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南亚2012.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35
高中地理南亚知识点总结
南亚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
其位于西南亚大陆的东南部,地处印度次大陆,
由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阿富汗、马来西亚
和文莱组成。
南亚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地理区域,其多元性体现在社会经济、气候、物种丰富性和
文化各方面都最为丰富。
该地区的气候是南亚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大部分地区都有热带、
海洋性季风气候,也有少部分地区有温带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南亚的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矿产资源、自然地理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最突出的其中一个自然资源就是以印度河和阿拉伯海为起点区分不同国家的河流。
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复杂多样,既有伊斯兰国家,也有佛教国家。
其中既有贫穷
的国家,也有发展较快的国家,有的国家可源自石油出口和旅游业,也有发展迅速的制造
业和服务业。
南亚国家常有各种政治和宗教冲突,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国家为保持稳定而努力,
并将社会经济状况保持整体稳定。
南亚因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元性而遍布欧洲和世界各地,其文学、音乐、绘画、舞蹈、芭蕾、宗教对欧洲国家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古老的宗教信仰在南亚的文化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宗教的节日在该地区举行。
南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社会聚集地,也是世界主要运输枢纽,使得地理上开发得更
加广泛。
当前南亚各国积极发展政策,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社会经济,为促进企业生产活
动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界作出贡献。
南亚一、概况1、位置:80°E纵穿印度半岛、斯里兰卡西侧(科伦坡)(80°E,10°N)保克海峡、印度半岛南端(80°E,30°N)尼泊尔以西(90°E,27°N)不丹(廷布)(90°E,23°26′N)达卡(70°E,27°N)塔尔沙漠(73°E,33°N)伊斯兰堡、克什米尔以西2、范围: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3、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4、气候:1)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主要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其次也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原因,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
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6~9月为雨季(夏季降水占全年的80%左右),10月~次年5月为旱季(其中3-5月最干旱)。
与东南亚热带季风略有不同。
分布:南亚大部分地区。
2)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夏季西南季风吹不到(夏季位于印度低压的西侧,受偏北风控制),降水稀少;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特征: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主体地区是塔尔沙漠,外围包括几乎整个印度河流域。
3)高山高原气候:垂直分异。
分布:南亚的西北部、北部山区。
[注意]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喜马拉雅山雪线南坡低于北坡。
5、河流:印度河:源出西藏(狮泉河),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会合后,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6、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为白色人种。
南亚人口稠密,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高中区域地理南亚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掌握南亚的地形、气候和植被特点。
3、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
4、掌握印度的人口、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
5、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区域意识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内容1、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南亚的地形和气候。
3、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
4、印度的人口、民族、宗教和文化。
5、南亚和印度的经济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南亚和印度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学习: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南亚和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
同时,让学生了解印度的人口、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
3、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南亚和印度的经济特点,并展示讨论结果。
4、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6、作业:布置一些与南亚和印度相关的作业,如读图题、简答题等。
四、教学评价1、评价内容:了解学生对南亚和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印度的人口、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的了解情况。
同时,评价学生对南亚和印度的经济特点的探究能力和地图运用能力。
2、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练习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小测验或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3、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思路清晰,小组讨论中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良好,就可以给予较高的评价。
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差,就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指导。
一、引言随着教育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区域认知素养不仅包括对地理现象和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也包括对地理现象和环境变化的预测、决策和行动。
本篇文章以《南亚》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高二地理《南亚》教案第一篇:高二地理《南亚》教案一、南亚概述1、位置和范围经纬度位置:在5°N~35°N、热带及北温带、60°E~100°E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南到印度洋,西有阿拉伯海,东接孟加拉湾南亚的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主要为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东西高止山脉、沿海平原(2)气候: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为10月~次年5月,雨季为6月~9月。
受地形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偏高(北面山地阻挡冬季寒冷气流),雨极——乞拉朋奇(夏季风、迎风坡)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西北部印度沙漠三种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雨季(6月~9月)和旱季(10月~次年5月)⌝热带沙漠气候:南亚西北部,全年炎热干燥。
成因为:西北部降水稀少,人类破坏地表植被⌝高山气候:南亚北部(斯里兰卡岛南部和马尔代夫群岛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西北部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②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西南季风较弱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造成旱灾;西南季风较强得年份:来得早、退得晚造成水灾。
(3)水文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注入阿拉伯海,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塔尔沙漠)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下游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流入孟加拉湾[来源:]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中、印、孟,注入孟加拉湾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流量较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人口众多,三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大部分为白色人种佛教和印度教发源地印度、尼泊尔——印度教;斯里兰卡——佛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教英语为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2)经济经济较落后,都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发展较快(3)城市各国首都,印度的工业城市二、印度1、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热带及北温带(大部分在10°N-30°N)经度位置:70°E-100°E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南到印度洋,西有阿拉伯海,东接孟加拉湾2、自然地理特征(参看南亚概述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主要为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东西高止山脉、沿海平原(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为10-次年5月,雨季为6-9月(3)水文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人口第二大国: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人口问题突出——增长快(庞大的人口压力会带来什么问题?);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高中区域地理南亚知识点总结
南亚,涵盖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家,是一片充满多样文化和复杂历史的独特聚居地。
下面将总结南亚地理知识,分为气候、土地形态、自然资源和人口结构四大部分,为读者提供参考。
首先,南亚的气候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多雨季节长,冬季温度比较低,夏季温度会较高,有一定幅度的温度变化。
地处赤道附近,雨量多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雨量,极端天气灾害较少。
其次,南亚的土地形态主要有海拔变化和地貌变化,海拔变化主要体现在山脉、高原、低海拔地区三种。
山脉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高原地区主要位于孟加拉国,低海拔地区主要有阿拉伯海等,地貌变化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安达曼海平原、印度河流域三大地貌地区。
再次,南亚的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主要有印度河,德里河,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等;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主要为熟土质土壤;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铁等;也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其中许多是南亚独有的。
最后,南亚的人口结构十分复杂,主要有印度人口最多,然后是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再者为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约有4000多种不同的方言。
另外,不同民族也有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其中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等,使南亚特别的活力。
以上就是高中区域地理南亚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其气候、土地形态、自然资源和人口结构等四大部分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南亚的独
特特征,同时可以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地区——南亚。
南亚,这个位于亚洲南部的地区,不仅是人口密集的地带,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次说课中,我们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全面了解南亚。
首先,让我们从地理位置开始。
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
这些国家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以北,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地区与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相邻,是亚洲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南亚的自然环境。
南亚地形复杂多样,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印度洋岛屿,从广阔的印度次大陆平原到密集的孟加拉国三角洲,构成了南亚独特的自然景观。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中包括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此外,印度河和恒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南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气候方面,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之分。
每年夏季,南亚地区会受到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但也伴随着洪涝灾害的风险。
而在冬季,气候则相对干燥,温差也不会太大。
现在,让我们转向南亚的人文社会特点。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最多。
这里的人们信仰多元,印度教、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此和谐共存。
宗教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南亚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比如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孟加拉的民间舞蹈等。
经济方面,南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但总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软件外包的重要基地。
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则以农业和纺织业为主。
南亚各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减贫、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在教育领域,南亚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印度拥有一些世界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印度理工学院等。
南亚高中地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主题是南亚地理。
南亚,这个位于亚洲南部的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背景,成为了世界地理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让我们从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谈起。
南亚主要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
这些国家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南亚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界印度洋,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东亚与西亚、非洲的交通要道。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南亚的地形特征。
南亚地形复杂多样,从北部的高山地区到南部的平原和岛屿,几乎涵盖了所有地形类型。
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包括了珠穆朗玛峰等众多8000米以上的高峰。
中部的印度次大陆主要是平原和高原,如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
南部则是肥沃的恒河三角洲和斯里兰卡等岛屿。
南亚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
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每年的6月至9月是雨季,此时季风从印度洋吹来,带来大量降水,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但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南亚地区也经常遭受洪水和干旱的侵袭。
自然资源方面,南亚地区同样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铁矿石、铜矿和铝土矿等储量丰富。
此外,南亚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也非常可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然而,南亚地区也面临着诸多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
人口压力巨大,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此外,由于历史、宗教和种族的复杂性,地区冲突和政治不稳定也是南亚面临的挑战。
在教育方面,南亚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高教育水平,以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文盲率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孩子无法接受基础教育。
经济方面,南亚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高中区域地理南亚知识点总结
范围与位置:
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有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临海国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东临缅甸,北临中国,西北临阿富汗和伊朗。
地形特征:
主要地形类型包括山地、平原和高原。
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征:
南亚气候复杂多样,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西南季风灾害对孟加拉国影响最大。
河流与水源:
印度河源自西藏,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居民与宗教: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
农业与经济:
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南亚的农业以水稻和小麦种植为主。
南亚国家也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以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南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
化,这些特征对南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南亚的地理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012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专项复习教案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东亚和东南亚、南亚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初步把握各区地理概况,[读图识记]东亚:①20&rd;N纬线穿过: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海口)、南海、巴士海峡附近。
②23&rd;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
③40&rd;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草原(黄河几字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④0&rd;N纬线穿过:蒙古、中国、日本海、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⑤蒙古:80&rd;E-120&rd;E,0&rd;N附近。
⑥朝鲜半岛:为3&rd; N,128 &rd;E穿过。
黄海、日本海、朝鲜海峡三面围绕。
东南亚:1.中南半岛、马群岛、马半岛、马六甲海峡;2.10个国家(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3.赤道穿过;4.克拉地峡。
南亚: 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
二、预习内容(一)、东亚:1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2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地和丘陵,平原狭小,河流短促3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秦岭—准河一线(3&rd;N))、区别;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4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二)、东南亚:1范围(10°S~2°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沿海国——缅、泰、柬、越、马,老挝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半岛。
高中地理南亚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南亚知识点总结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化最复杂、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制度最为多元化的地区之一。
南亚地区有着丰富的矿藏、水利资源,也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对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十分复杂,由高山、平原、热带雨林等地形组成。
南亚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如下:1. 高山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南亚地区,是世界最高的山脉之一,山峰海拔超过8000米。
还有印度半岛西部的怒江山脉和阿拉伯海沿岸的Ghats山脉等。
2. 平原地区南亚地区有大片河流平原,如恒河-雅鲁藏布江平原、印度-孟加拉国平原和森巴河-黄河平原等。
这些平原是南亚地区的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带。
3. 热带雨林南亚地区有着壮观的热带雨林,包括斯里兰卡南部和印度半岛西海岸的西高止山脉等地区。
这些森林景色优美,也是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资源。
4. 沿海地区南亚地区的沿海地区也十分重要。
印度半岛东南部的孟加拉湾海岸是南亚地区的海运中心,也是印度的重要海港之一。
二、人文地理南亚地区的人文地理也非常丰富,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南亚地区的人文地理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多元性。
1. 孟加拉湾地区孟加拉湾地区最为显著的人文地理特征是众多的各种民族及文化的交汇。
这里不仅有印度教汉族印度人的聚居地,还有众多的穆斯林和佛教徒的聚居地。
2. 非洲南部地区非洲南部地区的重要人文地理特征是原住民,他们是南亚地区最原始的人口,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很特别。
3.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南亚地区的一个群岛国家,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
印度尼西亚的人文地理上有多种语言和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其岛屿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是南亚地区重要的中心,文化和风俗习惯也非常多样化。
这些地区传统上是以农业为主,但近年来也有一些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兴起。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南亚南亚是指位于亚洲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马尔地夫这些国家。
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
本文将为你介绍高二学生应该了解的南亚地理知识点。
1.南亚地理概况南亚地区位于亚洲的南部,临近印度洋。
该地区地形多样,包括了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塔里木盆地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位于尼泊尔和不丹的边界处,同时也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
恒河平原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农田之一。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干旱的内陆盆地。
2.南亚的气候特点南亚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到季风影响。
冬季来自北方的干冷季风吹向南亚,降低了气温,并带来了雨水。
夏季则是来自印度洋的湿润季风,使得南亚地区出现大量降水。
由于季风的影响,南亚地区的气候变化很大,有着明显的湿季和旱季。
世界上最高降水量的地区之一就位于斯里兰卡。
3.南亚的人文地理南亚地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各国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印度教徒,也是佛教和锡克教的重要中心。
巴基斯坦则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导的国家。
此外,南亚地区还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口密度,许多人口聚集在城市地区。
首都新德里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而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一。
4.南亚的经济发展南亚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许多人从事农业和渔业。
尼泊尔和不丹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孟加拉国则是世界闻名的纺织品出口国。
此外,南亚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矿、铁矿和宝石等。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软件和服务业的重要中心。
5.南亚的环境问题南亚地区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其中之一是水资源短缺。
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南亚地区经常出现干旱和洪灾。
水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河流和湖泊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