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高级盲拧法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4
魔方高级盲拧法本文档是魔方盲拧的高级教程,属于三循环盲拧法。
它效率很高,每次操作完成两个魔块的还原。
准备好一个没有打乱的魔方(称作完全魔方),按本法的“上黄前蓝”配色方案摆放好,此时右面为红,其余三面要能立即推测出来。
带上你的坚强意志,进入下面内容的学习。
魔方每个层面顺转90度,用一个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为:R(右)U(上)L(左)F(前)B(后)D(下),括号中是它的读法。
如果逆转90度则分别表示为:R’(油)U’(翔)L’(昨)F’(浅)B’(猴)D’(霞),括号中的读法就变成第二声(F’例外)。
请注意区分顺、逆的不同读法!R2表示右层转动180度。
如果将大写字母换成小写字母,就表示要捏住两层转动。
比如l(左双),转法与L(左)一样,只是要捏住两层转。
再如r’(油双)与R’(油)转法一样、d’(霞双)与D’(霞)转法也一样,只是都要捏住两层转动。
l2’(昨双2)与L2’(昨2)转法也类似。
本文中表示转法的“M”是指左右两层之间的夹层,方向与R同,相当于先转r再转R’,那M’的方向就与R’相同。
另外,小写字母x、y、z指的不是转动单层或双层,是整个魔方转向90度。
x转法同R,通俗说就是魔方向远处倒,x’是向身边倒。
y的转法同U,将魔方的前面转换成左面而上下面不变;y’则相反。
z的转法同F,通俗说就是魔方向右倒,z’则是向左倒。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有:1、字母表示面; 2、编码与还原;3、盲拧公式;4、盲拧实例。
虽然每人魔方的配色方案可能不一样,但使用公式时所指的相对位置必须相同,学习中对位置的把握一定要正确。
应当先把全文粗略地看两三遍,再从头反复细读,这样更易于学会。
一、字母表示面我们从A~Z这26个字母中,舍弃U和V,给每一个“角面”和“棱面”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面和棱面都用24个字母)。
比如:黄蓝棱块为AB,表示这个棱块黄色面为A、蓝色面为B。
我们记忆时都念成汉字,每个“棱面”字母分别是:黄蓝AB(阿宝)、黄绿EF(饿饭);黄橙CD(菜刀)、黄红GH(干活)!白蓝IJ(已经)、白橙KL(快乐)、白绿MN(美女)、白红OP(藕片)!蓝红QR(情人)、蓝橙ST(尸体)、绿橙WX(危险)、绿红YZ(柚子)!说出每个棱面的字母,用上述括号中的汉字更容易记住。
翻棱公式二棱相对(M'U)×2 M'U2(MU)×2 MU2C D 原地翻棱二棱相邻(R'U2)(R2'U R'U') (R'U2)(r U R U') r'C L 原地翻棱四棱(M'U)×4 (MU)×4或者:(M'U M'U M'U M'U')×2C D H L原地翻棱(M' U)×4 A B C H原地翻棱翻角公式两角翻顶层相邻两角(R U R'U R U2 R')(L' U'LU(L' U2 L U L' U L)(R U2R'U(L' U' L U' L' U2 L) (RUR'(R U2 R' U' R U' R')(L' U2顶层相对两角Z'(R U R' U')×2 L2 (U R U'ZZ'(U R U' R')×2 L2(R U R'Z底层相邻两角(R U R' U')×2 D (U R U' R(U R U' R')×2 D (R U R' U 底层相对两角(R U R' U')×2 D2 (U R U' R(R U R' U')×2 L2 (U R U' R三角翻三角顺转(R'U2RUR'UR) U (RU'RURURUU三角逆转(RU2R'U'RU'R') U (R2'URUR'U'R'U'R'UR'(F’U’F2R’F’R2U’R’四角翻记忆顶层1、4角块状态(RU'U'R'U'RUR'U'RU'R(R'UR'U'R'U'R'URUR2(RU'U'R2'U'R2U'R2'U2(RU'RURURU'R'U'R2)UF(RUR'U')×2 F’(RUR'U') r (R’URU’) r’ (顶层1、4角块同向[(R' F R F')( R U' R' U[(R U' R' U)( R' F R F'五角翻顶层四个角块同向[(R U'U' R' U2)(R U R' U[(R' U2 R U'U')(R' U' R顶层三个角块同向[(R U R' U')(R U'U' R' U[(R U'U' R' U2) (R U' R' y'[(R' U' R U)(R' U2 R U'换角公式同层三角换x' R2 D2 (R' U' R) D2(R' U) l'x' (R U' R) D2 (R' U R)D2 R' l'同层四角换U2(M2' U)(M2' U2)(M2'U)(M2')先U2 再用对棱对换公式执行x'(RU'R')D(RUR')u2'(R'UR)D(R'U' l)y2异层三角换底层相邻角★2852(L2 U R2 U')×2打五角星的这四个公式弄懂后,应该可以分化出底层相邻角或顶层相邻角的64 ★2582(U R2 U' L2)×2★1851U (L2 U R2 U')×2 U'个公式来,熟练后就能够灵活处理此类异层三角换了★1581U (U R2 U' L2)×2 U'顶层相对角8428[(R' F' R2 F R) U2]×2[(R' F R F')×3 U2]×2理解:看8号块位所在的角块需要移动到什么位置?第一步就把该块位放在4号块位上8248[U2 (R' F' R2 F R)]×2[U2 (R' F R F')×3]×28138U'(R' F' R2 FR)U2(R' F' R2 F R)U'(R' U2)×2(R' F2)(RU2)×2(R' F2)R28318U(R' F' R2 F R)U2(R'F' R2 F R)U(R U2)(R' U2)(R'F2)(R U2)×2(R' F2)异层四角换1 (13)(57)(R'FRF')×3(R F'R'F)×3上下两组都是对角换2 (24)(78)R'URU')(R2'URU')(RURU') (R2'URU')R2' 上层对角,下层邻角3 (13)(48)(R'F R F')×3 一组在面上对角换,另一组是顶和底上下换(57)(48)(R F'R'F)×3 4 (23)(48)(R U R'U R U R'U2)×2一组在面上邻角换,另一组是顶和底上下换(14)(37)(R'U'R U'R'U'R U'U')×2 5两组都是顶和底的交换(15)(48)R y'(R U R'U')×3 y R'两组相邻(48)(37)B(R U R'U')×3 B' (26)(48) B'(R U R' U')×3 B 两组相对(18)(45)xU2(M2'U)(M2'U2)(M2'U) (M2')x' 前面交叉(36)(48)L2 (R' F R F')×3 L2一前一后PLL 公 式1R U R' U')(R' F)(R2 U' R' U') (R U R' F')2 U'(R' U R U' R2' b')x(R'U R)y'(R U R' U' Rl)3z(R' U R')z'(RU2 L' UR')z(UR')z'(RU2 L' UR')4 z(U'RD')(R2UR'U')z'(RUR')z(R2UR')z'(RU') 操作时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握在前后底棱和中心块上。
三阶魔方速盲拧公式大全魔方速盲拧是指在记忆魔方布局后,用眼睛闭着或者用遮挡物遮住,只靠记忆来完成魔方还原的技巧。
对于掌握魔方技巧的人来说,速盲拧是一种拓展挑战,有效提高求解速度和记忆力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三阶魔方速盲拧公式:1.2x2x2拧公式:-易记记忆法:RUR'U'-详细拧法:右转,上转,右逆转,上逆转2.3x3x3先2角再2棱公式:-易记记忆法:R'DRD'-详细拧法:右逆转,下转,右转,下逆转3.3x3x3三角拧公式:-易记记忆法:RUR'U'R'FR2U'R'U'RUR'F'-详细拧法:右转,上转,右逆转,上逆转,右逆转,前逆转,右转2次,上逆转,右逆转,上逆转,右转,右逆转,前转逆4.3x3x3四角换位公式:-易记记忆法:RU2R'U2'R'FR2UR'U'RU'R'F'-详细拧法:右转,上转2次,右逆转,上转2次,右逆转,前逆转,右转2次,上转,右逆转,上逆转,右转,上逆转,右逆转,前转逆5.3x3x3棱位和角位同时换位公式:-易记记忆法:RUR'U2RUR'U2'RUR'-详细拧法:右转,上转,右逆转,上转2次,右转,上转,右逆转,上转2次,右转,上转,右逆转6.3x3x3棱位互换公式:-易记记忆法:RUR'U'R'FR2U'R'U'RUR'F'-详细拧法:右转,上转,右逆转,上逆转,右逆转,前逆转,右转2次,上逆转,右逆转,上逆转,右转,右逆转,前转逆7.3x3x3角位互换公式:-易记记忆法:RUR'U'R'FRF'-详细拧法:右转,上转,右逆转,上逆转,右逆转,右根据记忆法的记忆,可以轻松记住这些公式,更容易在速盲拧中应用。
三阶盲拧818ufr角块公式
三阶魔方盲拧818ufr角块公式是指在解决三阶魔方时,通过使用特定的公式来转动位于魔方右上前角位的818ufr角块。
公式如下:
1. 将魔方的上层逆时针旋转90度(U')。
2. 将魔方的前层顺时针旋转90度(F)。
3. 将魔方的右层顺时针旋转90度(R)。
4. 再次将魔方的上层顺时针旋转90度(U)。
5. 将魔方的前层逆时针旋转90度(F')。
6. 最后将魔方的上层逆时针旋转90度(U')。
通过按照上述公式的步骤进行转动,即可完成818ufr角块的盲拧。
需要注意的是,在盲拧过程中,确保按照公式指定的方向和层面进行旋转。
同样,熟练掌握魔方的转动方法和公式记忆也是至关重要的。
练习和熟悉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你在解决魔方时更加高效和准确。
总的来说,通过使用三阶魔方盲拧818ufr角块公式,你可以迅速解决魔方中位于右上前角位的818ufr角块。
记住公式的步骤,并经过反复练习,你将逐渐提高解决魔方的速度和技巧。
盲拧:顾名思义就是闭着眼睛还原魔方。
因为不能看见魔方的状态,所以公式是否顺手、手法是否熟练对于盲拧至关重要。
顺手手法:就是指合理有效的运用食指的方法。
文中我将在个别公式的下方注明右手大拇指的握法。
手法中的‘→’表示用右手大拇指依照R 面顺时针推;‘ 无’表示用右手无名指勾。
两个基本公式盲 拧
一、角块方向
角的初始状态分别与OLL 的27、26、21、22状态相同,以方便联系记忆。
另外,因为本人操作M'用左手无名指勾,操作M 用左手大拇指掐,所以接下来转上层就用右手食指作U;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把M(M')后面的U 改成U'。
两个基本公式
三、角位置
下层垂直两角交换
此类换角!
公式15~~24是多重变体,一起联系记忆,理解后只需要记住一顺一逆两个公式就可以解决上层一角与下层相邻两角的三置换。
公式30和31是互逆的,记住一个公式就行,在公式开头和结尾各加上U2就可以解决互逆的状态。
在三棱换中,只要有任意两个棱块分别在上、下层时,都可以用公式9所用的调位方法来灵活解决!(一般情况要比调位成同层三棱换步数更少)。
三阶盲拧26个基本公式三阶盲拧是魔方玩法中的一项高难度技巧,而掌握 26 个基本公式则是开启这扇神秘大门的关键钥匙。
先来说说这 26 个基本公式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其实啊,它们就像是魔方世界里的魔法咒语,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魔力,能让混乱的魔方色块乖乖听话,回到它们该在的位置。
比如说,有个公式能迅速调整角块的位置,还有个公式专门搞定棱块的排列。
我还记得刚开始接触三阶盲拧的时候,那叫一个头大!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感觉就像面对着一堆外星文字,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是,咱不能被这点小困难给吓住,对吧?于是,我就硬着头皮,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啃。
那段时间,我简直是走火入魔了。
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睡觉前,脑子里全是那些公式在打转。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手里没有魔方,就闭着眼睛在心里默背公式,嘴里还念念有词的。
旁边的大妈瞅了我好几眼,估计心里在想:“这孩子是不是魔怔了?”我当时可顾不上别人的眼光,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这些公式给记熟、用熟。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我终于对这些公式有了点儿感觉。
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要想真正在盲拧中熟练运用这些公式,还得不断地练习和实践。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公式都有它的小窍门。
有的公式需要手指灵活地转动,有的则要注意转动的方向和角度。
就拿调整角块位置的那个公式来说,刚开始我总是转错方向,导致整个步骤都乱了套。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魔方的变化规律,找到了那个关键的“点”,一旦抓住了这个“点”,再运用公式就变得轻松多了。
还有棱块的公式,那更是让人头疼。
不过,我发现只要记住每个步骤中棱块的相对位置变化,就能更好地掌握公式的精髓。
比如说,某个步骤中,两个相邻的棱块会交换位置,而另外两个相对的棱块保持不动。
把这些细节都记住了,运用公式的时候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对这 26 个基本公式越来越熟悉。
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能够流畅地运用,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现在,我再面对三阶盲拧的时候,心里可就有底多了。
三阶魔方盲拧之四步法By DillanQiu三阶魔方盲拧(以下都称盲拧)应该算是三阶魔方(以下都称魔方)里最难的玩法了(不过,我感觉最少步骤法更有挑战性。
)。
所谓盲拧就是将魔方任意打乱后,然后以一定的时间记住魔方的状态,再闭眼将魔方复原。
正式比赛的计时是从第一眼看到魔方开始,也就是说记忆时间也计入总复原时间内。
这对记忆力有很大的考验,别看魔方只有26块,但三阶魔方的总变化数有(8!*38*12!*212) /(2*2*3)=43,252,003,274,489,856,000种或者约等于*10^19种。
不过,只要掌握了其复原原理,那么盲拧将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要看懂这边文章,首先必须要有复原三阶魔方初级方法的基础。
现在,最主流的初级玩法就是层先法,分为七步:1.底层十字;2.底层复原;3.第二层复原;4.顶层十字;5.顶层翻角块;6.顶层角块位置调整;7.顶层棱块位置调整。
而魔方盲拧初级玩法只有四步,通过逐块消灭(One by One):1.角块方向调整;2.棱块方向调整;3.角块位置调整;4.棱块位置调整。
为了说明这个方法,先把魔方的26个块给分解掉,分别是:6中心块、8角块、12棱块。
8个角块12 个棱块6个中心块及支架所谓中心块就是指魔方每个面正中间只有一个面的方块;角块是指魔方那8个边角,每块均包含3种颜色;棱块就是每一条边中间的那块,每块均包含2种颜色。
由于6个中心块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无需记忆。
不管将魔方怎么转,对于一般标准配色的魔方,若以绿色为底面,白色朝前,橙色朝左,那么,顶面为蓝色,后面为黄色,右面为红色。
这是我所习惯初始位置的摆法,练得时候,就得一直用一个固定方位来练习,以增加熟悉度。
接下来就是要记忆一个乱的魔方的各块状态(除中心外),为此,将魔方的8角块和12棱块分别进行编号。
首先说明符号:U-顶面(或顶面顺时针转90度),D-底面(或底面顺时针转90度),L-左面(或左面顺时针转90度),R-右面(或右面顺时针转90度),F-前面(或前面顺时针转90度),B-后面(或后面顺时针转90度),M-指L层与R层所夹的中间那层顺时针转90度,x-魔方整体跟R同向转90度,y-魔方整体跟U同向转90度,z-魔方整体跟F同向转90度。
盲拧818公式盲拧818公式,是指在魔方比赛中,选手在没有看到公式的情况下,凭借记忆和技巧完成魔方还原的过程。
盲拧公式对于魔方爱好者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技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盲拧818公式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提高盲拧能力。
一、熟悉基本公式要想实现盲拧,首先需要对基本公式有扎实的掌握。
魔方基本公式包括R U' R U R U R U' R' U',熟悉这些基本公式,能帮助选手在盲拧过程中快速完成魔方还原。
因此,在日常训练中,选手需要不断练习这些公式,直到能够熟练运用。
二、培养空间想象力盲拧818公式对选手的空间想象力有很高的要求。
在还原魔方的过程中,选手需要通过观察魔方的状态,判断下一步需要执行的公式。
这就需要选手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能迅速判断魔方的变化。
培养空间想象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
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魔方题目,选手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三、记忆公式与盲拧技巧在盲拧过程中,记忆公式和技巧至关重要。
选手需要将公式与特定状态相对应,并在还原过程中迅速找到合适的公式。
为了提高盲拧速度,选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分阶段训练:将魔方还原过程分为几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各个阶段的熟练度。
2.制作公式表:将常用公式整理成表格,方便选手查阅和记忆。
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公式的记忆。
3.观察与总结:在练习过程中,选手要注意观察魔方的变化,总结规律。
通过观察与总结,选手可以更快地找到合适的公式。
4.多样化训练:尝试不同类型的魔方题目,提高选手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心理素质与竞技状态在盲拧比赛中,心理素质和竞技状态对选手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选手需要保持冷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和竞技状态:1.加强心理训练:培养选手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能力,提高心理承受力。
2.注重竞技状态的调整:在比赛前进行适当的的热身和调整,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高级盲拧法彳亍:原创roundy:改进一叶知秋:整理[棱块以D F为缓冲块,角块以DBL为缓冲块]一、棱块是利用(DF—UL—UR)这三个棱位为交换场所,设定DF块位为缓冲块,依照编码把需要交换的棱块setup move到UL、UR块位上,运用下列棱块公式,使这三个棱块来了个三交换,造成UL、UR块位的俩魔块达到了交换的目的,用刚才setup move的逆步骤移回本位,完成一次换棱,缓冲块DF上又有新的需要归位的魔块被换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三交换结束。
棱块公式平均7.20步。
合理运用setup move的不同,可以把棱块都调成公式1--6的状态来完成!(公式1—6相对简单嘛^_^)棱块公式:(DF—UL--UR)序号编码色块状态公式位移1A E00U2M'U2M顺换2E A00M'U2M U2逆换3C G00U M'U2M U顺换4G C00U'M'U2M U'逆换5D H11(M U'M U2)(M'U'M')顺换6H D11(M U M U2)(M'U M')逆换7C H01y'(U'R2U)M(U'R2U)M'y顺换8H C10y'M(U'R2U)M'(U'R2U)y逆换9D G10y'M'(U R2U')M(U R2U')y顺换10G D01y'(U R2U')M'(U R2U')M y逆换二、角块是运用“转换机”的原理,利用(DBL—UFL—URF)这三个角位为交换场所,设定DBL块位为缓冲块,依照编码把需要交换的角块setup move到UFL、URF块位上,运用下列角块公式(下列18个公式把三角换的18种状态都在“转换机”里面体现了),使这三个角块来了个三交换,造成UFL、URF块位的俩魔块达到了交换的目的,用刚才setup move的逆步骤移回本位,完成一次换角,缓冲块DBL上又有新的需要归位的魔块被换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三交换结束。
盲拧并不难2小时学会二阶盲拧教程玩法二阶盲拧是魔方的一种高级解法,需要玩家具备一定的魔方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教程将详细介绍二阶盲拧的学习方法和玩法,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这种解法。
一、了解基础知识1.魔方基本结构:魔方是由6个面构成,每个面由9个小块组成。
其中,中心块不动,其余8个小块可进行旋转操作。
二、学习盲拧的基本步骤1.划分区域:将二阶魔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包含4个小块。
划分的方式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但需要保证每个区域都能够单独旋转。
2.练习记忆:熟练记忆魔方的每个区域的状态和位置,包括区域内各小块的颜色和相对位置。
这是掌握盲拧的基础。
3.练习旋转:练习单独旋转每个区域,以熟悉区域内小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尽量保持每个区域完整的同时进行旋转。
4.解法思路:了解盲拧的基本思路,即通过旋转不同区域,将魔方恢复到初始状态。
学会观察魔方的状态,并判断哪个区域需要进行旋转。
5.快速操作:练习盲拧的速度和准确性,尽可能减少旋转次数和时间。
三、优化学习方法1.记忆技巧: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将每个区域的颜色和位置与物体、数字等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也可以使用记忆宫殿等记忆法。
3.模拟场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模拟真实的盲拧场景,将魔方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和姿态,并尝试使用盲拧解法将其还原。
4.练习时间安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持续学习和练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和提高技巧。
四、常见问题与解答1.为什么选择二阶盲拧?二阶盲拧是魔方解法中的一种高级解法,对于已经掌握三阶魔方解法的玩家来说,可以提高挑战性和趣味性。
2.学习二阶盲拧需要多长时间?学习时间因人而异,根据个人基础和学习方法的差异,通常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才能熟练掌握。
3.有没有其他学习资源推荐?网络上有很多二阶盲拧的教程视频和文章,可以参考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练习。
总结:学习二阶盲拧需要熟练记忆魔方的每个区域的状态和位置,以及掌握旋转和解法思路。
通过持续学习和练习,加强记忆和提高技巧,可以逐渐掌握二阶盲拧的技巧,并享受到盲拧的乐趣。
魔方高级盲拧法本文中的高级盲拧法采用的是逐块法盲拧,共分四个步骤完成还原任务。
这四个步骤按顺序依次是:角方向、棱方向;角位置、棱位置。
先调整每个色块颜色的朝向(方向),再调整每个色块的位置。
不管调方向还是调位置,都从“角块”开始还原,然后再还原“棱块”。
四个步骤完成后,整个魔方的还原也就大功告成啦!三阶魔方共有26个“色块”,其中8个角块、12个棱块和6个中心块。
魔方共有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
相应地用字母表示为:U、D、L、R、F、B。
为了帮助记忆,我们需要对魔方的这些色块进行编号(中心块不编号,各人的编号方法也可以不一样)。
●位置编号:角块上左前(ULF) 1 下左前(DLF) 5上左后(ULB) 2 下左后(DLB) 6上右后(URB) 3 下右后(DRB)7上右前(URF) 4 下右前(DRF)8棱块上前(UF) 1 下后(DB)7上左(UL) 2 下右(DR)8上后(UB) 3 前右(FR)9上右(UR) 4 前左(FL)0下前(DF) 5 后左(BL) A下左(DL) 6 后右(BR) B给角块和棱块的位置编号之后,每个角块和棱块都可以用一个数字(或字母)表示。
大家仔细找一找1号到8号这八个角块,并记下它们的位置。
1号角块“上左前ULF”是按逆时针的方向称呼的,从U到L再到F,细心体会用手比划一下顺序方向。
另外3号、6号、8号也是按逆时针方向称呼的。
2、4、5、7四个角块则是按顺时针方向称呼的,比如2号,从U到L再到B,也去用心体会一下,熟悉顺转和逆转的方向。
再找一找1号到8号棱块,以及中层的9号、0号、A号和B号四个棱块。
●方向编号:设定U(上)、D(下)面为高级面,高级面中心块颜色为高级色;F(前)、B(后)面为中级面,中级面中心块颜色为中级色;R(右)、L(左)面为低级面,低级面中心块颜色为低级色。
( 判断每个块的方向正确与否,要看该块的最高级色与所在位置的最高级相对位置。
) 我们把一个没有打乱的魔方做如下放置:上黄下白前为蓝。
这是一种比较通用的放置方法,本文介绍时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
相近色在相对的两个面上,黄对白、蓝对绿、红对橙。
这样放置一般是“前蓝右红”。
上下的黄、白色为最高级;前后的蓝、绿色为中等级;左右的橙、红色是最低级的。
角块:最高色在最高面,方向正确记为0最高色需顺时针转到最高面记为1最高色需逆时针转到最高面记为2棱块:最高色在最高面上,方向正确记为0最高色不在最高面上,不正确记为1每个角块都含有三种颜色,找到它的黄色(或白色)一面,看是不是在顶面(或下面),如果是,就说它的方向正确记为0。
比如说1号角块它含了白色(最高级色),这个角块要顺转一下才能让它的白色面转到上层黄色(最高级)中心块这一面,那就记为1;如要逆转则记为2。
棱块只含有两种颜色,看二者中的最高级色与这个位置处两面颜色中的最高级是否在同一面,是就记为0,不是就记为1。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组数字来确定整个魔方每个色块的状态了,这是我们进行盲拧的依据!(M为左右层之间中层顺转90度,E为上下层间中层顺转90度,S为前后层间中层顺转90度)1、角块方向复原需要用到以下两个公式:公式1 (R U R' U)(R U2 R' L')(U' L U' L' )U2 L公式2(L' U2 L U)(L' U L R )U2 (R' U' R U' )R'公式1使1号位角块逆时针、2号位角块顺时针旋转了一次公式2使1号位角块顺时针、2号位角块逆时针旋转了一次复原角块时,要将需要复原的角块依次转至2号位,复原后再原路返回就可以了。
1号位角块一直在原地打转,当其它7个角块方向都正确时,这个角块的方向也就是正确的了。
比如4号角块的方向记为“2”,那就把这个角块转到2号角块处,用公式2转一次就OK了(转法:R B 公式2 B’R’)。
如果这个角块记为“1”的话,就用公式1转一次(转法:R B 公式1 B’R’)。
后面的B’R’是为了让4号角块原路返回。
2、棱块方向复原需要用到以下一个公式:公式3 (M' U)2 M' U2 (M U)2 M U2公式3使1号位与3号位的棱块同时翻转,括号中的部分转2次。
复原棱块时,要将需要复原的棱块依次转至3号位,复原后再原路返回就可以了。
1号位棱块一直在原地打转,当其它11个棱块方向都正确时,这个棱块的方向也就是正确的了。
比如8号棱块的方向记为“1”,就把这个棱块转到3号棱块处,用公式3转一次就行了(转法:R’B 公式3 B’R)。
后面的B’R是为了让8号棱块原路返回。
记为“0”的棱块是正确的,不需要调整方向。
3、位置复原需要用到以下一个公式公式4 (R U' L' U)(R' U2 L U')(L' U2 L)公式4使1、2号位角块交换位置,同时1、2号位棱块也交换位置。
跟前面三个公式不同的是,公式4既调整了两个角块,又调整了两个棱块!对角块进行复原时,1、2号位棱块不断交换,但只要公式4的使用次数为偶数次时,1、2号位棱的初始位置不变。
对棱块进行复原时,1、2号位角块也不断交换,但只要公式4的使用次数为偶数次时,1、2号位角块的初始位置不变。
复原角块位置时,把需要复原的角块转到2号角块处,它的最高级色必须朝上,且不能转走1号角块和1、2号棱块;复原棱块位置时,把需要复原的棱块转到3号棱块处,它的最高级色必须朝上,且不能转走1号棱块和1、2号角块。
比如1号角块应当要转到8号角块(此时它的最高级色一定朝下)处,先把8号转到2号角块处,用上公式4再原路返回即可。
(转法:D B2 公式4 B2 D’)。
所有角块还原完成后,如果公式4转了奇数次,就再转一次公式4,这样棱块的位置就还是开头的初始状态。
接下来就开始还原棱块位置了。
比如1号棱块应当要转到3号棱块处,先把3号朝上的一面转到8号棱块处朝下的一面,再转到2号处。
转法:M2DE2,用上公式4后原路返回:E2 D’M2。
完整转法(M2 D E2 公式4E2 D’M2)。
【下面我们来用以上4个公式,做一个完整的魔方盲拧实例】还原实例打乱步骤F2 U' D R' U2 R U' R L' F B' R D2 L2 D F2 L2 D F2 L2 U(上白前绿)初始方向:上黄前蓝角块方向:1022 2002 棱块方向:1101 0111 0101角块位置:(2713) (534) (684)棱块位置:863B 279A 5041还原方法:一、复原角块方向①B 公式2 B' ②R B 公式2 B' R' ③D' B' 公式2 B D ④D B2 公式2 B2 D'对于角块状态(1022 2002),第一个角块为1不用管,第三个为2,用公式2转(B 公式2 B');第四、五、八个角块都记为2,全用公式2来转。
三个角块为0的不用调整,只调整以上四个角块后,第一个角块自然就会颜色朝向正确了。
二、复原棱块方向①L' B' 公式3 B L②R B 公式3 B' R'③D' B2 公式3 B2 D④B2 公式3 B2⑤D B2 公式3 B2 D'⑥L2 B' 公式3 B L2⑦B 公式3 B'对于棱块状态(1101 0111 0101),第一个棱块不用管,第二、四、六、七、八、十、十二个棱块都记为1,这七个棱块要逐一转到3号棱块处进行调整,最后第一个棱块的颜色朝向也就自然正确了。
有四个棱块记为0的不需要调整,细心体会以上七个棱块的还原过程。
(以上两个步骤,只是调整了角块、棱块的颜色朝向,它们的位置没有变化,还在老地方。
)三、复原角块位置(1)公式4(2)B2 公式4B2(3)R2 D B2 公式4B2 D’R2(4)D2 B2 公式4B2 D2(5)R2 D B2 公式4B2 D’R2(6)R2 B2 公式4B2 R2(7)D’B2 公式4B2 D(8)D B2 公式4B2 D’(9)R2 B2 公式4B2 R2★公式4(本次公式4是为了凑成偶数次)本步骤中,在1号角块处的应当转到2号处,所以记为“2”,2号处的要到7号处记为“7”,这个位置的角块又要到1号处记为“1”。
碰到“1”就无法循环下去,那就把它与还没有还原的角块比如3号角块互换,就记为“3”,这个角块应当到5号处记为“5”,类推下去又是“3”、再用4号交换记为“4”、然后是“6”、“8”和“4”。
合起来就是(2713) (534) (684),除去里边的“1”不用互换角块,其它的共有9小步,公式4用了奇数次,最后再转一次公式4,以便让棱块回到开头的初始状态,才好接着进行下边的棱块位置复原。
里边的第三、五小步相同都是“3”,第六、九小步转法相同都是“4”,类似这种情况有时要转相同的没法避免。
转的过程中不得破坏1号角块和1、2号棱块的位置。
四、复原棱块位置(1)S2 公式4S2(2)D2 S2 公式4S2 D2(3)M D S 公式4S’D’M’(4)R S2 公式4S2 R’(5)公式4(6)D’S2 公式4S2 D(7)R’S2 公式4S2 R(8)E2 R’S2 公式4S2 R E2(9)D S2 公式4S2 D’(10)E2 R S2 公式4S2 R’E2(11)R2 S2 公式4S2 R2本步骤中,在1号棱块处的应当转到8号处,记为“8”,转法见本步的(1),而8号处的棱块是要转到6号处记为“6”,转法是本步中上(2),之后类推分别是“3B 279A 5041”,最后一步碰到“1”正好复原完成。
要记住:上层的棱块最高级色是朝上的,下层的棱块最高色是朝下的;中层9、0号最高色是朝前的,A、B号最高色是朝后的。
转的过程中不得破坏1、2号角块和1号棱块的位置。
转完以上四个大步骤,整个魔方复原全部完成!(鸣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