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中等难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专题2(有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21
中考初三化学复分解反应专题2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专题一、复分解反应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注意:1、两种化合物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没有相互交换成分,则不是复分解反应。
如:CO2+Ca(OH)2==CaCO3↓+H2O CO+CuO==Cu+CO22、复分解反应的特征:“等价交换”。
即: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中离子间的反应,即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三、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1)酸:初中化学常见酸都溶于水。
(2)碱:钾、钙、钠、钡、铵对应的碱溶于水,其余碱不溶于水。
(其中Ca(OH)2微溶)(3)盐: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解水中间。
盐酸不溶氯化银,硫酸不溶钡和铅。
碳酸可溶钾、钠、铵,其余遇水都沉淀。
(4)不同沉淀在酸中的溶解性:1、碱沉淀和碳酸盐沉淀都能溶于酸,与酸反应。
2、AgCl和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四、常见溶液中能反应的离子组五、复分解反应规律(1)成水的复分解反应(3)成碱沉淀的复分解反应(4)成碳酸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5)成盐酸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6)成硫酸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基础练习【例题】1、现有H、O、C、S、Na、Cu 等元素,按要求写化学式:(各举二例)(1)非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3)酸;(4)碱;(5)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2)用盐酸除铁锈;(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4)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5)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6)食盐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其中的复分解反应有。
(填序号)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BaCl2+H2SO42)Na2CO3+ HCl3)K2SO4+HCl4)FeCl3+NaOH5)KCl+AgNO36)K2SO4+NaNO37)Fe(OH)3+HNO38)CuO+HCl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种溶液中同时存在吗? ( )(A)FeCl3 H2SO4 KNO3 (B) CuSO4 NaOH HCl (C) K2CO3 BaCl2 NaNO3 (D) NaCl K2CO3 Na2SO45、请写出它们两两之间的反应方程式。
2017-2018学年中等难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专题2(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类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式。
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氧气有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C.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D.有些金属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两种元素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凡是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3.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Cu、稀硫酸、CuO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③C、CO、Fe2O3.A.①B.②C.①③D.②③4.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合金至少由两种金属熔合而成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两种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6.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B.硝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C.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D.硫酸溶液、氯化镁溶液7.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它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A.M+HCl B.MSO4+Ba(NO3)2C.M(OH)2+NaCl D.MO+H2SO48.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C.食盐溶液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9.下面是某同学的课本中图表资料使用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判断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10.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则丙和丁不可能都是沉淀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取甲、乙各mg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丙、丁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2mg 11.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H2B.CO2C.HNO3D.Cu(OH)212.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B.X一定是CuCl2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13.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Na2SO4和HC1 B.NaNO3和KC1C.Ca(OH)2和K2CO3D.BaCO3和NaCl14.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如果某物质不溶于水,则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断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C.加入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析出晶体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会变小D.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氢氧化铁也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6.下列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但需借助指示剂才可确认的是()A.食醋和硝酸钾溶液B.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铵溶液C.氧化铜和稀盐酸 D.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17.化学用语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B.复分解反应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都是分子或原子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1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Na2CO3和BaCl2B.KOH和CuCl2C.MgCl2和H2SO4D.AgNO3和NaCl19.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前后不会改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20.各组物质能反应,而且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增大的是()A.铝和硫酸铜溶液B.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C.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分析、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1)用“三”总结化学知识如下: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是:生成沉淀或生成或生成水;②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和.③铁生锈的三种反应物质是:铁、水和;(2)在C+2CuO2Cu+CO2↑与CO+CuO Cu+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①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22.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B.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D..23.现有Fe、CuO、稀H2SO4、NaOH溶液、CuSO4溶液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后,能发生的反应共有个,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个.24.判断酸、碱、盐溶液中两种化合物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反应物中两种化合物成分,生成的另外两种化合物中有一种是气体或或水,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25.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A、Na2CO3和H2SO4B、CuSO4和NaOHC、HCl和NaOHD、.26.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能发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不能,请注明“不反应”.(1)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钙溶液(2)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3)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27.判断酸、碱、盐溶液中两种化合物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依据是: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的另外两种化合物中有一种是或或,写出一个复分解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8.(1)同学们根据复解析反应发生的条件,总结出得到CaCl2的不同途径,如:①Ca(OH)2+YCl n=CaCl2+Z↓,那么Z可能是(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②CaX2+2YCl n=CaCl2+H2O,则“YCl n”属于类的质.(2)同学们又用类比的方法对CaCl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总结出其能与下列物质中的发生反应(填编号).①HNO3②AgNO3③Na2CO3④Fe(OH)2⑤Mg⑥BaCO3.29.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完成:(1)碳酸钠和碳酸钾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填符号);检验方法和现象是:;(2)从表中选择离子组成两种化合物,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①一个同时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②一个碱与盐的反应.30.下列四种物质在水(20℃)、液氨(低温)中各自的溶解度(克/100克溶剂)如下表所示:在水或液氨中,这四种化合物中的某两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在水中:在液氨中:.2017-2018学年中等难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专题2(有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类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式。
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氧气有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C.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D.有些金属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解答】解:A、催化剂具有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不一定只是加快反应进行,故此选项错误;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故此选项正确;C、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是复分解发生的条件,但不是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如氢气燃烧就生成水但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D、有些金属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碳酸盐与稀硫酸反应也能放出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两种元素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凡是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选项推理错误.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锌等活泼金属,故选项推理结果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其他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但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Cu、稀硫酸、CuO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③C、CO、Fe2O3.A.①B.②C.①③D.②③【解答】解:①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与稀硫酸不反应,②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都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都能反应;③碳和一氧化碳不反应.故选B.4.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解答】解:A.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故错误;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并不一定是单质,比如臭氧和氧气都是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是混合物,故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生成盐和水,但是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故正确.故选D.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合金至少由两种金属熔合而成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两种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解答】解: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还可以是非金属,故说法错误;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说法正确;C.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例如,降温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说法错误;D.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说法错误;故选B.6.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B.硝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C.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D.硫酸溶液、氯化镁溶液【解答】解:A、氢化镁、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镁属于沉淀,故A错;B、硝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B正确;C、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C错;D、硫酸溶液、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D 错.故选B.7.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它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A.M+HCl B.MSO4+Ba(NO3)2C.M(OH)2+NaCl D.MO+H2SO4【解答】解:A、未说明M的活泼性,故M可能能与盐酸反应;B、MSO4与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物;C、M(OH)2属于沉淀,碱与盐反应时必须都是可溶物,所以不能反应;D、根据酸的性质可以知道金属氧化物可以与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C.8.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C.食盐溶液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解答】解:A、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质量不变,故正确;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质量减小,故错误;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不发生反应,故错误;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减小,故错误.故选A.9.下面是某同学的课本中图表资料使用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判断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解答】解:A、利用元素周期表,不能查出元素的化合价,错误;B、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正确;C、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正确;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正确;故选A.10.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则丙和丁不可能都是沉淀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取甲、乙各mg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丙、丁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2mg【解答】解:A.氢氧化钡和硫酸铜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该选项说法错误;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选项说法正确;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或丁都有可能是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错误;D.若取甲、乙各mg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丙、丁的质量之和一定不大于2mg.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1.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H2B.CO2C.HNO3D.Cu(OH)2【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氢气是单质,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正确;B、二氧化碳能通过碳酸钙和盐酸的复分解反应生成,错误;C、硝酸能通过硝酸钡和盐酸的复分解反应生成,错误;D、氢氧化铜能通过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复分解反应生成,错误;故选A.12.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B.X一定是CuCl2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解答】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相等,X+2NaOH═2Y+Cu(OH)2↓,80 98由此可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2Y+18,说明X比Y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故正确;B、根据反应有氢氧化铜生成,所以X中一定含有铜元素,如果X是CuCl2或Cu (NO3)2化学方程式都正好相平且符合反应规律,故错误;C、若Y是H2O,则生成物中无钠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守恒,故错误;D、根据Y中一定有钠元素,复分解反应是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如果Y是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不平,故错误;故选:A.13.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Na2SO4和HC1 B.NaNO3和KC1C.Ca(OH)2和K2CO3D.BaCO3和NaCl【解答】解:A、硫酸钠和盐酸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不能反应;B、硝酸钠和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不能反应;C、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交换成分有碳酸钙沉淀生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D、碳酸钡是沉淀,不能与氯化钠交换成分,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C.14.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如果某物质不溶于水,则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解答】解: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C、如果某物质不溶于水,也可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断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C.加入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析出晶体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会变小D.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氢氧化铁也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但是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是在相同的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错误;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铁属于碱,但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故选:C.16.下列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但需借助指示剂才可确认的是()A.食醋和硝酸钾溶液B.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铵溶液C.氧化铜和稀盐酸 D.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解答】解:A、食醋和硝酸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铵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D、稀硝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但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故选:D.17.化学用语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B.复分解反应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都是分子或原子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解答】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使之变红色,故错误;B.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果不是两种化合物简单地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则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显电性,故正确;D.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D错误.故选C.1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Na2CO3和BaCl2B.KOH和CuCl2C.MgCl2和H2SO4D.AgNO3和NaCl【解答】解:A.碳酸钠与氯化钡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B.氢氧化钾与氯化铜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能发生复分解反应;C.氯化镁与硫酸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则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D.硝酸银与氯化钠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C.19.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前后不会改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质量不变,故正确;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减小,故错误;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不发生反应,故错误;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质量减小,故错误,故选A.20.各组物质能反应,而且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增大的是()A.铝和硫酸铜溶液B.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C.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解答】解:A、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每54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192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00份质量的碳酸钙沉淀,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分析、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1)用“三”总结化学知识如下: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是:生成沉淀或生成气体或生成水;②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铁生锈的三种反应物质是:铁、水和氧气;(2)在C+2CuO2Cu+CO2↑与CO+CuO Cu+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①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还原剂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铁.【解答】解:(1)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三个条件只要具备一个就可以;②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③铁生锈的三种反应物质是:铁、水和氧气,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