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室模型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799.50 KB
- 文档页数:80
负荷剂量、单室模型和静脉滴注是临床药理学中常见的名词,它们在药物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负荷剂量1. 概念:负荷剂量是指在开始用药时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的初始剂量。
它通常用于需要迅速产生治疗效果的药物,例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
负荷剂量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达到治疗药物的有效浓度,从而迅速产生治疗效果。
2. 应用:负荷剂量通常在疾病急性发作或需要迅速治疗的情况下使用。
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特性来确定负荷剂量的大小和使用方法。
3. 举例:比如对于一些心脏疾病患者,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迅速控制心率和节律,此时可以采用负荷剂量的方式来快速达到治疗效果。
二、单室模型1. 概念:单室模型是临床药理学中用来描述药物在机体内分布和代谢的模型。
它假设机体是一个均匀的单一“室”,药物在此“室”内分布和代谢。
单室模型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师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性,从而优化用药方案。
2. 应用:单室模型在药物动力学研究和临床用药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指导用药方案的制定。
3. 举例:在临床实践中,单室模型常常用于药物动力学参数的估计和临床用药指导。
通过建立单室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规律。
三、静脉滴注1. 概念:静脉滴注是一种将药物溶液以持续缓慢的速度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的方法。
静脉滴注可以精确控制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 应用:静脉滴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科等环境下。
它可以用于输入营养液、药物和液体等,以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和治疗效果。
3. 举例:在手术室中,医生需要通过静脉滴注给予患者麻醉药,以维持其手术期间的麻醉状态。
在重症监护室中,医生需要通过静脉滴注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负荷剂量、单室模型和静脉滴注是临床药理学中常见的术语,它们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动学公式汇总一、单室模型静脉注射1、C-t 与lgC-t 关系:(掌握)2、消除某一分数所需t 1/2个数:(掌握)t=3.32t 1/2lgC 0/C3、相关参数:(掌握)4、尿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熟悉) (1)速度法 关系求 k(2)亏量法 lgX u -t 关系求k二、单室模型静脉滴注(掌握)1、C-t 与lgC-t 关系: (1)稳态后停滴)e (1k X k X kt 0e u --=X = X 0·e -kt C = C 0·e -kt0lg 303.2lg C t k C +-=k k t 693.02ln 2/1==00C X V =k C t e C AUC kt 0-00d ·==⎰∞kV C t X ==d /d TBCl AUC TBCl 0X =X k t X e u d d =0e u ·lg 303.2 d d lg X k t k t X +-=t tX →d d lg u k X k X 0e u =∞∞∞+=u u u lg 303.2-)-lg(X t k X X C X k e r Cl =0lgC a 303.2=-=k b )-1(-0kt e kVk C =kV k 0ss C ='-0kt e kVk C =kV k t k C 0log '303.2-log +=0e u ·lg 303.2 lg X k t k t X c +-=∆∆303.2k b -=(2)稳态前停滴2、达稳态分数: f ss =1-e -kt t=- 3.32 t 1/2 lg(1-f ss )三、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1、C-t 与lgC-t 关系(掌握)2、达峰时间与峰浓度(掌握)3、相关参数(掌握)梯形法求AUC : 残数法求k 与ka (熟悉) 假设ka>k ,若t 充分大时,或4、尿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熟悉)(1)速度法 关系求k 与k a'--0)-1(kt kT e e kV k C =)-1(log '303.2log -0kT e kVk t k C +=()t k kt e e k k V FX k Ca --a 0a -)-(=k k k k t a a max lg -303.2=m ax 0max kt e VFX C -=kV FX e e k k V FX k t k kt a 0--a 0a 0)-()-(AUC =⎰=∞k C t t C C ni i i i n i ++=++-=∑]-[2AUC 1110)-(lg 303.2-lg a 0a k k V FX k k C +=303.2k b -=)(log 303.2)(log a 0a a a 0a k k V FX k k C e k k V FX k kt -+-=⎭⎬⎫⎩⎨⎧---)-(log 303.2log a 0a a r k k V FX k t k C +=303.2a k b -=tt X →d d lg u k k FX k k t k t X e -log 303.2-d d lg a 0a u +=kk FX k k t k t X e c -log 303.2-lg a 0a u +=∆∆(2)亏量法 lgX u -t 关系求k 与k a四、重复给药多剂量函数(掌握)1、单室静注C-t 关系与达坪分数(掌握)坪辐 达坪分数 2、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C-t 关系(掌握)3、相关参数(熟悉)达坪分数3、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掌握) ττt C C SS ss d 0⎰= kk k X t k X X -lg 303.2-)-lg(a a u u u ∞∞+=ττi i k --nk e - 1e - 1=r kt k τ--nk τ0n e e - 1e - 1C C -=k τ--nk τ0max n e - 1e - 1C )(C =k τk τ--nk τ0min n e e - 1e - 1C )(C -=kt k τ-0ss e e - 11C C -=k τ-0ss max e - 11C V X =k τ-k τ-0ss min e e - 11C V X = 0min max V X C C ss ss =-τnk ss n n ss e C Cf --==1)()- 11- 11()(C 0n t k k nk kt k nk a a a a a e e e e e e k k V FX k ----------=ττττ)- 11- 11()(C 0ss t k k kt k a a a a e e e e k k V FX k ------=ττ时当e k 0a →-ττnk ss n n ss e C C f --==1)(])1()1(lg[303.2a a a max ττk k e k e k k k t ----⋅-=)-1(--0max max τk kt ss e e V FX C =)-11--11()-(a --a 0a minττk k ss e e k k V FX k C =)-1(--0min ττk k ss e e V FX C ≈)1lg(32.3)(21n ss f t n --=τ(1)静脉注射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2)血管外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4、蓄积因子(掌握) (1)单室静注(2)血管外给药5、血药浓度波动程度 (了解)6、负荷剂量(掌握) 静注或口服:τk eX R X X --==1100*0 若t 1/2=τ,0*02X X = 静滴:(1)先静注再静滴: (2)快速静滴T min ,滴速为k 0* ,再按k 0恒速滴注)(44.12100ττt V FX Vk FX C ss ⨯==t 1/2/τ称为给药频数。
(二)单室模型(one compartment models)22.药物进入体内后,在血液、组织与体液间瞬时达到平衡,此药物属 室模型药物。
23.某药T 1/2 = 15min ,恒速静脉滴注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0%需 min 。
24.静脉输注稳态血药浓度C ss 主要是由 决定,因为一般药物的 基本上是恒定的。
25.单室模型静脉输注达到稳态的速度与输液速度 关,而由 决定, 越长,达到稳态浓度所需时间也越 。
26.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模型图为 。
27.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
28.达峰时是指 ,峰浓度是指 ,AUC 是 。
29.达峰时T max 可用公式 和 法求算。
30.滞后时间是指 那段时间,滞后时间求法有 。
31.单室模型吸收速度常数k a 可用 法与 法求算。
32.单室模型尿药数据处理法有 和 。
33.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与静脉注射转运过程不同点是 。
34.静脉注射多次给药,当2/1T =τ时,负荷剂量*0X 为维持量的 倍,当2/1T ≠τ则*0X = 。
35.对T 1/2很小(如T 1/2 = 30min )的药物,希望波动百分数小于10%,=τ ,宜采用 方式给药。
36.多剂量函数可表示为 。
37.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定义为 ,可用公式 表示。
38.要求达到所希望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根据公式 可以通过改变 或来制订给药方案。
39.多剂量给药中,用 来代表稳态血药浓度的特征值。
40.多剂量给药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5%需个T1/2。
41.积累程度常用和公式来表示。
当T1/2不变,τ越小,积累因子R越。
42.多剂量波动百分数可用公式表示。
公式汇总
清除率:(1)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数。
(2)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3)药物消除速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
(4)药物消除速率常数与表观分布容积的乘积。
肾清除率:(1)单位时间从尿液排泄的含药血浆体积数。
(2)单位时间从尿液排泄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3)尿药排泄速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
(4)尿药排泄速率常数与表观分布容积的乘积。
比较单室模型和双室模型:
1. CL和AUC计算:单室模型中kV,在双室模型中为βVβ,
2. C SS、k0求算:发生在单室、双室的静脉滴注,以及重复给药中;而其它给药方式没有
3. (单室、双室)血管外给药的参数可以通过残数法来求得
三、重复给药
2.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SS 0
SS C dt
Cdt
C τ
τ
τ
∞
=
=
⎰⎰
与AUC 联系起来:0
AUC Cdt ∞
=
⎰
给药剂量X 0和给药间隔τ的求算:常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或稳态最大(最小)血药浓度进行计算。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