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实用新型对比研究表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8
53New Economy Leader |2021年第01期 |摘 要:中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迅速崛起成为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的专利大国,但在这亮丽增长的背后还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本文在梳理文献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外专利数据的比较和解读,归纳和总结中国专利量迅猛增长下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根据对这些成因的分析,我们推导出若干政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优化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使知识产权制度更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我国专利产出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专利;中国;创新;知识产权中国专利发展:成就、问题及建议*□ 郦光伟 陆 丁一、中国专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上取得巨大进步,显著体现在专利数量的迅速增长。
从1985年开始实施专利法后,中国的专利制度从无到有,专利数量由少到多。
自2011年起,中国在受理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超过了美国;自2015年起,又在发明专利授权量上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第一大国。
中国仅用30年时间就从零开始崛起为世界第一专利大国,堪称专利事业发展的奇迹。
近年来,中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专利在申请数量和授权率上都显著增长。
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从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中PCT 申请量最少的位置起步,由申请量只有美国的1/9,迅速迎头赶上,到2018年已经与多年来保持第一位申请量的美国持平。
PCT 申请的专利代表了申请人赋予其国际化的期待,与仅在国内申请的专利相比,其质量往往更高、创新性更强。
所以,中国PCT 专利量的增长,体现了中国专利总体质量的提升。
中国崛起为知识产权大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近4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科技研发投入提供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研发强度(即研发经费在GDP 中所占比重)自2014年起一直在2%以上,与OECD 国家的平均水平逐年接近,研发年投入总额已经接近世界第一的美国。
中日韩3国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关系分析摘要:运用产品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对中日韩3国农产品在XX市场的总体竞争关系、竞争强度和竞争力进行了测算。
得出的结论是:中日韩3国农产品在XX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竞争关系。
某些农产品的竞争强度有上升趋势,但竞争力相差还是较为明显。
研究结论可为日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借鉴。
中日韩3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XX市场一、引言中日韩3国均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
3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既存在各自独有的贸易伙伴,但更多的是面临共同的贸易对象。
XX作为中日韩3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使3国的农产品不可避免地在其市场存在竞争关系。
中国如何在3国共同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市场中取胜值得研究。
近年来,对中日韩3国问农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日趋增多,ParkJi—hyun(20__)通过对中日韩3国问贸易额的比较研究,认为3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竞争也随之更加激烈,贸易依存度更强;曾寅初(20__)利用贸易流量模型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别对中日韩3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计测了贸易结构变动、竞争力变化等因素对3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率。
刘鸿雁、刘小和(20__)将农产品划分为14类,并计算了1999年和20__年中日韩3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认为中国农产品仍然是以传统自然禀赋优势参与3国间贸易,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张慧智(20__)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日韩3国的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了概括性描述,认为3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共存。
田维明(20__)对近年来中国与日本、韩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了系统描述,认为3国问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对未来全球贸易开放背景下的中日韩3国农产品贸易前景做了评估。
崔超、吴林海(20__)通过产品相似性指数和市场相似性指数对中日韩3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