立构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两种异构体是无规则出现的,此即为无规立构。
有规立构全同和间同立构高分子统称为有规立构。
等规度全同立构高分子或全同立构高分子和间同立构高分子在高聚物中的百分含量。
几何异构当主链上存在双键时,而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同时被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取代时,即可形成顺反异构,此即为几何异构。
顺反异构当主链上存在双键时,而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同时被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取代时,即可形成顺反异构,此即为几何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