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盾构法隧道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4.72 MB
- 文档页数:109
概述盾构法隧道内部结构施工1、盾构法隧道线形控制下掘进过程中,铰接千斤顶形成较大,推进千斤顶分区控制,以确保盾构姿态。
在小曲率段,自動导向系统的激光站每次移站的距离短,移站频率高,否则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无法反映盾构机的真是姿态。
但移站频率高、吊篮不及时复测,会对自动导向精度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增加人工复测频率。
为确保盾尾密封效果、管片质量,减小对地层的扰动,盾构机纠偏原则:每环的纠偏幅度不应太大,当水平、垂直都需要纠偏时:一个方向纠完,再纠另外一个方向,宜先稳住垂直姿态,再水平纠偏;同时纠偏效果不理想。
盾构机在全、强风化凝灰熔岩地层中施工小曲率隧道,保证速度的稳定性,也可以比较容易控制纠偏的尺度,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模拟机盾构机纠偏。
2、盾构法隧道施工管片保护隧道姿态不理想时,利用管片吊装孔,同步注水泥水玻璃速凝浆液。
另外,考虑到曲线=超挖,浆液注入量也需要适当增加。
在软弱地层中,由于围岩自稳性差,应力释放快,塑性变形大,这一环形空间在管片脱出盾尾后,拱顶围岩极有可能发生变形或拱顶围岩下沉,减小了围岩与管片之间的间隙,同时建压掘进和及时地同步注浆使此间隙能得到有效填充,有利于管片快速稳定。
在盾构掘进施工中,盾构通常保持微微抬头姿势掘进,一般底部油缸推力较大,此推力会在设计轴线法线上产生一个向上的分力,特别是下坡段时,底部推进力增大,分力随之增大,这个分力加剧了管片的上浮,特别是在同步注浆浆液没有完全提供约束力的情况下。
由于双液浆在同步注浆管过程中易堵管,可选择在管片注浆孔进行注浆,即管片脱出盾尾后采用人工对管片进行注浆。
但通过吊装孔注双液浆往往要停止掘进,为减小注浆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可根据管片脱出盾尾后管片间相对上浮量不超过限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隔环注双液浆的方式减小管片悬臂距离,同时优化同步浆液配合比。
一方面可有效封堵后部来水,减小同步注浆浆液前窜机率;二是有效填充管片壁后建筑间隙以达到防止管片上浮和稳定管片的目的。
盾构法隧道盾构隧道施工法是指使用盾构机,一边控制开挖面及围岩不发生坍塌失稳,一边进行隧道掘进、出渣,并在机内拼装管片形成衬砌、实施壁后注浆,不扰动围岩而修筑隧道的方法。
简介:采用盾构掘进机进行开挖,钢筋混凝土管片作为衬砌支护的隧道暗挖施工法。
盾构机的所谓盾是指保持开挖面稳定性的刀盘和压力舱、支护围岩的盾构钢壳。
所谓构是指构成隧道衬砌的管片和壁后注浆体。
由于盾构一般使用于以土为围岩的隧道工程施工中,与岩石围岩不同,土体不具有自立稳定性,所以保持开挖面稳定的系统(盾)就非常重要。
盾构施工的主要原理就是尽可能在不扰动围岩的前提下完成施工,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面建筑物及地基内埋设物的影响。
盾构法隧道结构设计程序主要内容:1.确定几何参数2.确定岩土参数3.选择危险断面4.确定TBM机的机械参数5.确定材料属性6.设计荷载7.设计模型8.计算结果盾构施工监理细则Ⅰ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1.1 盾构机自赤岗站始发前,承包商应向监理工程师递交一份详细的盾构施工总体方案,内容包括:(1)赤岗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图(2)盾构推进方案(始发、掘进、到站、过站)(3)盾构推进计划(4)管片的质量控制(5)轴线控制和沉降监测方案(6)回填注浆的质量控制(7)盾构机性能参数及操作方法(8)出土方案和弃土安排(9)洞口端头和联络通道地层加固方案(10)施工监测方案1.2 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承包商才可将上述方案付诸实施。
1.3 监理工程师对现场施工设备进行检查。
包括注浆设备、起吊设备、管片运输设备、管片防雨设施、给排水系统、供电设备等。
在盾构始发前这些设备的完好性必须得到工程师的确认和批准。
1.4 盾构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商使用的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复核,经批准后才可使用。
Ⅱ盾构机的始发2.1 始发前准备工作结束后,承包商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有关报告以供批准。
2.2 监理工程师应对以下方面进行检查(1)盾构机定位(2)反力架安装(3)洞口橡胶密封条和端墙凿除(4)临时管片固定方式(5)盾构机操作方式(6)回填注浆方式2.3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承包商才可开始安装临时管片和盾构机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