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_少昊与上古的东夷民族
- 格式:pdf
- 大小:157.96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历史上东夷部落部系发展以及著名人物有哪些?在东夷部落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伏羲氏、蚩尤、少昊、大舜等。
东夷人最初只是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东部半岛丘陵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夷人在蚩尤的领导下到达鲁西北平原,与东进的炎黄部落开始接触。
经过夷夏“涿鹿之战”,东夷集团被炎黄集团逼回原地。
随后炎黄之间也展开了“阪泉之战”,结果炎帝部落被迫东迁,与东夷人杂居错处。
之后黄帝部落向东推进至豫东及鲁西北平原之地,与东夷人联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共同创建了最初的华夏文明。
太昊部系太昊,一说就是伏羲,是传说中东夷部落中最古老的部落集团的领袖,他最大贡献是画八卦,造书契,结束了古人类结绳记事和不辨东西南北、不分春夏秋冬的历史。
据《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太昊部落活动的中心地区在被称为“大皞之虚”的陈,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
又据《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一年》,其中有“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的说法。
而根据杜预的注释,“任”即任城,在今山东济宁境内;“宿”为无盐,在今山东东平境内;“须句”为须昌,在今山东东平境内;“颛臾”即武阳县,在今山东平邑县境内。
也就是说,太昊的后人封地都是今山东鲁西南地区春秋时期的一些小国。
所以可以断定,太昊部落的活动区域在豫东鲁西南一带,且有沿古济水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向。
而另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少昊部系少昊陵位于山东曲阜市东北方向的旧县社区。
少昊同时是炎黄部落和东夷部落的领袖,是黄帝之子。
少昊部落被视为继太昊部落之后兴起的东夷部落的又一分支部族,以鸟为图腾,在族源上与太昊大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少昊族的故都城在今天山东曲阜,曲阜被称为“少皞之虚”。
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族内部各氏族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其中有十个氏族处于统治核心,分别是: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鴡鸠氏、鸤鸠氏、爽鸠氏、鹘鸠氏。
凤凰作为图腾的东夷部落究竟有何故事提到东夷部落可能很多⼈并不了解,其实这个神秘的部落是与黄帝部落同⼀时期的部落,并且参与了与蚩尤部落的⼤战。
当时黄帝部落以龙为图腾,东夷部落以凤凰为图腾,在中国之后的⼏千年历史之中,龙和凤也⽆疑的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少昊与凤凰图腾少昊是东夷部落最有名的领导⼈,关于他最早的记载来⾃于,黄帝与蚩尤的⼤战之后,黄帝命令东夷部落的少昊接管了蚩尤的权利。
然⽽少昊在最开始却参加了蚩尤组建的反黄帝联盟,但是在关键的时候少昊部落倒⼽⼀击,给了蚩尤部落致命⼀击,这也是黄帝让少昊接管蚩尤权利的原因。
在少昊诞⽣的时候,天空出现了按五⽅的颜⾊红、黄、青、⽩、⽞五只颜⾊各异的凤凰,他们落在少昊⽒的院⼦⾥,因此少昊⽒⼜称为凤鸟⽒。
开始少昊把⽞鸟(燕⼦)作为⾃⼰部落的图腾,但是后来被黄帝封为东⽅天帝的时候,⼜有凤凰飞来加上他出⽣的凤凰,他就将凤凰作为⾃⼰的族神,崇拜凤鸟凤凰图腾。
这就是东夷部落崇拜凤凰图腾的来历,还有⼀说是,凤凰的原型是传说中的皋鸡⽽少昊的“昊”与“皋”在字义上是相同的,所以皋鸡可能与少昊的得名有关,凤凰作为东夷部落的图腾也就不难理解了。
东夷部落东夷部落其实是对很对部落的统称,历史上就有所谓“九夷”的说法。
在少昊时期这些部落统⼀起来服从黄帝的管理,这⼀部落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凤凰作为图腾,在黄帝统⼀东夷部落之后,企图将⾃⼰部落的图腾龙凌驾于东夷部落的凤凰之上,只是当时并不具备条件。
随着后世对黄帝“⼈⽂始祖”地位的确⽴,龙才凌驾于凤之上,凤也逐渐成为⼥性的代名词,龙凤合鸣的说法也因此产⽣。
这⼀部落除了参与攻打蚩尤部落以外,他们在军事上最伟⼤的成就就是发明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兵器—⼸。
因此东夷部落也叫做东⼸部落,⼸的出现不仅加强了东夷部落的战⽃⼒,他们的狩猎也因此变得简单,整体的实⼒也有所提升,这也是黄帝忌惮东夷部落的原因。
除此之外,因为少昊继承了太昊伏羲的统治⽅式,少昊在治理民众的时候⼴泛的应⽤了⼋卦的原理,使得东夷⽂明有较为浓厚的宗教⾊彩。
中国龙凤图腾的发源地:东夷部落也为华夏文化贡献了力量东夷,是中国夏商时期,中原人对黄河流域下游(青、兖、徐三州)居民的总称。
最先在夏商朝期称为“夷”,不带有外族观念,只是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呼,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特定的一个民族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
按范文澜所说:“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
太昊和少昊都是是东夷中一族的酋长。
而这两个部族,分别创造了影响中国人的龙凤图腾文化。
1、龙图腾与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赋予了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这是最早、最可靠的关于太昊伏羲以龙纪官,以龙为徽号的典籍记载。
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均证明,伏羲“人首蛇躯”,而中华民族的总图腾“龙”,正是以蛇为基础,汇合了多民族图腾而成的。
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
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
在伏羲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
太昊伏羲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
2、凤图腾与少昊凤也是综合了多种动物特征而演化出来的一种神物,它最早是上古东夷族团的图腾玄鸟。
东夷族当时比黄帝、炎帝族的文化更先进,虽然蚩尤率东夷与炎黄作战失败,东夷被征服,东夷族的玄鸟图腾仍流传下来,并逐步融合了其他氏族文化,演变成凤的形象。
东夷部落的首领舜,传说也是凤凰所变,商人的祖先契也属于东夷部落,传说是其母捡食一枚玄鸟蛋所生。
凤和龙虽然都是祥瑞之物,但二者的形象和内涵截然不同。
龙给人威严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敬畏;凤象征着和美,安宁和幸福,乃至爱情,让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
中国神话中五方上帝之少昊中国神话中五方上帝之少昊少昊,又作少皞、少皓、少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五方上帝之一,号青阳氏、穷桑氏、金天氏等,是远古时期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也是早期东夷族首领,华夏共祖之一,被尊为西方上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神话中五方上帝之少昊,希望大家喜欢!少昊的生平轶事圣子诞生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
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
不久迁都曲阜,并以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凤鸟立制少昊在父黄帝和母嫘祖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的本领。
少昊少年即被黄帝送到东夷部落联盟里最大部落凤鸿氏部落里历练,并取凤鸿氏之女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
他先在东海之滨建立一个国家,并且建立了一套奇异的制度:以各种各样的鸟儿作为文武百官。
具体的分工则是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来进行。
凤凰总管百鸟,然后再有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
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
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
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淫佚放荡。
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
凤国盛世少昊见百鸟之国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十分欣慰。
他请来年幼的侄儿颛顼帮助料理朝政。
颛顼不负众望,干得很出色,深得叔父的赏识。
少昊见侄子非常辛苦,就教颛顼弹琴。
少昊时期,是华夏凤文化的繁荣时期,现江姓等有少昊血缘的族裔的姓氏图腾里仍带有凤鸟或燕子图案。
从少昊起到嬴、江得姓始祖元仲一直是华夏族主干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
上古时期太昊:上古东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领,山东西南部或西部人,凤文化的创造者(一般认为凤文化的发达程度略高于龙文化,但龙凤经过了几千年的战争,最后败给了龙文化)山东被称为太昊、少昊之地。
东夷是上古在中原可堪与华夏抗衡的部族,它与华夏的交往十分频繁,并创造了灿烂的殷商文化,太昊时代应该在大汶口文化晚期。
少昊:中国五帝之首,济宁市曲阜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
蚩尤:中华三祖之一,山东西南部人,上古十大魔神之首,汉民族三大种族群之一东夷部落的首领,是以山东大汶口、龙山文化为核心的东部地区的先祖,活动在山东西南部。
舜:五帝之一,济南的许多历史故事与他有关。
皋陶:上古四圣之一,济宁市曲阜人,司法鼻祖,皋陶、尧、舜、禹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
伯益:秦和赵君主先祖,山东西南部人。
夏商西周时期后羿:夏时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箭神,山东东部人。
少康:夏朝国君,济宁市人。
伊尹:商元圣,他开始当做饭奴隶,后提为厨师。
后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作为陪嫁奴隶到商,后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
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
盘庚:商朝第20任君主,济宁市曲阜人,在位期间,他进行了商王朝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迁都,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史称“盘庚迁殷”,所以商朝也被称为殷或殷商。
盘庚迁殷后,执行开明的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兴盛,人民安居乐业,商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姜子牙:百家宗师,日照市人。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文圣,济宁市曲阜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孟子:儒家亚圣,济宁市邹城人。
孙武:兵圣,滨州市惠民人,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
吴起:兵家亚圣,菏泽市人。
【上古历史】少昊: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少昊(前2598-前2525年)少昊(前2598-前2525年),相传少昊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
中国五帝之一,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
少昊,昊又作“?”、“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
相传少昊姓己,名?(亦作质),为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北),建都于曲阜。
传说他能继承太昊的德行,故称少昊或小昊。
他曾以鸟作官名,并设有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的官。
活动于山东西南部一带,擅于治水与农耕。
少昊相关资料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
设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
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以鸟命官(其实是用不同的鸟作各少昊部落的图腾),少昊的图腾可能是燕子(嬴)。
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
《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8世,500年,《易纬稽览图》说是400年,后期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
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逸周书·史记解》)。
周朝时熊盈诸族、徐、群舒、赵、秦贵族多是其后代。
少昊最初建立的的国度在山东省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地区。
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1、2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
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
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
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少昊少皞部落的首领称号
导读当前大家对于少昊少皞部落的首领称号都是颇为感兴趣的,大家都想要了解一下少昊少皞部落的首领称号,那么小美也是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
目前,每个人都对少昊少洛部落首领的头衔很感兴趣。
每个人都想知道少昊少洛部落首领的头衔。
所以小美也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少昊少洛部落首领头衔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少昊,中国文化的祖先,古代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黄帝的长子,他的母亲是嫘祖(在妇女节)。
2、少昊,亦作“少暤”,名“挚”,又作“质”,号“金天氏”、“穷桑氏”或“朱宣氏”,生于穷桑,和太昊伏羲一样同为上古时期东夷族的祖先和首领,因修太昊之法,故称之为少昊,姬姓,一说为嬴姓,名玄嚣。
3.生于姜水(古鲁西的一条大河)。
4.少年时娶了洪峰家族的女子,成为洪峰部落的首领,最后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取名金田家族和青阳家族。
5、少昊是东夷部族的首领。
6.少昊有20多个以鸟命名的部落,如蜂鸟、玄鸟、博赵石、青鸟、丹鸟、朱虹、斑鸠、双九时等。
其中冯氏八家,在群体中最为突出。
他们掌管天文历法,指导部落耕作和桑树种植。
7、。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神奇的远古始祖——少昊神奇的远古始祖——少昊黄人加入东夷集团后,与少昊氏结成了婚姻氏族的关系。
后来,少昊氏族势力越来越强大,少昊就成为东夷部落集团的大首领,这样,黄夷降而为少昊部落的附属氏族,它与少昊凤鸟族的关系也由婚姻氏族变为父子氏族。
因此,黄夷便以少昊为本族始祖。
少昊,大约生当炎黄之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
关于他的事迹,各种典籍的记载不尽一致,本书将择善而从;一些在民间流传较广又多见于文字记载而出入很大的说法,必要时作适当的介绍和说明。
光是他的名字,各种典籍就有很多种不同的写法,如“少昊”、“少皓”、“少”、“少”、“”、“”、“”等,还有不同的称呼,如称为“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等。
为了不致使一个少昊因为名字的写法不同而被误认为多个不同的人,下面特引用徐旭先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的一段解释:“按古‘’‘睾’二字常常互误。
实则读同逆,读作的实用作睾。
如人的阴丸常写作丸,却念作丸,则以写睾丸为是《也有人这样写》。
《荀子·解蔽篇》有‘广广,敦知其德’、、睾虽有三体,实系一字,、睾全是的别体,可是前者现在还沿用,后者已经很久不用了,又加白为,仍是一字。
也是前者用,后者不用,睾误为,加日为,仍是此字;或体作昊,也仍是字。
所以两就是两,指太与少两氏族。
”可见,少昊与不,昊、同音同义,别体很多,这样,就不会因不同的写法而误会或迷惑不解了。
据《左传》、《帝王世纪》,少昊名叫挚。
他的母亲,《帝王世纪》说是“女节”,《拾遗记》说是“皇娥”。
《春秋元命》载:黄帝之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今河北盐山东南),女节在梦中幻觉这颗巨大的流星落在身上,意感而生下了少昊。
《适遗记》卷一则更有一段神奇而缠绵的叙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当她来到穷桑的苍茫之浦时,遇到一位神童,他的容貌俊美绝俗,自称是白帝之子,即太白星之精。
这位太白星化身美少年,下凡降落在苍茫水边。
1、济宁名人伏羲(太昊)出生于泰山南麓(今济宁市泗水县的华村水库及华胥山及贺庄水库)一带,是伏羲故里。
伏羲太昊,华胥之子,是东夷人的部落首领,华夏始祖,图腾为龙,风姓,曾封泰山禅云云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济宁市微山县两城乡现存伏羲庙、伏羲陵。
虞舜是我国远古时期最贤明的帝王之一,和尧并称,有“尧天舜日”之说。
据考证,舜生于济宁市泗水县诸冯,渔于雷泽,耕于历山,陶于河滨。
因族群迁徙,地名随迁,因此一些地方亦有雷泽、历山、舜井之说。
黄帝又称有熊氏,轩辕氏,中国人所称“炎黄子孙”的“黄”就是指的黄帝。
位于济宁市曲阜城东四公里的寿丘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诞生地,现存。
蚩尤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与黄帝、炎帝同时代的民族领袖、东夷部落的首领。
据记载考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是历史上蚩尤部落的重要栖息地,也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
埋于济宁市汶上县的蚩尤冢,现存。
少昊传说少昊为史前五帝之首,是黄帝的儿子,姓已名挚,号金天氏,古代东夷族首领。
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
少昊自穷桑登帝位,徙都在曲阜,以金德望天下,故称金天氏。
曲阜少昊陵现存。
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伏羲、女娲的生身之母,为风姓,她在今古雷泽(山东济宁泗水县华胥山华村水库)边感孕,生下伏羲,在承注山(济宁南40里)生下女娲,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女娲女娲氏是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生在承注山(济宁南40里),是伏羲的妹妹,又叫女希氏,她制定嫁娶之礼,发明笙簧乐器,炼五色石补天,是我国母系社会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
少康夏代大禹重孙帝相之子,其母仍国人(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
少康在仍国长大还都后,夏朝中兴,诸侯来朝,方夷来宾。
又传11代至夏桀被周武所灭。
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
纣王执政昏庸无道,微子数谏不听,愤而出走,阴于微地。
周武王伐纣后,把微子封于殷地,以代殷后,爵为宋公,微子为宋国始族。
【校友笔丛】太昊、少昊与上古的东夷民族王 宁(枣庄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枣庄 277107)〔关键词〕太昊;少昊;帝尧;帝挚;东夷民族;陶唐时代〔摘 要〕本文以为太昊、少昊本当作太敖、少敖,即大首领、小首领之意;太昊即帝尧,亦即昌意、阏伯、帝潞;少吴即帝挚、亦即玄嚣、实沈、帝台。
太昊、少昊所创立的陶唐时代,即是东夷部族形成的时代,也是华夏民族的源头,它是华夏民族由原始时代的分散部族向奴隶制时代的大型部族联合体的过渡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图分类号〕I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00)04-0040-05 近现代一些研究上古东夷民族的论著中,对太昊、少昊的讨论颇多,而至今尚无定论,此为东夷民族史上的大疑难问题。
一些书上只是粗略地介绍为“古代东夷族的两位首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清此二者与古代东夷族的关系。
笔者认为,太昊、少昊的问题,实在与古代东夷民族的起源有很大关系。
因其传说在古代流传极广,而其变异亦至为巨烈,前人每囿于古书之分歧异说及儒生的妄造史说,不能辨其异同,遂使其真相逐渐湮没难识。
但不弄清这个问题,就有许多关于东夷民族的历史问题难以揭示出来。
因撰此文,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太昊、少昊释义太昊、少昊之名,用字颇多歧异,太又作大,少又作小,太与大、少与小古本同字,此可无论。
唯昊字又或作白皋、皓、浩、颢等,可知其古无定书,只是个记音字,单对它进行字面上的训释根本得不到确解。
余谓昊、峰等皆非正字,而是借音字,其正字当作“敖”,由声求之,敖、昊古音疑匣旁纽双声、宵幽旁转叠韵,音近而假。
“敖”是楚语,古代楚人称其帝王或首领为“敖”,如楚王之若敖、霄敖等。
敖实皆当作獒,是一种身高四尺的猛犬,因其捷猛超于诸犬之上,故古人以之称首领,字亦作豪,《书・旅獒》:“西旅献獒”,郑注:“獒读曰豪”。
《曷鸟冠子・博选》:“德千人者谓之豪”。
《汉书・赵充国传》:“先零豪”,注引孟康曰:“豪,帅长也,”皆其意。
何光岳认为;“楚王称‘敖’和重要职官名‘敖’,溯其渊源,乃是华夏族在原始社会时固有的美称。
楚人是华夏族的一支,自然也保存了这一古老的习俗。
后来,楚人逐渐南迁到江淮之间,同时也就把‘敖’的名称由北方的黄河流域带到南方的长江流域”。
〔1〕可见古代黄河流域固有称首领为“敖”的习俗,只是后来失传了,太昊、少昊乃其独存者。
总之,太昊、少昊本当作太敖、少敖,即大首领、小首领之意。
以此则知二人必相继,或为父子关系。
或为兄弟关系,且皆为首领。
汉代以后谶纬之书多云太昊为伏羲氏,少昊为金天氏,皆属附会虚造,不足据。
二、太昊、少昊与帝尧、帝挚《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我高祖少白皋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
据《史记・五帝本纪》,帝挚是帝喾二子之一,曾为帝,但“不善”,他死后,由其弟放勋代立,即帝尧,是兄弟二人皆曾为帝。
我认为帝喾之子的帝挚就是少昊挚,帝尧当是其兄为太昊,《史记》所载挚为兄、尧为弟之说有〔收稿日期〕2000-02-30〔作者简介〕王宁(1968—),男,山东荏平县人,山东枣庄人民广播电台编辑,枣庄师专中文夜大89届毕业生,主要从事上古史、古文字、神话传说研究。
・04・2000年8月 枣 庄 师 专 学 报 Aug.2000第17卷 第4期 JO UR N A L OF Z A OZH U A NG TE ACHERS’C O LLEG E V ol.17N O.4误;古必是尧为兄先立,挚为弟后立,故尧称太昊(敖),帝挚为少昊(敖),古代有兄终弟及的习俗,此殊不足怪。
另外,尧当是敖之音变,二字古音同疑母宵部,双声叠韵,读音最近。
盖尧本为大敖,可简称曰敖,后音变为尧也。
三、太昊、少昊与昌意、青阳《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是为玄嚣”。
据《史记・五帝本纪》,帝挚是帝喾之子,青阳即玄嚣,乃黄帝二子之一。
黄帝之二子为昌意、青阳(玄嚣),帝喾之二子为帝尧、帝挚,而《帝王世纪》言少昊挚即是青阳(玄嚣),此乍一看实在难辨,其实,黄帝即是帝喾,亦即帝舜,《山海经》中称帝俊,卜辞中称“高且(祖)夔”,其本为一人(神)。
〔2〕所以,挚即青阳亦即玄嚣,而尧即昌意。
尧一名放勋,放与昌古音同阳部叠韵,勋与意为晓影旁纽双声,故放勋当是昌意之音变。
“昌意”之名,余意当与“大敖”同意。
昌当读为景,二字古通用,如《大戴礼记・帝系》之“昌仆”,《帝王世纪》作“景仆”,是其证。
《尔雅・释诂》:“景,大也”。
意当是熊之音假,二字古音影匣旁纽双声、职蒸对转叠韵、此亦来自于楚语,古楚国人称其君亦曰:“熊”,如《史记・楚世家》所载之楚王 熊、鬻熊、熊丽、熊狂等等皆是。
实熊当作能,《说文》:“能,熊属,足似鹿,从肉 声(宁按:当云象形,在金文中能是象形文)。
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
是楚人称其王为熊(能),取意与敖(獒、豪)相同。
故昌意即景熊,意为大首领,与太昊之意同。
又《帝王世纪》言“伏羲号皇雄氏”,汉代以后以伏羲为太昊,故此处伏羲实是指太昊。
皇雄当即皇熊(雄、熊古音同),《广雅・释诂一》:“皇,大也”。
皇熊与昌意之为景熊之意正同,此亦可证昌意即太昊也。
玄嚣当作幺敖,高明云:“幺与玄古同字”,〔3〕《说文》:“幺,小也”。
嚣与敖古本通用,如《左传・桓公十一年》:“楚莫敖”,《淮南子・修务训》作“莫嚣”。
幺敖即小敖,亦即少昊。
盖昌意为大敖,可简称为“敖”,后音变为“尧”;青阳(挚)为小敖,乃称为“幺敖”,后音变为“玄嚣”。
唯玄嚣名青阳之事无说,但我认为亦当与少昊为小首领之含义有关。
青阳,《汉书・律历志》作清阳,清与精古通用,《礼记・缁衣》:“精知略而行之”,郑注:“精或为清”;《史记・傅靳蒯成列传》:“子顷侯精立”,《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精作清,皆其证。
《广雅・释诂二》:“精,小也”。
阳古亦用代指君,如《汉书・五行志(下)》:“象阳将绝”,注引孟康曰:“阳,君也”。
又《楚辞・涉江》:“阴阳易位”,王逸注:“阳,君也”。
故青阳之意为小君,与少昊为小敖之意正同。
四、太昊、少昊与阏伯、实沈既知太昊、少昊即黄帝之二子昌意、玄嚣。
亦即帝喾之二子帝尧、帝挚,则其事犹有进者。
关于帝喾之二子,有名者为阏伯、实沈兄弟参商的故事。
其事见《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戈干,以相征讨。
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童书业云:“高辛氏旧云即帝喾,帝喾实亦即天帝。
此高辛氏之二子阏伯、实沈,盖即商夏之祖,传说中初以为出自天帝者也”。
〔4〕郑文光亦云:“高辛氏就把阏伯迁于商丘、这就是商族始祖,以大火即心宿二为其族星;把实沈迁于大夏,这就是夏族的始祖,以参宿为其族星。
……阏伯是商族始祖,实沈是传说中夏氏族的先世”。
〔5〕而据《史记》,夏之祖先为禹,商之祖先为契,故知阏伯即契,实沈即禹,“至阏伯、实沈之‘不相能’,似为夏商二族交争之历史在传说中之反映”。
〔6〕我认为太昊、少昊即阏伯、实沈。
我国古本有双子传说,在星辰上,以阏伯为天蝎座之神,当于太子之位,天蝎座之a星(即大火,又名心宿二)又称为“商星”或“阏伯之星”;以实沈为猎户座(参星)之神,在中国古十二辰中,以参星代东井(双子座),当于小子之位。
故商人以子(字当作 、见卜辞,同子)为姓,以契(即蝎,契蝎古音同)为祖先;夏人以巳(甲骨文巳作子,巳与姒同)为姓,而以禹为祖先(禹即虞,白虎也。
古人视参宿为白虎形,《河图圣洽符》曰:“参者,白虎宿也”。
)〔7〕《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白皋与有济之祀”。
郭沫若云:“古有风姓之国,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其实乃以凤为图腾之古民族也”。
〔8〕今知太昊即契,而古代传说契正是凤凰所生,如《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女戎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14・王 宁:太昊、少昊与上古的东夷民族契”。
郭沫若云:“玄鸟旧说以为燕子,但是我想是和《山海经》的‘惟帝俊下友’的‘五彩之鸟’是同一的东西。
在《离骚》中可以找到一个证据,便是‘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女戎之佚女。
……凤凰既受(授)诒(贻)兮,恐高辛之先我’。
这分明说的是简狄的故事,‘凤凰受诒’便是‘玄鸟致贻’,可见玄鸟就是凤凰,玄是神玄之意,不当解成黑色。
‘五彩之鸟’大约就是卜辞中的凤”。
〔9〕袁珂亦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嘉?’《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女戎之佚女。
……凤鸟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同一作者记同一神话,或为玄鸟,或为凤鸟,可见玄鸟即是凤鸟”。
〔10〕盖太昊之族在古代特显者有二,一是以任、宿、须句、颛臾等国为代表的风姓氏族,二是以殷商为代表的子姓氏族。
风姓氏族认为自己的祖先为凤鸟所生,故以凤鸟为图腾而以风为姓(凤、风古同字);子姓氏族以自己的祖先为天蝎座之神而当于太子之位,故称其祖先为契(蝎)而以子为姓,但他们仍然保存了自己的祖先乃玄鸟(凤凰)所生的神话传说,今求其源,太昊与契其实一也。
《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大日皋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此当与大蝎座之崇拜有关。
天蝎座中国称之为大辰,房心尾也,而视之为龙形。
《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房心”。
《索隐》:“《文耀金句云:‘东宫苍帝,其精为龙’。
《尔雅》云:‘大辰,房心尾也’。
李巡曰:‘大辰,苍龙宿,体最明也’。
”太昊本天蝎座之神,古人固视之为龙形也,故言其以龙纪官、为龙师而龙名。
又《史记正义》及《索隐》并言尧姓伊祁氏,古人未知“伊祁”为何意。
今以知尧即太昊,其事可明。
伊祁当作虫伊虫祁,蝎也。
《蜀本草》曰:“蝎,紧小者名虫伊虫祁”。
《本草纲目》卷四十亦云蝎一名虫伊虫祁,注:“音伊祁”。
实者尧为天蝎座之神,故以“伊祁(蝎)”为姓。
《国语・晋语四》称“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
今按:己姓当作巳姓,黄帝十二姓中之己姓皆当作巳,古书巳、己二字每易混淆,如妃字,今从己,而甲骨文、金文并从巳,是其证。
由声求之,巳、己古音同之部叠韵,亦易致讹。
巳姓即姒姓,《姓氏寻源》卷二十四云:“《鼠璞》云:‘姒姓省文为似氏’。
澍按:古人读似、姒二字皆如巳。
《诗》:‘于穆不巳’。
孟仲子作‘于穆不似’。
巳、似同音”。
盖少昊之族以其祖先当于双子之位,故以巳(子)为姓,后以姒代之,至《国语》则讹作己。
巳(拟)姓氏族以夏人为代表,故少昊即实沈,亦即禹。
少昊与太昊本同族,所以少昊族亦有凤鸟之传说,《左传》言少昊时凤鸟至,故以鸟纪官;少昊之名挚,字本当作鸷,二字古通用,《礼记・儒行》:“鸷虫攫搏不程勇者”,《释文》:“鸷与挚同”,是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