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C20混凝土配合比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项涉及到很多因素的工作。
一是要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结构强度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二是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又不遗留隐患;三是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四是对初步设计结果进行试配、调整使之达到工程的要求;五是要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一、配合比设计流程和基本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使用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单位的工艺条件,结合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提出要求,做好配比委托内容的准备;第二阶段是选用材料、选用设计参数,这是整个设计的基础。
材料和参数的选择决定配合比设计效果以及设计是否合理;第三阶段是计算用料,可用重量法或体积法计算;第四阶段是对配合比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配、调整并加以确定。
配合比确定后,应签发配合比通知书或者配合设计报告单。
搅拌站在进行搅拌前,根据仓存砂、石的含水率作必要的调整,并根据搅拌机的规格确定每拌的投料量。
搅拌后应留置试块并将试件强度反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则: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1)绝对体积法: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mc0+mg0+ms0+mw0= mcp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其值可取2400~2450kg 。
二次结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记录表B2工程名称分部分项工程XXX项目部主体工程编号:交底时间交底部位年月日二次结构交底提要:本技术交底对二次结构做出要求。
交底内容:二次结构技术交底一、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1.1砌筑材料1、非承重外围护墙、分户墙、楼梯电梯间墙体:采用200mm厚B06级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规格300*600*200mm,砌体强度等级不得小于A5.0,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
2、建筑物分室墙:采用100mm厚B06级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规格300*600*100mm,砌体强度等级不得小于A5.0,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
3、卫生间、厨房隔墙:卫生间、厨房隔墙下部必须筑200mm高细石混凝土坎,宽度同墙宽。
上部采用100mm厚B06级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规格300*600*100,砌体强度等级不得小于A5.0,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
1.2施工流程材料准备→墙体定位、放线→构造柱、过梁、系梁、墙体拉结筋植筋→构造柱钢筋绑扎→砌块排列→砂浆进场→砌块砌筑→勒缝→混凝土配筋带施工→砌块砌筑→构造柱施工→墙体收顶处理1.2.1墙体定位砌体施工前,将楼层结构按标高找平,20 mm以内用水泥砂浆找平,超过30mm用细石砼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每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门窗洞口线。
11.2.2构造柱、过梁、系梁、墙体拉结筋植筋按照放线肯定构造柱位置,留意躲开配电箱、消防箱的位置,构造柱钢筋局部为结构施工时预埋,其余接纳植筋的办法。
过梁、系梁、墙体拉结筋植筋在剪力墙或框架柱上钻直径比植入钢筋大一级的孔,孔深大于100mm,采用质量合格的植筋胶将拉结钢筋直接植入。
具体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3砌块排列1.2.4砂浆进场本工程所有砌筑砂浆均为干混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砂浆制备后应在3小时内用完,当施工气温超过30℃时应在2小时内用完。
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砂浆稠度控制在70—100mm范围内。
二次结构注意问题二次结构砌筑施工一定要注意的14点(参考)二次结构砌筑工程施工注意要点1.砌筑砂浆(按图纸要求配比,以下为说明)±0.000以下墙体砌筑采用m7.5水泥砂浆,±0.000以上墙体砌筑采用m5水泥砂浆。
2、砂浆试块的留置低于±0.000 M7 5的三组标准养护试块。
±0.000以上m5一层一组标养试块,且不少于三组。
3、构造柱(1)构造柱结构:砌筑砖墙时,与构造柱的接缝应做成马齿榫。
每个榫头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为20cm(即一块砌块的高度)。
榫头先退后进,进退尺寸为100mm。
a、构造柱的设置: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填充墙在内墙转角处,外挑墙端及墙长≥5m的墙中应设构造柱。
b、构造柱要求:构造柱厚度与墙体相同,宽度为200mm,柱内竖向钢筋为4φ12。
箍筋φ6@200接缝范围内箍筋加密100mm,加密高度600mm。
基础壁结构柱箍筋间距为100mm。
(2)结构柱钢筋绑扎箍筋与柱竖筋要保证垂直,弯钩叠合处,沿主筋方向错开转圈设置,第一道箍筋距柱根部50mm。
柱内竖筋4φ12,箍筋非加密区φ6@200,接缝范围内箍筋加密100mm,加密高度600mm。
4.拉杆(1)拉结筋设置要求:拉结筋设置在灰缝内,±0.000以下拉结筋位置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一道,通长设置。
±0.000以上拉结筋位置沿墙高每隔400mm设置一道,通长设置。
拉结筋与拉结筋搭接长度为55d。
(2)拉结筋、板带筋埋深90mm,拉结筋锚入墙体长度不小于墙体长度的1/5,且不小于700。
5.混凝土带按设计图纸要求,当墙高≥4m的200厚墙及高度3m的100厚墙需在墙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带,厚度为60mm,另外注意通长纵筋的型号与联接。
6.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及截面尺寸见各层建筑平面图及相关结构施工图。
除有关图纸另有说明外,结构柱应布置在墙角、不同厚度的墙体连接处、大开口的两侧(≥ 2000)和悬臂墙的末端。
1.了解混凝土的分类,熟悉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基本特性和性能指标。
2.熟悉水泥的基本成分和分类,水泥的水化作用、品质指标及其水泥的选用和储存方法。
3.熟悉组成水泥的其它成分砂、石、水、外加剂和钢筋的物理特性及其选用的技术要求。
4.了解混凝土的标号、龄期、养护和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5.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熟悉基坑开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6.掌握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操作步骤。
教学重点1.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2.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水泥及混凝土1.混凝土的一般性质⑴混凝土的定义以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和水合理的混合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⑵混凝土的分类1)按胶凝材料的不同分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塑料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等。
2)按用途的不同分为:结构、防水、耐酸、耐碱、耐低温、耐油混凝土等。
3)按容重不同分类:见表2-2所示。
4)泡沫(加气)混凝土:用铝粉或其它发泡剂、水、水泥或加极少的磨细砂制成,通常用于保温、隔热。
1)水泥混凝土,是由粗骨——料石、细骨料——砂、胶结剂——水泥、水以及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防腐剂)等构成。
2)水泥混凝土的特点①优点Ⅰ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外力作用下变形小。
并可通过改变原材料的配合比,使混凝土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Ⅱ具有良好的可塑性;Ⅲ所用的砂、石等材料便于就地取材;Ⅳ经久耐用,维护量少,正常情况下可用50年。
②缺点Ⅰ现场浇制易受气候条件(低温、下雨等)的影响,浇捣后自然养护的时间长;Ⅱ干燥后会收缩,呈脆性,抗拉强度低;Ⅲ加固修理较困难。
③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标Ⅰ强度指混凝土的抗拉、抗折、抗剪强度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钢筋的抗拉强度等。
我们主要考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Ⅱ和易性又称混凝土的“工作性”,指混凝土在运输、浇灌和捣固过程中的合适程度,是混凝土的工艺性能的总称。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工程包括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约25米。
二结构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
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施工图纸准确无误,技术资料齐全。
3. 材料设备根据工程需求,提前采购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同时,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施工人员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5. 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设置施工围挡,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前,应先对钢筋进行调直、除锈、切断,确保钢筋质量。
(2)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
(3)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方式,确保钢筋连接质量。
2. 模板工程(1)模板制作:模板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模板尺寸准确、表面平整。
(2)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牢固、垂直、水平。
(3)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应按施工顺序进行,确保模板拆除安全。
3.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2)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应均匀,确保混凝土质量。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分层、分段进行,确保混凝土密实、平整。
(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强度。
4. 剪力墙结构(1)墙体施工:墙体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墙体垂直、平整。
(2)墙体接缝:墙体接缝应按规范要求处理,确保接缝质量。
(3)墙体加固:墙体加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墙体安全。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总体部署 (1)3.1工期安排 (1)3.2材料准备 (1)3.3施工机具的准备 (2)3.4人员的配备与安排 (3)四、施工作业条件 (3)五、砌筑工程施工要求 (4)5.1砌筑前的准备工作 (4)5.2工艺流程 (4)5.3结构细部做法 (6)5.4填充结构砼的养护与拆模 (10)5.5质量标准 (10)六、质量保证措施 (11)6.1质量管理工作原则 (11)6.2质量保证项目 (11)七、成品保护 (12)八、环境保护 (124)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2)一、编制依据1.1中海海洋花园三期工程施工图纸;1.2中海海洋花园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中海海洋花园三期工程图纸会审记录;1.4中海海洋花园三期工程施工承包合同;1.5《建筑施工手册》;1.6《墙身-框架结构填充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构造通用图集》(88J2-2);1.7《钢筋混凝土过梁图集》(93G322);1.8《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97G329);1.9《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1.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11《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海海洋花园三期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七里渠,市政路南侧,建设场地沿市政路呈长方形,场地狭小。
总建筑面积27871.6m2。
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由双拼住宅、联排住宅组成, 其中双拼住宅共34栋,联排住宅7栋,为群体别墅,建筑高度最高11. 5m。
室内外高差0.45m。
地下一层为车库,首层层高:客厅3.9m,餐厅及辅助房间3.1米,二、三层层高3.00m。
设计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八度。
本工程内墙、外墙地下部分隔墙用陶粒混凝土砌块,地上部分隔墙100MM以上厚度用180、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强度等级M3.5,容重不大于1200;砂浆为M10混合砂浆;1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M3.5,容重不大于1200,砂浆为专用砂浆;过梁、构造柱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技术交底记录2016年03 月18日1) 填充墙转角处。
2) 当墙长度超过5m或层高的两倍时,应在填充墙内增设不大于3.0m的构造柱。
3) 当填充墙顶部为自由端时,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3.0m。
4) 当填充墙端部无主体结构或垂直墙体与之拉结时,端部应设置。
5) 当门窗洞口宽度不小于2.0m时,洞口两侧应设置。
6) 外墙上所有带雨篷的门洞两侧图中未注明时均应设置通高构造柱,且应与雨篷梁可靠拉结,构造柱截面尺寸不小于墙厚X200 ,纵筋 412 ,箍筋为6.5@250 。
4、填充墙中水平系梁的构造要求:4.1、水平系梁截面尺寸为墙厚x120mm,纵筋410,横向钢筋?6.5@300。
4.2、当填充墙高度超过4m时,应在墙高中部设置一道与框架柱、剪力墙及构造柱拉结的,且沿墙贯通水平系梁。
(江苏省内住宅类工程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通长水平系梁。
)4.3、当水平系梁与门窗洞顶过梁标高相近时,应与过梁合并设置,截面尺寸及配筋取水平系梁与过梁之大值。
当水平系梁被门窗洞口切断时,水平系梁纵筋应锚入洞边构造柱中或与洞边抱框拉结牢固。
4.4、当墙体顶部为自由端时,应在墙体顶部设置一道压顶圈梁,圈梁截面尺寸为墙厚x200,纵筋为 410 ,箍筋为6.5@200 。
5、门窗过梁构造填充墙门窗洞口顶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可按下表设置当洞口上方有梁通过,且该梁底与门窗洞顶距离过近、放不下过梁时,可直接在梁下挂板。
6、门、窗框构造要求:6.1、当门窗洞口宽度小于2.0m时,洞边应设抱框;当门窗洞口宽度不小于2.0m时,洞边应设构造柱,做法如下图示:6.2、砌体工程的顶层与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砼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向配筋不小于410,箍筋?6.5@200。
其他层的外墙窗洞下,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砼板带,板带截面尺寸为墙厚x60mm,纵筋38,横向钢筋?6.5@300,纵筋应锚入两侧构造柱中或与抱框可靠拉结。
1.二次结构概况1.1本工程二次结构主要为100mm厚陶粒隔板墙,局部采用200mm厚陶粒空心砌块1.2陶粒空心砌块用M5水泥砂浆砌筑,内墙于门洞顶标高处均设置一道压带;墙长大于5m按3m设一道构造柱,且在墙体转角处设置构造柱。
压带及构造柱混凝土标号全部为C20,户内的隔墙为100mm厚陶2.施工部署2.1二次结构先开始进行地下施工。
另外根据结构验收情况随时插入二次结构施工。
2.2地下运输采用手推车,地上在施工电梯没有立起来以前人工搬运,6月上旬施工电梯立起来后用施工电梯运输。
2.3二次结构所需要的砂浆、混凝土全部采用现场搅拌,现场配备两台小型搅拌机,搅拌机全部放在现场西部,另外在现场设置砂石料厂和水泥库房。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项目部工程师组织项目部的技术员、工长仔细审图,并根据项目部业务情况配备技术人员,并建立技术、质量工作责任制和工作程序。
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工艺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
3.1.2对于在本工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及材料提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做好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计划。
3.1.3组织好各种材料设备的加工定货和进场准备工作。
并配合业主做好分供方的评审工作。
3.1.4制定施工试验计划,对工程中的各种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做好施工试验工作。
做好计量器具、测量仪器配置工作。
3.1.5与实验室配合好做好砂浆的试配工作。
3.1.6指导放线人员认真看图,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放出墙体定位线及标高控制线。
3.2施工准备3.2.1材料运输:由于现场场地紧张,因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种材料进场时间。
地下材料主要通过手推车将各种材料推至施工作业面,地上的材料在没有双笼电梯时人工搬至操作面,待有施工电梯时用电梯运到操作面。
3.2.2施工顺序:本工程由于工期紧张,结构分四次进行验收,每次验收完成后,随即开始插入二次结构。
先施工地下二次结构,然后施工地上一层至五层的二次结构,随后依次向上施工。
1.二次结构概况1.1本工程二次结构主要为100mm厚陶粒隔板墙,局部采用200mm厚陶粒空心砌块1.2陶粒空心砌块用M5水泥砂浆砌筑,内墙于门洞顶标高处均设置一道压带;墙长大于5m按3m设一道构造柱,且在墙体转角处设置构造柱。
压带及构造柱混凝土标号全部为C20,户内的隔墙为100mm 厚陶粒砼隔墙板.2。
施工部署2。
1二次结构先开始进行地下施工.另外根据结构验收情况随时插入二次结构施工.2。
2地下运输采用手推车,地上在施工电梯没有立起来以前人工搬运,6月上旬施工电梯立起来后用施工电梯运输。
2.3二次结构所需要的砂浆、混凝土全部采用现场搅拌,现场配备两台小型搅拌机,搅拌机全部放在现场西部,另外在现场设置砂石料厂和水泥库房。
3。
施工准备3。
1技术准备3.1.1项目部工程师组织项目部的技术员、工长仔细审图,并根据项目部业务情况配备技术人员,并建立技术、质量工作责任制和工作程序。
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工艺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3。
1。
2对于在本工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及材料提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做好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计划.3。
1。
3组织好各种材料设备的加工定货和进场准备工作.并配合业主做好分供方的评审工作。
3。
1。
4制定施工试验计划,对工程中的各种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做好施工试验工作。
做好计量器具、测量仪器配置工作。
3.1.5与实验室配合好做好砂浆的试配工作。
3.1。
6指导放线人员认真看图,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放出墙体定位线及标高控制线。
3。
2施工准备3。
2。
1材料运输:由于现场场地紧张,因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种材料进场时间。
地下材料主要通过手推车将各种材料推至施工作业面,地上的材料在没有双笼电梯时人工搬至操作面,待有施工电梯时用电梯运到操作面。
3.2。
2施工顺序:本工程由于工期紧张,结构分四次进行验收,每次验收完成后,随即开始插入二次结构。
先施工地下二次结构,然后施工地上一层至五层的二次结构,随后依次向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