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生长
- 格式:ppt
- 大小:8.14 MB
- 文档页数:82
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一、名词解释l.花熟状态 2.春化作用3.光周期 4.光周期现象 5.光周期反应类型 6.长日植物(LDP)7.临界日长8.短日植物(SDP) 9.日中性植物(NDP )10.去春化作用 11.春化处理 12.春化素13.临界夜长(临界暗期) 14.光周期诱导 15.光周期效应 16.暗期间断现象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LDP2.SDP 3.NDP三、填空题1. 在短日照的昼夜周期条件下,在暗期用闪光进行暗期间断,则会产生______效应,从而促进________开花,抑制______开花。
2. 春化作用感受部位是______,而光周期感受部位是______,发生光周期反应的部位是______。
3. 在温带地区,春末夏初开花的植物一般为______植物,秋季开花的植物一般为______植物。
4.当光期长暗期短,或暗期为红光中断,均使Pfr/Pr的比值______,有利于开花刺激物的合成,引起开花。
长夜导致Pfr______而延迟开花。
5.SDP南种北引时生育期______,所以应引______熟品种,LDP南种北引时生育期______,所以应引______熟品种.6.高比例的Pfr/Pr促进______植物成花,抑制______植物成花;低比例的Pfr/Pr是在______条件下形成的,因此______条件促进______植物开花,抑制______植物开花。
7.大多数植物春化作用最有效的温度是______℃,去春化作用的温度是______℃。
8.光周期对植物性别分化有影响,长日条件一般诱导LDP______花分化,而诱导SDP______花分化9.植物激素也影响植物的性别分化,以黄瓜为例,用生长素处理,则促进黄瓜______花增多,用GA处理则促进黄瓜______花增多。
10.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一般是先开______,后开______。
11.在果树栽培中,常常应用环状剥皮,绞缢枝干等方法,使上部枝条积累较多的糖分,提高______比值,从而促进开花。
第十章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全部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维持植物个体的生存,另一个方面就是繁衍种簇。
植物的个体生存是比较短暂的,尽管各种植物的寿命长短不同,但终究都要以死亡而结束。
所以,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由其自身产生新的个体,以延续种族,这种现象称为繁殖(reproduction)。
植物通过繁殖,不仅可以繁延种族,还有可能增加变异,产生对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后代。
植物繁殖的方式主要有三类:1. 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由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2. 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由植物体产生叫孢子(spore)的无性生殖细胞,再由孢子直接发育成为新个体,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征。
3.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由植物体产生叫配子(gamete)的有性生殖细胞,在形态、遗传及生理上不同的2个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其中的营养繁殖在农业生产上广为人们所利用。
人们利用植物营养器官所具有的繁殖能力,人为地采用压条、扦插、嫁接等方法,大量地繁殖和培养优良品种。
当然这种繁殖的结果,在一定期限内,是可以保持优良性状的,但长期以往易引起退化。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植物类群,具有最高级、最复杂的繁殖方法。
被子植物在完成了营养生长的基础上,随后便进入生殖生长,首先在植株的一定部位上形成花芽,而后开花、结实、产生种子。
由于植物的花、果实及种子均与植物的生殖有关,故将其称为植物的生殖器官(productiove organ)。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生殖器官逐一地进行介绍。
第一节花一、花的概念、组成及类型1. 花的概念概括之:花即适应于生殖的、节间极度缩短的变态短枝。
2. 花的组成及类型被子植物的完全花(flour)总括来看是由这些部分组成:花柄:花着生的小枝,它一方面支持着花,使其分布于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又是花与茎连结的通道。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简介本示范教案主要讲解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包括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雄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及其结构、受精过程及种子的形成与传播等知识点。
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2. 掌握植物雄性生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3. 掌握植物雌性生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以及受精过程和种子的形成与传播。
4. 将生殖与发育相结合,掌握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
讲解内容什么是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通过植物自身的分裂、出芽或者营养繁殖等方式产生新的植株。
有性生殖是指需要花草结实,需要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和卵细胞相遇,再结合成为受精卵才能形成新的植物个体。
雄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位于花序中,成熟时会张开花瓣释放花粉。
它主要包括花药和花丝。
花药里含有花粉,花丝的作用是支撑花药。
雌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也位于花序中,由子房、柱头和柱颈组成。
子房内含卵细胞。
受精后,卵细胞就会发育成为种子,而子房则会发育成为果实。
受精过程受精过程指的是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具体过程为:花粉落在柱头上,花粉在花粉管中向下生长,穿过花丝进入子房,在子房内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种子的形成与传播在受精卵形成后,就会发育成为种子,由种皮、胚珠和胚乳组成。
种子会随着果实掉落在地面或被风吹散、被动物传播等方式传播,以实现种群的延续。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我们了解了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以及种子的形成与传播。
生殖和发育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种植、充分利用各种生殖方式进行繁殖,对于提高植物群体的适应性和生长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植物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氧气和饰品等物质,但是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它们的生长与繁殖机制,究竟是什么调控了它们的生长与发育呢?这篇文章将从植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两个方面来分析植物的分子调控机制。
一、植物的生殖生长植物的生殖是植物进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种群繁殖的保障。
它的主要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在进行繁殖过程中,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分子调控是最为关键的。
分子调控在植物的生殖生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生殖生长的调控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花器官(包括花蕾、花瓣、雄蕊、雌蕊)的生长发育,另一个是配子体(花粉和卵细胞)形成和发育。
在这其中,植物激素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种种证据表明,植物激素通过调控生殖器官的细胞分裂、细胞扩增和细胞分化进而影响植物生殖生长。
生殖发育与花器官的生长密切相关。
植物生殖发育最早从基因开始,而且这些基因必须表达在恰当的时空位置。
在基因调控层面,调控植物生殖所需的基因可能包括多个嵌入于基因组的元件(如启动子、增强子和阻遏子)和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这些基因通过共同参与多种途径来调控生殖发育。
除了植物激素和基因调控,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影响着植物生殖。
比如光周期和温度对植物的生殖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植物的营养生长除了生殖生长之外,植物的营养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营养生长可以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两个方面。
地上部分包括叶片、茎和花,地下部分包括根和块茎等。
植物在进行营养生长的过程中同样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分子调控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植物营养生长时最重要的是光合作用,也就是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氧气。
这个过程中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连。
研究表明,光合作用中的多种酶类和调控因子参与了植物营养生长的调控。
光合作用产生的化合物可以影响生理生化过程,并且参与激素合成、细胞壁合成以及蛋白质合成等代谢过程,达到调控植物营养生长的效果。
1.简述光周期反应类型与植物原产地的关系。
①一般起源于低纬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短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终年的日照长度都接近12小时,没有更长的日照条件;②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长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的生长季节正好处于较长日照的时期;③中纬度地区则长日植物短日植物都有,长日植物在日照较长的春末和夏季开花,如小麦、油菜等;而短日植物在日照较短的秋季开花,如晚稻、大豆、菊花等。
2.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品种引种中的应用,并解释原因。
短日植物引种: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宜引中迟熟品种。
长日植物引种: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宜引中迟熟品种。
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
原因:对于短日植物来说,要将南方的品种引入北方,由于北方的日长相较南方更长,但对于短日植物来说,需要足够的夜长才能正常生长。
因此短日植物在北方需要更长的成长期,即更迟成熟,若要与北方该物种的成熟期相同,则应该要引进早熟品种。
同理可知,北种南引,由于生育期缩短,所以应引中迟熟品种。
对于长日植物来说,要将南方的品种引入北方,由于北方的日长相较南方更长,且对于长日植物来说,需要足够长的日长才能正常生长,因此长日植物在北方只需更短的成长期,即会提早成熟,若要与北方该物种的成熟期相同,则应该要引进中迟熟品种。
同理可知,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
3.举例说明花卉的花期调节可从哪些方面入手?①栽培措施:对某些一年生花卉或,可采用分期或的方法,使花期有早有晚。
采取修剪、摘心等措施也能控制花期。
如经常剪去多余的残花枝,可使其在枝条更新后再次开花;开花前摘心,则可使开花延迟。
②温度调节:多数花卉在冬季通过加温都能提前开花。
对夏季连续开花的花木如茉莉等,在春季常采用加温催芽的方法使其提前开花;在秋末降温前及时加温可延长花期。
对早春气温回升前仍处于休眠状态的花木,采用人为低温(1~4℃),可延长植株的休眠期,从而延迟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