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验编制原理与方法4
- 格式:pptx
- 大小:155.78 KB
- 文档页数:40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简答论述题知识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简述教育测量的特点。
P3 (2015年4月简答、2008年4月简答)①间接性和推断性。
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2.如何理解教育测量的间接性和推断性? P3 (2011年4月简答)物理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
虽然教育测量无一例外地关注到人类自身,但测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
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外显的行为或通过人对外界的一些刺激作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作出间接性的、推断性的测量。
3.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P7 2005年4月简答教育测量是针对教育效果或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教育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4.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P25 2012年4月简答当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需要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进行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所以教育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分)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俗话说“考试是根指挥棒“就是这个意思。
(2分)考试与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5.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 (专业素养和能力)P27 2018年4月论述(1)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2)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需要教师采用教育测量与评价多种方法,以弥补教师非正式观察的不足;(3分)(3)现代教自测量与评价的思想方法对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3分)(4)国外教师教有普遍开设"教育测量与评价”这类课程。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测量的三要素: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2.教育测量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为评价学习成绩而进行的测量活动。
这是教育测量活动最原始的动机,也是教育测量学科发展最早的立足点。
3.教育测量的特点:间接性和推断性、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量表具有多样性以及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4.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度将量表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种水平。
称名量表是用来对事物活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指派的数值没有数量意义,只是表明事物的类别和性质不同;顺序量表也用于对事物活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基于所测属性在数量大小基础上进行的有序得分类,四等级评分法和五分法都是顺序量表;等距量表不但能在一个连续体上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形同的测量单位,但她的零点是相对的,是人为规定的;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同的单位,还具有绝对的零点。
5.教育评价的概念:格兰朗德: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斯塔费尔比姆: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评价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泰勒: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日本桥本重治:评价师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
因此,评价的概念重点在于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
布鲁姆:评价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对各种想法、作品、解答、方法、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各种方法系统的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未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6.桑代克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到: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测量: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P2 2013年4月教育测量: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P3 2005年4月量表(量尺):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P4 2016年4月称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一种量表,用来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
顺序量表:也是用来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但这种分类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
等距量表:不但能在一个连续体上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相同的测量单位。
等距量表的零点是相对的,即人为确定的相对零点。
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
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
评价:广义地讲,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P5教育评价:(广义的)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P7 2010年4月考试:(广义的)泛指人类社会一切测度和甄别人的身心各个方面之群体或个体差异的活动。
P9考试:(狭义的)指由主试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一定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体诸多方面或某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测度或甄别的活动。
教育考试:在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的过程中,教育考试是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问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对应试者的知识、技能等进行测量与评价的过程。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
P34 2012年4月诊断性测量与评价:是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它的目的是对个人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