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产业SCP分析3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37
5我国石油行业的起步相较于西方国家是比较晚的,石油化工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利用技术的引进得以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行业的体制经历了几次重要变革,从一开始的政府高度集中管制到公司制改革,企业性质发生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企业的发展活力。
然而,因为石油行业极其依赖自然资源,很多自然资源早已被垄断,继而引发了石油行业的高垄断性,降低了企业的发展活力,从总体来说,我国的石油行业具有较低的运行效率。
在此,利用scp范式,从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三点具体剖析中国的石油行业。
一、石油行业发展研究综述1.石油行业的概念石油的另一个名称叫做原油,是一种具有较高粘稠度、呈深褐色、液态的混合物,本身由多种化合物构成。
很多学者认为石油是由古代的生物经历较长的时间,演变而成。
石油行业主要是开采原油,加工成石油,利用这些石油资源发展化工业。
2.石油行业的特征随着石油的发现促进了社会当中多个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很多化学产品的制造都是依赖于石油内部的化学物质作为原料,比如,我们平时穿的衣服、使用的电子产品等等。
所以,石油是每个国家必争的资源,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内在因素。
3.石油行业的发展的评价指标徐健、王向梅认为导致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缘由不仅有自然资源的垄断,还要行政因素。
他们提出我国的石油行业需要从根本上做到政企的分离我国石油体制的改革,逐渐放开市场,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刺激市场内部竞争。
俞颖,黄景文主要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个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数据,对石油行业深层的分析,他们提出垄断企业获取的超额利润额和石油行业的集中度相关,这就使得大量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削减了社会福利。
所以,他们提出了减少垄断力量、降低集中度的策略,提高社会福利。
王维嘉,刘中成在《中国石油产业结构与绩效研究》中,经过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分析,提出总体产业集中度极高, 三大集团公司几乎占据整个产业的全部原油生产和加工; 从企业层面来看, 上游原油生产的竞争程度较低, 而下游加工业的竞争程度较高, 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课程作业:我国石油产业的SCP分析专业、班级:08金融学课程:产业经济学****:***小组成员:傅俊祺、袁森、邵正悦完成日期:2011 年11 月目录1、概念与理论说明 (3)1.1 SCP是什么? (3)1.2SCP分析模型 (3)1.3SCP分析法常与五力模型.......................................... .3 2.文献回顾....................................................... ..43.石油产业发展历程和特点.................................. ...... (5)3.1生产日趋集中 (5)3.2重心向亚洲转移............................................... (6)3.3国际石油产业进入高新技术取胜时代............................ . (6)3.4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 .6 3.5石油产业的特点.. (6)4.我国石油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 (7)4.1.市场结构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 .. (7)4.2产业集中度分析 (8)4.3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8)4.4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 (11)5.我国石油产业发展的企业行为 (11)5.1垄断分割的局面影响石油产业绩效 (11)5.2行政手段仍是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 (12)5.3总体规模扩大不等于企业效率提高 (12)5.4具体市场策略 (13)6.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绩效 (14)6.1、规模结构效率分析 (14)6.2 经济效益分析 (16)6.3科技进步分析 (17)7.结论 (19)7.1完善市场竞争秩序,形成有效竞争 (19)7.2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19)7.3加快石油产业市场化进程............................ . (20)7.4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1)我国石油产业的SCP分析摘要:中国石油企业虽然经历了多年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实践和探讨,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运作下的惯性作用,中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的特征。
一、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石油工业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六大石油生产国,在国际石油供应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1、我国主要石油资源和储量分布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江淮地区,前两个主体是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后一个包括河南和苏北等盆地,这里的累积探明石油储量占全国的近3/4;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共占全国储量的70.53%,居全国之首。
东部以外的石油资源储量主要是在新疆和我国海域,占全国储量的16.65%。
目前新疆的储量又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分别占全国储量的8.28%、6.28%和1.55%。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72.7×108t,其中约71.61%分布在陆上,约22.93%分布在海洋,具体见下表:表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石油资源状况2、中国石油市场现状(1)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石油需求量日益扩大。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这种快速增长使得石油消耗量急剧增加。
中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
目前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
(2)国内石油供给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的石油生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据国内外能源机构的中长期预测,中国石油的供需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缺口达到2.3亿吨,到时预期将有70%的石油必须依靠进口。
因此,中国石油供给形势不容乐观。
(3)石油价格波动频繁,国内油价滞后于世界油价水平。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是在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3地成品油的加权平均的基础上制定的。
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在中准价的基础上,在8%的变化幅度内制定具体价格。
这种定价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滞后性;且仅仅是被动的跟踪石油国际油价的变化,无法反映我国过内石油供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