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受种者姓名: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知情同意书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脏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转变为慢性肝炎,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研究表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从而控制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流行。
乙肝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给儿童接种的疫苗。
咸阳市接种的乙肝疫苗品种、作用、禁忌和接种后注意事项如下:
【疫苗品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作用】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少有不良反应,个别人可能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局部微痛,24小时内即自行消失。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接种禁忌】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患者;对疫苗中的任何成分,如辅料、甲醛或酵母成分过敏者;以往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过敏症状者。
【注意事项】接种后留观30分钟;如出现轻微反应,一般可在1-2天内消退,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注射第1针后出现过敏等其他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3针。
为了保证安全有效地接种,请向医务人员提供您的下列信息:。
流脑疫苗的说明书篇一:疫苗说明书卡介苗(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英文名:BCG Vaccine for Intradermal Injection 汉语拼音:Pinei Zhusheyong Kajiemiao【成份和性状】成品外观为白色疏松体或粉末,接规定量加入稀释液后,应于3分钟内完全溶解成均匀悬液。
【接种对象】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用5IU PPD试验阴性的儿童(PPD试验后48-72小时局部硬结直径在5mm以下者为阴性)。
【作用与用途】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用于预防结核病。
【规格】5人份(0.25mg)/支【免疫程序和剂量】1.疫苗稀释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发的稀释液定量加入冻干皮肉注射用卡介苗安瓿中,放置约1分钟,摇动安瓿使之溶解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充分混匀。
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2.接种方法:先用75%酒精消毒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的皮肤,然后用灭菌的1ml蓝芯注射器(25-26号针头)吸取摇匀的疫苗,皮内注射0.1ml。
【禁忌】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他皮肤病者均不予接种。
【注意事项】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3.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疫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接种日期。
4.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应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以防止产生化脓反应。
5.使用时制品注意避光。
【贮藏】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小包装:10支/盒;大包装:1000支/箱。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Yeast)【成份】本品系由重组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适应症】乙(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流脑疫苗的说明书)肝易感者,包括婴幼儿、儿童和因职业关系可能接触乙肝病毒的成年人。
名称: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商品名:安在时(EngerixB)英文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ed DNA Techniques in Yeast汉语拼音:Chongzu (Jiaomu)Yixing Ganyan Yimiao[成分和性状]主要成分1剂量(1.0ml)含有吸附的20微克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辅料: 氢氧化铝、聚山梨醇脂20、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注射用水。
性状: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装于玻璃小瓶或预充注射器内,为注射用悬液。
小瓶和预充注射器由I型中性玻璃制成,符合欧洲药曲规定。
贮存状态下的内容特呈现细微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上清液。
振摇后疫苗稍呈混浊。
[接种对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作用与用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乙型肝炎的主动免疫,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规格]20微克/1.0毫升/支[免疫程序和剂量]剂量学剂量20μg剂量疫苗(1.0ml 悬液):用于成人和15岁以上儿童接种。
初免程序为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连续进行三次肌肉注射。
推荐有两种初免程序:加速程序,即0、1、2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可快速诱导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在12个月时应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第2针与第3针间隔较长的程序,即0、1、6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提供保护所需的时间较长,但可诱导较高滴度的抗-HBs抗体。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成人需要更快的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到高流行区旅行者,在出发前一个月内开始接种本品,可以使用0、7、21天3剂肌肉注射程序。
当应用这一程序时,推荐在首剂接种后12个月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见血清阳转率的药效学特征)。
加强剂量虽然接受全部初免程序的健康个体是否需要加强剂量尚未明确,但是应该注意到当前一些官方免疫程序推荐接种加强剂量。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英文名称:Diagnostic Kit for Hepatitis B e Antigen(ELISA)【成份】本品系由重组CHO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疫苗有轻微乳白色沉淀。
【适应证】本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用法用量】1.一般新生儿、儿童、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10微克/支,按0、1.6月免疫,三角肌肌内注射。
2.高危人群,尤其是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微克/支,按0、1.6月免疫,三角肌肌内注射。
3.HBsAg和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使用HBIG与乙肝疫苗20微克/支。
即在出生后6小时内,肌内注射1支HBIG(100IU/毫升),2-4周后开始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第二、三针间隔与一般新生儿相同。
【不良反应】乙肝疫苗应用已近20年,尚未见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极个别人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中、低度发热,或注射局部有轻微胀痛等,一般在24小时内即自行消失。
【禁忌】对发热、患有严重急、慢性疾病和有严重过敏史者暂时都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注意事项】1.接种乙肝疫苗前安瓿一定要充分摇匀,如发现安瓿有破裂、疫苗变质或有摇不散的团块时,不能使用。
2.每一接种对象必须使用单独的注射器,防止交叉感染。
【药理作用】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细菌产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是将编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基因插入适当载体,重组到CHO细胞内,表达出HBsAg经纯化和添加佐剂制备出的疫苗。
CHO细胞属哺乳动物细胞类,它是基因工程表达系统中最高等的宿生细胞,其表达产物更接近于天然产品。
【贮藏】于2~8℃避光保存,严防冻结。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生产企业】企业名称: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以下为通知具体容: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委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现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6日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名称: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商品名:安在时(EngerixB)英文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ed DNA Techniques in Yeast汉语拼音:Chongzu (Jiaomu)Yixing Ganyan Yimiao[成分和性状]主要成分1剂量(1.0ml)含有吸附的20微克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辅料: 氢氧化铝、聚山梨醇脂20、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注射用水。
性状: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装于玻璃小瓶或预充注射器,为注射用悬液。
小瓶和预充注射器由I型中性玻璃制成,符合欧洲药曲规定。
贮存状态下的容特呈现细微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上清液。
振摇后疫苗稍呈混浊。
[接种对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作用与用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乙型肝炎的主动免疫,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规格]20微克/1.0毫升/支[免疫程序和剂量]剂量学剂量20μg剂量疫苗(1.0ml 悬液):用于成人和15岁以上儿童接种。
初免程序为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连续进行三次肌肉注射。
推荐有两种初免程序:加速程序,即0、1、2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可快速诱导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在12个月时应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第2针与第3针间隔较长的程序,即0、1、6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提供保护所需的时间较长,但可诱导较高滴度的抗-HBs抗体。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成人需要更快的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到高流行区旅行者,在出发前一个月开始接种本品,可以使用0、7、21天3剂肌肉注射程序。
当应用这一程序时,推荐在首剂接种后12个月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见血清阳转率的药效学特征)。
加强剂量虽然接受全部初免程序的健康个体是否需要加强剂量尚未明确,但是应该注意到当前一些官方免疫程序推荐接种加强剂量。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Chongzu Yixing Ganyan Yimiao (Niangjiu Jiaomu)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Saccharomyces Cerevisciae Yeast本品系由重组酵母菌表达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入铝佐剂制成,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有关要求。
2 制造2.1 生产用菌种2.1.1 名称及来源生产用菌种为美国默克公司以DNA重组技术构建的表达HBsAg的重组酿酒酵母原始菌种,菌种号为2150-2-3(pHBS56-GAP347/33)。
2.1.2 种子批的建立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
由美国默克公司提供的菌种经扩增1代为主种子批,主种子批扩增1代为工作种子批。
2.1.3 种子批检定主种子批及工作种子批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全面检定。
2.1.3.1 培养物纯度培养物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酶化大豆蛋白琼脂平板,分别于20~25℃和30~35℃培养5~7天,应无细菌和其他真菌被检出。
2.1.3.2 HBSAg基因序列测定应与美国默克公司提供菌种的HBSAg基因序列保持一致。
2.1.3.3 质粒保有率采用平板复制法检测。
将菌种接种到复合培养基上培养,得到的单个克隆菌落转移到限制性培养基上培养,计算质粒保有率,应不低于95%。
PR%= [A /(A+L)] ×100式中PR为质粒保有率,(%);A为在含腺嘌呤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CFU/皿;A+L为在含腺嘌呤和亮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CFU/皿2.1.3.4 活菌率采用血细胞计数仪器,分别计算每毫升培养物中总菌数和活菌数,活菌率应不低于50%活菌率=活菌数/总菌数×100%.....2.1.3.5抗原表达率取种子批菌种扩增培养,采用适宜的方法将培养后的细胞破碎,分别用Lowry法测定破碎液的蛋白质含量,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或其他适宜方法测定HBsAg含量。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使用说明(一)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1.接种对象及剂次:按“0-1-6个月”程序共接种3剂次,其中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
2.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3.接种剂量:①重组(酵母)HepB:每剂次10μg,无论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阴性,新生儿均接种10μg的HepB。
②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HepB:每剂次10μg或20μg,HBsAg阴性产妇所生新生儿接种10μg的HepB,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接种20μg的HepB。
(二)其他事项1.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由出生的医院接种第1剂HepB,由辖区接种单位完成后续剂次接种。
未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由辖区接种单位全程接种HepB。
2.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肌内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接种第1剂HepB。
HepB、HBIG和卡介苗(BCG)可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
3.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建议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HepB;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小于2000g者,也应在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HepB,并在婴儿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HepB接种。
4.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500g 者)、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HepB。
5.母亲为HBsAg阳性的儿童接种最后一剂HepB后1-2个月进行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小于10mIU/ml,可再按程序免费接种3剂次HepB。
(三)补种原则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
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
3.第2剂与第1剂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第3剂与第1剂间隔不小于4个月。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Chongzu Yixing Ganyan Yimiao(CHO Xibao ) 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 CHO Cell本品系由重组CHO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经培养、纯化, 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后制成, 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应符合“凡例”有关要求。
2 制造2.1 生产用细胞2.1.1 细胞名称及来源生产用细胞为DNA重组技术获得的表达HBsAg的CHO细胞C株。
282.1.2 细胞库的建立及传代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C株主细胞库的传代应不超过第21代,工作细胞库应不超过第26代,28生产疫苗的最终细胞代次应不超过第33代。
2.1.3 主细胞库及工作细胞库的检定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2.1.3.1 细胞外源因子检查无菌、支原体、细胞病毒外源因子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2.1.3.2 细胞鉴别试验应用同功酶分析、生物化学方法、免疫学、细胞学和遗传标记物等任何方法进行鉴别,应为典型CHO细胞。
2.1.3.2.1 细胞染色体检查用染色体分析法进行检测,染色体应为20条。
2.1.3.2.2 目的蛋白鉴别采用ELISA检测,应证明为HBsAg。
2.1.3.3 HBsAg表达量主细胞库及工作细胞库细胞HBsAg表达量应不低于原始细胞库的表达量。
2.1.4 保存细胞种子应保存于液氮中。
2.2 原液2.2.1 细胞制备取工作细胞库细胞,复苏培养后,经胰蛋白酶消化, 置适宜条件下培养。
2.2.2 培养液培养液为含有适量灭能新生牛血清的DMEM液。
新生牛血清的质量应符合规定(附录XIII D)。
2.2.3 细胞收获培养适宜天数后,弃去培养液,换维持液继续培养适1-2天后,当细胞表达HBsAg达到1.0 mg/L以上时收获培养上清。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 p d):适用范围:胸片检查异常的患者;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涂阴病人和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病人皮内注射法1.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选择在左侧前臂掌侧中上部1/3处,一般常用0.1ml含5个结核菌素单位的纯蛋白衍生物(ppd)皮内注射,使之形成直径6-10mm的皮丘;若患者结核变态反应强烈如患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或一过性多发性结核过敏性关节炎等,宜用1个结核菌素单位的ppd试验,以防局部的过度反应及可能的病灶反应。
(注意:在注射前应询问患者以前曾否做过该试验,如做过应问清时间、部位,以免引起促进反应。
)2.注射量和皮丘的关系准确地向皮内注射0.1毫升液体,形成的丘疹直径在6-10mm左右,这个大小程度在儿童较成人小(平均7mm左右),成人女子也略小于男子(9mm与8mm之比)。
3.注射的深度同样注射在皮内,观察其各种深度变化所出现反应的差别,结核菌素反应直径不因深度出现差异。
然而深的注射与浅的注射相比,深的注射反应的分散度大。
如果过深达皮下程度,结核菌素迅速被吸收出现的反应就小。
因此应当十分注意必须做浅层皮内注射4.结果观察于试验后48—72小时观察和记录结果,测量时以硬结(横径+纵径/2)大小为主,不以红晕大小作为判断标准。
因为硬结为特异性变态反应,而红晕为非特异性反应。
但一般情况下硬结和红晕大小一致。
注意:在见到双重同心圆状红润(双圈)时,测外层的红润直径。
不要将因注射造成的内出血误认为结核菌素反应。
结核菌素反应的红润指压暂时褪色,出血的红润指压不褪色。
结果判定硬结直径≤5mm为阴性5~9mm为阳性(+)(提示分支杆菌感染,也包括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有硬结外,还有水泡、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强阳性反应(++++)结核菌素使用时注意事项1、注射器及针头应当专用,不可作其它注射之用。
2、安瓿开启后在半小时内使用。
乙肝疫苗操作规程(共5篇)第一篇:乙肝疫苗操作规程乙肝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
同时根据儿童身体状况及家长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三联单(即山东省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上做好登记。
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自毁型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
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无菌开启安瓿,准确吸取疫苗。
五、选上臂三角肌皮肤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70~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六、在三联单(即山东省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及家长签名等。
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去。
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
第二篇:关于乙肝疫苗关于乙肝疫苗定义: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的疫苗。
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概述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乙肝病毒抗原,即一种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并非完整病毒。
这种表面抗原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
乙肝表面抗原曾经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经纯化灭活等严格工序制备而来,即血源性疫苗,该疫苗由于安全、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已被淘汰。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即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CHO细胞,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
成分和性状:本品系由重组酿酒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入铝佐剂制成。
为乳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易摇散,不含任何防腐剂。
有效成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辅料:氢氧化铝,氯化钠。
接种对象:本疫苗适用于16岁及16岁以上的乙型肝炎易感者。
作用与用途: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
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
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2~3天内自行消失。
罕见不良反应
1: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自行缓解,不需处理。
2;接种部位,中度的红肿,疼痛,一般持续1~2天后自行缓解,不需处理。
3: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一般1~2月可自行吸收。
极罕见不良反应
1:局部无菌性化脓:一般要用注射器反复抽出脓液,严重时(如出现破溃)需扩创清除坏死组织,病时较长,最后可吸收愈合。
2: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阿瑟反应。
阿瑟反应一般出现在接种后10天左右,局部红肿持续时长,可用固醇类药物进行全身和局部治疗。
3: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接种疫苗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甲醛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性慢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和发热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疫苗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瓶内有异物者均不得使用。
3:疫苗瓶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4: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时急救用。
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在观察至少30分钟。
5: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一般不再注射第2针。
6:严禁冻结。
规格:每支(或每瓶)1.0ml,每1次成人用剂量1.0ml,含HbsAg20ug。
免疫程序:
1: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基础免疫程序为3针,分别在0个月,第1个月,第6个月接种。
贮藏: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有效期: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