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72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一、测验目标的分析测验目标是测验编制者所编制的测验所要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
测验的目标是编制测验的出发点和依据。
我国认知领域目标五分法层次结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创造我们在确定测验目标时应注意:1.深入分析教学目标2.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其类目(测验目标要求越高,分类越细,类目就越多,反之,越少。
一般以分3—6类为宜。
)3.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各类目标之间的叠层性与序层性。
)二、选择测验题型与试题编制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说明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编制的质量要求:明确测验目标,题量尽可能大,试题的覆盖面尽量宽,掌握好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注意改进题型,每道试题的编写要讲究科学性,制定好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和评卷的具体要求,拼卷和检核。
三、建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反应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四、测验实施命题是为实施服务的,科学的命题必须配以严格的实施,质量才得以保证。
测验实施要抓好如下工作。
1、指定专人做好考务工作2、确定测验形式和审查学生测验资格3、考场的组织(1)考场布置(2)对监考人员的要求(3)对考生的要求(4)对领导的要求4、测验评卷与测验质量检查5、补考五、测验分析要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取四个指标,那就是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前两个指标主要是对整个测量而言,后两个指标则主要是对测量的项目而言的。
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的程度,亦即测量的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地反应了考生的实际水平。
〈一〉、信度(一)信度的概念1、信度指实测值和真值相差的程度2、信度指统计量与参数值之间的接近程度3、信度指两次重复测量或等值测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二)信度的类型1、稳定性系数(又称重测信度)2、等值性系数3、内部一致性系数4、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5、评分者信度(三)提高信度的方法1、测量误差的来源(1)测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2)测验的实施所引起的误差(3)被试所引起的误差2、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1)适当增加测验题目的数量(2)测验的难度要适中(3)测验的内容应尽量同质(4)测验的程序应统一(5)测验的时间要充分(6)评分要尽量做到客观化、减少评分误差〈二〉、效度(一)效度的概念效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亦即测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