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防病防裂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红枣裂果病的防治措施
一、修剪
果实品质受二氧化碳和光照的影响,无论单果重、色泽、硬度还是可溶性固形的含量都有显著差异。
成龄低产枣园应减少枣树主枝层次和骨干枝级数,加大层间距,缩减叶幕层厚度及冠幅,加大主、侧枝开张角度,以利于雨后果面迅速干燥。
二、肥水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有机量含量达到1%以上,含氧量达12%以上,pH值处在6~7的微酸性至中性状态。
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铁、硼、锌、铜等微量元素含量,使硝化细菌和好气性固氮菌共存,从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对土壤有效矿物质的吸收,提高光合效率。
三、叶面肥
从7月初起,每10~20天喷1次300毫克/升氯化钙+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从果实硬核前后开始,每隔1个月喷1次10%有机钙200倍液或碳酸钙400倍液,连喷2~3次。
喷钙期间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尿素消耗钙元素。
另外,果色转白期喷布B9,1000毫克/千克、800~1000倍液氯基酸,不但能减轻红枣裂果,也能增加单果重。
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初,每隔7~10天连用2~3次。
四、收获
易裂果品种应提前收获。
果实着色前50~60天,喷布
250毫克/千克乙烯利,促使枣果提前成熟。
五、品种
同时可引进优良抗裂品种。
红枣裂果的气象指标与防治措施红枣(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
红枣裂果是指果实在成熟期由于气象等因素的影响,果皮出现裂口。
造成红枣裂果主要是由于气象因素造成的,如温度、湿度、降雨等的异常情况。
红枣数年来罹患裂果的现象增多,严重影响了红枣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着重介绍红枣裂果的气象指标以及针对裂果采取的防治措施,以期对农民兄弟有所帮助。
1、温度:温度是裂果的主要气象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果实处于20℃~30℃的温度范围内成熟效果较好,果皮韧性强,不会轻易发生裂果。
但是当气温过高或过低时,果皮就会失去弹性,导致裂果的发生。
对于红枣而言,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果实内外部温度差异较大,导致水分的迅速蒸发,此时果皮容易出现裂口。
而气温过低的情况下,果实内部会出现冷热交替的情况,导致果皮容易发生裂纹。
2、湿度:湿度也是裂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果实的成熟和果皮的完整性。
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果皮发生腐烂的现象,进而导致果皮容易破裂;而过低的湿度会导致果实失去水分,从而使果皮变得干脆易碎。
3、降雨量:降雨量也是影响红枣裂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高湿度的环境会使得果实过多吸收水分,导致果皮膨胀,容易发生裂纹。
而降雨量过大则会使得果实遭受雨水冲击,导致果皮受损而发生裂果现象。
1、控制温度:要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在果实成熟期间,要保证果实外部气温接近或等于果实内部的温度。
若气温过高,可采取浇水降温的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保持果实外部的潮湿,并在水分蒸发前进行频繁浇水。
若气温过低,可采用措施,如覆盖保护,增加土壤温度等,使果实内部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2、控制湿度:参考1中所述。
定期喷洒温水,增加果皮的弹性和韧性,同时避免湿度过高,得保FC在50%左右。
3、合理施肥:底肥与追肥必不可少,施用肥料应供应得当,不可过量。
应优先选用含磷肥和钙、硼等微量元素,调节枝叶与果实生长分配,以提高果实的质量与产量。
八月注意防止枣裂果汇报人:目录•裂果原因•裂果表现•防止裂果的措施•防治裂果的实践•结论01裂果原因一些品种的枣树容易在八月出现裂果问题,如山东大枣、冬枣等。
裂果易发品种一些品种的枣树相对抗裂果,如长红枣、圆铃枣等。
抗裂果品种八月的温度波动可能导致枣树的果实开裂。
温度波动降雨过多干旱与灌溉过多的降雨会使土壤水分含量过高,进而影响果实开裂。
干旱条件下会使果实皮变薄,易受伤害;过度灌溉则会使果实过度生长,增加开裂风险。
030201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元素,如钙、硼等,会增加果实开裂的风险。
土壤营养不均衡某些病虫害会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开裂。
病虫害影响树体结构不合理,如枝条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等,也会增加果实开裂的风险。
树体结构不合理生长环境原因02裂果表现果实纵向开裂,一般由果柄处向外裂开。
纵裂果实横向开裂,通常在果实顶部或底部附近。
横裂果实表面出现星状裂纹,通常在果皮表面附近。
星裂中度裂果果实裂纹较深,但不会影响果实的食用价值。
轻度裂果果实表面只有轻微的裂纹,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重度裂果果实裂纹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口感,甚至不能食用。
果实尚未成熟时发生的裂果,通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果实已经成熟后发生的裂果,通常在果实采收后或储存过程中。
裂果时间晚期裂果早期裂果03防止裂果的措施选择抗裂品种选择具有抗裂特性的品种,如针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应性强的品种。
品种搭配合理搭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以分散裂果风险。
根据枣树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状况,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裂果。
控制灌溉量采用滴灌或喷灌等均匀灌溉方式,确保土壤湿度均匀分布。
均匀灌溉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裂果发生。
平衡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确保枣树获得均衡的养分供应。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枣树品种,选择适合的防裂剂,如可溶性钙肥、生长调节剂等。
喷洒时间在枣果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实快速膨大期或雨季来临前,适时喷洒防裂剂。
高温干旱一定要注意枣裂果,这些措施效果不错发病特点。
枣裂果主要有2种类型。
第1种为早期裂果,多由日灼引起。
一般出现较早,多发生在每年8月中下旬,这个时期的发病枣果多为早期第1批坐的枣果,裂果部位出现在枣果的向阳面,在枣果背面尚未见裂果现象出现。
第2种为后期裂果,这类裂果多出现在红枣白熟期至上色期间。
如果枣果生长后期久旱骤雨,则会出现大面积的严重裂果现象。
另外,就多数不耐裂枣品种而言,由日灼引发的大量早期裂果在采收前期同样会出现大量浆烂果,引起严重减产。
采收前如果连降2~4次小雨,也会引起大面积的裂果,但是小雨过后没有阴雨天气出现,天气迅速转晴,出现较为干燥的气候,裂果裂纹一般相对较小。
发病原因。
造成枣树生长后期大面积裂果的原因主要有2个。
第一,在红枣生长发育后期遇到干旱天气,如果枣园灌溉不及时,无论是枣果果肉细胞和果皮细胞都会停止生长,再遇到降雨,果肉细胞则迅速恢复生长,且生长速度极快,从而使果皮胀裂;第二,枣果果皮细胞间隙较大,后期特别容易吸收水分,如果后期遇雨,果肉吸水膨胀,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裂果现象。
干旱后若短时间遇大雨,雨过天晴,果面很快干燥,裂果一般较少;长时间小雨,且雨后果面阴湿结露,则会引起严重裂果。
另外枣树生长期间钙、钾供应严重不足时,枣树发生后期裂果的现象较严重。
裂果严重,满地落果防治措施。
①加强田间管理。
8月中旬至9月初降雨相对较少,需要及时灌溉,在这一时期浇1~3次水,每次灌溉程度不宜过大,可减少枣园早期裂果,而且遇雨后裂果也不严重。
另外,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增施一定比例的钙肥和钾肥,选栽抗裂品种等措施也可以显著降低枣树裂果病的发病率。
②完善枣粮间作种植模式。
种植高秆作物的枣园比种植矮秆作物的枣园裂果少,这是因为秸秆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减少由日灼引发的早期裂果现象。
但种植作物过高,会影响到雨后的通风透光条件,如果后期降雨严重就会引发后期裂果现象。
也有调查发现,枣粮间作园较集约栽培枣园裂果轻,集约栽培枣园中耕、保墒好,则枣裂果病的发病程度也比较轻。
大枣裂果早预防
1.合理修剪。
适当疏除多余的枣头枝,加大层间距和主、侧枝的开张角度,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雨后枣果表面迅速干燥,可减少裂果病发生。
2.覆盖秸秆。
在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区覆盖10~20厘米厚的碎秸秆,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活化土壤中的钙元素,还能很好地保持土壤墒情,使土壤湿度保持恒定状态。
3.覆盖地膜。
待春季发芽前,在树两侧顺时针方向覆盖1~2米宽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
4.穴施肥水。
在果树垂直投影内侧,挖直径30~40厘米、深40~50厘米的穴4个,每穴直立埋上用水泡透后的草把。
同时在果树生长的各个时期各喷施一次叶面肥,可有效防止裂枣的发生。
5.及时灌溉。
幼果坐果后及时灌溉,既能促进果实正常发育,又可防止因久旱遇雨而出现的裂果现象。
红枣--裂果和后期的浆烂果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一、裂果(一)裂果特点及原因金丝小枣裂果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属于早期由于“日烧”引起的裂果。
这种类型出现较早,一般年份在8月中旬后出现。
裂枣多为早期第一批坐的“直枣”,裂果部位也都出现在枣果的向阳面。
这类裂果虽然数量不太多,但是,裂果的程度严重,后期遇雨,基本上绝收。
处于此生长期的青枣,没有进入糖化阶段,生长也缓慢,果皮果肉生长均衡,内部组织中的原果胶与纤维素紧密结合,果肉木硬,这种原果胶又是不溶于水的,所以吸水性能很差,自然也就不会裂果了。
第二种类型属于着色期裂果,这类裂果多出现在红枣白熟至变色期间(“红眼圈”、“红盖盖”、“半腰腰”、到通红的这段脆墟果期)。
处于这一阶段的红枣,进入盛果生长旺季,原来不溶于水的原果胶与纤维素不断分离,分解成了能溶于水的果胶,使细胞间结合变得松散,开始大量吸收营养水分,光合糖化,但又没有完全糖化成熟,皮薄肉嫩。
如果天气正常,它的果实皮肉能够均匀健康地生长。
一但遇到连阴雨时,果肉就会过量吸收水分,再加上枣糖与水溶性果胶本身又是吸湿能力很强的物质。
当果肉大量吸水后,就迅速膨胀了起来。
又因北方地区长期处于干旱缺雨状态,且枣园得不到灌溉,无论是枣果果皮细胞还是果肉细胞都会生长不均匀,果肉缺水,内部膨压小,果皮也就长得慢,造成皮薄又脆,不结实,甚至停止生长,如果遇到降雨,果肉细胞猛然提供了大量水分后,就像久渴的人遇到甘露一般,快速吸收,且速度快,从而使果皮胀裂;当果肉猛然喝饱。
然而皮的生长却很慢,脆弱薄嫩的果皮承受不了猛然膨胀的果肉内部压力冲击,最后在超压力的作用下,被撑压挤破,就造成了所谓的裂果现象。
越是果肉内部疏松的枣品种,吸水越强,越易裂果。
因为,果肉疏松的枣果,就像是海绵体组织,平时因干旱缺水,内部网孔组织收缩压扁,当大量吸水后,网孔迅速填充水分,饱满鼓圆,胀了起来,更易压破果皮,造成裂果。
当红枣裂果后,外层保护膜受到破坏,大量的细菌侵入,加上这时的红枣体内又含有大量水溶性果胶。
红枣裂果的气象指标与防治措施红枣裂果是指红枣在成熟过程中果实表面出现裂口,造成果实质量下降,影响品质和产量。
红枣裂果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因素。
以下是红枣裂果的主要气象指标和相应的防治措施:1. 温度:高温是导致红枣裂果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当长时间暴晒高温下,果皮会因受热膨胀而破裂。
气温的急剧变化也会加速果皮破裂。
控制枣园内的温度对预防红枣裂果至关重要。
防治措施:- 在枣园中要进行合理的阳光遮挡,可以通过建设遮阳架、搭建遮阳网等方式遮阴,减轻日照直接照射果皮的强度。
- 维持枣园内的湿度,可通过喷水浇灌、覆盖保湿膜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防止果皮干燥收缩。
- 在枣园内设置水源,进行高温期的喷雾降温,减轻果实受热的程度。
2. 湿度:高湿度环境下红枣裂果的风险也较高。
湿度过大,果实表面吸水膨胀,而果实内部组织的膨胀率相对较小,造成果皮破裂。
防治措施:- 提高枣园内的通风情况,增加空气流通,减轻果实处于高湿度条件下的时间。
- 控制枣园内的湿度,可以通过喷洒适量的减缓渗透剂,增加果实的调节能力。
3. 降水:降水对红枣裂果的影响较为复杂。
降水量过大,会导致大量水分进入果实,以及湿度增大,增加果皮破裂的风险。
而降水量过小,则可能导致树体缺水,果实发育不良。
防治措施:- 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可以设置排水设施,减轻枣园内水分过多的问题。
- 选择耐旱性强的红枣树种植,减少果实处于干燥环境下的风险。
合理施肥、均衡供水、及时病虫害防控等管理措施也对预防红枣裂果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管理和栽培技术,结合气象指标,加强农田管理,可有效减少红枣裂果的发生,提高红枣的品质和产量。
枣树裂枣怎样预防?
沧县农牧局高级农艺师张明军答:对枣树裂枣目前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法,可以采取一些防裂措施,减轻裂果。
1.种植时应选择成熟期早、果皮较厚、抗裂果的枣品种。
2.对易裂果的品种,提前在白熟期采收,用于加工。
3.雨季及时排放枣园积水。
天气干旱时及时灌水。
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过湿或过干。
4.增施有机肥料,增强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使土壤供水均匀。
5.合理修剪,使树枝叶繁茂,果实生长正常,减轻裂果。
6.可以喷施0.2%~0.3%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或喷防裂王,每隔15天喷一次。
7.喷激素和生长调剂:在果实白熟期以后,喷施20~40毫克/
公斤的赤霉素或10毫克/公斤的萘乙酸等。
红枣防病防裂技术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走专家指导和乡土技术人员相结合的路子,继续完善和深化“枣树物候期全程控制、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技术路线,加快引进和选育具有抗病抗裂品种的步伐,扩大面积,突出效益,再经过2年的努力,总结出一套可以大范围推广应用的红枣防病防裂技术,确定2-3个可以大面积推广的抗病抗裂优良品种,为枣农丰产丰收,为红枣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试验示范地点的设置及规模
1、推广应用核心技术
经过论证认为,该套技术的“采后清园、秋季施肥、地面覆盖、夏季修剪等技术对于提高树势、增强抗性、促进座果有明显作用,可以大面积应用。
为此,将编写印发资料,在全村枣园广泛推广,普及提高枣树的管理技术。
2、示范应用综合管理技术
考虑对生产的指导意义,实施枣树物候期全程控制防病防裂技术,在枣园中设点,选择20亩进行枣树物候期全程跟踪,为试点枣树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提供部分小品种农药和相关肥料,各枣园自备市场易购的大品种农药、农家肥、玉米秸杆、农机具等。
3、深入试验,完善提高
在兰岗村枣园,进行全程控制,完全按照试验方案,由试验人员进行操作,保证相关肥料、农药、劳务等措施的足量供应和及时到位,力争达到座果理想,商品果率达到85%以上,病、裂果率在30%以下等指标,确保果品各项指标达到无公害果品的标准。
试验点的选择原则,按照“立足当前,以点辐射”的原则,由农户自愿报名,通过实地考察,经领导组审核批准确定,并备案。
三、技术思路及要点
依照“枣树管理技术措施周年历”为技术和节气相结合的总框架,根据枣树不同生育期的变化,适时进行各项管理、修剪、防病、防裂技术,包括保花保果技术,重点是树立一个新观念,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强化两项措施,实现红枣丰产高效的目标。
1、树立一个新观念
红枣虽然可以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生长,但要进行规模生产,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管理,否则就只能是生态效益可观,经济效益不稳,投入产出失衡,产业发展起伏,农民收入过低,难以成为支柱产业。
因此,向管理要效益是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1)、采收后清园和冬前施肥是防病和丰产的基础步骤。
当年的落叶、落果、病果、枯枝、病枝是来年的病源所在,必须及时进行修剪、集中烧毁或深埋,认真喷施一遍杀菌药剂,把病源清除在休眠之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枣果采收到落叶休眠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期根系还有一个生长的高峰,如能及早、及时地施足各种肥料(有科学的配比),适时浇水,则根系可以吸收储备足够的比例合理的营养,为来年的结果打下一个可靠的基础。
建议在施肥同时加施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效果更理想。
实施树盘的覆盖,调节水分。
在完成清园施肥之后,利用温室废旧草帘、玉米、高粱的秸杆等对树盘进行覆盖,厚度必须到位。
(2)、夏季修剪是保花座果的重要手段。
枣树的一个特性就是当年的新梢生长和开花座果同时进行。
既要营养生长,又要生殖生长,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枣农每年都要采取各种办法争取多座果。
这其中夏季修剪(就是在枣树萌芽和生长期间,对其采取的调节生长的园艺管理措施)是调节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有效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新梢生长和座果的矛盾,达到长树结果两不误。
即在新梢长到20cm左右适时摘心,可达到抑制营养生长促进保花座果的作用。
有条件的可以进行二次或三次摘心,效果更好。
(3)、病害预防和白熟期防裂是成败的关键环节。
在清园的基础上,来年的7月上中旬是防病的关键时期,针对炭疽病、黑斑病等必须喷施一次预防药剂,要等到8月初枣果上出现病斑再防治。
选择高效、低毒、无公害的药剂,并进行复配和交替使用。
进入白熟期,枣果的表皮和果肉的生长不同步,出现了表皮生长减慢的趋势,但果肉还有较强吸收功能,遇水则极易裂果,适时调节表皮的生长则有助于防裂。
3、强化两项措施
(1)、新品种选育推广
通过近几年的防病防裂试验和抗裂品种引进的实践,在初步选育出的2-3个抗裂优质品种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和推广。
同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力度。
(2)、裂果的加工利用开发
在加工利用方面开拓出新的产品,使裂枣能加工升值,减少损失。
残次枣的转化升值,增加收入,增加一道防护网。
4、所选和推荐的主要药剂、肥料
(1)、肥料:农家肥、夏氏蓝得、应天2号、楝素复合肥、其它品种的复合肥、硫酸亚铁、钙硼等各种微量元素
(2)、杀菌杀虫剂:农抗120、农抗751、炭疽原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杀虫剂,阿维菌素、灭幼脲、苦烟乳剂、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
(3)、生长调节剂:选择性地应用920、引哚乙酸等生长调节剂
四、采收至休眠期前
1、清除病虫、伤果枝。
2、9月中下旬—10月上旬做好反季节清园。
(1)3—5度石硫合剂+1500倍毒死脾+3—5‰尿素溶液(即配即喷)。
(2)300倍果康宝+1500倍毒死脾+3—5‰尿素溶液。
(3)20%过氧乙酸400倍+1500倍毒死脾+3—5‰尿素溶液。
3、秋季施肥(9月下旬—10月上旬)
(1)1—3龄幼园: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0.5千克/株+高氮(20以上含量)、中磷(10—12)、低钾(8—10)三元复合肥0.5—1千克/株+农家肥10千克/株。
(2)3—5龄初果园: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0.5—0.75千克/株+高氮中磷低钾三元复合肥1—1.5千克/株+农家肥10—15千克/株,或宏信牌豆粕肥2—2.5千克/株。
(3)6龄以上盛果园: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1.5—2千克/株+高氮中磷低钾三元复合肥2—2.5千克/株+农家肥20—25千克/株,或宏信牌豆粕肥2—3千克/株+NEB(恩益碧)3袋/亩(每袋80克)。
4、霜降后
(1)结合秋施肥可将田间落叶、杂草清理,集中树盘下少量掺混夏氏蓝得促进腐熟,定穴深埋(每株树盘下定4个)。
(2)搜集禾杆,粉碎覆盖树盘。
(3)疏除多余大枝,拉枝整形,调整强枝角度,短截复壮弱枝组。
(4)刮除老翘枝、涂干清除病虫源,降低虫口基数,毒死脾150倍+夏氏蓝得营养液1︰5倍。
(5)灌好封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