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的施工概论1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24
第一章索力与线型操纵一.工程简介:ZZ大桥是国内索塔墩最高的斜拉桥,主桥桥型为单塔斜拉桥加T型刚构的组合型式,桥跨布置为30+39++149+200+51米,桥长516.3m。
其中34.55米为外伸梁,149+200+51米为斜拉桥与T构组合体,主跨200米。
斜拉桥主梁为双纵肋Π型梁,分为49个节段,0#节段为6米,1#、1`#为5米,24#、24`#节段为合拢段,长为2米,其余节段为标准节段,长6米。
斜拉桥体系为塔梁墩固结体系。
斜拉桥斜拉索为密索体系,平行双索面,呈扇形布置,斜拉索在主梁上位于人行道与防撞护栏之间,中、边跨对称各布置23对拉索,索距为6米,塔上锚点设于上塔柱内箱,梁上锚点设于主梁纵胁底部中线。
斜拉桥主梁成桥线型为半径R=18000米凸竖曲线,曲线极点为主梁0#节段纵横轴线交点。
斜拉桥主梁在悬臂施工中,设置了预搭度,主跨为18cm,边跨为12cm。
斜拉桥主梁线型和索力操纵的目的是使主梁的恒载弯矩很小,截面要紧经受压力,索塔经受轴压力,使整个桥梁结构应力散布合理。
斜拉桥主梁线型操纵及索力操纵关系为即彼此阻碍、彼此制约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在ZZ大桥主梁悬浇施工进程中,坚持以精准操纵主梁每一节段立模标高作为主梁线型操纵和索力操纵的基础。
ZZ大桥是密索斜拉桥,为弹性支撑多次超静定结构,同时为柔性体,受温度、风载等不稳固因素阻碍较大,在施工操纵中,须尽可能摒弃这些不稳固因素的阻碍。
二、线型操纵决定因素1、 主梁0#、1#、1`#节段立模标高线型操纵从操纵主梁0#、1#、1`#节段立模标高开始,ZZ 大桥主梁0#、1#、1`#节段采纳膺架现浇,膺架用全能杆件和碗扣式支架组拼。
主梁0#、1#、1`#节段立模标高为设计标高与现浇施工设置的预拱度之和。
施工预拱度由下式确信:4321f f f f f ∇-∇-∇∑-∇∑-=∇1f ∇∑—膺架在现浇砼自重作用下所有弹性变形的总和。
ZZ 大桥下横梁现浇支架由碗扣式支架和全能杆件杆件组拼,因此,1f ∇∑由全能杆件弹性变形、碗扣式支架弹性变形和所铺钢轨、方木、模板弹性变形组成。
斜拉桥的施工斜拉桥的结构形式斜拉桥是用许多拉索将主梁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组合受力体系的桥梁,其主体结构由斜拉索、索塔、基础、主梁等组成。
1.斜拉桥整体布置常见的斜拉桥布置形式有独塔双跨式、双塔三跨式和多塔多跨式。
(1)相对于双塔三跨式,独塔双跨式科拉所的主跨径较小,而且常采用双跨不等的非对称形式,使结构整体以受轴向力为主,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这种布置形式在跨越中、小河流和城市通道时较常用。
(2)斜拉桥布置成双塔三跨式时具有主跨径较大、便于通航、计算简单、方便施工等优点,因此在大跨度桥中最为常见,适用于跨越海峡和宽度较大的河流、峡谷等。
⑶多塔多跨式斜拉桥现在已经很少采用,因为这种形式的桥中间塔顶处没有端锚索来有效地限制其变位,采用多塔多跨式会使结构的柔性增大,对抗风不利。
2、索塔索塔常见的布置形式有独杜式〃A〃形、倒〃Y〃形、〃H〃形等。
索塔的形状和高度对审美、结构刚度及整体稳定性有重大影响。
索塔受力比较复杂,必须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索塔的形式必须适合于拉索的布置,使传力简单明确。
主塔高度设计时应考虑经济情况、主跨跨度、所选主塔的形状、主梁截面形式以及景观要求等。
3、斜拉索斜拉索常见的布置形式有单索面、竖向双索面和斜向双索面。
单索面应用较少,因为采用单索面时拉索对结构抗扭不起作用,主梁需要采用抗扭刚度大的截面。
采用双索面时,拉索的轴力可以抵抗较大的扭矩,所以主梁可以采用抗扭刚度较小的截面,而且双索面对抗风非常有利,因此双索面在大跨度斜拉桥中已经成为主要的形式。
4、主梁主梁常见的截面形式有板式截面和箱形截面。
主梁截面选取主要由斜拉索的布置形式和抗风稳定性情况所决定。
板式截面主梁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一般适用于双索面斜拉桥。
箱形截面主梁具有抗弯、抗扭刚度大,收缩变形小等特点,能适应许多不同形式的拉索布置,对悬臂施工非常有利,而且可以部分预制、部分现浇,为施工方案提供了多种选择,因此箱形截面主梁逐渐成为现代斜拉桥中经常采用的形式。
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
1. 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
一、斜拉桥简介
斜拉桥是一种桥梁结构形式,以悬臂结构的形式架设,利用斜拉索和自重拉应力,以无支点悬跨跨度较大的河流或者其他地形障碍物,是一种运用紧凑空间和节省建筑材料的新型桥梁结构。
二、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
1. 组装主梁:主梁采用抛拉索或圆钢结构形式,采用焊接、系索、悬吊、调整等组装方法组装成主梁,此外主梁的抗震性能也要组装稳定。
2.桥墩设置:在桥梁拱弧两侧,要满足桥墩的抗震要求,安装桥墩,根据设计图纸,定位桥墩的位置,确保不影响拱弧的完整性。
3.安装斜拉索:在桥墩上安装斜拉索,安装斜拉索时,要特别注意索具的安装,索具除了在施工技术要求的精度范围以外,还要经受主梁高低位移、拱弧及其位移的变形,所以安装时要特别注意。
4.安装碟簧:碟簧结构可以抵消主梁及其之间的拱弧及其位移,稳定主梁,使斜拉索受力均匀,维持拱弧的完整性。
5.安装栏杆:栏杆的结构在拱弧两端,拉索的拉力,会对两端的跨距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影响主梁的抗震性能,所以在两端安装栏杆,支撑主梁的变形,是斜拉桥结构抗震的重要步骤。
6.安装导索:导索是在斜拉索的连接处安装,可以避免斜拉索的下垂、脱离,以及延长斜拉索的使用寿命。
网站主页赛尔号游戏七雄争霸弹弹堂游戏洛克王国奥比岛游戏其他游戏《斜拉桥施工方法概论》这篇关于“其他文章”很不错喔。
网页游戏攻略站长邮箱admin@《斜拉桥施工方法概论2010年10月20日》文章简介:《斜拉桥施工方法概论》斜拉桥的施工概论第一节概述斜拉桥的施工,一般可分为基础、墩塔、梁、索等四部分,其中基础施工与其他类型的桥梁没有什么两样,墩塔和梁《斜拉桥施工方法概论》《其他文章》关于《其他文章》的文章《斜拉桥施工方法概论》正文开始>> ---斜拉桥的施工概论第一节概述斜拉桥的施工,一般可分为基础、墩塔、梁、索等四部分,其中基础施工与其他类型的桥梁没有什么两样,墩塔和梁的施工也可在本书其他各章找到适当的方法。
只有索的施工,包括索的制造、架设和张拉具有其特殊性。
但是斜拉桥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塔、梁、索的施工必须互相配合,服从工程设计意图。
因此本章的讲述只将基础施工除外,对于塔和梁的施工不能不有所涉及,而以梁、索和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施工为本章叙述的主线。
近代第一座斜拉桥当属1955年的瑞典斯特姆松特桥(strem—sund),它是一座稀索辐射式的斜拉桥,中孔跨度185.5752m,边孔74.676m。
钢塔由梁上吊机安装,边跨钢梁在脚手架上拼装,中跨采用悬臂拼装法。
斜拉索也是利用梁上吊机安装,随着钢梁的逐节悬臂前进,先连结下端,然后吊机退回至桥塔处安装上端,用千斤顶张拉。
从1955年至1957年世界上约有60座斜拉桥建成或正在设计中,几乎都是钢斜拉桥。
直至1962年才有第一座砼斜拉桥建成,它就是委内端拉的马拉开波湖桥。
我国自1975年建成第一座四川云阳的汤溪河桥后,斜拉桥总数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达50座以上,大部分是砼斜拉桥。
表11—1、11—2分别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建成的著名斜拉桥的施工概况。
一、塔的施工索塔的材料可用金属、钢筋砼或预应力砼。
索塔的构造远比一般桥墩复杂,塔柱可以是倾斜的,塔柱之间可能有横梁,塔内须设置前后交叉的管道以备斜拉索穿过锚固,塔顶有塔冠并须设置航空标志灯及避雷器,沿塔壁须设置检修攀登步梯,塔内还可能建设观光电梯。
因此塔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构造要求统筹兼顾。
索塔承受相当大的轴向力,还可能有弯矩,因此对索塔的尺寸和轴线位置的准确性应有一定的要求。
允许偏差值应考虑以下两个原则:①偏差值对结构物受力的影响甚微;②施工中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精度。
参考国外资料,沿塔高每米高度允许偏差0.5mm,即倾角正切值tga=1/2000。
我国斜拉桥塔施工精度现在尚无统一规定,上海柳港桥允许倾斜度为1/200,徐浦大桥允许偏差值如表11—3所示。
钢索塔施工一般为预制吊装,砼索塔施工大体上可分为搭架现浇、预制吊装、滑升模板浇筑等几种方法,兹分述于下:1、搭架现浇此法工艺成熟,无须专用的施工设备,能适应较复杂的断面形式,对锚固区的预留孔道和预埋件的处理也较方便,但是比较费工、费料、速度慢。
跨度200m左右的斜拉桥,一般塔高(指桥面以上部分)在40m上下,搭架现浇比较适合。
广西红水河桥、上海柳港桥、济南黄河桥的桥塔都是采用此法。
跨度更大的斜拉桥,塔柱可以分为几段,各段的尺寸、倾角都不相同,往往各段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下段比较适合于搭架现浇,例如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武汉长江二桥,跨度都在400m以上,塔高在150m以上,下塔柱都采用传统的脚手架翻模工艺、缺点是施工周期较长。
2.预制吊装此法要求有较强的比重能力和专用的起重设备,当桥塔不是太高时,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轻高空作业的难度和劳动强度。
东营黄河桥塔高69.7m,桥面以上56.4m,采用钢箱与砼结合结构,预制吊装。
国外的钢斜拉桥桥塔基本上都是采用预制吊装方法施工。
我国砼斜拉桥用预制吊装方法的不多,只有1981年建成的四川省金川县曾达桥,塔高24.5m.是卧地预制而成,从地面上用绞车和滑轮组板起,由锚于对岸山壁上的钢丝绳和滑轮提供吊装力。
3.滑模施工此法的最大优点是施工进度快,适用于高塔的施工。
塔柱无论是竖直的或是倾斜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但对斜拉索锚固区预留孔道和预埋件的处理要困难些。
在各个工程中有称为爬模,或称为提模,其构造大同小异。
所谓滑模是指模板沿着所浇筑的砼由千斤顶(螺旋式或液压式)带动而向上滑升,它要求所浇筑的砼强度必须达到模板滑升所必需的强度。
提模则是拆模后把模板挂在支架上,模板随着支架的提升而上升。
支架的提升是在塔的四周设置若干组滑车组,其上端与塔柱内预埋件连接,下端与支架的底框连接,支架随拉动手拉葫芦而徐徐上升。
辽宁长兴岛斜拉桥塔高43m,为适应高塔施工,专门制作了一种提升支架,不但可用于液压千斤顶提升的滑模,亦可用于分段浇筑的提模。
索塔下节117m的斜腿段采用一般的搭架模板浇筑,竖直的上节塔柱则采用滑模或提模。
先施工的2号索塔采用滑模法,由于冬季寒冷不宜滑模使用,中止了施工。
后施工的1号索塔采用提模法,砼蒸汽养生,解决了-20℃的冬季施工问题,因而后来将2号索塔也改成提模施工。
两塔柱间的横梁利用支架的下层操作平台就地浇筑,下层操作平台的下边则用工字钢顶撑在已浇筑的横梁上。
上海南浦大桥塔高150m,下塔柱斜率1:5271842,净高29m,采用传统的脚手架翻模工艺,施工周期较长,平均每天0.56m。
中塔柱斜率1:85,高55.0m,试制成功国内首创的斜爬模,这种斜爬模的原理与提模相同,施工速度提高到每天1.14m。
上塔柱同样采用爬模施工。
二、主梁施工一般地说来,砼梁式桥施工中的任一种合适的方法,如支架上拼装或现浇,悬臂拼装或浇筑,顶推法和干转法等,都有可能在砼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施工中采用。
由于斜拉桥梁体尺寸较小,各节间有拉所,还可以利用索塔来架设辅助钢索,因此更为有利于采用各种无支架施工法。
其中悬臂施工法是砼斜拉桥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不论主梁为T构、连续梁或悬臂梁皆可采用。
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这是设计者首先要研究决定的问题。
决定时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所跨越的障碍的情况,斜拉桥本身的结构与构造等,兹分述于下:1、在支架上施工当所跨越的河流通航要求不高或岸跨无通航要求,且容许设置临时支墩时,可以直接在脚手架上拼装或浇筑,也可以在临时支墩上设置便梁,在便梁上拼装或浇筑。
如果有条件的话,此法总是最便宜、最简单的。
例如贝尔格莱德萨瓦河双线铁路桥,是一座钢斜拉桥,1977年建成,中跨254m,桥宽16.5m,由于萨瓦河无通航要求,故整个桥跨都是在施工脚手架上安装,因此主梁、塔柱和斜拉索的安装都能分开进行。
主梁和塔柱安装完毕后,用设在支架上的千斤顶将梁顶升,然后安装斜拉索,安装就位的斜拉索借助于放松千斤顶使主梁下降而拉紧,这样斜拉索的安装就不需要大吨位千斤顶。
我国天津永和桥也是在临时支架上安装的一个典型。
永和桥是预应力砼斜拉桥,中跨260m,1987年建成。
由于主梁较弱,为避免超应力,不在已架设挂索的主梁上运送预制梁段.预制梁段经由河中满铺的便桥运送至安装部位。
运送到位的预制梁块下设四个临时支点,并立即穿进纵向预应力钢筋、胶拼、挂斜拉索。
安装顺序是以塔柱为中心,对称地两侧同时进行.每一节段包括四块长5.8m的预制梁段,八根斜拉索,时间约需7—15天。
2.顶推法当桥下不允许设置过多临时支架,如跨越道路、铁路的高架锈,可以考虑采用顶推法。
钢斜拉桥首次采用顶推法架设的是前联邦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区内的一座公路高架桥,称为尤利西大街桥。
此桥1963年建成,中跨98.7m,安装过程如图11—1中所示。
在西桥台后先拼装东半跨,临时支点I至VI。
顶推过程中,斜拉桥的自重通过钢箱中的横隔梁传递至纵向箱梁,因此拉索只是部分受拉。
在塔顶鞍座上设有顶升机械来消除顶推节段最外绕的悬臂挠度。
当桥梁最外缘顶推至永久墩Ⅷ时,用千斤顶将支座顶起约10cm,使永久墩Ⅷ上的支承压力消除。
桥梁更向前推进时,墩Ⅷ上的支承压力将增加;当最外缘超过临时墩IV约7.3m时,这个支承压力达到允许值。
这时,将墩Ⅷ的支座回复到原来位置,继续顶推至达到其最终位置,拆除临时墩IV、X。
前苏联1976年建成的第聂伯河钢斜拉桥是独塔体系,河跨300m,曾经比较过各种架设方法,结果发现还是顶推纵移法最有利。
在300m跨径内设置了三个滑动支座,其间距为75m,主梁拼装及滑移全部工作在13个月内完成。
我国1993年建成的无锡石城河斜拉管桥系将41.8m的水管在临时墩上拖拉就位。
此外重庆石门桥(1989年建成)的引桥5×50m预应力砼连续梁和南海九江桥长达690m的连续箱桥(1988年建成)也是用顶推法架设。
3.转体施工转体施工在斜拉桥施工中采用不多,比利时1988年建成的跨越默兹河的邦纳安桥,独塔,其左岸3×42m和右岸168m主跨共294m的梁体均在平行于河流的岸边制造,在安装和调整后,将整个桥塔-缆索-梁体以塔轴为中心转体700就位,并与右岸就地浇筑的一孔42m 桥跨相接。
四川金川县留达桥是我国第一座转体施工斜拉桥,1981年建成。
该桥为独塔,孔跨布置为41m+70m,桥面宽5.5m,墩、塔、梁固结。
主梁为钢筋砼三室箱梁。
桥址附近河滩干整且墩身较矮,适合于平转法施工。
先在河滩上搭设低支架浇筑梁身,索塔则卧地预制。
将索塔挂起,与梁固结并安装斜拉索后,平衡转体施工就位。
转体装置为砼球铰和钢滚轮,短跨内配有平衡重。
1997年建成的汤河大里管铁路斜拉桥位于秦皇岛站疏解线上,下跨京秦线,斜交,是一座槽形主梁、刚性索的斜拉桥,油塔,主跨50m,边跨42m(图11—2)。
施工时,先沿所跨越的线路方向在支架上建造斜拉桥,包括塔、梁和刚性索,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梁内和索内的预应力筋,然后整个斜拉桥绕转盘转动。
转动时边孔的后端沿圆形轨道移动,主孔的前端悬空,为防止最前线悬空引起外主索悬吊点主梁上缘有过大拉应力,在转体时增加临时震吊住前墙。
待转体就位后,卸除临时索,转盘用砼封实,再铺设道碴线路和人行道。
4、悬臂拼装国外早期建造的钢斜拉桥,大多数是用悬臂拼装而成。
我国东营黄河桥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钢斜拉桥,中跨288m,1987年建成,岸侧跨度136.5m,在支架上拼装,河侧悬臂拼装,栓焊结构。
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主跨都是钢与钢筋混凝上板结合梁桥,它们也全都是悬臂拼装。
砼斜拉桥的悬臂拼装施工是将主梁在预制场分段预制,由于主梁预制砼龄期较长,收缩、徐变变形小,且梁段的断面尺寸和砼质量容易得到保证,我国上海柳港桥(1982)、安康汉水桥(1979)、郧阳汉江桥(1994)等都是采用悬臂拼装法。
美国帕斯克和肯尼维克两地之间,1978年建成的跨越哥伦比亚河的砼斜拉桥(简称P—K桥),其正桥部分的分跨为123.9m+299m+123.9m,桥面宽24.30m,梁采用半封闭式箱形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