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8
钢轨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1.钢轨接头受到较大的破坏力这是由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接头破坏了钢轨的整体性,使列车通过时产生较其他部分更大的挠度。
这种情况犹如线路上出现一段很短的轨道不平顺,引起较大的冲击力。
2.线路养护不良作用于接头上的较大破坏力,导致线路病害的发生,增加养护维修工作的困难。
养护维修不当或质量不好,更增加冲击动力对接头的破坏作用。
由此造成接头破坏力增加和接头病害扩大的恶性循环。
因此,接头养护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接头,减少冲击动力,防止接头破坏。
而引起接头冲击动力的过程主要有3个因素:轨缝、台阶和折角,如图5一18所示。
因此,车轮通过接头时所产生的冲击动力过程,与车轮通过一段很短的轨道不平顺所引起的冲击力过程是一致的。
由于接头破坏了钢轨的整体性,我们可以把接头看成是线路上先天性的不平顺。
这种不平顺是潜在的,只是在车轮通过时才出现,车轮通过以后便不存在了。
即使是良好的接头,这种不平顺也是存在的。
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方法1.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饱满并加以夯实,及时更换接头处的失效轨枕,接头处相邻的两根轨枕应同时更换,以保持支承条件一致。
2.及时清筛接头范围内的道床(接头5空),更换接头处的道碴,以免造成板结,失去弹性,或引起翻浆冒泥,造成显著的不平顺。
3.使用钢轨打磨机对鞍形接头进行打磨,是消灭接头不平顺的有效办法。
使用碗形砂轮研磨时,先研磨中部到要求深度,再向两端侧研磨,最后整修圆弧。
使用平形砂轮研磨时,可从一侧向另一侧来回进行研磨。
研磨后轨面高度相当于小腰部位的钢轨高度。
用1 m直尺检查,要求达到平整、均匀。
4.及时消灭轨头高低、左右错牙,轨面及轨距线内侧错牙不得超过1 mm,可采用液压直轨器矫直接头小硬弯,上紧接头螺栓,达到规定扭力矩,保持接头坚固。
5.用上弯夹板整治低接头。
上弯夹板的上弯量以2~4 mm 为宜。
当换上上弯夹板后,接头处2~6根轨枕范围内轨面抬高,容易出现空吊板及螺栓松动,因此应加强捣固,拧紧螺栓。
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及整治方法摘要:钢轨接头是轨道线路设备薄弱之一,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接头病害是影响设备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需要结合接头病害情况进行成因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症下药的开展综合整治,从源头上去控制钢轨接头的病害发生,提升轨道接头的质量,增强轨道设备总体稳定性。
本文对导致钢轨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整理了对应的综合整治方法,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钢轨接头;病害成因;整治方法;引言:钢轨的接头经过长期的使用后,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因此,除了开展必要的维修和保养,还要分析病害的成因,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减少病害的出现,综合治理病害。
钢轨接头处的质量不良会严重影响到轨道线路的综合水平,同时,还会对列车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重视对钢轨接头的养护工作,减少病害的产生,及时纠正不恰当的养护维修方法。
一、造成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一)接头轨面破损、裂纹产生的原因钢轨不均匀磨耗、轨端掉块、压溃、擦伤、螺孔裂纹、夹板弯曲或裂纹等病害是由于钢轨接头处轮轨冲击力大,致使连接零件功能降低甚至失效引起线路爬行,接头出现了大轨缝。
正是因为钢轨接头处轨缝的存在,导致其受到冲击荷载的作用大于钢轨的其他部位,从而产生接头病害。
普通钢轨接头承受的冲击荷载是其他部位的的1.5倍左右,而轨缝增大4mm,钢轨接头承受的冲击荷载则增大到其他部位的三倍左右。
由于钢轨接头冲击荷载的增加,加大了接头轨面破损、夹板弯曲折断或混凝土轨枕损坏破裂等病害的形成机率,另外列车不均匀制动时,车轮在轨面上产生有害滑动,轨面会出现擦伤等现象,这些病害的出现,又增加了接头处线路的不平顺性从而使机车车辆对接头的冲击力再次增大,线路变形加剧,并导致接头病害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增加了维修养护工作的工作量。
1.道床翻浆、厚度、碴肩宽度不足等病害由于接头病害的产生,未及时得到处置,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动力,轨缝愈大,台阶愈大,轮轨之间的冲击力愈大,从而引发道床脏污翻浆冒泥、道床板结坍塌,导致碴肩宽度不足,道床失去弹性和排水功能、轨枕间距不正、歪斜等病害,这些病害如果处理不及时,列车在通过接头,特别是曲线接头时产生的离心力增大而形成接头支嘴,破坏线路方向,引起轨距递变率超标造成轨道不平顺、几何尺寸超限、轨枕空吊、折断,改变了车轮的运行轨迹增加了车轮对轨道的冲击力和破坏,使线路状况恶化。
线路钢轨低接头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本人从事铁路工作了15年,从一名对铁路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养路工,副工长,工长,点检员,在实践当中得出很多经验。
关于接头病害的成因及整治办法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作业区全线71公里,由于养护不及时,在运行两年后接头病害逐渐暴露出来。
钢轨接头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
接头虽然能保证轨道的几何形位不受破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线路的连续性。
接头常见病害的种类主要有:鞍形磨耗、低接头、接头掉块、夹板弯曲、轨枕破损、翻浆冒泥、暗坑、错牙、支嘴等。
但就其整治的难易程度而言,整治低接头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接头病害。
对于低接头的整治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养护维修办法,全面的进行分析、整治,这里我建议建立“立体”养护维修模式。
一、低接头成因分析1.与接头结构有关钢轨接头在结构上的不平顺,指的是接头轨缝;车轮压在钢轨的输出端时,邻接钢轨的接受端有抬高趋势,形成台阶;荷载下钢轨接头处的扰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
当折角,轨缝,台阶三要因素同时出现,都将产生轮轨冲击,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动力。
使轨面在动态情况下呈波浪形不平顺。
2.基床翻浆冒泥所谓路基基床:是指路基上部受到列车动力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一层,其确切的厚度,随路基的构造,运输条件和水文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是指从路基面向下1~3m左右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以路基面下0.5m内受动力的影响较为剧烈,再往下,应力衰减较快。
一般从路基面下1.0m处,其动应力约为路基面的三分之一。
《规范》中把路基面向下1.2m范围内作为基床考虑。
基床翻浆冒泥通常表现为:⑴基床翻浆⑵路基面翻浆冒泥,是翻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的产生,软塑了路基面,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路基的承载能力,加速了接头轨面的不平顺,从而导致接头病害特别是低接头的产生。
接头处的基础,一般线路基础指的是路基。
由于基床土质不良,排水不畅及接头处的路基,承受着来至大于非接头处几倍以上的列车冲击力。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也有了极为明显的提升。
在当下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中,我国的经济需要进行持续的发展,才能避免发展落后。
所以我国各行各业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继续发展,紧跟时代的潮流。
同时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是当下行业重中之重的代表之一。
针对当下社会环境下,本文从铁路线路中,常见的病害开始分析,同时为后期的线路维修以及养护工作提供较为详细的方案与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当下的铁路线路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养护维修引言: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输的主要途径,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列车荷载、风雨、霜冻都会对铁路线路产生影响,造成路基和路面的变形,枕木和接头的磨损,轨道几何形状的变化等。
同时,铁路线上的各种设备的技术状况,也可能会出现问题,为了确保列车安全、定期、快速和不间断地运行,定期维护和修理线路是必不可少的,保持线路质量和设备完整性之间的平衡,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养护和维修是安全生产和铁路运输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一、铁路线路常见病害的原因(一)曲线钢轨病害原因首先,高负荷会导致轨道磨损和偏载。
高速列车负荷较高,列车长距离的碾压过程中轨道受力不均,不仅会严重导致轨道的磨损,还使轨道上表面与列车接触部分的偏移,增加了列车运行的安全隐患。
其次,维护工作不足而造成钢轨的严重磨损。
首先,在曲线不圆,正矢量超过极限的情况下,如果列车运行过程控制不好,会造成车架移动,加速钢轨的磨损。
其次,钢轨距离超过了规定距离,接触就不充分增加钢轨的磨损。
第三,如果铁路设备本身不符合标准质量要求,就会影响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1]。
(二)钢轨接头病害原因首先,对钢轨接头的维护不当。
当列车的车轮经过钢轨接头时,会导致接头弯曲,造成车轮滞空,车轮与钢轨之间如果反复发生碰撞,钢轨就会松动,增加它们之间的冲击力,损害程度也会更大。
其次,在车轮的冲击力作用下,钢轨顶部会发生轻微的变形,通常会出现塑性变形,导致钢轨分叉的现象。
钢轨接头病害分析及整治摘要:钢轨接头是普速线路养护中最薄弱环节,钢轨接头病害是多样的且互相关联的,针对各种接头病害,认真彻底的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维修养护方法,提高线路寿命,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关键词钢轨接头病害分析病害整治在铁路线路的运营中,工务线路设备确保铁路运输畅通起着关键作用。
在工务设备中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维护中的三大薄弱点之一,巩固和强化接头养护工作成了工务的重点。
钢轨接头病害的产生,最核心的因素关键是接头的不连续性和不平顺性,这就造成机车车辆轮对通过时,产生上下的振动轮轨之间形成较大的动力作用,促使接头病害产生发展。
钢轨接头状态不良易导致线路产生非弹性变形,降低线路稳定性。
现结合管内七滦线的钢轨接头养护工作,对钢轨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做好钢轨接头养护工作。
1 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分析1.1钢轨接头的主要病害对我班组管内七滦线钢轨接头现场分析情况来看,接头的病害主要有:接头暗吊、暗坑、低接头、道床板结、翻浆冒泥、钢轨破损等。
1.2钢轨接头病害分析钢轨接头病害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导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总结归纳有以下几点:1.2.1 接头空吊、暗坑(1)接头钢轨低接头,剥落掉块、造成增加列车通过时的冲击力,形成空吊或暗坑。
(2)在天窗作业时,起道捣固时画撬过短,捣固不标准,捣固不够宽,捣固不良等造成空吊板。
(3)在进行起道捣固前,为对扣件螺栓复紧,木枕道钉浮离,造成空吊。
(4)路基松软下沉。
(5)起道时为做好顺坡。
(6)焊头不平顺,列车产生冲击力导致空吊。
(7)换枕作业后捣固完成不良未串实石碴。
1.2.2 钢轨低接头(1)接头在出现压溃、剥落掉块等钢轨病害后,在列车通过时就会增加冲击力,形成砸接头钢轨,钢轨压溃、剥落掉块会更加严重,两者相互影响,加剧低接头病害。
(2)接头起道捣固时,捣固不密实或捣固后未及时回填石碴,导致有空吊板或暗坑,列车碾压产生低接头。
(3)接头轨枕劈裂失效,承压作用降低。
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分析和整治措施摘要:钢轨接头夹板的强度、刚度的不足会造成钢轨接头结构薄弱,而接头养护维修工作中,接头螺栓扭拒不足、接头轨枕扣件不密靠等因素,加大了轨道结构的不连续性。
钢轨接头结构上的不平顺主要是接头轨缝,轨缝愈大,台阶愈大,折角愈大,轮轨间的冲击愈大。
轨面在接头区的不均匀磨耗是轨面不平顺的另一种形式。
钢轨接头在结构上的不连续和轨面不平顺是接头病害的成因。
加强轨缝和接头部位零部件的养护,保持合理的轨缝值、定期检查螺检扭矩和扣件,进行起道捣固作业,整治道床板结和翻浆,轨面打磨和焊补整修、改善轨下垫层弹性等综合整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接头病害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钢轨接头病害;轨道结构;轨面;不平顺;工务维修;养护Abstract: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rail joint splints deficiency can cause rail joint structure is weak, and the joint in 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work, joint bolt twisting rejected insufficiency, the fastener is not close by factors such as joint sleeper, increases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track structure. Rail joint structure on the rail irregularity mainly joint seam, the greater the rail gap, the greater the steps, the greater the Angle, the greater the impact between wheel/rail. Rail surface uneven abrasion in the joint area is another form of rail surface irregularities. Rail joint on the structure of discontinuous and rail surface irregularities are the cause of joint disease. Strengthen rail gap and joint parts parts maintenance and keep the reasonable rail gap value, regularly check the screw torque and fasteners, way tamping operations, regulation harden and ballast pumping, rail surface grinding and weld repai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such as rail pad under elastic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joint disease.Keypoint:Rail joint diseases; Track structure; Rail surface; Not smooth; Public works maintenance; maintenance钢轨接头是轨道的薄弱环节,是工务部门日常维修的重点,接头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占到轨道维修工作量的60%~70% 。
钢轨接头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低接头是线路常见病害,也是养护工作重点。
列车通过接头时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振动频率比其他部位要大2~3倍,再加上钢轨接头本身结构薄弱,使轨道破坏比其他部位要快。
另外接头下钢筋混凝土轨枕的失效率比其他部位要大3~5倍,加快了接头处道床的变形,从而出现了钢轨低接头,直接影响线路质量,给安全行车带来很大危害。
因此,整治钢轨低接头是养路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困扰线路质量不能有明显提高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必须提前预防和整治。
1 造成钢轨低接头的原因造成钢轨低接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低接头会造成轨面不平顺,车轮通过轨面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危及着行车安全。
通过对集通段接头养护工作的实践总结来看,造成钢轨低接头大致有8个方面原因:1.1 钢轨接头错牙:钢轨接头处高低错牙,主要是接头两端捣固强度不均匀或接头两轨枕(特别是木枕)的材质不一造成的,其次还存在着钢轨本身缺陷,如钢轨高度误差,材质软硬差别等原因也会形成接头轨面不平顺,久而久之使钢轨两端垂直磨耗不均匀。
1.2接头轨枕失效,抗压能力减弱,接头两端轨枕失效,大大降低了轨道抗压能力。
1.3夹板有上下弯,过车时接头上下摆动,由于接头养护不当,造成夹板弯曲,随着过车次数的增加,夹板弯曲程度增大。
1.4轨缝过大,轨面高低不平,轨缝过大增加了车轮对接头撞击力,容易损伤钢轨及连接零件,久而久之形成低接头。
1.5接头出现钢轨破损,压溃和马鞍形病害增大了列车冲击。
1.6 由于列车的不断冲击,会引起螺栓松弛、接头松动。
其结果使接头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受力,个别零件可能因负荷过重而损坏。
同时会增加夹板和轨端的磨耗,形成接头不平顺,使低接头加剧。
1.7接头范围内道床脏污,影响正常排水,引起翻浆冒泥、道床板结、失掉应有的弹性,不能保证捣固质量,水平、高低变化快。
1.8接头捣固不实,有空吊板。
捣固时里外口作业人员捣固力量不一,造成接头软硬形成空吊或未按规定排镐、捣镐镐数不够,造成捣固不实。
1钢轨1.1钢轨概述钢轨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发展铁路运输的基础。
在线路上钢轨直接承受机车车辆的重量,并将这此重量及其冲击力传给道床;引导车轮沿着规定的方向运行。
作为轨道的重要组成部件钢轨性能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2 钢轨的类型及长度(1)钢轨的类型按照钢轨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可以分为:75kg/m钢轨、60kg/m钢轨、50kg/m 钢轨、43kg/m钢轨。
按照钢轨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碳素钢轨、低合金钢轨、合金钢轨。
按照钢轨的性能可以分为:普通钢轨、耐磨钢轨、高耐磨钢轨。
(2)钢轨的长度我国标准钢轨长度为12.5m及25m两种,对于75kg/m钢轨只有25m长一种。
还有用于曲线内股的缩短轨系列:对于12.5m标准轨系列的缩短轨有缩短量40、80、120mm三种;对于25m标准轨系列有缩短量40、80、160mm三种。
1.3 钢轨的性能钢轨的使用条件要求钢轨必须具有耐磨、耐压、抗疲劳、抗断裂以及良好的可焊性。
为了使钢轨得到不断的发展,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性能作为指标,以短期推测长期,是完全有必要的。
(钢轨的基本性能如表1.1所示)钢轨的性能强度与塑性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其他强度指标塑性——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肖氏硬度——韧性冲击韧性——断裂韧性——疲劳性能————耐磨性能————焊接性能————表1.1 钢轨的性能2 钢轨接头病害及其整治2.1钢轨接头病害钢轨接头指轨道上钢轨与钢轨之间用夹板和螺栓连接。
接头处轮轨动力作用大,相应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大。
因此,钢轨接头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之一。
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轨道接头存在轨道结构上的不连续和轨面的不平顺,这就导致轮轨之间产生较大的附加动力的作用。
由于较大的附加动力作用又促使不连续性和不平顺性的发展和附加动力的增加,同时也就是促进了接头病害的发展。
2.1.1钢轨接头的分类按钢轨性能分类:普通接头和特种钢轨接头。
铁路钢轨接头常见病害及整治摘要:铁路线路的钢轨接头是线路在铺设过程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其中,用混凝土枕铺设的线路更容易出现接头病害问题。
因为用混凝土枕为原料铺设出来的铁路,当列车碾压经过钢轨接头时,会由于车轮冲击力过大、混凝土枕弹性不足而导致混凝土枕被压碎失效,从而导致钢轨接头不平顺或出现病害。
在所使用的钢轨材质以及路基状况相同的情况之下,用混凝土枕所铺设而成的线路接头比木枕式的线路接头变化更快,由此而产生的接头病害也越明显,病害积累的速度也更快。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病害接头,病害积累产生的影响就越大,时间长久后就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行,就会导致整个铁路的运营安全受到影响。
关键词:钢轨接头;病害;原因;措施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速度加快,铁路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人们出行对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舒适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宗货物的运输对列车的载重和运输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无论是运行速度、运输效率,还是列车载重,铁路自身都有一定的极限。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列车运行数量的不断增加,都给铁路线路质量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
尤其是在钢轨接头的病害之处,本身就很脆弱,就会由于其轨道的不平顺而导致列车在运行时候的不平稳,给旅客带来一定的不舒适的感觉,并由此而产生一定的出行安全问题。
因此,加强对铁路线路的维护以及病害的预防整治,不断提高铁路线路的承受能力,改善铁路线路的运行质量,是我们当前必须要严肃对待的问题,也是为保障铁路运行安全而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钢铁接头病害类型铁路钢轨接头病害主要是由于钢轨接头这一薄弱结构发生了病害而引起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由于接触面不平整而造成的坍塌或者歪斜,以及联结零件的松动。
钢铁接头的病害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按照接触面的状态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低扣接头、磨损不均匀的接头类型、错牙接头、大轨缝接头类型等等。
短轨线路低塌接头病害的综合整治策略分析前言钢轨接头是线路的薄弱环节,混凝土轨枕线路更为严重。
机车车辆的轮对通过接头时,因其不平顺而产生剧烈振动,加速线路状态的变化,以致形成接头病害。
接头病害产生之后,又进一步加剧机车车辆轮对对线路的破坏作用,互为因果,使病害发展变化加速。
在钢轨、道床和路基状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轨枕线路接头比木枕线路接头变化快,各类接头病害产生周期短,发展迅速。
如不從根本上整治病害,接头就很难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影响铁路运营。
1.低塌接头病害低塌接头主要是指不稳定的接头,其主要是表现在轨面的渍塌,由于钢轨变形、低头、夹板弯曲,形成接头死坑,这种接头的病害已相当严重,属于设备病害的顽症。
这种病害主要出现在捣固不良地段,尤其是在曲线下股。
钢轨接头病害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轨道接头存在结构上的不平顺,这就导致轮轨之间产生较大的附加动力作用。
过大的附加动力作用又促使不平顺的发展和附加动力的增长,同时也就促进了接头病害的发展,可见,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
由于养护不当也会促使接头病害的产生。
2.低塌接头病害的形成原因2.1结构不平顺钢轨接头在结构上的不平顺,指的是接头轨缝:车轮在钢轨的输出端时,邻接钢轨的接受端有抬高的趋势,形成台阶;荷载下钢轨接头的挠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
当折角,轨缝,台阶三个因素同时出现,都将产生轮轨冲击,从而增大接头处得附加阻力。
2.2附加不平顺这是在运营过程中形成的以下情况都能形成:结构薄弱、轨面不均匀磨耗、弹性不足。
2.3动态不平顺动态不平顺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轨道弹性不均匀和荷载波动,轮轨接触点轨迹呈波浪形不平顺;另一种是线路存在暗坑吊板和道床不均匀弹性下沉。
线路的动态不平顺加剧了列车在运行中的冲击和振动。
有时使用厚度不等、弹性不均匀的轨下垫板以及线路养护质量不良,都加剧了轨道动态不平顺。
2.4铁路线路大,运行中容易造成低塌接头病害我国的铁路线路大,而长长的钢轨是由短轨连接起来的,所以接头就使得钢轨的连续性受到影响,并且列车的负重较大,虽然可以保证轨道的几何行位不受破坏,但是接头部分会受到冲击,根据实测的资料显示,在接头处车身晃动可能会产生四五倍的荷载,这样就会使得接头的变化加快,从而出现病害。
钢轨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
1.钢轨接头受到较大的破坏力
这是由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接头破坏了钢轨的整体性,使列车通过时产生较其他部分更大的挠度。
这种情况犹如线路上出现一段很短的轨道不平顺,引起较大的冲击力。
2.线路养护不良
作用于接头上的较大破坏力,导致线路病害的发生,增加养护维修工作的困难。
养护维修不当或质量不好,更增加冲击动力对接头的破坏作用。
由此造成接头破坏力增加和接头病害扩大的恶性循环。
因此,接头养护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接头,减少冲击动力,防止接头破坏。
而引起接头冲击动力的过程主要有3个因素:轨缝、台阶和折角,如图5一18所示。
因此,车轮通过接头时所产生的冲击动力过程,与车轮通过一段很短的轨道不平顺所引起的冲击力过程是一致的。
由于接头破坏了钢轨的整体性,我们可以把接头看成是线路上先天性的不平顺。
这种不平顺是潜在的,只是在车轮通过时才出现,车轮通过以后便不存在了。
即使是良好的接头,这种不平顺也是存在的。
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方法
1.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饱满并加以夯实,及时更换接头处的失效轨枕,接头处相邻的两根轨枕应同时更换,以保持支承条件一致。
2.及时清筛接头范围内的道床(接头5空),更换接头处的道碴,以免造成板结,失去弹性,或引起翻浆冒泥,造成显著的不平顺。
3.使用钢轨打磨机对鞍形接头进行打磨,是消灭接头不平顺的有效办法。
使用碗形砂轮研磨时,先研磨中部到要求深度,再向两端侧研磨,最后整修圆弧。
使用平形砂轮研磨时,可从一侧向另一侧来回进行研磨。
研磨后轨面高度相当于小腰部位的钢轨高度。
用1 m直尺检查,要求达到平整、均匀。
4.及时消灭轨头高低、左右错牙,轨面及轨距线内侧错牙不得超过1 mm,可采用液压直轨器矫直接头小硬弯,上紧接头螺栓,达到规定扭力矩,保持接头坚固。
5.用上弯夹板整治低接头。
上弯夹板的上弯量以2~4 mm 为宜。
当换上上弯夹板后,接头处2~6根轨枕范围内轨面抬高,容易出现空吊板及螺栓松动,因此应加强捣固,拧紧螺栓。
6.及时调整轨缝。
大轨缝是造成接头病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轨缝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7.枕底下垫胶垫整治低接头。
利用特制的枕底大胶垫整治低接头,效果显著。
翻浆冒泥接头先要进行清筛,枕底稳定后方可垫入。
特制大胶垫垫入一年后必须撤出,重新捣固好。
8.拧紧轨枕扣件,更换失效轨底大胶垫。
整修木枕轨底坡,使之保持1:40的轨底坡。
9.根据支嘴程度,适当增加外股道床宽度,并分层次夯拍,增加道床阻力。
调换支嘴处里外口夹板,利用夹板的反弯控制接头支嘴。
同时拨道作业中,对支嘴接头只能压,不能挑。
如必须上挑时,要用拨动小腰带动接头的方法,不要直接拨动接头,防止支嘴扩大。
钢轨接头病害的类型
1.淬火钢轨端部的鞍形磨耗
磨耗深度一般为2.5~6 mm,长度一般为200~380 mm,在铺设混凝土轨枕的地段比较明显,发展也较快。
2.低接头(或打塌)
这种病害一般均发生在捣固不良地段,尤以曲线下股比较多见。
3.钢轨破损
主要是淬火区钢轨顶面剥落、掉块和螺栓孔裂纹。
这类病害多数发生在淬火层分界处和轨端,以曲线上多见。
4.夹板弯曲或断裂
主要是顶部中央出现细小裂纹,以后逐渐扩大。
5.混凝土轨枕破裂
主要发生在轨下断面。
6.道床结硬、溜坍,翻浆冒泥
前者主要发生在铺设混凝土轨枕并有鞍型磨耗的地段。
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分析和整治措施
钢轨接头是钢轨的薄弱环节,是工务部门日常维修的重点,接头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占到轨道维修工作量的60%~70%。
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轨道接头存在轨道结构上的不连续和轨面的不平顺,这就导致轮轨之间产生较大的附加动力的作用。
过大的附加动力作用又促使不连续性和不平顺性的发展和附加动力的增加,同时也就是促进了接头病害的发展。
另外养护方法不当也会促使接头病害产生和发展。
轨道结构的不连续性是钢轨接头的轨缝与钢轨整体相比,夹板的强度、刚度的不足所造成的钢轨接头结构上的薄弱,破坏了轨条在纵向的连续性。
钢轨接头结构上的不平顺性主要接头轨缝。
车轮压低钢轨的送轮端时,钢轨的迎轮端有抬高趋势,形成台阶。
荷载作用下钢轨接头处的扰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
轨缝、台阶、折角同时出现都将产生轮轨冲击,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动力。
轨缝愈大,台阶愈大、折角愈大,轮轨之间的冲击愈大。
轨面在接头区的不
均匀磨耗是轨面不平顺的另一种形式。
钢轨接头的养护及病害整治可以从5个方面着手(1)加强轨缝及接头零部件的养护。
包括轨缝要始终保持合理的轨缝值;定期对高强螺栓进行检查和复紧,保持接头螺栓扭矩在500N〃m以上;夹板和接头螺栓涂油,以缓减列车的冲击破坏作用;作好轨枕、扣件和加强道床的养护。
(2)合理起道捣固作业。
由于钢轨接头在列车反复冲击荷载作用下,接头处道床应力和振动加速度远远高于非接头部位,因此接头道床应有良好的捣固质量。
接头起道应将轨面抬平然后进行捣固,切忌抬高接头形成鼓包。
(3)整治接头部位的道床。
钢轨接头道床板结,不仅承载能力显著降低,而且线路刚度大为提高,减振、隔振性能降低,线路的残余变形及各种病害发展加剧。
(4)整修轨面。
轨端不均匀磨耗和掉块,擦伤是钢轨接头在运营中引起机车车辆的巨大附加冲击,使线路变形加剧,并导致病害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及时对接头轨面进行修理,打磨和焊补。
(5)改善轨下垫层弹性。
轨下弹性垫层经多年运营,橡胶垫板会逐步硬化,特别是接头部位的垫板在强大冲击力的作用下。
弹性逐步减少,应及时更换接头区4根轨枕的垫板,以恢复轨道结构的良好弹性。
接头病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整治也应采取综合整治的方式,才能有效控制接头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钢轨接头病害整治具体方法1.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饱满并加以夯实,及时更换接头处的失效轨
枕,接头处相邻的两根轨枕应同时更换,以保持支承条件一致。
2.及时清筛接头范围内的道床(接头5空),更换接头处的道碴,以免造成板结,失去弹性,或引起翻浆冒泥,造成显著的不平顺。
3.使用钢轨打磨机对鞍形接头进行打磨,是消灭接头不平顺的有效办法。
使用碗形砂轮研磨时,先研磨中部到要求深度,再向两端侧研磨,最后整修圆弧。
使用平形砂轮研磨时,可从一侧向另一侧来回进行研磨。
研磨后轨面高度相当于小腰部位的钢轨高度。
用1 m直尺检查,要求达到平整、均匀。
4.及时消灭轨头高低、左右错牙,轨面及轨距线内侧错牙不得超过1 mm,可采用液压直轨器矫直接头小硬弯,上紧接头螺栓,达到规定扭力矩,保持接头坚固。
5.用上弯夹板整治低接头。
上弯夹板的上弯量以2~4 mm 为宜。
当换上上弯夹板后,接头处2~6根轨枕范围内轨面抬高,容易出现空吊板及螺栓松动,因此应加强捣固,拧紧螺栓。
6.及时调整轨缝。
大轨缝是造成接头病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轨缝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7.枕底下垫胶垫整治低接头。
利用特制的枕底大胶垫整治低接头,效果显著。
翻浆冒泥接头先要进行清筛,枕底稳定后方可垫入。
特制大胶垫垫入一年后必须撤出,重新捣固好。
8.拧紧轨枕扣件,更换失效轨底大胶垫。
整修木枕轨底坡,使之保持1:40的轨底坡。
9.根据支嘴程度,适当增加外股道床宽度,并分层次夯拍,增加道床阻力。
调换支嘴处里外口夹板,利用夹板
的反弯控制接头支嘴。
同时拨道作业中,对支嘴接头只能压,不能挑。
如必须上挑时,要用拨动小腰带动接头的方法,不要直接拨动接头,防止支嘴扩大。
实例
我的工区是在沙害地段,对于低接头,我自己琢磨过一些办法,还有一些书上看到的,给你介绍一下我知道的!
1.低接头在不上冻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加强捣固,不要为了图省事,一味的加水平垫,那样只会让病害程度加深。
2.低接头处一般都伴有扇碴情况,所以要经常的更换新道
碴,磨圆的道碴及时更换。
3.轨枕经常捣鼓会出现底边严重掉块的情况,这时候最好即使更换新枕,不换新枕的话,枕底支撑面不足,捣固起不到
作用。
4.在冬季上冻期来临之前,应该把接头四根轨枕的大胶垫换上5mm水平胶垫,加强捣固,尽量让接头高地坐住,这样在冬季上冻以后,病害出现以后,可以通过更换大胶垫来解决
捣固难的问题。
5.低接头的钢轨也同时会存在塑性变形的额情况,这样的情况就要直轨,不管是侧弯还是下弯,一律整治,因为在沙害地段,方向不良也是造成高低不良的一种原因。
6.低接头处的夹板也会出现翘曲变形,这也是造成低接头的一种原因,所以发现这种情况,可以把夹板上下调换使用,但要注意检查夹板有无伤损,更换以后,会出现接头四根轨枕范围的高低鼓包,一定要捣固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