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典型例题

统计典型例题

统计典型例题
统计典型例题

统计典型例题

2.1.1简单随机抽样

例题:某学校有学生1200人,为了调查教师授课情况,打算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问此样本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如何获取?

点拨:简单随机抽样有两种:抽签法和随机数法。尽管此题的总体中的个体数不算少,但依题意其操作却是等可能的。

解析:(方法一)首先,把学生编号0001,0002,…..1200.如果抽签法,则做1200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然后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进行搅拌均匀。抽签时,每次从中抽出1个号签,连续抽取50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

(方法二)首先把学生编号0001,0002,…..1200.如果用随机数法,使用各个5位数的前四位,任意取,如9038,1212,6404,5940,1321…所取得大于1200的为无效号吗,小于等于1200的为有效号码。一直取够50人为止。

2.1.2系统抽样

例题:某工厂有1003名工人,从中抽取10人参加体检,试用系统抽样进行具体检验。

点拨:由于总体容量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需要先剔除3名工人,使得总体容量能被样本容量整除,取K=1000/10=100,然后再利用

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

解析:(1)利用随机数法剔除3名工人

(2)将剩余的1000名工人编号0001---1000

(3)分段,取间隔K=1000/10=100,将总体均分为10组,每组含100个工人

(4)从第一组即编号为0001---0100中随机抽取一个号L

(5)按编号将L,100+L,200+L,…900+L共10个号选出。这10个号所对应的工人组成样本。

能力提升:一般的,从N个编号中抽取 n个号码入样,若采用系统抽样,分段间隔为:

A.当N/n为整数时,间隔为K=N/n

B.当N/n不是整数时,从N中随机剔除m个个体,使得(N- m)/n 是个整数,间隔为K=(N- m)/n

C.综上所述,抽样的间隔为K=[N/n]

2.1.3分层抽样

例题:一个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有业务员112人,管理人员16人,后勤服务人员32人,为了解职工的工作效率,要从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写出过程。

点拨:分层抽样中各层抽取的个体数依据各层个体数之比来分配,确定各层抽取的个体数之后,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者系统随机抽样在各层中抽取个体。

解析:首先,三部分所含个体数之比为112:16:32=7:1:2,设三部分各抽个体数为7X,X,2X,则由7X+X+2X=20得X=2。故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抽取的个数分别为:14,2和4.然后,对三部分人员分别按照系统抽样或者随机抽样的办法选出相应的人,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拓展提升: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在每一次抽样的步骤中所采用的抽样方法,应注意语言叙述的完整性。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例题1:有一容量为5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率数如下:

[)[)[)[)10154303591520535408,;,;,;,;[)[)[)20251040453253011,;,;,

. (1) 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 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 估计总体数据出现在[10,25)的概率 数据段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40, [)4045, 总计 频数 4 5 10 11 9 8 3 50 频率 0.08

0.10

0.20

0.22

0.18

0.16

0.06

1.00

(2)频率分布直方图:

(3)由频率分布直方表可以看出,数据出现在[10,25)的频率是0.38,所以我们估计总体出现在这段范围的概率为0.38

能力提升:总体分布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概率,利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近似地估计总体分布,利用样本在某一范围的频率,可以近似地估计总体在这一范围的概率。对每一组样本取其一代表值,一般去其中值,近似的看成离散型变量,可以近似的估计出其总体的均值。

例题2:. 某赛季甲、乙两个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甲:11,15,24,26,31,31,36,36,37,39,44,49,50

乙:7,13,14,16,23,26,27,33,38,39,51

(1)请你用茎叶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2)将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什么结论?

解析:(1)用茎叶图表示如下:

(2)从茎叶图中可看到甲运动员每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大致对称,中位数为36;乙运动员每场比赛的得分情况除一个特殊得分外,也大致对称,中位数为26.因此甲运动员的得分发挥比较稳定,总体得分高于乙运动员.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

例1:甲、乙两种冬小麦试验品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见表

(1) 求两种小麦的平均年产量

(2) 试根据这组数据估计哪一种小麦品种产量较稳定

答案:(1)10,10(2)20.02s =甲,2

0.244s =乙22s s <乙甲∴即甲稳定.

点拨:方差(标准差)体现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样本数据的波动就越大,稳定性就越差。本题中,比较产量的稳定性就是在比较波动的大小。

【举一反三】某化肥厂甲、乙两个车间包装肥料,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

30分钟抽取一包产品,称其重量,分别记录抽查数据如下: 甲:102,101,99,98,103,98,99; 乙:110,115,90,85,75,115,110. (1) 这种抽样方法是哪一种? (2) 估计甲、乙两个车间产品的平均数与方差,并说明哪个车间产品较稳定? 解:(1)这种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 (2)甲车间的平均数为11(10210199981039899)1007

x =++++++=, 甲车间的方差

222222

11

[(102100)(101100)(99100)(98100)(103100)7s =-+-+-+-+-22(98100)(99100)] 3.43+-+-≈

乙车间的平均数为21

(110115908575115110)1007

x =++++++=, 乙车间的方差为

2

22222

21[(110100)(115100)(90100)(85100)(75100)7s =-+-+-+-+-22(115100)(110100)]228.57+-+-≈

12x x =∵,22

12s s <,所以甲车间产品较稳定.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例1:下列关系中,带有相关关系的是(BD )

A.正方形的变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B.水稻产量与施肥之间的关系

C.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D.降雪量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

解析:两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函数关系和带有随机性的相关关系。A为函数关系B为不严格的函数关系,因而是相关关系C 人的身高与年龄不是函数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因为人的年龄到了一定时期身高就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了,因而它们不具有相关关系。D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点拨:变量间存在两种关系: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前者是确定的,后者是不确定的,数学中只有统计部分研究不确定关系。

例2:假设关于某种设备的使用年限x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万元)有如下统计资料:

若y对x呈线性关系,求(1)线性回归方程(2)估计是用年限为10年时维修费用是多少?

点拨:知道y 与x 是线性相关关系,无需再进行相关性检验,直接利用公式求回归系数。否则应先进行检验。如果两个变量不是相关关系,即使求取回归方程也毫无意义,因为用这个方程估测是不准的。

解析:(1)x =4,y =5,5

2

1i

i x

=∑=90,5

1

i i i x y =∑=112.3

于是2

112.3545

1.239054b -??=

=-? a=y bx -=5-1.234?=0.08 回归方程为y=1.23x+0.08

(2)当x=10年时,代入方程得维修费大约是12.38万元

下表是某小卖部6天卖出热茶的杯数与当天气温的对比表:

((2)你能从散点图中发现温度与饮料杯数近似成什么关系吗? (3)如果近似成线性关系的话,请求出回归直线方程来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

(4)如果某天的气温是-5℃时,预测这天小卖部卖出热茶的杯数.

解析:(1)煤气消耗

量(百万立方米)

y x =6.0573+ 0.0811

r =0.9961

3025201510500

1

2

3 4 5

2

煤气使用户数(万户)

(2)相关关系(3)y

?=0.08+6.06x ; (4)x 0=4.5+0.5=5,代入得y

?=30.38, 所以煤气量约达3038万立方米.

点拨:在尚未断定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相关性情况下,应该先进行相关检验,在确认具有相关关系后,再求其回归方程并用方程估计。

选修2-3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例题1:某种书每册的成本费y (元)与印刷册数x (千册)有关,经统计得到数据如

下:

检验每册书的成本费y 与印刷册数的倒数x

之间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如有,求出y 对x 的回归方程。

解析:首先设变量1

u x

=

,题目所给的数据变成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 1.125,8.973a

b ==

? 1.1258.973y

x =+ 最后回代1u x =

,可得8.973

? 1.125y x

=+

点拨:进行相关检验,有时也用作散点图,并观察所给的数据列成的点是否在一条直线附近,这样既直观又方便。但由于存在误差,有时又很难说这些点是否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这时必须用样本相关系数对其进行相关性检验。

例题2:为了研究某种细菌随时间x 变化,繁殖的个数,收集数据如下:

(1) 用天数作解释变量,繁殖个数作预报变量,作出这些数据的散点图 (2) 描述解释变量与预报变量之间的关系

(3) 计算残差、相关指数R 2

.

解析:(1)略

(2)由散点图看出样本点分布在一条指数函数y=2C x

1e

C 的周围,于是令Z=lny,则

由计数器算得?Z=0.69X 1.112+ 则有0.69x 1.112

?y

=e +

n

2

i i=1

?e

∑=n

2i

i i=1

?(y y

)-∑=3.1643

n

2

i i i=1

?(y

y )-∑=n

22i

i=1

y ny -∑=25553.3 R 2

=1-

3.1643

25553.3

=0.9999

即解释变量天数对预报变量繁殖细菌得个数解释了99.99%.

点拨:非线性回归问题有时候并不给出经验公式。这时我们可以画

出散点图,把他与学过的各种函数比如幂指对函数图象做比较,挑选一种跟这些散点拟合得最好的函数,然后采用适当的置换,把问题化为线性回归分析问题。

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例题1: 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虑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是否有关系时,

通过查阅上表来确定断“X 和Y 有关系”的可信度。如果k>5.024,那么就有把握认为“X 和Y 有关系”的百分比为( D ) A.25% B.75% C.2.5% D.97.5%

例题2: 在研究色盲与性别的关系调查中,调查了男性480人,其

中有38人患色盲,调查的520个女性中6人患色盲, (1)根据以上的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

(2)若认为“性别与患色盲有关系”,则出错的概率会是多少 解析:(1)

(2)假设H :“性别与患色盲没有关系” 先算出K 的观测值:

2

1000(385144426)27.1448052044956

k ??-?=

???= 则有2

(10.808)0.001P K ≥= 即是H 成立的概率不超过0.001, 若认为“性别与患色盲有关系”,则出错的概率为0.001

4702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例1]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 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算出所求时间内的位移或通过所求位移需要的时间,即可由平均速度公式算出平均速度. [解答]火车在开始的15min和接着的10min内的位移分别为: s1=v1t1=10×15×60m=9×103m s2=v2t2=15×10×60m=9×103m 所以火车在前25min和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因火车通过最后2000m的前一半位移以v2=15m/s匀速运动,经历时间为: 所以最后2000m内的平均速度为:

[说明]由计算可知,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都不相等. [例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 [分析]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东行作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接着的第3s~5s内静止;第6s内继续向东作匀速直线运动;第7s~8s匀速反向西行,至第8s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 12s内从原点西行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由s-t图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 AB段:v2=0; [说明]从图中可知,经t=12s后,物体位于原点向西4m处,即在这12s内物体的位移为-4m.而在这12s内物体的路程为(12+12+4)m=28m.由此可见,物体不是作单向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等. [例3]图1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

统计学计算例题及答案

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表 学号成绩学号成绩学号成绩101023 76 101037 75 101052 70 101024 91 101038 70 101053 88 101025 87 101039 76 101054 93 101026 78 101040 90 101055 62 101027 85 101041 76 101056 95 101028 96 101042 86 101057 95 101029 87 101043 97 101058 66 101030 86 101044 93 101059 82 101031 90 101045 92 101060 79 101032 91 101046 82 101061 76 101033 80 101047 80 101062 76 101034 81 101048 90 101063 68 101035 80 101049 88 101064 94 101036 83 101050 77 101065 83 要求: (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对考试成绩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答案: (1)考试成绩由低到高排序: 62,66,68,70,70,75,76,76,76,76,76,77,78,79, 80,80,80,81,82,82,83,83,85,86,86,87,87,88, 88,90,90,90,91,91,92,93,93,94,95,95,96,97, 众数:76 中位数:83 平均数: =(62+66+……+96+97)÷42 =3490÷42 =83.095 (2) 按成绩 分组频数频率(%) 向上累积向下累积 频数频率(%) 频数频率(%) 60-69 3 7.143 3 7.143 42 100.000 70-79 11 26.190 14 33.333 39 92.857 80-89 15 35.714 29 69.048 28 66.667

概率与数理统计典型例题

《概率与数理统计》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典型例题 一、利用概率的性质、事件间的关系和运算律进行求解 1.设,,A B C 为三个事件,且()0.9,()0.97P A B P A B C ==U U U ,则()________.P AB C -= 2.设,A B 为两个任意事件,证明:1|()()()|.4 P AB P A P B -≤ 二、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 1.袋中有a 个红球,b 个白球,现从袋中每次任取一球,取后不放回,试求第k 次 取到红球的概率.(a a b +) 2.从数字1,2,,9L 中可重复地任取n 次,试求所取的n 个数的乘积能被10整除的 概率.(58419n n n n +--) 3.50只铆钉随机地取来用在10个部件上,其中有3个铆钉强度太弱,每个部件用3只铆钉,若将3只强度太弱的铆钉都装在一个部件上,则这个部件强度就太 弱,从而成为不合格品,试求10个部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19591960 ) 4.掷n 颗骰子,求出现最大的点数为5的概率. 5.(配对问题)某人写了n 封信给不同的n 个人,并在n 个信封上写好了各人的地址,现在每个信封里随意地塞进一封信,试求至少有一封信放对了信封的概率. (01(1)! n k k k =-∑)

6.在线段AD上任取两点,B C,在,B C处折断而得三条线段,求“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0.25) 7.从(0,1)中任取两个数,试求这两个数之和小于1,且其积小于 3 16 的概率. (13 ln3 416 +) 三、事件独立性 1.设事件A与B独立,且两个事件仅发生一个的概率都是 3 16 ,试求() P A. 2.甲、乙两人轮流投篮,甲先投,且甲每轮只投一次,而乙每轮可投两次,先投 中者为胜.已知甲、乙每次投篮的命中率分别为p和1 3 .(1)求甲取胜的概率; (2)p求何值时,甲、乙两人的胜负概率相同?( 95 ; 5414 p p p = + ) 四、条件概率与积事件概率的计算 1.已知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现从中取产品两次,每次取一件,去后不放回,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次均取到正品;(2)在第一次取到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正品;(3)第二次取到正品;(4)两次中恰有一次取到正品;(5)两次中 至少有一次取到正品.(28741644 ;;;; 45954545 ) 2.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他随意地拨号,假设拨过了的数字不再重复,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拨号不超过3次而接通电话;(2)第3次拨号才接通电话.(0.3;0.1) 五、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概型 1.假设有两箱同种零件:第一箱内装50件,其中10件为一等品;第二箱内装30件,其中18件为一等品,现从两箱中随意挑选出一箱,然后从该箱中先后随机取出两个零件(取出的零件均不放回),试求:(1)先取出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概率;(2)在先取出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出的零件仍然是一等品 的概率.(2690 ; 51421 ) 2.有100个零件,其中90个一等品,10个二等品,随机地取2个,安装在一台设备上,若2个零件中有i个(0,1,2 i=)二等品,则该设备的使用寿命服从参

统计学经典习题集参考答案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A.常见值 B.代表值 C.实际值 D.典型值 17.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计划期水平 B.固定期水平 C.报告期水平 D.基期水平 18.由一个10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典型例题解析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典型例题解析 【例1】如图37-1所示,一个大轮通过皮带拉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大轮上的一点S离转动轴的 距离是半径的1/3.当大轮边缘上的P点的向心加速度是0.12m/s2时,大轮上的S点和小轮边缘上的Q点的向心加速度各为多大? 解析:P点和S点在同一个转动轮子上,其角速度相等,即ωP=ωS.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rω2可知:a s/a p=r s/r p,∴a s=r s/r p·a p=1/3×0.12m/s2=0.04m/s2. 由于皮带传动时不打滑,Q点和P点都在由皮带传动的两个轮子边缘,这两点的线速度的大小相等,即v Q=v P.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v2/r可知:a Q/a P =r P/r Q,∴a Q=r P/r Q×a P=2/1×0.12m/s2=0.24 m/s2. 点拨: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相同量,找出已知量、待求量和相同量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问题讨论】(1)在已知a p的情况下,为什么求解a s时要用公式a=rω2、求解a Q时,要用公式a=v2/r? (2)回忆一下初中电学中学过的导体的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式:P=I2R和P=U2/R,你能找出电学中的电功率P与电阻R的关系及这里的 向心加速度a与圆周半径r的关系之间的相似之处吗? 【例2】如图37-2所示,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个木块,当圆盘匀角速转动时,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那么

[ ] A.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盘中心 B.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 C.因为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所以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 D.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木块所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从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来分析:由于圆盘转动时,以转动的圆盘为参照物,物体的运动趋势是沿半径向外,背离圆心的,所以盘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 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受到一个向心力的角度来分析:木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必须受到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由于木块所受的重力和盘面的支持力都在竖直方向上,只有来自盘面的静摩擦力提供指向圆心的向心力,因而盘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方向必沿半径指向圆心.所以,正确选项为B. 点拨:1.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或弹力、或摩擦力,也可以是这些力的合力或分力所提供. 2.静摩擦力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决定的. 【问题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沿切线方向飞出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应该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因而应该选取的正确答案为D.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例3】如图37-3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轻绳穿过小孔,一端连接质量为m=1kg的小球A,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4kg 的重物B. (1)当小球A沿半径r=0.1m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为ω= 10rad/s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2)当A球的角速度为多大时,B物体处于将要离开、而尚未离开地面的临界状态?(g=10m/s2)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数理统计复习题第五章

第五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一、 典型题解 例1设随机变量X 的数学期望()(){}2,3E X u D X X u σσ==-≥方差,求P 的大小区间。 解 令3εσ=,则有切比雪夫不等式有: ()() ()22 221 ,339D X P X E X P X E X σεσεσ????-≥≤ -≥≤=????有 例2在n 次独立试验中,设事件A 在第i 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1,2,....i p i n = 试证明:A 发生的频率稳定于概率的平均值。 证 设X 表示n 次试验中A 发生的次数,引入新的随机变量0i A X A ?=??1,发生? ,不发生 ()12,...i n =, ,则X 服从()01-分布,故 ()()(),1i i i i i i i E X p D X p p p q ==-=, 又因为 () ()2 2 4140i i i i i i i i p q p q p q p q -=+-=-≥, 所以 ()()1 1,2, (4) i i i D X p q i n =≤ = 由切比雪夫大数定理,对,o ε?>有()11lim 1n i i n i p X E X n ε→∞ =?? -<=???????? ∑ 即 11lim 1n i n i X p p n n ε→∞ =?? -<=???? ∑ 例 3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人数是一个随机变量,设一个学 生无家长,1名家长、2名家长来参加会议的概率分别为。若学校共有400名学生,设各学生参加会议的家长数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分布。(1)求参加会议的家长数X 超过450的概率;(2)求有1名家长来参加会议的学生数不多于340的概率。 解(1)以()400,,2,1 =k X k 记第k 个学生来参加会议的家长数,则k X 的分布律为 k X 0 1 2 k P 0.05 0.8 0.15

统计学经典题库与答案

2. 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A 、发现数据的错误 C 、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 3.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 B 、对数据进行排序 D 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 ) A H 0:二=0.15;二-0.15 B H o :二二 0.15;二=0.15 C H 0: 一 - 0.15;二:: 0.15 D H 0:二乞 0.15;二 0.15 9.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 大,则( )。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C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10. 某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A 、 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 、 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 B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1.当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 A )。 z 分布 B 、t 分布 F 分布 D 、 2 分布 A 、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C 等于2倍的平均数 D 5.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 则峰态系数的值( )。 B 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等于2倍的标准差 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A =3 C 、v 3 6. 若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C 不存在任何关系 7. 如果所有变量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 均数( )。 A 、不变 B C 减少为原来的1/3 D > 3, =0 )。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而变量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 扩大到原来的3倍 不能预测其变化 8. 某贫困地区所估计营养不良的人高达 15%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实际上还要 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为( )。 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4. 如果一组数据标准分数是(-2 ),表明该数据( )。

(完整版)平抛运动的典型例题

平抛运动典型例题 专题一:平抛运动轨迹问题——认准参考系 1、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二:平抛运动运动性质的理解——匀变速曲线运动(a→) 2、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那么在落地前的任意一秒内( BD ) A.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 B.物质的末速度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10 C.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多10m D.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 专题三:平抛运动“撞球”问题——判断两球运动的时间是否相同(h是否相同);类比追击问题,利用撞上时水平位移、竖直位移相等的关系进行解决 3、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小两小球和,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C ) A.甲先抛出球B.先抛出球 C.同时抛出两球D.使两球质量相等 4、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 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D ) A.同时抛出,且v1< v2B.甲后抛出,且v1> v2 C.甲先抛出,且v1> v2D.甲先抛出,且v1< v2

专题四:平抛运动的基本计算题类型——关键在于对公式、结论的熟练掌握程度;建立等量关系 ①基本公式、结论的掌握 5、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v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1,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D ) A . B . C . D . 6、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C ) A.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抛出点的高度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初速度和抛出点的高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7、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满足 ( D ) A.tan φ=sin θ B. tan φ=cos θ C. tan φ=tan θ D. tan φ=2tan θ 8、将物体在h =20m 高处以初速度v 0=10m/s 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求: (1)物体的水平射程——————————————————20m (2)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m 510 ②建立等量关系解题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 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 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数理统计复习题第八章

第七章 假设检验 三、典型题解 例1:某车间用一台包装机包装葡萄糖, 包得的袋装糖重是一个随机变量, 它服从正态分布.当机器正常时, 其均值为0.5千克, 标准差为0.015千克.某日开工后为检验包装机是否正常, 随机地抽取它所包装的糖9袋, 称得净重为(千克): 0.498 0.506 0.518 0.524 0.498 0.511 0.520 0.515 0.512, 问机器是否正常? 解: 根据样本值判断5.05.0≠=μμ还是.提出两个对立假设 0100:5.0:μμμμ≠==H H 和 选择统计量:)1,0(~/0 N n X Z σμ-= 取定0.05a =,则/20.025 1.96,z z a ==又已知 9, 0.015, n s ==由样本计算得0.511x =, 2.2 1.96=>,于是拒绝假设 0H , 认为包装机工作不正常. 例2:某工厂生产的固体燃料推进器的燃烧率服从正态分布),(2 σμN , s cm s cm /2,/40==σμ,现用新方法生产了一批推进器,从中随机取25n =只,测得燃 烧率的样本均值为s cm x /25.41=.设在新方法下总体均方差仍为s cm /2,问这批推进器的燃烧率是否较以往生产的推进器的燃烧率有显著的提高?(取显著性水平05.0=α) 解:根据题意需要检验假设 00 :40H m m ?(即假设新方法没有提高了燃烧率), 10 :H m m >(即假设新方法提高了燃烧率), 这是右边检验问题,拒绝域为 0.05 1.645x z z = ?,由 3.125 1.645 x z = =>可得z 值落到拒绝域中故在显著性水平0.05 a =下拒绝0 H . 即认为这批推进器的燃烧率较以往有显著提高. 例3:某切割机在正常工作时, 切割每段金属棒的平均长度为10.5cm, 标准差是0.15cm, 今

统计学 统计学-——典型案例、问题和思想

经济管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统计学 -基于典型案例、问题和思想 主讲林海明

第一章绪论 【引言】我们从如下9个重要事例,说明统计学有什么用。 事例1: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激烈的空战是英国抗击德国的空战,英军为了提高战斗力,急需找到英军战机空战中的危险区域加固钢板,统计学家瓦尔德用统计学方法找到了危险区域,英军用钢板加固了

这些危险区域,使英军取得了空战的胜利。 事例2:上世纪20-30年代,为了找到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道路,政治家毛泽东悟出了统计学的频数方法,用此找到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由此不屈不饶的奋斗,由弱变强,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还发现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事例3: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为了培养科学、技术、学术、政治和富于创造性的领袖,研究型大学必须“植根于一种深刻的、永久性的核心:探索、调查和发现”。这说明了统计学中调查的重要性。 事例4:在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的测度方

面,美国统计学家洛仑兹(1907)、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2)找到了统计学的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由此给出了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的划分结果,为政府改进居民收入贫富不均的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事例5:二战后产品质量差的日本,以田口玄一为代表的质量管理学者用统计学方法找到了3σ质量管理原则,用其大幅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其产品畅销海内外,

日本因此成为当时的第二经济强国。该学科现已发展到了6σ质量管理原则。 事例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卫国战争中,专家们用英国统计学家费歇尔(1 925)的最大似然法、无偏性,帮助苏军破解了德军坦克产量的军事秘密,由此苏军组织了充足的军事力量并联合盟军,打败了德军的疯狂进攻并占领了柏林。 事例7:在产品质量检验方面,英国统

平抛运动典型例题 (2)

平抛运动典型例题 1、平抛运动中,(除时间以外)所有物理量均由高度与初速度两方面决定。 v水平抛出,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阻力不计,求:(1)小球在例1、一小球以初速度 o 空中飞行的时间;(2)落地时速度;(3)水平射程;(4)小球的位移。 2、从同时经历两个运动的角度求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 求解一个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方法,就应该是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中求出时间,然后,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速度。 例2、如图1所示,某人骑摩托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要在A处越过x=5m 的壕沟,沟面对面比A处低h=1.25m,摩托车的速度至少要有多大? 3、平抛运动“撞球”问题——判断两球运动的时间是否相同(h是否相同);类比追击问题,利用撞上时水平位移、竖直位移相等的关系进行解决 例3、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小两小球和,其 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A.甲先抛出球 B.先抛出球 C.同时抛出两球 D.使两球质量相等 例4、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 高h,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 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D ) A.同时抛出,且v1< v2 B.甲后抛出,且v1> v2 C.甲先抛出,且v1> v2 D.甲先抛出,且v1< v2 4、平抛运动轨迹问题——认准参考系 例5、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5、平抛运动运动性质的理解——匀变速曲线运动(a→) 例6、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那么在落地前的任意一秒内() A.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 B.物质的末速度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10 C.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多10m D.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 6、平抛运动的基本计算题类型——关键在于对公式、结论的熟练掌握程度;建立等量关系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报告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 乙=√[∑(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 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

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70件,σ=件乙车间: x=90件, σ=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

统计学经典例题(暨南大学出版社)

例1:某公司下属各店职工按工龄分组情况 (1) (年) (2) 例2:水果甲级每元1公斤,乙级每元1.5公斤,丙级每元2公斤。问: (1)若各买1公斤,平均每元可买多少公斤? (2)各买6.5公斤,平均每元可买多少公斤? (3)甲级3公斤,乙级2公斤,丙级1公斤,平均每元可买几公斤? (4)甲乙丙三级各买1元,每元可买几公斤? (1) (2) (3) (4) 例3:自行车赛时速:甲30公里,乙28公里,丙20公里,全程200公里,问三人平均时速是多少?若甲乙丙三人各骑车2小时,平均时速是多少? 例4:某牛群不同世代的规模分别为:0世代200头,1世代220头,2世代210头,3世代190头,4世代210头。试求其平均规模。 例5:假定某地储蓄年利率(按复利计算):5%持续1.5年,3%持续2.5年,2.2%持续1年。请问此5年内该地平均储蓄年利率。 75 .64 15 5.75.31=+++= = ∑ n x 一店平均工龄) (425.320 5.681 36101 1535.765.3101年五店平均工龄==+++?+?+?+?= = ∑∑f xf ) /(38.11667 .232 15 .111131元公斤== ++= = ∑ n n H ) /(38.10833 .145.195 .6215.65 .115.6115.65.65.61元公斤== ?+ ?+ ?++= = ∑ ∑f x f H ) /(24.183 .461 2125 .113111231元公斤== ?+ ?+ ?++= = ∑ ∑f x f H 元) (公斤/5.13 2 5.11=++= = ∑n x x ) /(2.2581 .23600 200 2012002812003012002002001小时公里==?+ ?+ ?++==∑ ∑f x f H ) /(266 1562 22220228230f xf x 小时公里== ++?+?+?= = ∑∑111111 5200 2202101902101 205()()H ==++++头1.5 2.5(1)100% 1)100% 3.43% G +=-?=-?=该地平均储蓄年利率

加速度典型例题

速度和加速度同步练习 1如图,物体 置的变化量。 2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X A 平均速度V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t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C.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 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 6 .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1)若它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 i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 2,则 全程的 平均速度为多大? ( 2)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 2,则全程的 平均速度多大? 2 7. 一辆汽车以速度 v 行驶了土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 3 度是28 km/h ,则 V 是( ) A. 24 km/h B . 35 km/h C . 36 km/h D . 48 km/h &短跑运动员在100 m 比赛中,以8 m/s 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 50 m 处的速度是9 m/s ,10s 末 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 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岀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______________倍 10 .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加岀来的速度 B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3. 下面 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_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 是 800 m/s B . C.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 72 km/h D 4.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 20 m/s .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 m/s )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A . 9 m/s B 10.2 m/s C 10 m/s D 9.1 m/s 9.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 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

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

1002 1050 1 ■ 1050 1020 汇2 = 1032 (人)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02 1050 1 1050 1020 2 1020 1008 3 二 1023 计算题 1 .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是:10月4日新招 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 同日又有3名职 工辞职离 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试计算该公司 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af 250 3 262 2 258 2 252 1 259 2 答案1 . a 256 送 f 3+2+2+1+2 要求:⑴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1)这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答案: 3° - a , - a 2,a 3 亠,亠 a n 」-3n 2 - 2 n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500 520 + 480 +450 + 2 2 3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二480 (万元) 500 580 550 600 2 2 3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 566 .67(万元) 500 580 + 480 + …+550 +600 + 2 -------------------------------------------- J 二 52 3 .33,或 = 480 566.67 = 523.33 6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 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 566.67 万元,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 523.33万元. 3某单位上半年职工人数统计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答案: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2 12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