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国救援队真棒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目标:1培养默读能力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重难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入境——启动情智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当别的国家有困难时,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总是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一篇中国国际救援队援助阿尔及利亚的文章。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你想知道什么?我发现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和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
出示学习目标,指读,相信大家一定能很好地完成目标。
二感悟交流——生成展现情智1 初读感悟,诱发情智(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词语(指读,一人一个,读两遍)弥漫腐烂叠饼状废墟载誉闻名遐迩纵横交错狂吠不止交口称赞解释加横线的词语(2)解决了课文当中的这些小难题,大家有信心把课文读流利吗?指名读课文,听的同学要认真,并给予订正,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填空题)课文写的是()年,()北部地区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的事。
2 细读感悟,深化情智中国国际救援队援助了阿尔及利亚人民,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称赞: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棒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救援队员们“棒”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2)“他们一下飞机…就他们一…就”生交流:速度快,效率高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让我们像他一样读出来。
板书:速度快这样一支速度快,高效率的队伍,我们怎么不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3)“有的…有的…”生交流:细心工作文中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想像队员们怎样进行工作的吗?救援队员如此认真,细心的工作,我们肯定会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学们可知道当时的环境怎样?“当时气温…坚持战斗”用自己的话说(气温高)是啊,35度的高温,我们穿着短袖,裙子,还想躲在空调房里,可是救援队员不仅要顶烈日的暴晒,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即使衣服被汗水浸湿了,他们仍然认真,细心的坚持战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4)除了当时气温高,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房倒屋塌…臭气…很大困难”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带着敬佩,带着感动,一起来称赞——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写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你找到了吗?* 经过一番紧张的救援…救了出来* 当地群众…闻名遐迩什么意思?连我们中国的一只搜救犬都如此闻名,何况是中国国际救援呢!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小结:是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员们接到救援命令后,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他们行动神速,在救援过程中表现出的细致,坚持战斗,技术高超,令人感动。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学习目标:1、培养默读能力。
2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的帮助。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培养默读能力。
2、难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互相的。
三、教学准备:1、本课ppt。
2、关于汶川地震的ppt。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T:同学们,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我们中国人的故事,体现着超越国界的友谊和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讲的是中国人帮助外国人的感人故事。
板书: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T:同学们,你们看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吗?S:T:在我们学习课文,我们先来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
S:T:同学们用骄傲的语气读都我们的题目,特别是“真棒”两个字。
S:T:在我们进入课文之前,我想知道同学们预习了没有?S:T: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预习的步骤了?S:T:同学们非常棒!我们的预习步骤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大概内容——提出疑问,那你们做到了吗?S:T:现在老师就来检查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这时同学们注意了,自己在预习时还不清楚的,就用耳朵好好听,眼睛好好的看,做到眼到耳到。
S:T:【(出示ppt)弥漫腐烂缝隙废墟载誉闻名遐迩狂吠不止】小组快速合作,看看自己读准了没有?S:T:【(出示ppt)弥漫腐烂协助纵横闻名遐迩】小组合作,看一看、猜一猜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S:T:(出示ppt)同学们已经把课文的新词语认识了也理解了,现在同学们把我们的课文快速默读一遍,说说我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T:那同学们了解地震吗?了解阿尔及亚吗?S:T:(出示ppt)那我们来了解一下吧!S:T:地震是那么恐怖,自古以来地震都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但是有一种植物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你们想知道吗?S:T:(出示ppt)害羞草S:T:同学们已经对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有所了解,也对地震有所认识,现在同学们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对课文有什么疑问,小组提出来,写在纸上。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课题。
同学们,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
然而,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
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来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此时此刻,受灾的国家,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课件出示:中国救援队,真棒!】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课件出示:中国救援队】——多么响亮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飒爽英姿!【课件展示4幅图画】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搜集,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
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件出示:真棒!】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目睹他们的出色表现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
3、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
4、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看看【课件出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尝试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来概括。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2.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之情,产生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xx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三、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
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四、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1.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课文。
2.同桌练习讲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救援行动。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中国国际救援队简介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英文缩写为CISAR(以下简称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
CISAR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工程部队、武警总医院有关人员组成,目前共计230人左右。
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地震局和总参谋部共同领导下,在武警总医院紧密配合下,由部队官兵、地震专家和医疗救护人员共同组建的队伍。
既是一支多重领导、多部门参与、不同行业人员共存的队伍;也是一支团结协作、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富有成效的队伍;更是一支冲锋在抢险救援最前线的突击队和攻坚队。
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
救援队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组建,形成一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的专业救援队伍。
目前,中国国际救援队由某工程部队(170人)、部分地震技术专家、急救医疗专家和搜救犬搜索专家(60人)组成,总人数为230人左右,设总队长1名、副总队长3名,总队部和直属队20-30人,下设3个支队,每个支队约65人,内设支队长、副支队长,下设分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配有8大类300多种6000多套(件)救援装备和约20条搜索犬。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达到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标准的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救援队共分为三个支队和一个直属队,三个支队各有5个分队:搜索分队、营救分队、医疗分队、技术分队、保障分队,直属队则由参谋组、技术组、保障组组成。
2010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将完成扩编工作,队伍规模将达到480人,并增加相应的装备配备。
中国国际救援队将不断加强训练,参与更多实战,扩大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为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读背课文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国万岁!”这个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
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仍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
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
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
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
课文内容填空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求援队。
队员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同时,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求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最终成功完成了这次求援任务。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从而受到教育。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
2、难点:地震、如何救援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建议】课前,学生要搜集和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两篇课文讲的是外国人帮助我们中国人,那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又是怎样帮助外国人的?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教师播放幻灯“武器”部分。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第一次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
)
5、师:这篇课文是一篇通讯,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导语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
)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整体感知。
)
三、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默读课文,看看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请划出有关语句。
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
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交流完,幻灯出示,齐读三大点:
⑴速度快: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
(幻灯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学生练读──齐读。
⑵不怕危险: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
⑶援救技术高超: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生齐读)
(交流文章重点词语、句子,进而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高尚品质,理解我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
)交流板书:速度快援救技术高超不怕危险
四、回顾前文、感悟文情
师:所在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幻灯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
(回顾前文,整体感知。
)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幻灯出示“救援”图片。
)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
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通过图片,让学生对国际救援队有更深刻地了解;再次引发学生对国际救援队队员产生一种敬佩之情,由此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
)
随机板书:意志顽强镇定乐观临危不惧
六、拓展阅读,感悟升华
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社会为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受的威胁而采取的行动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仅在贸易和发展方面如此,在打击国际犯罪和恐怖主义方面也同样如此。
下面我们用跳读的方法看两篇文章。
1、用跳读的方法阅读:《给女儿的一封信》(维和日记)、《通讯: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感受“中国情”》
2、谈读后感受:总结:
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国维和部队,真棒!中国,真棒!
通过维和部队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真棒!
七、板书设计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速度快援救技术高超不怕危险
意志顽强镇定乐观临危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