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结冰了》优质课PPT课件_0
- 格式:docx
- 大小:22.95 KB
- 文档页数:3
【教材剖析】冰于北方的学生来是比熟习的物,到了冬季,很简单找到它,学生有方面的生活。
于三年的学生,理解水因什么成了冰其实不困,要点是学生知道在多少氏度水才能成冰。
,学生将要察水成冰后有什么特色,比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确立体的。
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水冰此后体增大了,在冰托中占有了更多的空⋯⋯【教课目】科学观点:1.当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降落到0℃,水开始冰,从液体状成了固体状。
2.水在冰程中,要向周放出量。
程与方法:1.察、冰的特色,并比冰和水的同样与不一样。
2.察水冰程中的温度及其余化。
3.在科学知的教课程中,存心的学生的比、剖析、合、抽象、归纳水平,培育学生的思水平。
感情、度、价:1.于在察活中保持真、致的度。
2.自感觉、体物状的化。
【教课要点】察冰的特色和水冰程中的温度化【教课点】水什么会成冰【教课准】小:察用冰及盛放冰的杯;塑料杯1只、冰1杯、管(管架)1支、小半杯水、水温1支、食、筷子1支。
【教课流程】一、情入1.教出示管中的水,是什么?水有怎的性?2.学生回复。
3.教板水的性: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4.教出示冰,提:是什么?5.同学察冰,沟通冰的性。
二、冰的察1.学生以小位,合作研究冰的性,做好沟通。
2.沟通果(各小)。
3.教板冰的性:无色、无味、透明。
4.提:你是怎冰的些特征的?5.下边,就同学利用感官,仔察中的冰与水,找到它同样与不一样的特色,并用的文字在表上。
6.生共同制恩。
〔1〕能它有哪些同样的特色?共同特色: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2〕它不一样的特色有哪些?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硬⋯⋯水:无固定的形状,会流,柔⋯⋯我知道水是液体,那冰呢⋯⋯。
〔板:固体〕7.学生回复。
教小:今日,我借助感官,察冰是怎么的?水和冰的同样点和不一样点,追:水和冰有什么关系?学生回复,教板〔温度降落〕8.:水在什么温度开始冰?〔板:水冰了〕三、水在什么温度冰1.水温度降落成冰,同学猜想一下水在什么温度才会冰呢?〔学生猜2-3次〕2.:在,老各小用温度出管里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的温度下降到10度的时候,液体水开始变成固体冰。
2.水结冰时要像周围释放出热量。
过程方法:1.通过身体的感官,观察冰的特征,知道冰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观察水结冰的试验中,对温度的变化实行测量和记录。
3.在科学探究中学会抽象、概括的水平。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亲自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过程:【课前】问:在之前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用传感器测量温度,今天传感器要和我们继续实行科学探究,你们准备好了吗?【导入】游戏引入1.教师展示两个不透明的杯子(左手温水、右手冰)一摸?但不能偷看好吗?(学生上台左右手同时摸)3.问:两杯分别是什么?(说完整,哪边是冰,哪边是水贴板书)4.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理由是什么?(冷、热形状)5.小结:原来他是依据冰比较冷,水比较热判断出来的。
看到**很善于用“手”这种感官实行感知和判断。
除了“手”还有哪些感官能够协助我们?(耳朵听、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观察冰的特征】1.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动用感官来学习冰是怎样的?并且一起研究水在什么温度开始结冰?(ppt揭题)2.问:刚才的游戏只给一个人玩我感觉不公平,你们想试试吗?(想)玩的同时有一个条件3.教师展示维恩图问:这张表理解吗?怎么填?(维恩图,中间填相同点,两边填不同点)4.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感官仔细观察冰和水,找出它们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用简洁的文字记录在韦恩图中。
请每组材料员领取器材,1号记录。
5.学生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板书维恩图)6.汇报a.问:哪组来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无色、无味、透明)b.问:谁来说说他们的不同特征哪些?水——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柔软...冰——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坚硬...7.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两者不同特征,水...冰...。
两者都是....。
我们还知道水是液体,冰是...(指板书,学生回答)(板书液体、固体)【水结冰的探究】1.引导:刚才我们知道了冰和水有很多的共同特征,那是因为它们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教材分析】
冰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物质,到了冬天,很容易找到它,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理解水因为什么变成了冰并不困难,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在多少摄氏度时水才能结成冰。
这节课,学生们还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有什么特点,例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确定体积的。
学生还可能会注意到水结冰以后体积增大了,在冰块托盘中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水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亲自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烧杯;塑料杯1只、冰块1杯、试管(试管架)1支、小半杯纯净水、水温计1支、食盐、筷子1支。
【教学流程】
一、情镜导入
1.教师出示试管中的水,这是什么?水有怎样的性质?
2.学生回答。
3.教师板书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4.教师出示冰块,提问:这是什么?
5.请同学们观察冰,交流冰的性质。
二、冰的观察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冰的性质,做好交流记录。
2.汇报交流结果(各小组汇报)。
3.教师板书冰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
4.师提问:你们是怎样发现冰的这些特性的?
5.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感官,仔细观察实验盘中的冰与水,找到它们相同与不同的特征,并用简洁的文字记录在表上。
6.师生共同绘制维恩图。
(1)谁能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共同特点: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
(2)它们不同的特征有哪些?
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
我们还知道水是液体,那冰呢……。
(板书:固体)
7.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借助感官,观察冰是怎么样的?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追问:水和冰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温度下降)
8.师: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板书课题:水结冰了)
三、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水温度下降结成冰,请同学猜想一下水在什么温度时才会结冰呢?(学生猜测2-3次)
2.测试:现在,老师请各小组用温度计测出试管里水的温度。
看哪组测得又快又准!
3.学生分组测水温,然后汇报。
4.问题与方法:经过同学们的测量,我们知道了今天水的温度大约是——℃。
前面,大家说到了水在温度下降时才能结冰,而现在水的温度还比较高。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怎样才能使试管里的水温度下降并结冰呢?(阅读P49,然后再回答老师)
(1)借助已经准备好的冰。
(2)在碎冰中加入大量食盐。
(追问:为什么要增大量的食盐?请阅读P49的第三段)
(3)在塑料杯外裹一张干毛巾。
(请同学们看图,你还发现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学习知道了实验的方法,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的步骤。
(课件:实验步骤)齐读。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请齐读“实验要求”。
(课件:实验要求)
(1)温度计和试管容易破碎,使用时注意安全;
(2)实验中,要注意观察,边实验边做好记录;
(3)善于发现问题,小组交流时声音要轻。
6.老师想知道,我们今天的实验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水刚开始结冰)
小结:对。
老师还希望你们能即时地把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记录下来。
7.出示实验记录表。
这张记录表,你们会填写吗?(重点强调“记录变化”“开始结冰”)
8.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研究的问题、方法,知道了实验的注意事项。
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
按要求分组实验。
9.汇报。
(1)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你们组实验的数据和发现?!
(2)追问: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逐步下降)
(3)小结与处理各组“误差”:老师发现个别组的结论与其他组有些差异,
得出水结冰的温度不一致。
我想,这里有温度计的原因,也有实验方法的原因。
科学家们以前也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我们绝大部分组一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0℃,是温度的变化使水结冰了。
(板书:温度、0℃)
10.小结: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我们必须按照要求,科学、规范地实验。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观察、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只有这样,才会有收获!
四、拓展与延伸
1.总结: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延伸:回家做一块冰,再对它实行观察,看看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水结冰了
水 0℃冰
没有固定形状无色有固定形状
会流动无味不会流动
柔软透明坚硬
液体温度下降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