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不良事件分析2016年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49
2012年4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一)事件简要经过患者陈述初,男,72岁,住院号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 于4月20日由外院转入ICU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
4月21日4:55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4月25日脱机拔管,4月28日22:00发现臀裂靠左侧5cm处有1.5 X 1cm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5月1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二)制定计划1.原因分析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2、该患者高危评分29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 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2.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0度撕降的方法;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三)具体执行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ICU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ICU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5、上报压疮高危患者,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咼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鱼
骨图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2016年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
图1 用药错误原因分析鱼骨图
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 未做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主要) 未做好住院宣教 患者入院时未及时评估患者的低血糖病史
未告知患者外出注意事项
未告知患者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未及时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
当班护士未及时清点病人 当班护士未及时了解患者的去向 未做好病区管理
图3 发生压疮原因分析鱼骨图
预防压疮措施不到位(主要) 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 为保护皮肤受压部位 未向患者告知压疮的重要性 未及时发现皮肤受压情况 未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措施。
2016年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
图1 用药错误原因分析鱼骨图
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 未做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主要) 未做好住院宣教 患者入院时未及时评估患者的低血糖病史
未告知患者外出注意事项
未告知患者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未及时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
当班护士未及时清点病人 当班护士未及时了解患者的去向 未做好病区管理
图3 发生压疮原因分析鱼骨图
预防压疮措施不到位(主要) 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 为保护皮肤受压部位 未向患者告知压疮的重要性 未及时发现皮肤受压情况 未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措施。
压疮不良事件分析讨论.docx压疮不良事件分析讨论2015 年2 月,在我科共发生压疮2 例,一、胡文学,患者女性,33 岁,骨盆骨折入院,在左肩胛下方出现1×2 厘米水泡;二、曹术锁,患者男性,58 岁,骨盆骨折,由ICU 转入,右侧臀部出现1×12 厘米皮肤破损。
通过大家一起讨论,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利用鱼骨图分析法,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人员设备材料① 患者:患者因孕后④医生:考虑骨①气垫床充气①衣服材质不柔软发生意外,情绪不稳折不稳定,不允许不足配合差。
翻身。
②骨盆带下缘较硬,② 患者:骨折造成剧烈⑤护士:责任②病床的选择易造成压伤。
疼痛,患者不愿配合翻身心不强,交接不到位压疮③家属:心疼患者,不愿配合未按时翻身,对压疮高危患者预警不到位。
① 床头交接检查患②者皮肤不全面,只③皮肤护理时未①夜间关注了骶尾、足跟等保证衣服、固定带光线暗,易发生压疮的部位。
的平整。
不利于② 转科患者皮肤④ 宣教指导不到位,未观察皮检查不到位。
讲清按时翻身的重要性肤情使患者及家属乐意配合。
况。
方法环境针对以上原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1、这两名患者均为骨盆骨折,骨盆环不稳定,医生不建议翻身,护士应提前与主管医生结合,询问是绝对不能翻还是应该少翻身,严格遵照医嘱执行。
可以翻身的患者必须使用轴线翻身法,避免骨折移位,第一次翻身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2 名患者均请心理科协助进行心理护理,解除焦虑、紧张心理,使其能配合护理工作。
3、认真宣教,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讲解翻身的目的及重要性(不仅可以预防压疮,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肺炎及血栓的发生),压疮的危害(会造成手术部位的感染),使患者及家属能主动配合。
4、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我们采取的措施有:1-2 小时翻身一次,夜间可适当延长,使用隔绝潮湿和皮肤保护的护理产品,加强营养支持,保护易受摩擦的部位,使用气垫床,维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皮肤干燥,保证衣物的柔软,防止皮肤进一步受损,给予心理疏导,建议必要时用减压贴保护受压部位皮肤。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压疮一、病例汇报患者:孙振敏,年龄:74岁,主因活动时胸闷、气短13余年,加重1天,于2015年9月26日入院,诊断为限制型心肌病、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川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搭桥术后、□型糖尿病、功能不全、肺部感染。
因病情加重,于2015年月日转入心内科CCU 治疗。
期间休克,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于11月日脱机。
间断进行过血液透析治疗。
11月22日发现压疮,住院天数:57天。
压疮风险评估:17分项目1分2分3分4分感觉完全受限非常受限轻度受限未受损潮湿持续潮湿潮湿有时潮湿很少潮湿活动力限制卧床可以坐椅子偶尔行走经常行走移动力完全无法移动严重受限轻度受限未受限营养非常差可能不足够足够非常好摩擦力和剪有问题有潜在问题无明显问题切力患者压疮分期属于:H期压疮一一表皮、部分真皮组织缺失,表现为无腐肉的、红色基底的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液。
压疮部位:右侧臀部 1.5*2cm二、事件经过2015 年11 月22 日2:30 ,护士在患者频繁小便后协助其翻身时发现右臀部有 1.5*2cm的H期压力伤:表皮组织缺失,粉红色基底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物。
立即给予碘伏外涂,避免受压、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23 日给以湿性敷料保护。
11 月23 日,科室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大家各抒己见,对此次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利用鱼骨图进行直接原因分析,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形成整改措施。
三、原因分析1 、护士因素:(1 )思想不够重视、风险意识差:工作 3 年内的护士在临床上承担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经验缺乏,业务技能不熟练,缺乏预见性,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
(2)巡视、翻身不到位:患者病情危重,入睡困难,故护士夜班翻身次数少。
( 3 )夜间疲乏:夜间,值班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疲惫感重,容易出错。
( 4 )防范设施不完善,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大便盆擦伤引起的压疮不良事件分析整改原因分析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2、该患者高危评分29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0度撕降的方法;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具体执行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ICU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ICU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5、上报压疮高危患者,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高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
6、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正确使用压疮防护用具和材料。
7、高责任护士对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评判性思维。
8、每班的高级责任护士要加强高危患者的督查指导,严格交接班。
9、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掌握病房高危患者的动态变化,及时给与指导意见,并有督查记录。
10、已上报压疮高危患者,转出ICU,当班主班及时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向科护理部报告病人的转归情况,有备护理部进一步动态了解患者的情况。
11、既往成立了压疮管理小组,具体没有有效落实到位,护士长组织压疮管理小组开会,讨论并制定了ICU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鱼
骨图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6年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
图1 用药错误原因分析鱼骨图
加床与病房内的床号共用呼叫器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警示教育不够
操作不带执行单
护士思想不够重视
实习护士单独操作
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薄弱环节督导不到位
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身份识别不完善
图2 患者发生跌倒原因分析鱼骨图
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未做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主要)
未做好住院宣教患者入院时未及时评估患者的低血糖病史
未告知患者外出注意事项
未告知患者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当班护士未及时清点病人
当班护士未及时了解患者的去向
未做好病区管理
图3 发生压疮原因分析鱼骨图
预防压疮措施不到位(主要)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
为保护皮肤受压部位未向患者告知压疮的重要性
未及时发现皮肤受压情况未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措施
交接班制度没有落实护士发现病情和巡视病人不到位。
护理平安(不良)事件分析之欧侯瑞魂创作—压疮一、病例汇报患者:孙振敏,年龄:74岁,主因活动时胸闷、气短13余年,加重1天,于9月26日入院,诊断为限制型心肌病、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搭桥术后、Ⅱ型糖尿病、功能不全、肺部感染。
因病情加重,于月日转入心内科CCU治疗。
期间休克,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于11月日脱机。
间断进行过血液透析治疗。
11月22日发现压疮,住院天数:57天。
压疮风险评估:17分患者压疮分期属于:Ⅱ期压疮——表皮、部分真皮组织缺失,表示为无腐肉的、红色基底的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液。
压疮部位:右侧臀部1.5*2cm二、事件经过11月22日2:30,护士在患者频繁小便后协助其翻身时发现右臀部有1.5*2cm的Ⅱ期压力伤:表皮组织缺失,粉红色基底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物。
立即给予碘伏外涂,防止受压、翻身、坚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23日给以湿性敷料呵护。
11月23日,科室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大家各抒己见,对此次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利用鱼骨图进行直接原因分析,采纳根来源根基因分析法,形成整改措施。
三、原因分析1、护士因素:(1)思想不敷重视、风险意识差:工作3年内的护士在临床上承担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经验缺乏,业务技能不熟练,缺乏预见性,理论知识相对缺乏,责任意识、平安意识单薄。
(2)巡视、翻身不到位:患者病情危重,入睡困难,故护士夜班翻身次数少。
(3)夜间疲乏:夜间,值班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疲惫感重,容易出错。
(4)防范设施不完善,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2、病人因素:(1)老年女性,感觉差,皮肤干燥、脆、薄。
(2)患者体质差,病情危重,病程长,长期卧床。
(3)患者消瘦,营养不良,无力。
(4)低蛋白、糖尿病。
(5)心功能差,强迫体位(端坐位)使臀部受压时间长。
(6)肾功能差,尿道口松弛,尿管拔出后天,小便频繁。
页脚内容患者住院发生压疮不良事件分析压疮疾病因素其它因素病、陪人因素意识、神志不清护理人员因素监控不到气垫充气过度护理人员警惕不足骨折、瘫痪、高热、代谢性疾病、应激人力不足照顾者重视不足宣教不到位未使用气垫、翻身垫等保护具巡视不及时、病情观察不到位患者自身疼痛等原因拒绝翻身感知能力不佳免疫抑制剂、激素血管活性药等高龄、吸烟、肥胖、消瘦、营养不良等持续潮湿、持续承受压力、摩擦力、剪切手术≥4h 低温体外循环、血氧饱和低度措施不得当二便失禁评估不准确患者压疮PDCA循环分析目标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S:标准化院内压疮发生率1.护理部修订压疮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2.高危病人入院时风险评估率100%。
3.护士及病人及家属压疮知识知晓率100%。
4.正确使用体位垫5.合理使用气垫床。
6.保证足够人力7.建立皮肤会诊制度8.ET对全院监控员定期培训1.护士长带领病区护士学习并考核防压疮风险工作流程。
2.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正确评估病人压疮的风险因素。
3.做好宣教工作1)实施压疮风险告知的健康宣教,如:入院评估、家属签字、交接班指导等。
2)悬挂防压疮警示牌。
3)正确使用保护具。
4.加强巡视、定时翻身、高危患者建立翻身卡。
5.增加高危时间段护理人力,加强对高危病人的监控。
6.培训到位。
7 ET对全院压疮伤口造口失禁患者进行会诊跟踪。
1.护士长或质控小组检查病区护士预防压疮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2.护士长检查病区护士压疮风险评分的准确性。
3.调查病人及家属防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
4.考核护士防压疮措施的落实情况。
5.护理部、总护士长不定期抽查防压疮执行情况。
6.护理部危重病护理学组适时网上监控。
1.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压疮病例分析讨论会,查找压疮发生原因。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杜绝压疮的发生。
2.总护士长督导改进护理措施和伤口护理方法。
3.进行院级、科级压疮风险管理规范化培训,4.危重病护理学组定期对难免性压疮进行判定。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压疮一、病例汇报患者:孙振敏,年龄:74岁,主因活动时胸闷、气短13余年,加重1天,于2015年9月26日入院,诊断为限制型心肌病、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搭桥术后、Ⅱ型糖尿病、功能不全、肺部感染。
因病情加重,于2015年月日转入心内科CCU 治疗。
期间休克,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于11月日脱机。
间断进行过血液透析治疗。
11月22日发现压疮,住院天数:57天。
压疮风险评估:17分患者压疮分期属于:Ⅱ期压疮——表皮、部分真皮组织缺失,表现为无腐肉的、红色基底的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液。
压疮部位:右侧臀部1.5*2cm二、事件经过2015年11月22日2:30,护士在患者频繁小便后协助其翻身时发现右臀部有1.5*2cm的Ⅱ期压力伤:表皮组织缺失,粉红色基底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物。
立即给予碘伏外涂,避免受压、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23日给以湿性敷料保护。
11月23日,科室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大家各抒己见,对此次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利用鱼骨图进行直接原因分析,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形成整改措施。
三、原因分析1、护士因素:(1)思想不够重视、风险意识差:工作3年内的护士在临床上承担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经验缺乏,业务技能不熟练,缺乏预见性,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
(2)巡视、翻身不到位:患者病情危重,入睡困难,故护士夜班翻身次数少。
(3)夜间疲乏:夜间,值班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疲惫感重,容易出错。
(4)防范设施不完善,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2、病人因素:(1)老年女性,感觉差,皮肤干燥、脆、薄。
(2)患者体质差,病情危重,病程长,长期卧床。
(3)患者消瘦,营养不良,无力。
(4)低蛋白、糖尿病。
(5)心功能差,强迫体位(端坐位)使臀部受压时间长。
(6)肾功能差,尿道口松弛,尿管拔出后天,小便频繁。
护理平安(不良)事件分析之巴公井开创作—压疮一、病例汇报患者:孙振敏,年龄:74岁,主因活动时胸闷、气短13余年,加重1天,于9月26日入院,诊断为限制型心肌病、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搭桥术后、Ⅱ型糖尿病、功能不全、肺部感染。
因病情加重,于月日转入心内科CCU治疗。
期间休克,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于11月日脱机。
间断进行过血液透析治疗。
11月22日发现压疮,住院天数:57天。
压疮风险评估:17分患者压疮分期属于:Ⅱ期压疮——表皮、部分真皮组织缺失,表示为无腐肉的、红色基底的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液。
压疮部位:右侧臀部1.5*2cm二、事件经过11月22日2:30,护士在患者频繁小便后协助其翻身时发现右臀部有1.5*2cm的Ⅱ期压力伤:表皮组织缺失,粉红色基底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物。
立即给予碘伏外涂,防止受压、翻身、坚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23日给以湿性敷料呵护。
11月23日,科室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大家各抒己见,对此次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利用鱼骨图进行直接原因分析,采纳根来源根基因分析法,形成整改措施。
三、原因分析1、护士因素:(1)思想不敷重视、风险意识差:工作3年内的护士在临床上承担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经验缺乏,业务技能不熟练,缺乏预见性,理论知识相对缺乏,责任意识、平安意识单薄。
(2)巡视、翻身不到位:患者病情危重,入睡困难,故护士夜班翻身次数少。
(3)夜间疲乏:夜间,值班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疲惫感重,容易出错。
(4)防范设施不完善,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2、病人因素:(1)老年女性,感觉差,皮肤干燥、脆、薄。
(2)患者体质差,病情危重,病程长,长期卧床。
(3)患者消瘦,营养不良,无力。
(4)低蛋白、糖尿病。
(5)心功能差,强迫体位(端坐位)使臀部受压时间长。
(6)肾功能差,尿道口松弛,尿管拔出后天,小便频繁。
压疮案例分析及改进记录压疮是指一些部位的皮肤因长时间持续受到压力而导致缺血和缺氧,最终出现损伤的病理现象。
压疮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对医疗机构也是一种严重的医疗事故。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一例压疮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改进的建议,以期提高压疮管理的质量。
案例分析:Mr.A是一位60岁的瘫痪患者,长期卧床,他入院时已经患有一级压疮。
在院期间,护理团队进行了规范的压疮评估,并按照压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了预防措施,比如定时翻身、使用特殊的防压床垫等。
然而,在入院第三周,Mr.A的压疮进展到了二级。
经过综合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压疮评估的不准确:护理团队可能没有充分了解Mr.A的压疮风险因素,以及他的特殊需求。
这导致了压疮评估的不准确,预防措施没有针对性地制定。
2.预防措施的执行不到位:护理团队在制定了预防措施后,没有严格执行,比如未按时翻身,未及时更换防压床垫等。
这导致了Mr.A的压疮进一步加重。
3.护理措施的学习不足:护理团队可能缺乏对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导致了对压疮的管理不够专业。
改进措施:1.提高压疮评估的准确性:加强对护理团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压疮风险因素的了解,帮助他们进行准确的评估,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2.加强预防措施的执行:建立明确的预防措施执行标准和流程,确保护理团队每日按时翻身,定期更换防压床垫,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3.提高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定期组织压疮预防和治疗的培训,更新护理团队的知识和技能。
建立专门的压疮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监督压疮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流程。
4.强化跨学科合作:引入康复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员,加强与护理团队的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压疮管理方案,全方位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
结语: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压疮管理的质量,需要从评估准确性、预防措施的执行到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等多方面进行改进。
只有形成科学、规范、全面的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压疮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鱼骨
图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2016年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
图1 用药错误原因分析鱼骨图
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 未做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主要) 未做好住院宣教 患者入院时未及时评估患者的低血糖病史
未告知患者外出注意事项
未告知患者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未及时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
当班护士未及时清点病人 当班护士未及时了解患者的去向 未做好病区管理
图3 发生压疮原因分析鱼骨图
预防压疮措施不到位(主要) 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 为保护皮肤受压部位 未向患者告知压疮的重要性 未及时发现皮肤受压情况 未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措施。