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音乐与编排
- 格式:ppt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24
浅析健美操音乐的编排原则及方法【摘要】本文论述了健美操音乐的编排原则及方法。
健美操音乐的设计原则:保持健美操音乐的特点;保持音乐与竞赛规则相一致;保持音乐选择与练习者个人特点、乐感的融合性;保持音乐风格与动作风格的一致性;保持音乐节奏与动作节奏的协调性。
编排方法:编排要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要有音乐的剪辑技巧,要注意音乐整体风格的统一。
【关键词】健美操;音乐;编排原则;方法健美操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健美操音乐教育通过对健美操音乐作品的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艺术天地,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情趣,完善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健美操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健美操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受教育者音乐的能力及对健美操音乐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健美操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健美操音乐的设计原则1、保持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我国健美操音乐多采用节奏强劲、韵律感鲜明、曲调优美、激发1情绪、振奋精神的时代音乐。
12、保持音乐与竞赛规则相一致传统的配合性音乐表达应与竞赛规则相一致。
竞赛规则规定:大众健美操的音乐必须在2min45s~3min之间,且音乐速度必须在10s22~26拍之间;竞技健美操的音乐必须在1min40~1min50s之间,且音乐速度必须在10s24~27拍之间。
主题则要求是积极上进和健康的,成套音乐的风格与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风格相匹配。
3、保持音乐选择与练习者个人特点、乐感的融合性竞技健美操音乐要符合运动员的特点和音乐感悟,每位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性格、表现力以及音乐的天赋各不相同,因此在音乐的选择上也要有所区别。
应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为原则,选择适合个人特点、表现力的音乐。
此外,健身操音乐还须符合练习者的音乐欣赏水平。
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分析前言:竞技健美操规则是裁判员公正,准确评分的依据,也是教练员运动员赛前动作编排,合理安排训练的依据,竞技健美操规则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也在不断地走向完善。
通过对2001年版和2005年版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健美操规则的演变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同时又从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中难度动作的变化特点分析了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并以此发现、捕捉目前健美操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调整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方向,以便使竞技健美操运动训练方案更好的实施,促进竞技健美操更快、更完善的发展。
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主要方面1、艺术分分值重组表 1 新旧规则分值重组情况年份项目编排分值2001 动作编排音乐的适应性 1.0强度 1.0创造性 2.0基本步伐和特殊内容 2.0健美操内容过度与连接 1.0空间 1.0表演表现力 1.0合拍 1.02005 操化动作的组成,动作要素,过渡/连接和托举 2.0音乐的运用 2.0操化动作的组合(脚步和手臂) 2.0空间的运用 2.0展示和配合 2.0新规则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将10分的艺术分进行重组(表1),显然新规则的艺术分更加的简明扼要。
更加重视了竞技健美操的艺术性。
新规则要求艺术裁判在对艺术价值评判时不但要看竞赛者完成了什么,还要看他们是如何完成的。
2001~2004 年版规则(以下简称01 规则) 的艺术评分因素为成套创编、特色内容和表演3个方面,其中成套编排包括音乐、强度和创造性;特色内容包括操化、过渡与连接、空间,由于规则将成套创编与特色内容完全分离,而强度和合拍在很大程度上主要靠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来体现,针对01 规则成套创编内容的不合理,2005~2008 年新规则(以下简称05 规则) 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包括分值) ,从表1 可见,成套编排由01 版规则的音乐(1. 0) + 强度(1. 0) + 创造(2.0) 改为操化动作+ 难度动作+ 过渡/ 连接+ 托举(共计2. 0 分) ,体现了一套竞技健美操的基本编排构架,分值也由原来的4. 0 下降到2. 0 分。
竞技健美操试题大全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竞技健美操起源于哪个国家?A. 美国B. 俄罗斯C. 中国D. 法国答案:A2. 竞技健美操比赛中,以下哪个不是必须完成的动作?A. 跳跃B. 旋转C. 俯卧撑D. 踢腿答案:C3. 竞技健美操比赛中,音乐的时间限制通常是多久?A. 1分30秒B. 2分钟C. 2分30秒D. 3分钟答案:B二、判断题1. 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随意选择音乐。
()答案:错误。
音乐需符合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规定。
2. 竞技健美操的评分标准中,艺术性分数包括了音乐、表现力和整体编排。
()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1. 竞技健美操比赛中,男子组通常包括_______个项目。
答案:三个2. 竞技健美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_世纪的欧洲。
答案:19四、简答题1. 请简述竞技健美操的基本训练内容。
答案:竞技健美操的基本训练内容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性训练、协调性训练以及专项技术动作训练。
2. 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裁判员是如何评分的?答案: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准确性、艺术性、难度以及整体表现进行评分。
通常分为艺术性分数和技术性分数两部分。
五、论述题1. 论述竞技健美操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
答案:竞技健美操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包括良好的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感和耐力。
运动员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来提高这些身体素质,以在比赛中更好地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和复杂的编排。
六、案例分析题1. 某运动员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完成了一套动作,但在落地时出现了轻微的不稳。
请分析这可能会对评分产生哪些影响?答案:轻微的落地不稳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性分数,因为裁判会根据动作完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来打分。
此外,如果这种不稳影响了整体的艺术性和流畅性,也可能会对艺术性分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七、计算题1. 如果一位运动员在艺术性分数上获得了8.5分,在技术性分数上获得了9.0分,而比赛的评分规则是艺术性分数和技术性分数各占50%,请计算该运动员的最终得分。
适合健美操的音乐
一、适合健美操的音乐二、跳好健美操的原则三、跳健美操的注意事项
适合健美操的音乐1、适合健美操的音乐
适合跳健美操的歌曲有很多,其实大多数都是节奏感比较好的,一般常见的有《不怕不怕》、《啦啦操》、《大众健美操》、《kissy kissy》、《创造奇迹》、《青春魅力》、《why me》、《永远》、《耍大牌》、《风的季节》、《撑腰》等这些歌曲都是非常适合跳健美操的。
跳健美操的音乐有歌曲有纯音乐,只要大家掌握节奏任何一种音乐都是可以的,适合跳健美操的音乐有很多种,有节奏感很强烈的,有柔和一点的,但是一般人们都喜欢那种节奏感强烈,比较劲爆的歌曲。
2、健美操选择音乐的标准
2.1、健美操音乐速度要适中。
健美操的音乐速度通常是以10秒钟为单位作为设计动作速度的标准。
健身健美操的音乐速度分为慢、中、快三种:慢速为每10秒钟16~20拍;中速为20~24拍;快速为24拍以上。
通常,为了充分体现大众健美操的健身性,大众健身操的音乐为每10秒钟20~24拍。
而竞技健美操的音乐速度则偏快,通常为每10秒钟26~30拍。
因为,快速跳动的音乐节奏更能让人产生激情,具有感染力。
2.2、健美操音乐的风格应与动作的风格相一致。
音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健美操的风格、结构、速度和节奏。
音乐选配得好,就容易激发编操者的创作灵感和练习者的锻炼激情。
因此,在选配健美操音乐时,要注意音乐与健美操的风格相一致。
竞技健美操应根据运动员的特点,选配最能显示其个性的音乐,而对于大众健身健美操音乐的选配,则应体现出民族风。
健美操的音乐及健身健美操的创编第一节健美操音乐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进行的。
在健美操的初级阶段,音乐以指挥动作的节拍和调动情绪、渲染气氛为目的。
但随着健美操的发展及训练水平的提高,音乐已成为健美操不可分割的部分,要求动作和音乐协调吻合,运动员通过动作表达音乐的内在含义,因此,有人说:“没有音乐的健美操不称之为完美的健美操”。
也有人说:“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
这些均说明了音乐在健美操中的重要地位。
一、健美操音乐的特点及效用音乐是通过声音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使人民产生联想,在头脑中产生艺术形象。
如:声音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是同事物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物体由小到大,由大变小;运动由缓慢到剧烈,由剧烈逐渐平缓相联系。
由此可见,音乐在健美操运动中的作用。
1、音乐的特点:健美操音乐是为了配合健美操的练习而选用的,因此,它必须以健美操的动作为依据。
健美操动作有其自身的节奏,要求有一定的力度。
动作幅度有大有小,速度有快有慢,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要达到其要求,必须配以相应的音乐,其音乐的特点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节奏强劲有力,节拍清晰。
(2)音乐旋律优美,具有激发、振奋人们情绪的效应。
(3)具有跳跃性节奏的音乐更具有感染力。
2、健美操音乐的效用:(1)健美操音乐能激发练习者的情绪(2)健美操音乐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3)健美操音乐能加强对动作的记忆,对的美的欣赏(4)健美操音乐能影响动作对身体的作用(5)音乐对创编、设计健美操动作具有诱导作用二、健美操音乐的选配和运用1、健美操音乐的选配通常情况有二种,一是先选音乐后编动作,另一种是先编动作后配音乐。
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均需进行后期制作。
而且,在挑选音乐时要注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及旋律等,要求:所选用、配制的音乐要与动作风格相一致;音乐的节奏必须与动作的节奏相一致;选用不同节奏的乐曲时要注意曲调的配合及不同节奏音乐与动作节奏的协调配合。
健美操音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编操步骤,甚至可以说音乐选择的成功是创编成功的一半,如只注意动作的设计,而忽视了音乐对创编设计的效用和对成套动作的烘托作用,就无法创编出优秀的健美操成套。
93作者简介:徐远方 (1996-),男,汉,山东临沂人,硕士,健美操。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技巧徐远方 北京体育大学 艺术学院摘要: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的成套编排工作,难度系数大、内容繁多、动作要求高,对健美操运动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较为全面。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设计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因此,对成套动作的编排技巧的研究便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成套动作的原则,探析影响动作编排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动作编排策略。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动作编排当前,我国竞技健美操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规则导向下及竞赛需求下,健美操运动要在编排的过程具备相应的高超艺术性与观赏性。
而就动作难度来讲,健美操教练员应从高难度与新颖性两方面着手,并要求提升对音乐配合使用与动作完成的总体质量关注力度,要合理运用场地资源,使竞技健美操形成全新的发展态势,唯有如此,方能有效完善健美操的发展体系。
一、竞技健美操的编排原则在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动作编排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四点原则,首先是动作的创新性原则,创新是社会竞技与体育运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日渐激烈的健美操赛事中,拥有创新元素的健美操动作,能够使运动员与教练员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取比赛的优胜,可以在赛事中脱颖而出。
所以在动作编排阶段,教练员应避免传统墨守成规、体系单一的编排方式,要不断创新、持续改进,使竞技健美操注入崭新的活力;其次,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主要指竞技健美操教练员在动作编排过程中应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特征、运动机理以及对训练体系与方法的完善,继而使运动员在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再次是健美操的针对性原则,基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因此在编排成套动作时,要充分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个性特征,针对运动员不同的形态差异与运动特质,设计出具有针对性训练与编排方法,以此充分发挥运动员在竞技健美操赛事中的优势和特异的表现。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本科教学目标:1. 了解竞技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和编排原则。
2.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竞技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学习。
2. 竞技健美操编排原则。
3. 学生自编竞技健美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性热身运动,包括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
2. 时间:10分钟。
二、基本动作学习1. 教师讲解竞技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如步伐、手臂动作、躯干动作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并进行分组练习。
3. 时间:20分钟。
三、竞技健美操编排原则讲解1. 教师讲解竞技健美操的编排原则,包括动作的流畅性、节奏感、视觉效果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基本动作融入到自编健美操中。
3. 时间:10分钟。
四、实践练习1. 学生根据编排原则,自编竞技健美操。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时间:20分钟。
五、总结与放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学生进行全身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3. 时间:5分钟。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完善1. 学生复习上节课自编的竞技健美操,并进行完善。
2. 教师指导学生改进动作,提高整体效果。
3. 时间:15分钟。
二、分组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自编竞技健美操展示。
2. 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时间:20分钟。
三、拓展训练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如集体跳绳、团队接力等,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时间:10分钟。
四、总结与放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协作和创编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全身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3. 时间:5分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评估学生自编竞技健美操的质量,包括动作的准确性、编排的合理性、展示的效果等。
3. 收集学生和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关键词:新规则;竞技健美操;混合双人操项目;动作编排;艺术性前言竞技健美操作为难美性项群的体育项目,其评分方式主要由艺术分、完成分和难度分三部分构成。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每四年更换一次,其主要目的在于推进项目更高水平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不断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
在新规出台后实施的4年时间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会仔细钻研竞赛规则,并根据竞赛规则的变化改进原有训练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编排不同的成套动作。
2017年出台了FIG(2017-2020)周期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在新规则中,艺术分的分布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包含了,每套成套中需要8个操化单元、4个主体内容和托举内容都做出了量化的分值评定,而上一个周期的规则中,对于艺术编排只要求了集体项目大于或等于8个八拍的操化、2个托举,并且托举不计算分值。
近3版规则中可以明显发现难度动作增加,选择范围变广,艺术分值的分类更细致,动作完成质量要求更高的规则变化,以及在增加成套动作难度的同时又提高了观赏性这一变化,因此对教练紧扣规则变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新旧规则下艺术分的评判细则差异和新旧规则下世锦赛混合双人操冠军项目的编排差异,找出运动员在进行编排混合双人操项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混合双人操项目及编排特征混合双人操项目属于竞技健美操中的集体项目,但又区别于三人操和五人操。
混合双人操更注重两名运动员之间的交流,成套动作既要展现女子运动员的柔美,又要表现男子运动员的力量,同时又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好成套动作的一致性。
在编排成套动作的时候要将双方的互动与配合更好的融入在操化动作中,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难度动作,如何更巧妙的完成托举配合是混合双人操项目编排过程中更值得考虑的因素。
2、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通过以FIG(2013-2016)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FIG(2017-2020)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变化特点,以及2016年和2018年的世锦赛混合双人操冠军为研究对象,研究新旧规则下的评分准则变化以及新旧规则下最高水平运动员的成套差异。
健美操队形编排案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健美操队形编排案例,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音乐:4/4拍,节奏明快
队形:
1. 全体队员呈直线排列,面向前方。
2. 全体队员向左转,呈弧形排列,面向中心。
3. 分为两组,每组队员呈半圆形排列,相对而立。
4. 两组队员向内转,呈同心圆排列,面向中心。
5. 全体队员呈一字形排列,面向前方。
6. 全体队员向右转,呈横线排列,面向中心。
7. 分为三组,每组队员呈三角形排列,相对而立。
8. 三组队员向外转,呈风车形排列,面向中心。
9. 全体队员呈曲线排列,面向前方。
10. 全体队员向左转,呈交叉线形排列,面向中心。
11. 分为四组,每组队员呈正方形排列,相对而立。
12. 四组队员向外转,呈菱形排列,面向中心。
动作:
1. 每个动作持续4拍,动作包括手臂伸展、跳跃、转身等。
2. 在队形变化时,队员们需要保持动作的协调和一致性。
3. 在队形变化完成后,开始新动作的表演。
4.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需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动作的流畅性。
这个案例只是一个简单的健美操队形编排示例,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复杂、更具创意的设计。
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编排规律与特点摘要: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的难度动作编排规律及其特点回顾了最近两十年来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中难度动作的编排。
它从内容上概述了男子单人项目中难度动作的五大类:肢体平衡、旋转、弹跳、转换和安排,以及对应的训练方法。
此外,该文还对男子单人项目中难度动作的编排规律进行了解释,包括动作的变化性、同级动作的转换、动作的强度、动作的呈现形式以及形式的变化。
最后,该文总结了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中难度动作的编排规律及其特点,为专业的教师等提供了一份参考依据。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规律,特点正文:竞技健美操是一项把艺术、美感、技术与体能结合起来的体育运动,它将体操中的动作组成流畅的演奏,使之成为一项全面的肢体竞技运动。
男子单人项目的难度动作编排是健美操的核心内容。
在最近的20 年时间里,难度动作编排在男子单人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男子单人项目中的难度动作包括肢体平衡、旋转、弹跳、转换和安排五大类。
肢体平衡类动作指动作较少,但位置、轴枢、平衡和质量要求较高的动作。
旋转动作是由单轴旋转构成的动作,注重动作的贴合性,对节律性要求较高。
弹跳动作重在体现力量,注重节奏,对节律性和弹性有较高要求。
三类转换动作的突出特点都是力量的节奏和变化,同时在考虑动作衔接、贴合以及平衡等方面会有所要求。
安排类动作则更多地是一种综合性动作,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一定数量的动作的有序组合,要求在比赛情境中以流畅的方式进行演绎。
在编排上,男子单人项目中难度动作的规律可以从动作的变化性、同级动作的转换、动作的强度、动作的呈现形式以及形式的变化这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解释。
要有效地提高难度动作的编排,就要全面考虑这些规律,在动作的节奏、贴合性和变化性上把握好比例,同时注重总体衔接与动作演绎的流畅性,形成一个统一的动作体系。
总之,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中的难度动作的编排规律及其特点,是编排者和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和把握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