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随机抽样(第一课时)公开课(定稿).
- 格式:ppt
- 大小:808.00 KB
- 文档页数:17
初三数学公开课课题:简单的随机抽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随机抽样的方法;2、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法;3、培养学生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调查。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
课型与教学手段:新授课、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构思:随机抽样时动态显示所取数字号码。
教学思路:在学生明确什么是普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在不适宜普查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抽样调查才比较科学,进而介绍随机抽样。
教学中力求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实例引入:你“亚健康”了吗?对全班学生做健康调查(普查),并引导学生浏览2006年3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时空调查(抽样调查)“人在职场”系列(五):你“亚健康”了吗?节目实录。
(领略节目中所用的调查方法,介绍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数字掌握生活)2、问题:若要调查我校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你认为要普查还是抽样调查?以下的调查方法是否合适?(1)抽查正在参加学校文艺演出的学生;(2)抽查运动场上正在做运动的学生;(3)抽查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
如果以上调查方案都不合适,你能想出较合适的调查方案吗?(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知道抽样调查时,样本最好具有代表性,介绍随机抽查的概念)二、合作探究探讨随机抽样的方法:教师提供30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照学号顺序排列(多媒体显示学生成绩,并强调抽取时的注意事项),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
活动一: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三个样本,每个样本含有5个个体,这里已经完成了第一个样本的选取,请继续完成第二和第三个样本的选取.第一个样本:第二个样本:第三个样本:活动2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两个样本,每个样本含有20个个体.第一个样本:第二个样本:(通过活动,介绍样本与样本容量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随机抽样)三、达标反馈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1)一食品厂为了解其产品质量情况,在其生产流水线上每隔100包选取一包检查其质量;(2)一手表厂欲了解6-11岁少年儿童戴手表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查200名在那里学习的学生.(3)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抽取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级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4)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四、学习小节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体会随机抽样的方法。
4.2 简单随机抽样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2、知道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3、知道简单随机抽样经常使用的地方。
4、学习重点:理解和把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5、学习难点: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并能尝试性的进行简单的操作。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交流与发现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暑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准备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有四个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案,你认为按下面的调查方法取得的结果能放映全校学生的一般情况吗?如果不能,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方案一:发给学校田径队的30名同学方案二:调查每个班的男同学方案三:从每个班随机抽取1名同学方案四:从每个班抽取一半学生进行调查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为了获取能够客观反映问题的结果,通常按照总体内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的原则抽取样本, 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注:随机抽样并不是随意或随便抽取,因为随意或随便抽取都会带有主观或客观的影响因素.2.讨论P/88实验与探究,思考:根据你的理解,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些主要特点?(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三.例题讲解例1:李大伯为了估计一袋大豆种子中大豆的粒数,先从袋中取出50粒,做上记号,然后放回袋中,将豆粒搅匀,再从袋中取出100粒,,从这100粒中,找出带记号的大豆,如果带记号的大豆有两粒,便可以估计出袋中所有大豆的粒数,你知道他是怎样估计的吗?四实际应用1、某校的黑板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大部分学生不吃早餐》的报道,文章说。
“通过对课间学校商品部买小食品的20名同学的调查发现16人是因为没有吃早餐而去买零食,由此判断,我校80%的同学在家不吃早餐”2、在某次篮球赛中,解说员介绍了参加美国职业篮球队的3名中国籍队员的身高,有位观众把这3个人的平均身高与美国人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的平均身高比美国人高”。
1.1 简单随机抽样(第一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1.1简单随机抽样(第一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一、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知道两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能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数据调查方法;2、了解总体、样本、样本量的概念,了解抽样调查的随机性;3、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体会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4、会简单使用抽签法和随机数法抽取样本。
二、核心素养1、数学抽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2、逻辑推理: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优缺点;3、数学建模: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及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两种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2.教学难点:掌握两种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通过对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和应用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练习法结合。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和黑板板书六、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统计数据,例如人口总量、经济增长率、就业情况、迅速锁定“涉疫”人员的运动轨迹、疫情发展大数据实时报告等等,要正确理解这些数据,需要具备一些统计学知识。
统计学是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来认识未知现象的一门学科。
面对一个统计问题,首先要根据实际需求,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取数据,然后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问题1:同学们还记得第七次人口普查吗?第七次人口普查都获得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怎样得到的?(展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师生: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获得了全国人口总数、男性与女性所占的比例、人口增长率以及出生人口总数等数据;师生:这些数据是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信息登记和调查得来的,然后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了人口普查最终的结果。
(二)新课讲授1、全面调查的相关概念像人口普查这样,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都进行调查的方法,称为全面调查,又称普查;在一个调查中,我们把调查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调查对象称为个体;全面调查的优点:数据精确;缺点:费事费力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