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测量之道路中线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82
工程测量第一章道路中线测量第一节概述一、公路工程一般由路线、桥涵、隧道及各种附属设施等构成。
兴建公路之前,为了选择一条既经济又合理的路线,必须对沿线进行勘测。
1、一般讲,路线以平、直最为理想,但受现场环境影响,必然有转折。
为使路线具有合理的线型,在直线转向处必须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平曲线。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
2、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的一部分,即一段圆弧,它又分为单曲线、复曲线、回头曲线。
3、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设的一段特殊的曲线,其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为圆曲线半径。
二、公路的路线中线是由直线和平曲线两部分组成。
1、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用木桩具体地标定在现场上,并测定路线的实际里程。
2、中线测量一般分两组进行:测角组主要测定路线的转角点、转点和转角;中木桩组主要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在现场上用木桩标定路线中心线的具体位置,并进行各桩里程的测算。
三、道路中线测量是公路工程测量中关键性的工作,它是测绘纵、横断面图和平面图的基础,是公路设计、施工和后续工作的依据。
第二节转角点和转点的测设一、要进行道路中线测量,必须先进行定线测量,即在现场上标定转角点和转点。
1、转角点(又称交点):指路线改变方向时,两相邻直线段延长线的交点,通常以JD表示,它是中线测量的控制点。
2、转点:指当相邻两交点之间距离较长或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或延长线上定出一点或数点以供交点、测角、量距或延长直线时瞄准之用。
这种在公路中线测量中起传递方向作用的点称为转点,通常以ZD表示。
二、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定线测量方法有:纸上定线和现场定线两种。
《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规定:各级公路应在地形测量以后,采用纸上定线;受条件限制或地形、方案简单也可采用现场定线。
1、纸上定线:是先在实地布设导线,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1000、1/2000),在地形图上定出路线的位置,再到实地放线,把交点的位置在实地上标定下来;一般可用放点穿线法和拨角放线法。
园路竣工竣工的测量内容路线竣工测量的目的是最后确定路线中线、检查建筑限界及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内容是中线测量、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等。
1、中线测量利用施工放样的护桩恢复线路施工前原有的控制桩,进行线路中线贯通测量;还应该对桥梁、隧道建筑中线与线路中线是否一致。
若出现不相一致时,应从桥梁或隧道的中线向两端引测。
如出入较大则需进行中线调整,做到使桥梁或隧道建筑限界与路基建筑限界均符合规范要求。
1)竣工中线测量,应先定出直线方向,然后用相邻直线重新测绘交点。
在高路堤、深路堑和地形困难地段可沿路基设置副交点,新测得的曲线偏角与原定测(或复测)偏角较差在±30秒以内时,仍采用原偏角。
对曲线的切线长、控制点、直线转点间的距离应进行丈量,新丈量结果与原定测(或复测)结果的误差应在1/2000以内时,仍采用原测结果,曲线横向闭合差应不超过±5cm。
2)竣工中线测量完成后的基桩埋设,一般规定:直线地段每300m~500m埋设混凝土包铁芯的基桩;曲线地段的曲线始终点、缓圆点、曲线中点、圆缓点、曲线交点或副交点均应埋设混凝土包铁芯的基桩。
3)竣工测量的里程应采用全线换算后的连续里程,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设计图中的断链应予取消2、水准基点位移测量1)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将临时水准点通过水准测量移设于桥台上、涵洞帽石上、隧道洞口边墙上或临近线路的岩石上,也可沿线路埋设混凝土水准基点,作为运营维修时掌握线路标高的依据。
2)水准点位移后,应详细注明编号、位置、地物特征、标高、并绘制草图附于水准基点表内。
3、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的目的是检查路基宽度,边沟、排水沟、边坡、路基加固和防护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横向尺寸误差均不应超过±5cm。
4、桥梁的竣工测量桥梁竣工后,须进行竣工测量。
通过竣工测量,一方面可以检查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起到检查施工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桥梁向往运营后,为保证桥梁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地进行变形观测,由于变形观测的资料是通过与竣工资料的对比来分析变形的,因此,对变形观测而言,竣工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道路中线测量方法:
道路中线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交点法:该方法基于交点和转点的位置来计算路线中线的坐标。
首先需要确定起点、终点以及需要测量的交点和转点,然后使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个点的坐标,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可以确定中线的位置和走向,以及中线上的重要元素如圆曲线、缓和曲线等的位置和参数。
积木法:该方法基于道路的宽度和长度来计算中线的坐标。
首先需要确定道路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根据道路的宽度和长度,将道路划分为若干个小的路段,每个路段可以看作是一个“积木”。
使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工具,可以测量每个“积木”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积木”之间的角度。
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可以确定中线的位置和走向,以及中线上的重要元素如圆曲线、缓和曲线等的位置和参数。
道路中线测量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道路中线测量知识目标:理解公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遇障碍时圆曲线的测设方法;掌握复曲线的测设方法。
能力目标:具有描述交点和转点的测设方法;测设转角及设置里程桩;进行圆曲线主点及两种方法的详细测设;处理特殊情况下圆曲线的测设的能力。
课堂组织:教师采用PPT课堂讲授6学时。
采用课堂分析例题使学生掌握知识。
第九章道路中线测量公路勘测阶段测量工作:中线、路线横断面、路线纵断面、带状地形图测量、小桥涵调查。
根据公路勘测成果,绘制路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
公路中线测量是测定路线中线的平面位置,是路线横断面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带状地形图测量的基础,也是设计、施工放样的依据。
公路路中线由直线、曲线组成。
曲线:圆曲线、复曲线、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平曲线)、回头曲线。
第一节路线交点和转点的测设路线定线测量:在现场标定转角点(交点JD)和转点(ZD)。
转角点(交点JD):路线改变方向的交点。
转点(ZD):传递方向的作用。
路线定线测量方法:现场定线—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路线方案、地形简单。
纸上定线—适用于标准较高、地形复杂的路线。
一、交点的测设1、穿线交点法1)准备数据。
2)放临时点。
3)穿线:通过比较和选择定出一条尽可能多地穿过或靠近临时点的直线,这一步工作称穿线。
4)交点:相邻两直线经穿线在实地标定后,如果通视良好,即可直接延长直线进行交会定点。
2、拨角放线法1)准备放线数据。
2)实地放点。
二、转点的测设在相邻交点间距离较远或不通视的情况下,需在其连线上测设一些供放线、交点、测角、量距时照准之用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转点,其测设方法:第二节路线转角的测定和里程桩的设置一、路线转角的测定路线转角有路线测量测定路线的右角β。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图2-1 路线中线
图2-2 里程桩
图2-3 断链标注
图2-5 极坐标法按坐标放样
图2-11
路线测设完毕后,如暂时不进行施工,则要做固定路线的工作。
固定路线,是指保护路线的交点、转点和结点工程轴线点等桩志不被破坏,即
图2-12
2)用护桩固定
为了使这些桩志被破坏后,便于恢复,对于交点和长直线上的转点,
图2-14
③用距离交会法固定,如图2-15。
在平坦地段,用距离交会的方法固
在可能破坏范围以外,选择A、B两点作为护桩,并分别量出
图2-15
在被固定桩志附近有大树、电杆、房屋、墓牌、大石以及其它可利用
图2-41 交点确定
图2-43 分交线的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