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量计算(含计算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12
【案例九】背景: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600m2,纵横外墙基均采用同一断面的带形基础,无内墙,基础总长度为80m,基础上部为370实心砖墙,带基结构尺寸如图3--6所示.混凝土现场浇筑,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带形基础及其他构件均为C300项目编码及其他现浇有梁板及直形楼梯等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见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见表3—36 0招标文件要求:1。
弃土采用翻斗车运输,运距200m,基坑夯实回填,挖、填土方计算均按天然密实土;2.土建单位工程投标总报价根据清单计价的金额确定。
某承包商拟投标此项工程,并根据本企业的管理水平确定管理费率为12%,利润率和风险系数为4.5%(以工料机和管理费为基数计算)。
问题:1。
根据图示内容、《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量计算规范》和《计价规范》的规定,计算该工程带形基础、垫层、挖基础土方、回填土方的工程量,计算过程填入表3-36中.2。
施工方案确定:基础土方为人工放坡开挖,依据企业定额的计算规则规定,工作面每边300mm;自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坡度系数为0.33,余土全部外运。
计算基础土方工程量。
3。
根据企业定额消耗量表3-37、市场资源价格表3—38和《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混凝土配合比表3-39,模板费用放在措施项目费用中,编制该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表和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
4.措施项目企业定额费用,见表3 -40;措施项目清单编码,见表3—41;措施费中安全文明施工费(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已完工程和设备保护设施费的计取费率分别为:3.12%、0。
7%、0。
6%、0.8%、0。
15%,其计取基数均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计价.基础模板、楼梯模板、有梁板模板、综合脚手架工程量分别为:224m2、31。
6m2,1260m2、1600 m2,垂直运输按建筑面积计算其工程量。
依据上述条件和《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量计算规范》的规定,编制该工程的总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5.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汇总表中明确:暂列金额300000元,业主采购钢材暂估价300000元(总包服务费按1%计取)。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例题1. 土石方工程的基本概念土石方工程,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在搞一些跟土和石头有关的活儿。
比如说,建房子、修公路,或者挖池塘,统统都离不开它。
简单来说,就是把地面上的土挖掉,或者把土填进去,这样才有空间做其他事情。
不过,这其中可有许多学问呢,计算工程量就是其中之一,不能马虎。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挖坑,结果挖得太深或太浅,那可真是费劲不讨好啊!2. 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2.1 计算方法好了,咱们进入正题,如何计算这些土石方工程的量呢?首先,得明确你要挖多大一个坑。
假设你要挖一个长方体的坑,计算起来其实挺简单的。
公式是:体积 = 长× 宽× 高。
你就把每一边的尺寸量出来,算上去,得出的就是这个坑的体积,嘿,简单吧?但是,这里有个小细节不能忽视,那就是土的松散度。
挖出来的土和压实后的土,体积可是不同的哦!就像你把棉花和石头放在一起,棉花占的空间可比石头大得多。
因此,松散土和压实土的比重要考虑到,这样才能算得更准确。
2.2 工程量的调整再说说填土,填土的量计算和挖土差不多,不过你得先知道填土的密度和填土的高度。
填土的时候,记得要压实,不然时间长了,土会沉降,房子可就容易出问题了。
因此,计算填土时,一定要加上压实后的土量,这样才能确保后续的工程不会出岔子。
3. 现场实操经验3.1 现场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现场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比如说,你本以为土是松软的,结果一铲下去,发现下面是一块大石头,那可真是出乎意料啊!这时候,你就得重新评估一下工程量,估计得费不少劲才能把这块石头弄走。
此外,天公不作美也会让你头疼。
下雨天,泥巴可就变得稀烂,挖土的时候简直跟打水漂似的,根本就不成样子。
所以,在下雨天施工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别让泥巴给你整得手忙脚乱的。
3.2 实际案例分享我记得有一次,朋友找我帮忙挖一个花池,结果发现地下竟然有根大树的树根,真是哭笑不得!我们两个在那里奋战了好几个小时,手都累得快断了,但最后挖出来那片土,哇,真是好看极了,填上花土,种上花草,简直就是个小花园,心里那个得意啊,完全不觉得累了。
土石方工程1.如下图所示,底宽1.2m,挖深1.6m,土质为三类土,求人工挖地槽两侧边坡各放宽多少?【解】已知:K=0.33,h=1.6m,则:每边放坡宽度b=1.6×0.33m=0.53m地槽底宽1.2m,放坡后上口宽度为:(1.2+0.53×2)m=2.26m2.某地槽开挖如下图所示,不放坡,不设工作面,三类土。
试计算其综合基价。
【解】外墙地槽工程量=1.05×1.4×(21.6+7.2)×2m3=84.67m3内墙地槽工程量=0.9×1.4×(7.2-1.05)×3m3=23.25m3附垛地槽工程量=0.125×1.4×1.2×6m2=1.26m3合计=(84.67+23.25+1.26)m3=109.18m3套定额子目1-33 1453.23/100m2×767.16=11148.60(元)挖地槽适用于建筑物的条形基础、埋设地下水管的沟槽,通讯线缆及排水沟等的挖土工程。
挖土方和挖地坑是底面积大小的区别,它们适用建造地下室、满堂基础、独立基础、设备基础等挖土工程。
3.某建筑物基础如下图所示,三类土,室内外高差为0.3米。
计算:(1)人工挖地槽综合基价;(2)砖基础的体积及其综合基价。
砖基础体积=基础顶宽×(设计高度+折加高度)×基础长度砖基础大放脚折扣高度是把大放脚断面层数,按不同的墙厚,折成高度。
折加高度见下表。
表1 标准砖基础大放脚等高式折加高度(单位:m)【解】(1)计算挖地槽的体积:地槽长度=内墙地槽净长+外墙地槽中心线长={[5.00-(0.45+0.3+0.1)×2]+[7+5+7+5]}m=27.30m地槽体积=(0.9+2×0.3+2×0.1)×1.0×27.30m3=46.41m3套定额子目1-33 1453.23/100m2×46.41=674.44(元)(2)计算砖基础的体积:本工程为等高式大放脚砖基础,放脚三层,砖,查上表得折扣高度为0.259。
1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示例某建筑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20.0m a =)布置如图1-1所示。
土壤为二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0.3%,0.2%x y i i ==图1-1 某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 图1-2 某场地计算土方工程量图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0H 1249.4510.718.659.5238.3322(9.7510.149.1110.278.809.868.919.14)151.9644(9.439.689.169.41)150.72H H H Σ=+++=Σ=×+++++++=Σ=×+++=由式(2.6)得12402438.33151.96150.769.47(m)449H H H H N Σ+Σ+Σ++===×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o)为,由式(2.8)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0H 1021506590300.3%300.2%9.470.090.069.44(m)200.3%9.440.069.50(m)300.3%100.2%9.470.090.029.40(m)200.3%9.400.069.46(m)300.3%100.2%9.470.090.029.36(m)H H H H H H H H H H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2.12。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由式(2.9)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1239.449.450.01(m)9.509.750.25(m)9.5610.140.58(m)h h h =−=−=−=−=−=−…………………………各角点施工高度见图1-2。
1.2 土方工程量计算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
但是各种土方工程的外形有时很复杂,而且不规则。
一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为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1.2.1 基坑和基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1.基坑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2)。
即:)4(6201A A A HV ++=(1-9) 式中 H —基坑深度(m ); 1A 、2A —基坑上、下的底面积(m 2)0A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 2)图1-2 基坑土方量计算 2.基槽基槽和路堤管沟的土方量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后,再用同样方法计算(图1-3)。
即:)4(6201A A A L V ii ++=(1-10) 式中 i V —第i 段的土方量(m 3);i L —第i 段的长度(m )。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总V :∑=i V V 总图 1-3 基槽土方量计算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是将现场平整成施工所要求的设计平面。
场地平整前,首先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确定土方平衡调配方案,并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期限,土的性质及现有机械设备条件,选择土方机械,拟订施工方案。
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满足建筑规划和生产工艺及运输的要求; ②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③场地内的挖、填土方量力求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少; ④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场地的设计标高一般应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如果设计文件对场地设计标高无明确规定和特殊要求,可参照下述步骤和方法确定: (1)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即场地内挖方总量等于填方总量。
如图1-4所示,将场地地形图划分为边长 a=10~20m 的若干个方格。
每个方格的角点标高,在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当地形起伏较大(用插入法有较大误差)或无地形图时,则可在现场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测量的方法求得。
土方工程量计算实例例题(疏浚工程)博主端午节假期期间,抽取点时间给大家来整一个利用提供原始地形标高和场地设计标高数据来
计算土方工程量的实例例题,以具体的实际工程来讲解怎么用飞时达土方计算软件里的方格网法来计算某草荡漾河道的清淤土方工程量,相信大家只要看了我给的这个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案
例,在以后的工程中,土方计算都将变得很简单,计算结果很精确。
一、工程概况
某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该水系的某围1为41272.2161平方米、围2为9475.9707平方米,所处位置地形起伏不大,自然高程介于-1.050 ~ 1.580之间,总挖方量55993.15方。
二、计算过程
1、转换自然地形
首先打开原始地形图,对地形图进行转换处理,此地形图主要由高程点和文字组成,需要把属性快的文字转化处理为带标高的高程点。
疏浚前测原始地形图
局部放大后的地形图
2、转换设计标高点
疏浚后现状设计标高点
局部放大后的设计标高点
3、确定土方计算围
前期地表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定土方区域的边界线,事先已经给定了2块计算围,如下图:
1-1区块和2-1区块就是我们需要计算疏浚土方工程量的围
4、生成土方区域方格网
布置土方方格网(方格网间距5*5米)
布置2个区块的方格网5、分别提取自然标高和设计标高到方格网
局部放大的方格网标高数据6、计算两区块方格网土方工程量
计算1-1和2-1两个区块的方格网土方工程量
局部放大方格网土方量(因为是疏浚,都是挖方量,没有填方量)7、方格网土方工程量统计出表(行列汇总出表)。
第三节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应用[例1-1]某工程如图所示,人工挖土方不大开挖,有工作面,土质为坚土,试计算条形基础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1解:L外墙=(27+13.7)*2=81.4mL内墙=9.6-1.14+11.7-1.14=19.02m工程量=81.4*1.54*0.15+81.4*(1.14+0.2*2+0.3*1.75)*1.75+19.02*1.54*0.15+19.02*(1.14+0.2*2+0.3*1.75)*1.75=368.51m3套1-2-12368.51/10*140.13=5163.93元[例1-2]如习题1图所示,计算回填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已知垫层体积23.01m3,毛石基础体积88.57m3,砖基础体积17.17m3)解:368.33-(23.01+88.57+17.17)=239.58 m3套1-4-121-4-12 夯填土|沟槽、地坑|人工10m3 44.26 44.00 0.26 239.58/10*44.26=1060.38元[例1-3]学院某处预埋铸铁管道,Ⅰ类管沟,管沟宽1米,长51米,挖深0.9米,预埋管道直径600,计算挖土工程量,回填土工程量。
解:1*0.9*51=1*0.9*51-0.22*51=[例1-3]如习题1图铲运机土方大开挖工程,土质为坚土,余土须运至400米,计算挖运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解:=[(13.7+0.77*2)* (27+0.77*2)-2*21.6-2.1*7.2]*0.15+[(13.7+0.72*2)*( 27+0.72*2)+(13.7+0.72*2+0.3*1.75)*( 27+0.72*2+0.3*1.75) +)(*272722*72.0+)(++++7.13(+.0.01372.023.0)75.1*27**72)(27.3.075.1*]* 1.75/3-2*21.6-2.1*7.2=748.63m3套1-3-7,1-3-8748.63m3*27.04/10+748.63m3*5.64*2/10=2868.75元[例1-4]某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墙厚240,计算建筑物人工场地平整旳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及计算规则案例:道路工程需要进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道路的总长度为1000米,宽度为10米。
根据设计要求,道路需要进行挖方和填方。
挖方的设计要求是道路中心线上挖掘3米宽、0.5米深的挖方槽,两侧挖方坡度为1:1、填方的设计要求是挖方坡度为1:1的基础上,再填方1米平均高度。
已知挖方地层的容重为1.6t/m³,填方地层的容重为1.8t/m³。
根据以上要求,进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1.挖方的计算:挖方槽的横截面积可以通过挖方槽的宽度和深度计算得出,即3m*0.5m=1.5m²。
挖方槽每米道路长度的体积可以通过横截面积乘以道路宽度得出,即1.5m²*10m=15m³。
挖方坡度为1:1,即坡度高度与坡度长度之比为1:1、因此,挖方坡的高度为坡度长度的一半,即3m/2=1.5m。
挖方坡每米道路长度的体积可以通过挖方坡的高度和道路宽度计算得出,即1.5m*10m=15m³。
2.填方的计算:填方槽的横截面积与挖方槽相同,即1.5m²。
填方槽每米道路长度的体积可以通过横截面积乘以道路宽度得出,即1.5m²*10m=15m³。
填方高度为1米,因此填方坡每米道路长度的体积为1m*10m=10m³。
计算规则:1.挖方的计算规则:-挖方槽的横截面积为挖方槽的宽度乘以深度。
-每米道路长度的挖方总体积等于挖方槽横截面积乘以道路宽度,再加上挖方坡的体积。
-挖方坡的高度为坡度长度的一半,每米道路长度的挖方坡的体积等于挖方坡的高度乘以道路宽度。
2.填方的计算规则:-填方槽的横截面积与挖方槽相同。
-每米道路长度的填方总体积等于填方槽横截面积乘以道路宽度,再加上填方坡的体积。
-填方的高度为填方坡的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道路中的其他结构和因素,如边坡的倾斜角度、不同地层的容重等。
路基土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咱就说有这么一条路要修,这路基土方量得先算清楚喽,不然材料多了浪费,少了又不够用,那可就麻烦大了。
就好比有一段路,它是个梯形的路基横断面。
这个梯形呢,上底宽是5米,下底宽是8米,高(也就是路基的高度啦)是1.5米,然后这段路的长度是100米。
那咱计算这个梯形横断面的面积就用梯形面积公式:(上底 + 下底)×高÷2。
也就是(5 + 8)×1.5÷2 = 9.75平方米。
这算出横断面面积了,那整个路基的土方量就是横断面面积乘以路的长度。
所以土方量就是9.75×100 = 975立方米。
再给你说个稍微复杂点的情况哈。
比如说这路基不是规则的梯形,它中间还有个槽呢,就像在梯形中间挖了一块长方形出去。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米,宽是1米。
那咱得先算出这个带槽的横断面面积。
还是先算出原来梯形的面积是9.75平方米,然后再算出中间长方形槽的面积,长乘以宽,3×1 = 3平方米。
那这个带槽的横断面面积就是梯形面积减去长方形面积,9.75 3 = 6.75平方米。
最后算土方量就是这个带槽的横断面面积乘以路长,6.75×100 = 675立方米。
还有一种情况也挺常见的。
这路基不是直直的,它有个坡度呢。
比如说这路基一侧的坡度是1:1.5(这就是说高度每增加1米,水平方向就向外延伸1.5米)。
假设路基的中心高度还是1.5米,顶宽是6米。
那咱先得算出底宽。
从中心往一侧算,因为坡度是1:1.5,高度1.5米,那水平方向就延伸1.5×1.5 = 2.25米。
两侧都有坡度,所以底宽就是6 + 2×2.25 = 10.5米。
然后再用梯形面积公式算横断面面积,(6 + 10.5)×1.5÷2 = 12.375平方米。
土方量就是12.375×100 = 1237.5立方米。
你看,计算路基土方量就是这么个事儿,只要把横断面的形状搞清楚,再根据相应的公式算面积,最后乘以路长就成啦。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及算例姓名:***班级:装备0802学号:************摘要:土方量的计算在工程测量中经常遇见,如道路设计,土地平整,矿场开采等,都需要精确地计算出其土方量。
土方量计算是这些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但它的精度如何,误差有大却很难直接检核出来。
本文列述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和一些算例。
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
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
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比较经常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关键字:土方量的计算方格网法断面法 DTM法目录第一章土方外业测量方法及精度比较 (4)1.1 水准仪法 (4)1.2 经纬仪法 (4)1.3 全站仪法 (5)第二章土方量计算方法 (6)2.1 断面法 (6)2.2 方格网法 (6)2.3 DTM法(不规则三角网法) (10)第三章土方量计算算例及方法比较 (14)3.1 实例计算 (14)3.2 比较分析 (17)第四章全文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 土方外业测量方法及精度比较在土地平整中通常需要确定地面高程、施工范围和计算土方量等,以便控制施工进度。
土地平整测量外业常采用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测量仪器,内业计算有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DTM 法等方法。
采用不同的测量计算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可见选择合适的测量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平整结果,提高精度和速度,甚至可以减少纠纷。
土方量的误差主要是在外业中产生,即主要是由高程测量中误差m h 和面积测量中误差m s 造成。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4个方格顶点高程测量精度是相同的,则平均高程测量中误差m h 按如下计算:2m nm m hhh ==(1-1) 此外方格面积测量的中误差(m S )主要是由距离误差(m D )造成,因此按如下公式计算:D D m 2m g ⨯= (1-2)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土方量的中误差(m v )按如下公式计算: 2h 22222h 22S 2m m h 1621m S m h m S D D V +±=+±=)()( (1-3)1.1水准仪法用5m 塔尺将现场划分成若干个边长是五米的正方形方格,用水准仪测量每个方格定点的高程,按照40m 的设计高程用方格法计算土方量。
1.2 土方工程量计算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
但是各种土方工程的外形有时很复杂,而且不规则。
一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为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1.2.1 基坑和基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1.基坑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2)。
即:)4(6201A A A HV ++=(1-9) 式中 H —基坑深度(m ); 1A 、2A —基坑上、下的底面积(m 2)0A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 2)图1-2 基坑土方量计算 2.基槽基槽和路堤管沟的土方量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后,再用同样方法计算(图1-3)。
即:)4(6201A A A L V ii ++=(1-10) 式中 i V —第i 段的土方量(m 3);i L —第i 段的长度(m )。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总V :∑=i V V 总图 1-3 基槽土方量计算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是将现场平整成施工所要求的设计平面。
场地平整前,首先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确定土方平衡调配方案,并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期限,土的性质及现有机械设备条件,选择土方机械,拟订施工方案。
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满足建筑规划和生产工艺及运输的要求; ②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③场地内的挖、填土方量力求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少; ④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场地的设计标高一般应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如果设计文件对场地设计标高无明确规定和特殊要求,可参照下述步骤和方法确定: (1)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即场地内挖方总量等于填方总量。
如图1-4所示,将场地地形图划分为边长 a=10~20m 的若干个方格。
每个方格的角点标高,在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当地形起伏较大(用插入法有较大误差)或无地形图时,则可在现场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测量的方法求得。
按照挖、填平衡原则,场地设计标高可按下式计算:(a ) (b ) 图1-4 场地设计标高计算简图 (a )地形图上划分方格;(b )设计标高示意图1-等高线;2-自然地面;3-设计标高平面;4-自然地面与设计标高平面的交线(零线))4(22211211220H H H H a Na H +++=∑ (1-11)根据式(1-11)可以推得:NH H H HH 4)(222112110∑+++=(1-12a )由图1-4可见,11H 是一个方格的角点标高;12H 、21H 是相邻两个方格公共角点标高;22H 则是相邻的四个方格的公共角点标高。
如果将所有方格的四个角点标高相加,则类似11H 这样的角点标高只加一次,类似12H 的角点标高加两次,类似22H 的角点标高要加四次。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NH H H HH 443243210∑∑∑∑+++=(1-12b )式中 1H —一个方格独有的角点标高;2H —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3H —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4H —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照式(1-12a )或(1-12b )计算的设计标高0H 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值,实际上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调整:1)土的可松性影响。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如果按挖填平衡计算得到的场地设计标高进行挖填施工,回填土多少会有富裕,特别是当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较大时,回填土更不容忽视,所以必要时可相应的提高设计标高。
2)借土和弃土的影响。
经过经济比较后将部分挖方就近弃于场外,部分填方就近从场外取土,从而引起挖填土方量的变化,需相应调整设计标高。
3)考虑泄水坡度对角点设计标高的影响。
按上述计算及调整后的场地设计标高进行场地平整时,则整个场地将处于同一水平面,但实际上由于排水的要求,场地表面均应有一定的泄水坡度。
因此,应根据场地泄水坡度的要求(单向泄水或双向泄水),计算出场地内各方格角点实际施工时所采用的设计标高。
①单向泄水时,场地各点设计标高的计算场地采用单向泄水时,以计算出的设计标高0H 作为场地中心线(与排水方向垂直的中心线)的标高(图1-5),场地内任意一点的设计标高为:li H H n ±=0 (1-13)式中 n H —场地内任一点的设计标高;l —该点至场地中心线的距离;i —场地泄水坡度(不小于2‰)。
例如:图1-5中52H 点的设计标高为:ai H li H H 5.10052-=-=图1-5 单向泄水坡度的场地②双向泄水时,场地各点设计标高的计算场地采用双向泄水时,以0H 作为场地中心点的标高(图1-6),场地内任意一点的设计标高为:y y x x n i l i l H H ±±=0 (1-14)式中 x l 、y l —该点对场地中心线y y -、x x -的距离;x i 、y i —x x -、y y -方向的泄水坡度。
例如:图1-6中场地内42H 点的设计标高为:y x ai ai H H 5.05.1-042-=图1-6 双向泄水坡度的场地2.场地土方量的计算场地挖填土方量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两种。
横截面法是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成若干横截面后,用横截面计算公式逐段计算,最后将逐段计算结果汇总。
横截面法计算精度较低,可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区;对于地形较平坦地区,一般采用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的计算原理是根据方格网中各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和实际采用的设计标高,算出相应的角点挖填高度(施工高度),然后计算每一个方格的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
这样便可求得整个场地的挖、填土方总量。
其计算步骤如下: (1)划分方格网并计算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使方格网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的边长一般采用10~40m ,将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角点的左下角和右下角。
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H H h n n -= (1-15)式中 n h —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
以“+”为填,“-”为挖;n H —角点的设计标高(若无泄水坡度时,即为场地的设计标高);H —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2) 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者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网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就得到零线,它是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1-7):a h h h x •+=2111;a h h h x •+=2122 (1-16)式中 1x 、2x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1h 、2h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 ),均用绝对值; a —方格网的边长(m )。
图1-7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省略计算,常常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如图1-8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此法非常方便,同时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错。
图1-8 零点位置图解法(3)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1-4所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网内的挖方或者填方量。
表1-4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1h、2h、3h、4h、—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度(m ),用绝对值代入;∑h —填方或挖方施工高度的总和(m ),用绝对值代入;V —挖方或填方体积(m 3)。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度而得出的。
(4)边坡土方量计算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为两种近似几何形体计算,一种为三角棱锥体,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其计算公式如下:1)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图1-9中的①)计算公式如下:11131l A V =(1-17) 式中 1l —边坡①的长度;1A —边坡①的端面积,即:22)(22221mh mh h A == (1-18)2h —角点的挖土高度 m —边坡的坡度系数,边坡的高度边坡的宽度=m 。
2)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图1-9中的④)计算公式如下:42142l A A V +=当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则:)4(620144A A A l V ++=(1-19) 式中 4l —边坡④的长度;1A 、2A 、0A —边坡④两端及中部的横断面面积,算法同上。
图1-9 场地边坡平面图(5)计算土方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的所有方格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后即得场地平整挖(填)方的工程量。
3.工程案例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m a 20=),如图1-10所示。
土质为粉质黏土,场地设计泄水坡度:=x i 3‰,=y i 2‰。
建筑设计、生产工艺和最高水位等方面均无特殊要求。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如果有余土,用以加宽边坡),并计算填、挖土方量(不考虑边坡土方量)。
图1-10 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 解:(1)计算各方格角点的地面标高 各方格角点的地面标高,可根据地形图上所标等高线,假定两等高线之间的地面坡度按直线变化,用插入法求得。
如求角点4的地面标高(4H ),由图1-11有:l x h x :5.0:=则 x lh x 5.0=x h h +=00.444图1-11 插入法计算简图为了避免繁琐的计算,通常采用图解法(图1-12)。
用一张透明纸,上面画6根等距离的平行线。
把该透明纸放到标有方格网的地形图上,将6根平行线的最外边两根分别对准A 点和B 点,这时6根等距离的平行线将A 、B 之间0.5m 高差分成5等份,于是便可直接读得角点4的地面标高约为44.34m 。
其余各角点标高均可以用图解法求出。
本例各方格角点标高如图1-13所示中地面标高各值。
图 1-12 插入法的图解法图1-13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2)计算场地设计标高0H∑=+++=79.17458.4217.4480.4424.431H∑=+++++++⨯=72.698)94.4290.4223.4367.4367.4434.4494.4367.43(222H ∑=033H∑=++⨯=12.525)17.4476.4335.43(444H由式(1-12)71.438412.52572.69879.174443243210=⨯++=+++=∑∑∑∑NH H H HH(3)计算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角点8为0H (图1-13),由已知泄水坡度,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按式(1-14)计算:34001⨯-=H H ‰220⨯+‰63.4304.012.071.43=+-=32012⨯+=H H ‰69.4306.063.43=+=34006⨯-=H H ‰59.4312.071.43=-=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算法同上,其值见图1-13中角点设计标高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