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7的LCD显示电路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 格式:doc
- 大小:472.00 KB
- 文档页数:25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ARM的LCD显示设计与实现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通信工程班级:B090310学生:杨海竹学号:B09031044指导教师:任安虎2013年06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通信工程班级B090310 姓名杨海竹学号B09031044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ARM的LCD显示设计与实现2.题目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ARM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
液晶显示是嵌入式系统中反映系统输入/输出的人机交互界面,液晶显示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模块化,接口电路简单等诸多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研究基于ARM的LCD 显示有其实际应用意义。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含技术指标):基于LPC2000系列的ARM处理器实现控制液晶屏LCD显示。
进行ARM处理器最小系统设计,ARM与LCD接口、控制按键电路设计,并进行软件设计完成输入数据的显示。
4.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进度安排:基本要求:①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②进行系统方案设计;③进行系统硬件原理图设计;④编写程序并调试;⑤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
进度安排:第16-17周:学习相关参考文献,对课题做初步了解;第18-19周:整理思路,构思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第1-3周: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硬件模块框图;第4-8周:搭建硬件环境;第9-11周:完成LCD液晶屏驱动程序设计及调试;第12-13周:系统调试,实现所有编程,达到设计功能要求;第14-15周:撰写论文,定稿、打印、准备毕业答辩。
5.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要求①实验(时数)*或实习(天数):不少于200学时②图纸(幅面和张数)*:2张③其他要求:完成与课题相关的3000字左右的英文文献资料翻译。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学生签名:年月日系主任审批:年月日目录1 绪论 (1)1.1前言 (1)1.2课题研究背景 (1)1.3课题研究意义 (1)1.4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2)1.5论文结构安排 (3)2 相关技术及系统方案设计 (4)2.1 ARM技术简介 (4)2.2 硬件设计原理 (4)2.2.1 系统设计方案 (4)2.2.2 硬件设计原理框图 (4)3 单元电路设计 (6)3.1 LPC2103 (6)3.1.1 LPC2103介绍 (6)3.1.2 LPC2103 电路设计图 (6)3.2 外围电路设计 (7)3.2.1电源电路 (7)3.2.2 系统时钟电路 (7)3.2.3 复位电路 (8)3.2.4 JTAG 接口电路 (8)3.3 LCD 显示电路设计 (9)3.3.1 LCD12864液晶显示屏简介 (9)3.3.2 显示模块的设计 (9)3.4按键控制接口电路设计 (9)3.5 DS18B20温度采集模块 (10)3.5.1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介绍 (10)3.5.2 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 (11)4 软件设计 (12)4.1 软件开发环境 (12)4.1.1 ADS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12)4.1.2 ADS1.2开发环境搭建 (12)4.2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16)4.3子程序流程图设计 (20)4.3.1 DS18B20程序流程图设计 (20)4.3.2 LCD12864程序流程图设计 (21)4.3.3 KEY程序流程图设计 (30)5 系统调试 (24)5.1硬件调试 (30)5.1.1 Protel99简介 (30)5.1.2原理图调试 (31)5.2软件调试 (31)6结论 (34)6.1 总结 (34)6.2 体会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37)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 (38)附录1硬件原理图 (39)附录2源程序设计 (40)基于ARM的LCD显示设计与实现摘要在当前的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ARM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DMA的LCD绘图程序设计班级:09电信(1)班姓名:郭纪亚学号:20094081008指导教师:叶希梅调试地点:瑞樟8调试时间:2012年5月31号成绩: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 (3)1.1设计任务: (3)1.2设计要求: (3)2、总体设计思路及功能描述 (3)2.1设计思路: (3)2.2功能描述: (4)3、LCD、DMA工作原理 (4)3.1 DMA原理 (4)3.1.1 DMA请求 (4)3.1.2 DMA响应 (4)3.1.3 DMA 传输过程 (4)3.1.4 DMA结束 (5)3.2 LCD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 (5)3.3 设计内容 (7)3.3.1 DMA绘图 (7)3.3.2虚拟界面 (15)4、课程设计结论 (17)5、调试的步骤及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8)5.1调试的步骤及调试的过程 (18)5.2调试过程中问题及解决方法 (18)6、设计心得 (18)7、致谢 (19)8、参考文献 (19)9、附录: (20)1、设计任务及要求1.1设计任务:本次的课程设计主要是用一般的GUI的方法画直线、填充矩形,用S3C2410的DMA 功能设计绘制直线,填充矩形和填充bmp图片。
对比两种方法画时的优化时间。
1.2设计要求:分别用两种方法画直线和填充矩形,对比时间的长短,能得出用DMA方式能优化时间2、总体设计思路及功能描述2.1设计思路:本实验主要使用s3C2410的DMA控制器,DMA即直接内存访问模式,简单来说,总线控制权在CPU“手上”,外设无权直接访问内存,需要CPU参与,但DMA控制器从CPU那“偷出”几个时钟来控制总线,让外设可以直接访问内存,这样外设的读写就不需要CPU参与,降低了CPU的占用率。
LCD控制器,来实现基本的功能。
DMA的工作方式2.2功能描述:通过使用一般方式和DMA方式画图形包括直线和矩形,由于两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各自的功能所消耗的时间不一样,产生区别,所以通过对比所花的时间来对比突出DMA工作时用时间短,使程序得到了优化。
arm课程设计lcd控制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ARM课程中LCD控制器的原理和应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LCD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使用LCD控制器进行简单的图形显示和文本输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LC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编程方法和应用实例。
首先,介绍LC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包括液晶显示技术、LC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
然后,讲解LCD控制器的结构特点,包括接口类型、指令集、寄存器定义等。
接下来,介绍LCD控制器的编程方法,包括初始化配置、图像显示、文本输出等。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展示LCD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LC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LCD控制器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LCD控制器的使用。
最后,采用实验法,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ARM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相关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其次,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课件、教学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然后,实验设备,包括ARM开发板、LCD显示屏等,用于学生的动手实践。
最后,在线资源,如网络教程、论坛交流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
平时表现方面,将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作业方面,将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编程练习和项目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对作业质量进行评估。
前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在通讯、网络、工控、医疗、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嵌入式系统无疑成为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
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过显示器同步显示元器件的状态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控制的原理。
通过Proteus模拟ARM7芯片设计,可以增强我们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信息检索的能力以及获取与时俱进知识的能力。
同时,使我们深刻学习了ARM的相关知识,增强对实际电路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运用Keil编译C语言,连接生成Hex文件和Axf文件。
使用PROTEUS 7.8SP2仿真,选用ARM7 LPC2106 芯片和LCD1602,导入Hex或文件,然后进行软件仿真调试。
目录前言 (I)目录 (II)第一章软硬件简介 (1)1.1 Proteus 7.8简介 (1)1.2 RVDS简介 (1)1.3芯片LPC2106简介 (2)第二章LCD显示原理和初始化流程图 (3)2.1LCD显示简介 (3)2.2 LCD相关参数 (4)第三章Proteus仿真电路 (7)3.1 Proteus仿真元件清单 (7)3.2 Proteus仿真电路图截图 (7)第四章程序代码分模块介绍 (8)第五章实验(测试)结果 (19)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软硬件简介设计中软件主要用到了模型仿真软件Proteus和编译套件RVDS(RealView Development Suite),硬件主要采用了NXP公司的LPC2106微控制器。
1.1 Proteus 7.8简介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
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子时钟(LCD显示) Electronic clock (LCD display)姓名班级学号xxxx学院二〇二一年六月目录摘要 (1)1.设计任务 (2)2.设计要求 (2)3.设计电路 (3)4.主要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 (6)4.1单片机原理分析 (6)4.2 单片机型号 (6)4.3 LCD显示原理 (10)5.分工任务 (13)6.完整程序代码及关键程序段注释 (22)7.总结 (33)参考文献 (34)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时间的流逝,从观太阳、摆钟到现在电子钟,人类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纪录。
目前,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电子万年历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在国民经济的个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单片机以体积小、功能全、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信息处理、尖端武器等各种测控领域的应用中独占鳌头,单片机开发技术已成为电子信息、电气、通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单片机单芯片的微小体积和低的成本,可广泛地嵌入到如玩具、家用电器、机器人、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系统、工业控制单元、办公自动化设备、金融电子系统、舰船、个人信息终端及通讯产品中,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工具,于是基于单片机的醒目而时尚的电子版万年历顺应而生。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万年历结合了时钟和日历的功能,将其二者融为一体,在显示时间的同时还能显示日期和年、月,它主要是通过单片机来读取时钟芯片的时间、日期,然后送给显示设备显示出来。
而电子万年历作为电子类小设计不仅是市场上的宠儿,也是是单片机实验中一个很常用的题目。
因为它的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可发挥性,因此对作者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考察了对单片机的掌握能力更加强调了对单片机扩展的应用。
而且在操作的设计上要力求简洁,功能上尽量齐全,显示界面也要出色。
数字显示的日历钟已经越来越流行,特别是适合在家庭居室、办公室、大厅、会议室、车站和广场等使用,壁挂式LED数码管显示的日历钟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基于ARM7的LCD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进展,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
ARM芯片广泛应用于无线产品、PDA、、网络、消费产品、STB及智能卡。
S3C4510B是SAMSUNG公司生产的基于ARM7TDMI的RISC微处理器,主频可达50MHZ。
液晶显示是系统中反映系统输入/输出的人机交互界面,液晶显示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盛、模块化,接口容易等诸多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S3C4510B主要是针对以太网应用系统设计的,所以其内部没有控制模块,这样在一些需要人机可视话交互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不便。
我们在看重高性价比的状况下,利用S3C4510B的通用I/O口来控制液晶显示屏的软硬件办法,实现了与LCD控制模块一样的功能。
2 S3C4510B介绍S3C4510B是三星公司的一款基于以太网应用系统的高性价比16/32位(精简命令集)RISC微控制器,内含一个由ARM公司设计的ARM7TDMI RISC处理器核,ARM7TDMI为低功耗、高性能的16/32核。
支持大、小端模式,内部架构为大端模式,外部存储器可为大、小端模式;基于JTAG的调试计划;边界扫描接口。
支持ROM/SRAM、FLASH、DRAM和外部I/O以8/16/32位的方式操作。
最适合用于对价格及功耗敏感的应用场合。
除了ARM7TDMI核以外,S3C4510B比较重要的片内外围功能模块包括:·2个带缓冲描述符(Buffer Descriptior)的HDLC通道;·2个UART通道;·2个GDMA通道;·2个32位定时器;·18个可编程的I/O口。
S3C4510B提供了18个可编程的通用I/O端口,用户可将每个端口配置为输入模式、输出模式或特别功能模式,由片内的特别功能寄存器IOPMOD和IOPCON控制。
所传输的数据存放在寄存器IOPDATA中。
第1页共5页。
基于ARM7的LCD设计与实现
闫明;李欣;吴伟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08(24)14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S3CASIOB的通用I/O口.采用串行方式控制液晶模块显示的方法.并给出了S3C4510B与LCD模块的硬件连接图和显示程序的部分原代码.【总页数】3页(P121-122,154)
【作者】闫明;李欣;吴伟
【作者单位】266100,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66100,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66100,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68.1
【相关文献】
1.基于ARM7的S3C44B0X与多路模拟器控制板通讯口设计与实现 [J], 刘亚丽;王林栋;黄汛
2.基于T6963C的LCD与ARM7的接口设计 [J], 李海涛
3.基于ARM7温度采集与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张浩;徐桂云;郑丽敏;吴平
4.基于ARM7的LCD显示电压示波系统的设计 [J], 谢毓;郑珊珊;余强
5.基于ARM7的PC/104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J], 程晓飞;吴旭光;李毅;魏晓晴;原晓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rm的lcd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ARM架构中LC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2. 了解LCD显示原理,包括分辨率、像素、色彩等基本概念。
3. 掌握LCD接口技术,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及其通信协议。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ARM平台LCD驱动程序编写的能力。
2. 能够分析和解决LCD显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显示异常、刷新率不足等。
3. 培养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及LCD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树立自信心。
3. 培养学生关注行业发展,了解国家战略需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对LCD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 LCD基本原理:介绍LCD显示原理,包括液晶材料特性、像素结构、背光系统等,对应教材第3章。
2. ARM架构LCD控制器:讲解ARM架构中LCD控制器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4章。
3. LCD接口技术:介绍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如SPI、I2C)等LCD接口技术及其通信协议,对应教材第5章。
4. LCD驱动程序编写:以实际项目为例,教授如何编写ARM平台下的LCD驱动程序,包括初始化、配置、刷新等,对应教材第6章。
5. LCD显示问题分析与解决:分析常见LCD显示问题,如显示异常、刷新率不足等,提供解决方案,对应教材第7章。
6. 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LCD驱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目录1.摘要 (3)2.关键词 (4)3.引言 (4)4.原理与总体方案 (5)5.软件设计 (7)6.仿真设计 (11)7.硬件设计 (14)8.调试 (14)9.结束语 (16)10. 参考文献 (17)1.摘要:由于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即从普遍的低端应用进入一个高、低端并行发展,并且不断提升低端应用技术水平的时代,其标志是32位MCU的发展。
LPC2000系列ARM7微控制器包含有六路PWM波产生通道;在显示方面着多利用LED和LCD,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我们此次课程设计的作品主要运用了LPC2000系列的微控制器芯片、产生T=10ms的PWM波,在指定的引脚输出,并将其周期,占空比的改变在LCD屏上显示。
利用按键K1改变其占空比高电平的宽度,每按一次K1,T增加1ms。
高电平在1ms~9ms循环改变。
使用Proteus 7.5 professional和keil进行程序编写,利用ADS 和Magic ARM2200教学实验开发平台进行硬件仿真。
经过软硬件调试和测试,产生了以10ms为周期的PWM波并能通过按键改变其高电平。
实践不仅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更增加了实践操作的经验。
Abstract:due to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embedded system after nearly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to enter into a new histor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that is, from the low end of general application into a high, the low end of the parallel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ow e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era, the sign is 32 bit MCU development. LPC2000 series ARM7 micro co ntroller contains six PWM waves produce channel; In the more shows using LED and LCD, LCD structure is in two pieces of parallel of liquid crystal glass place, two pieces of glass is among many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mall wire, electricity or not to control rods through crystal molecules to change direction, will light reflection out produce images; We of the curriculumdesign of the main works using a LPC2000 series of micro controller chip, produces T = 10 ms PWM wave, in the designated pin output, and the cycle, occupies emptiescompared to change in the LCD display. Use button to change the triassic-paleogene occupies emptiescompared to the width of the high level, each as a K1, T + 1 ms. High level in 1 ms ~ 9 ms cycle changes. Use Proteus 7.5 professional and keil for programming, and ADS and Magic ARM2200 teaching experiment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hardware simulation. After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mmissioning and testing, produced with 10 ms cycle of PWM waves and can effectively change through the high level. Practice not only proved the correctness of design method, more added to practice the operation experience.2.关键词:LPC2000 ,周期,占空比,按键,PWM3引言LPC2000系列微处理器工作频率为60MHz,采用基于ARMTDMI内核的32位RISC。
学号城建大学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基于ARM7的LCD显示电路仿真起止日期: 2013 年 10月 28日至 2013 年 11月 8 日学生班级10电信科1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 11 月 8 日目录第一章系统背景简介--------------------------------------------------- 11.1 嵌入式系统背景介绍-------------------------------------------- 1 第二章芯片介绍------------------------------------------------------- 22.1芯片LPC2106简介---------------------------------------------- 22.1.1 LPC2106的特性------------------------------------------ 22.2 芯片LM016L简介----------------------------------------------- 32.2.1液晶显示原理-------------------------------------------- 32.2.2 LCD相关参数-------------------------------------------- 3 第三章软件选择------------------------------------------------------- 73.1 Proteus Version 7.5简介-------------------------------------- 73.2 RealView MDK简介--------------------------------------------- 73.2.1 RealView MDK的特点------------------------------------- 7 第四章课程设计------------------------------------------------------- 94.1 电路设计------------------------------------------------------ 94.1.1 Proteus创建工程步骤------------------------------------ 94.1.2 元件选择----------------------------------------------- 104.1.3 电路效果图--------------------------------------------- 124.2 程序设计----------------------------------------------------- 134.2.1 RealView MDK创建工程过程------------------------------ 134.2.2 功能函数----------------------------------------------- 144.2.3 主函数------------------------------------------------- 16 第五章设计结果------------------------------------------------------ 175.1 编译结果----------------------------------------------------- 175.2 设计效果----------------------------------------------------- 17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第一章系统背景简介1.1 嵌入式系统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在通讯、网络、工控、医疗、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嵌入式系统无疑成为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
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过显示器同步显示元器件的状态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控制的原理。
通过Proteus模拟ARM7芯片设计,可以增强我们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信息检索的能力以及获取与时俱进知识的能力。
同时,使我们深刻学习了ARM的相关知识,增强对实际电路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运用Keil编译C语言,连接生成Hex文件,使用PROTEUS 7.8SP2仿真,选用ARM7 LPC2106 芯片和LM016L,导入Hex文件,然后进行软件仿真调试。
本学期我专业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这门课程,是《嵌入式系统》课程的辅助教学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嵌入式ARM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容,此外也让我们进一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仿真工具和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规、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LCD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容统一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章芯片介绍2.1芯片LPC2106简介LPC2106包含一个支持仿真的ARM7TDMI-S CPU、与片存储器控制器接口的ARM7 局部总线、与中断控制器接口的AMBA高性能总线(AHB)和连接片外设功能的VLSI外设总线(VPB ,ARMAMBA 总线的兼容超集)。
LPC2106将ARM7TDMI-S配置为小端(little-endian)字节顺序。
AHB外设分配了2M 字节的地址围,它位于 4G字节ARM存储器空间的最顶端。
每个AHB外设都分配了16k 字节的地址空间。
LPC2106的外设功能(中断控制器除外)都连接到VPB 总线。
AHB到VPB 的桥接将VPB 总线与AHB总线相连。
VPB 外设也分配了2M 字节的地址围,从3.5GB 地址点开始。
每个VPB 外设在VPB 地址空间都分配了16k 字节地址空间。
2.1.1 LPC2106的特性LPC2106拥有以下多种特性:(1)ARM7TDMI-S处理器(2)128k字节片Flash程序存储器,具有ISP 和IAP 功能。
(3)Flash编程时间:1ms 可编程512 字节,扇区擦除或整片擦除只需400ms 。
(4)64/32/16K 字节静态RAM(LPC2106)(5)向量中断控制器(6)仿真跟踪模块,支持实时跟踪(7)RealMonitor模块支持实时调试(8)标准ARM测试/ 调试接口,兼容现有工具(9)极小封装:TQFP48 (7×7mm2)(10)双UART,其中一个带有完全的调制解调器接口(11)I2C 串行接口(12)SPI 串行接口(13)两个定时器,分别具有4 路捕获/ 比较通道(14)多达6 路输出的PWM 单元(15)实时时钟(16)看门狗定时器(17)通用I/O 口(18)CPU 操作频率可达60MHz(19)双电源-CPU 操作电压围:1.65V~1.95V(1.8V ±8.3%)-I/O 电压围:3.0V~3.6V(3.3V ±10%)(20)两个低功耗模式:空闲和掉电(21)通过外部中断将处理器从掉电模式中唤醒(22)外设功能可单独使能/ 禁止,实现功耗最优化(23)片晶振的操作频率围:10MHz~25MHz(24)片PLL 允许CPU 以最大速度运行,可以在超过整个晶振操作频率围的情况下使用。
由于拥有以上特性,LPC2106适用于internet 网关、串行通信协议转换器、访问控制、工业控制、医疗设备及其它各种类型的应用。
2.2 芯片LM016L简介2.2.1液晶显示原理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对其显示区域进行控制,有电就有显示,这样即可以显示出图形。
液晶显示器具有厚度薄、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直接驱动、易于实现全彩色显示的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脑、数字摄像机、PDA移动通信工具等众多领域。
2.2.2 LCD相关参数(1)LM016L LCD主要技术参数:显示容量: 16×2个字符芯片工作电压: 4.5—5.5V工作电流: 2.0mA(5.0V)模块最佳工作电压: 5.0V字符尺寸: 2.95×4.35(W×H)mm(2)引脚功能说明:LM016LLCD采用标准的14脚(无背光)或16脚(带背光)接口,各引脚接口说明如表1所示:表2-1 引脚接口说明表编号符号引脚说明编号符号引脚说明1 VSS电源地9 D2 数据2 VDD电源正极10 D3 数据3 VL 液晶显示偏压11 D4 数据4 RS 数据/命令选择12 D5 数据5 R/W读/写选择13 D6 数据6 E 使能信号14 D7 数据7 D0 数据15 BLA背光源正极8 D1 数据16 BLK背光源负极第1脚:VSS为地电源。
第2脚: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脚:背光源正极。
第16脚:背光源负极。
(3)LM016LLCD的指令说明及时序:LM016L液晶模块部的控制器共有11条控制指令,如表2所示:表2-2 控制命令表序号指令RSR/WD7D6D5D4D3D2D1D1 清显示0 0 0 0 000 0 0 12 光标返回0 0 0 0 000 0 1 *3 置输入模式0 0 0 0 000 1 I/DS 4 显示开/关控制0 0 0 0 00 1 D C B5 光标或字符移位0 0 0 0 01S/CR/L* *6 置功能0 0 0 0 1DLN F * *7 置字符发生存贮器地址0 0 0 1 字符发生存贮器地址8 置数据存贮器地址0 0 1 显示数据存贮器地址9 读忙标志或地址0 1BF计数器地址10 写数到CGRAM或DDRAM)1 0 要写的数据容11 从CGRAM或DDRAM读数1 1 读出的数据容LM016L液晶模块的读写操作、屏幕和光标的操作都是通过指令编程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