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6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 格式:doc
- 大小:159.50 KB
- 文档页数:2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说课稿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中的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以及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学好这一节可以为学好本章应用部分以及万有引力知识作必要准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
能运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懂得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向心力大小与m、r、ω的关系2.难点:①理解向心力的概念②理解公式a=rw2和a=v2/r四、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对高中物理学习还缺乏方法,习惯于硬套公式,而本节内容涉及公式较多,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困难,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归纳结论,理解记忆公式,从而达到能灵活运用的目的。
因此本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其主要程序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1/2,课堂气氛将比较活跃,能真正体现“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五、教学用具1.多媒体、录象短片、课件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弹簧秤,绳子,小球(若干个),圆珠笔杆套六、教学过程(一)向心力概念:复习上节内容,播放几个匀速圆周运动实例的录象短片,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受力分析,让学生发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总是指向轨迹圆心,从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理解向心力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并理解它的方向和作用。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教学知识与技能]1、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2、通过演示实验定性分析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半径的定量关系。
3、通过实例认识向心力的作用及来源,知道向心力是由外力的合力或指向圆心的分力来提供的。
4、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1、学会有关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比较明确地表述发现问题。
3、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圆周运动的规律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圆周运动的神奇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2、乐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所隐藏的物理规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大小F=mrω2= mν2/r,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rω2= ν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了解几种典型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教学难点]1、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刻改变。
2、理解向心力是按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物体受到的力,而是由外力来提供。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向心力演示器、钢球、铝球、细绳[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设置情景仔细观察下面两个视频,说说你看到的现象1)链球的运动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运动员用铁链拉着链球做圆周运动2)花样滑冰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男花滑运动员拉着女花滑运动员做圆周运动2.(总结)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运动——圆周运动。
那么物体为什么会做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物体合力有什么特点?它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二、新课教学【自我动手小实验】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实验(假设),用手击小球,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合力是什么?有什么特点?②通过思考得到: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拉力。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公式1. 引言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研究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所受的力,这个力称为向心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向心加速度有关。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描述。
本文将介绍向心力的概念及其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
2. 向心力的定义和原理向心力是指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指向圆心的力的方向。
它是保持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向圆心方向运动的力,没有向心力物体就会离开圆周运动,朝向外侧飞出。
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角速度和圆周半径有关。
3. 向心力的公式向心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 = m * a_c其中,F表示向心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_c表示向心加速度。
4. 向心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向心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过程中向圆心方向的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_c = v^2 / r其中,a_c表示向心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r表示圆周半径。
5. 推导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现在我们来推导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可以表示为质量乘以向心加速度:F = m * a_c由上述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可知a_c = v^2 / r将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向心力的公式中:F = m * (v^2 / r)化简上式可得:F = m * v^2 / r即为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式。
6. 示例假设有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周运动,其质量为3千克,速度为4米/秒,现在我们来计算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首先,根据向心力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F = m * a_c= 3 * (4^2 / 2)= 24 N接下来,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a_c = v^2 / r= 4^2 / 2= 8 m/s^2所以该圆周运动下所受的向心力为24牛顿,向心加速度为8米/秒^2。
7. 总结本文介绍了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和原理,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公式。
课时6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例题推荐
1.下列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物体除其他的力外还要受到—个向心力的作用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C.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向心力的大小—直在变化
2.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
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
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
3.一根长为L=1.0m的细绳系一质量为M=0.5kg的小球,在光滑
水平面上匀速圆周运动,如图5-6-1所示,小球转动的角速度为ω=
2πrad/s,试求
(1)小球的向心加速度
(2)绳中的拉力
练习巩固
4,如图5—6—2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有一个相对于盘静止
的物体,随盘一起转动,关于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受到重力和盘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B.只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
C.除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还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D.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5.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A.向心加速度B.线速度C.向心力D.角速度
6.A、B两小球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道半径是B球轨道半径的2倍,A 的转速为30r/min,B的转速为15r/min。
则两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1:1 B.2:1 C.4:1 D.8:1
7.如图5-6-3所示,一质点在水平面上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到达A点时的线速度方向为,质点到达B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的方向为,质点到达C点时的向心力的方向为.
8.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角速度为6 rad/s,线速度为3m/s.则
在0.1 s内该物体通过的圆弧长度为m,物体连接圆心的半径所
转过的角度为rad,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为m.
9.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站在赤道上的人A和站在北纬450位置的
人B,随地球—起转动,A和B随地球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A和B随地球转动的线
速度之比为
10.如图5-6-4所示,长度为L=0.5m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1.0kg
的小球A(小球的半径不计),另一端固定在一转动轴O上。
小球绕轴在
水平面上匀速转动的过程中,每隔0.1 s杆转过的角度为300.试求:
(1)小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2)小球运动的向心力.
11.物体以30m/s的速率沿半径为60 m的圆形轨道运动,当物体
从A运动到B时,物体相对圆心转过的角度为900,在这一过程中,
试求:
(1)物体位移的大小;
(2)物体通过的路程;
(3)物体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12.如图5-6-5所示,线段OA=2AB,A、B两球质量相等.当它们绕()点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两线段了T AB与T OA的拉力之比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