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风娃娃》教学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5.66 MB
- 文档页数:32
《24风娃娃》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24风娃娃》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九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表达,学习拟人化写作手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表达,学习拟人化写作手法。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表达,学习拟人化写作手法。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娃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风的想象,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风娃娃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 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表达,学习拟人化写作手法。
5. 例题讲解:讲解分析课文结构的例题,指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6.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拟人化写作手法,创作以“风娃娃”为主题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风娃娃》2. 生字词:略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4. 拟人化写作手法:形象、生动、有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风娃娃”为主题,运用拟人化写作手法,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风娃娃来到了田野,轻轻地抚摸着稻谷,稻谷笑弯了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但拟人化写作手法的运用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以自然现象为主题的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表达,学习拟人化写作手法。
2. 例题讲解:讲解分析课文结构的例题,指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第24课《风娃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24课《风娃娃》。
该课详细描述了风娃娃的形象、特征以及它带来的各种自然现象。
内容主要包括:1. 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2. 风娃娃的形象特征3. 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4. 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娃娃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风娃娃的形象特征,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风娃娃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 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娃娃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娃娃的了解。
2. 新课导入:讲解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分析风娃娃的形象特征。
3. 知识讲解:(1)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2)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娃娃的认识,讨论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风娃娃》2. 内容: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风娃娃的形象特征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
(2)分析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3)谈谈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根据民间传说,风娃娃是风的化身,掌管着四季的风向和风力。
(2)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风娃娃影响着季节变化,如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
(3)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风娃娃可以为人们带来清凉,为船只提供动力,还可以用于发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娃娃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